核桃乳:行业的第二品牌基因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页文字】
  繁花掩映的背后,我们看到核桃乳这个植物蛋白饮料品类存在尚不成熟的市场表现。由于市场空间大、准入门槛过低等因素,企业实力参差不齐的特征愈发明显。从市场份额来看,行业两极分化严重,领跑者养元一枝独大,第二、第三名与之相差几十倍,目前这个品类做到亿元以上的仅五六家企业。
  【综述】
  近两年,核桃乳市场异常火爆,最大的推手当然是养元。凭借六个核桃这个大单品,养元创造了销量连年翻番的奇迹。据了解,养元2010年销售额是10亿元,2011年是24.6亿元,2012年达40亿元,2013年预计达到60亿元。正是养元的奇迹式爆发,让很多乳制品企业看到了核桃乳这个单品的巨大市场,于是乎,一时间逐鹿者云集,市场上硝烟弥漫,有大品牌旗下的延伸产品,如露露集团的杏仁核桃露、王老吉的花生核桃露,以及创业型企业的跟随产品,如河北绿宝露、山东好+1、云南摩尔农庄等,还有已经在这个市场耕耘十年左右的大寨等。繁花掩映的背后,我们看到核桃乳这个植物蛋白饮料品类存在尚不成熟的市场表现。由于市场空间大、准入门槛过低等因素,企业实力参差不齐的特征愈发明显。从市场份额来看,行业两极分化严重,领跑者养元一枝独大,第二、第三名与之相差几十倍,目前这个品类做到亿元以上的仅五六家企业。不平衡的市场格局,形成了几个市场机会点:
  首先,在核桃乳市场,养元虽为第一品牌,但目前市场还集中在华北地区,南方基本是空白,还不能算是全国性品牌。其次,目前市场的主销产品以中端为主,高端产品一直没有领先品牌。再次,核桃乳目前主要还是走礼品市场,即饮市场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突破,餐饮渠道也可能成为企业实现销量和利润增长的新的机会点。
  于是,抢夺市场第二把交椅,傍着老大的名声加速发展,成为第二梯队企业可追逐的梦想。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明确提出,要成为这个品类的第二品牌。
  那么,做一个有价值的第二品牌,名副其实的第二品牌,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具有什么样基因的企业才能够在这场龙争虎斗中脱颖而出呢?
其他文献
《北京市食品流通许可管理办法(试行)》自今年1月6日起施行,北京市食药监局1月17日对外公布该办法。其中规定,网店、电视购物等无店铺经营者不得销售散装食品。而此前曾一度引发关注的“网店是否允许销售奶粉”也明确为不是“禁售”,而是提高准入门槛,在获得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可以网上销售。按照规定,本市以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便利店、食杂店、食品贸易商、食品物流配送、无店铺食品经营者等业态方
期刊
日本饮料生产巨头三得利控股(Suntory Holdings)1月13日表示,将收购美国烈酒公司比姆(Beam),包括债务在内,该交易价值为160亿美元。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凸显出三得利的全球抱负以及亚洲对高档烈酒的渴求。三得利表示,将以约136亿美元现金收购比姆。交易双方表示,此次交易将“在高档烈酒领域催生一个更为强大的跨国参与企业,新企业烈酒产品的年净销售额将超过43亿美元”。预计交易将于今年第
期刊
引文:中国的白酒行业不会被消灭,只是在时代的洪流以及消费习惯的变迁中,该是时候好好重新回到出发线上,想想接下去要怎么迈出新的一步了。  去年九月有一则新闻吸引了笔者:高端白酒遇冷,批发商改卖方便面。再不相干的两个概念都有可能跨界融合起来。  “高大上”一直是白酒行业推崇的终极目标,相对于“方便、美味、实惠”的方便面,要把两个格格不入的概念融合到一块,我们不能不从最基本的共通点——“消费者洞察”着手
期刊
品牌老化的典型表现是,提起这个牌子谁都知道,但在消费者那里已经无法促成消费冲动,至少不会是首选。高知名度和低认可度、低购买率是老化品牌的突出特征。  一、品牌老化,大品牌的老问题  知名企业及老字号企业经常遇到这样一个大问题,就是品牌老化。  品牌老化的典型表现是,提起这个牌子谁都知道,但在消费者那里已经无法促成消费冲动,至少不会是首选。高知名度和低认可度、低购买率是老化品牌的突出特征。品牌一旦老
期刊
引文:雀巢是一家瑞士公司,但同时我们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一家中国公司。  编者按:2013年,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甚乐观的背景下,雀巢却反其道而行之,高调投资中国,其背后原因是什么?作为一个具有150年历史的全球食品巨头,雀巢在投资策略上有何独到见解?在完成众多收购又保留这些品牌的同时,如何管理和包容这些企业?在其全球市场中,中国处在怎样的一个位置?面对众多的疑问,雀巢集团CEO保罗·薄凯给出了答案
期刊
引文:白酒行业的快消化是指,把白酒变成一个泛酒的概念,指一切含酒精的饮品饮料,让白酒行业成为含酒精的饮料行业,让含酒精饮料与瓶装水、低浓度果汁为伍。  如果没有“官场畸形消费受阻,高端白酒销量立下”情况的出现,或许就没有今天“白酒向快消学习”话题的被重新提起。  要销量,就快消,在思路方向上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一个有着强大消费定势和营销定势的白酒业来说,改变起来没那么容易。急来抱佛脚式的希望通过
期刊
据外媒报道,全球连锁快餐Subway(赛百味)的面包内因含有化学物质偶氮二甲酰胺,已于美国时间2月6日自主宣布停用此成分。对于事件,赛百味中国通过官方网站回应称,中国区的面包中不存在上述成分。  @Xin在程度:就是化学发泡剂而已,非要和橡胶扯上关系!在美国这是允许的,只要低于0.00025%。这又不是被爆料,是Subway自己宣布不用的。  @淡然向流年:Subway可是以主打健康、营养、低热量
期刊
引文:从某种意义上说,食品业和奢侈品业其实有一个共通点——历史和口碑赋予品牌力量,只要保证了品质,变化并不是企业必备之选。  编者按:在中国,大多数人对亨氏的印象还是婴幼儿米粉制造商,事实上,这项业务在亨氏集团105亿美元的销售额中仅占不到20%。亨氏最赚钱的业务是调味料和快餐食品,公司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番茄酱生产商,还是全球最大的番茄种子提供商,牢牢掌控着地球上番茄行业的整个上下游产业链。  作为
期刊
引文:不走寻常路,才会有出路!  眼下,更多的传统企业依然在按照“4P模式”思考,例如,中国茶叶、家具、白酒、糖果……  做产品、走渠道、搞促销,都信奉多产品多子多福,但做渠道跑马圈地必然导致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中国茶叶拥有上千年的品饮历史,可是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个迈上国际舞台的品牌。  是4P没有做好吗?当然不是!  事实上,他们早就不应该用“4P模式”来思考!只有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找到更合适
期刊
随着2013年在整个白酒行业持续低迷,尤其是高端酒严重下滑,很多企业都开始力推一些中低端产品。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遗憾的是,许多做了多年市场的白酒企业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做市场了。究其原因,在于高端白酒完全迥异于中低端类快消类产品的操作手法——高端白酒经销商们,往往连最基本的铺货率,包括加权铺货率、渗透率这些概念都不知道,终端维护也完全不懂,更别提其他了。  到底,这在白酒企业中是一个偶然现象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