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 人类未来的悬念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面临抉择:要富裕还是生存?
  
  一份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之前预测的2倍。如果按目前的气温增高速度,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4米,全球10%的人口将因此失去家园。海平面升高,不仅将吞没马尔代夫和图瓦卢等国,甚至连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也都处在被淹没的边缘。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由全球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和温室效应,使太平洋地区已经有数十个岛国面临消失的厄运,已经受淹的图瓦卢因海水上涨将彻底沉入大海、马尔代夫不得不花费巨资在国外买地整体搬迁,纽约、东京都将不得不花费数百亿巨资建拦海大坝,包括上海在内50年之后也面临着淹没的危险……
  而今后数年内环境问题还可能导致某些地区人口大迁移、能源短缺以及经济和政治动荡。
  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之间。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来看,地球气候已经开始朝着6℃~7℃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几乎宣告了生态系统的死刑,世界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过去100多年来的工业文明,使得人类拥有影响气候、人为加速地球升温的破坏力。要阻止最可怕的暖化灾难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唯一的途径是全人类携手采取最坚决的行动。
  人类的底线是要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甚至更低,一旦超过2℃全球变暖就会无法控制的继续,那时候即使人类想采取补救措施也没有机会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的趋势必须在2015年前得到扭转,这意味着从现在起留给我们拯救地球的时间只有6年!
  与此同时,最可能受到风暴、热浪、洪水和作物歉收等灾害的贫困国家和地区应当尽快得到支援。别的地区则需要在气候灾难到来前未雨绸缪。要实现这些事关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迫任务,需要有一个所有国家认可和参与的国际协议来划分责任,促进合作,这是人类携手对抗变暖的至关重要的平台。
  达成一个公平、及时、有效、科学、着眼长远的保护地球气候法律协议,这就是联合国气候谈判的使命。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在这份文件中,发达国家承诺到2012年平均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结束,但对抗变暖的努力需要继续贯彻并大大加强,因此关于2012年后的减排指标谈判要求尽快得出结果。在2007年年底的印尼巴厘岛气候大会上,各国同意启动一个为期两年的谈判计划,旨在到2009年年底的丹麦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这个新的气候协议。
  
  哥本哈根会议前景
  
  为了推动谈判走出僵局,世界主要国家相继承诺控制本国温室气体排放。超过65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将出席哥本哈根会议的最后阶段日程,希望利用个人威望推动会议进展,这其中包括英、法、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尼西亚、日本和西班牙等国。不过,所有人依然在等待美国。美国代表团可能在会议上承诺在未来10年里,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相关法案还在等待国会批准。
  两年前谈判开始时,人们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够签署一项全面协定以接替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一样,会议将就工业国家减排目标进行协商。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也将被要求提出转向低碳发展的详细计划。
  在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互不信任,一方是过去200年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并积累了巨额财富的制造业强国,另一方则是仍在努力解决本国饥饿问题的贫穷国家。2009年12月,在西班牙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50多个非洲国家就因为不满西方国家毫无谈判诚意而集体退场抗议。
  钱是困扰人们的另一个难题:富国要向穷国提供多少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新兴经济体是否应加入全球性基金,如何分配和管理资金以及给予发展中国家平等发言权等等。专家预计,最终需要的资金大约是每年1500亿美元。
  能源利用将显革命性转变。要避免最严重的气候灾难出现,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必须在2015年前得到控制,并在此后迅速下降。在随后的40年里,人为排放量应该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一半,经济发达的国家需要减少80%至95%。联合国指出,工业国家提出到2020年将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16%至23%,这一数字远远低于科学家提出的25%至40%。
  在之前几周里,部分国家上调了减排标准,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承诺进行能源改革。新上任的日本政府承诺將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5%,挪威承诺减排40%,韩国还主动提出了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方面,印尼承诺遏制森林砍伐并减排26%,巴西表示到2020年将森林砍伐面积减少80%。作为世界最大碳排放国,中国表示到2020年,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占其能源使用总量的15%,这将减少20%的单位能源消耗。
  
  碳关税成争议焦点
  
  所谓碳关税,主要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特别关税。一些专家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应该叫做“边境碳税”,而不是关税的一种。
  在碳关税的问题上,美国是最早提出这一设想的国家,但具体到详细计划上,却是法国“一马当先”。
  尽管遭到了欧盟的一致反对,但法国仍单方面提出,将从2010年开始对那些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在此之前,法国已宣布对其本国的家庭和企业征收这一新税种,主要针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方面的消费。
  根据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提议,向外国进口商品征收的碳关税税率将为每吨二氧化碳排放收取17欧元,此后还将逐步递增。
  按照法国的说法,提出征收碳关税,是为了防止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不能达成协议。但很多其他国家的官员和专家都指出,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恰恰是可能阻碍任何实质协议达成的最大绊脚石。
  “碳关税”的出台与当前经济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的诱惑有关。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碳关税”是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当前的联合国气候协定并未规定对未履约发达国家采取惩罚性措施,通过“碳关税”来间接地强迫发展中国家参与强制性减排,是发展中国家不能接受的。开征“碳关税”,将可能导致南北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又重新陷入相互指责、对抗与僵持。只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才是未来国际气候合作得以推进的基础。
  
  减排标准是否公平
  
  一些发达国家担心率先减排会导致本国产业竞争力受损,而高碳产业的重新分布会使发展中国家得益。事实上,减排带来的竞争力损失并不像有些人强调的那么大。研究表明,目前在欧盟实施的碳排放贸易对其竞争力和就业的影响都是温和的。何况,减排本身就是出于环境考虑而不是要推进经济增长,减排政策对减排国经济造成一些损失也是正常的,是应该承担的。此外,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增长主要源于生存排放增长,这与发达国家奢侈排放增长存在极大区别。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公平”问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气候变化本身的公平问题,即气候变化在什么程度上产生或加剧了国家间的不平等;二是针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政策的公平问题,即减排政策在什么程度上产生或加剧了国家间的不平等。“碳关税”考虑的仅仅是第二个方面。就温室气体排放而言,无论是历史累积排放水平,还是目前人均排放水平,发达国家都大大超出发展中国家。此外,面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的脆弱性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正因为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才规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为了捍卫自己的正当利益,2009年11月27日,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四国在北京开会,协调立场。会后声明称,与会各方就谈判中有关重大问题形成了一致看法,坚持《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框架应继续有效(即发达国家必须先负起主要责任)、要求发达国家承担下一阶段减排指标。声明提出,气候峰会成果应涵盖资金及技术转让等内容,并要顾及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特殊需求。
  香港《明报》评论说,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就气候谈判达成“统一战线”,力压西方施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在4日的报道中称,虽然美欧等强势国家欲向中国施加压力,但中外专家认为,北京已经做好了在这场全球富国和穷国之间的战争中迎战的准备。
  
  世界大国作出承诺
  
  为了应对世界气候变化,中国政府于11月26日正式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专家表示,中国此次正式表态是迄今为止对哥本哈根会议最大的推动。英国路透社评论说,来自中国的这一坚定承诺有助于哥本哈根大会达成协议。
  与中国同一天,美国也公布了自己的减排目标,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这一数值。然而,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40%的减排要求相去甚远。专家表示,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确定是哥本哈根会议的关键。
  日本宣布2020年比1990年减排25%。然而,日本同时要求所有主要排放国都参与减排,与联合国确立的原则相悖。即使是对气候谈判最积极的欧盟,也只承诺20%到30%的减排目标。
  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也于12月3日公布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宣布到2020年印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20%至25%。
  
  相互批評和指责的会议
  
  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但巨大的分歧使会议争吵不休。哥本哈根会议成了各国如何自夸和如何指着别人的大课堂。场内的烦躁情绪和场外10万人参与的游行活动使大会格外热闹。联合国11日公布的一个官方草案几乎招致了所有国家的不满。穷国称这个草案未能承诺确定具体的资金援助方案,美国则抱怨未能对中国和其他一些经济正在高速增长的人口大国在减排方面作出严格要求。美国得到了欧盟、日本和挪威的支持。
  大会成了中美两国的角斗场。中美互相指责,激烈对峙。从如何分摊削减温室气体负担到是否美国欠发展中国家“气候债”等关键问题上,两个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针锋相对,使大会变得格外紧张。
  其实不仅是中国,世界普遍认为“只有锁定美国,才能令哥本哈根会议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果。发展中国家甚至欧盟“未批准《京都议定书》”他们希望美国做得更多。而美国认为,之后20年内的碳排放增长几乎都来自发展中国家,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和承诺不可能有解决方案。
  
  对会议的期望
  
  12月1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为后京都时代定下行动的基调。
  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地以及食物。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广泛视为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作为一个新的里程碑,肩负着重要使命,它将决定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中国的态度和处境
  
  中国认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中方代表指出,发达国家减排是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自主减排措施。欧盟将他们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同中国国内自主减排行动相比是不厚道的,欧盟将其减排20%和中国单位GDP减排40%目标相比较是不合适的。
  中方认为,气候问题是发达国家近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不加节制排放造成的结果,发达国家对此负有责任。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先富了,地球环境也被他们破坏得面目全非了,他们却反过来指责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推手,并据此要求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这是不公平的。
  对欧盟近期表示拿出100亿美元资金的方案,中方称10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但全球人均不到两美元,在丹麦连杯咖啡都买不起。咖啡(cofee)和棺材(coffin)发音在英文中非常相近,两美元可能还不够买块棺材板呢。
  中方认为美国能否做出承诺,拿出资金技术转让方案,这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美国政府在开幕式时宣称将采取显著行动,中方表示,美国2020年减排17%的方案,相对于1990年美国才仅仅减排3%,显然远远不够。
  中方代表会上重申中国政府的立场原则,呼吁发达国家切实行动兑现承诺。
  面对中国如此强硬的态度,富国便一心谋求分化弱小国家来制衡。他们向较小国家游说称,哥本哈根会议若达不成协议,穷国会最终没有任何资金援助。于是,一些岛国就公开反对中国。而6个月前,孟加拉、岛国还有一些穷国成立了一个“最脆弱国家”非正式联盟,要求所有大经济体包括中印接受具有约束力的减排及呼吁对最穷国的资金援助。
  而且,他们还有意地分化发展中国家,找准一个发展中国家集中攻击。他们集中把巴西从“基础四国”中分离,集中攻击中国。有人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分化,一方是中印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一方是小岛国以及孟加拉国等不发达国家。中国可能面临腹背受敌。
  
  会议波澜不断
  
  在一周多的会议里,穷国和富国围绕排放的责任和补偿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2月14日突然出现一个“沸点”。当日,为抗议发达国家试图杀死《京都议定书》,由非洲国家牵头,超过13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团退出当天的早间会议。他们认为,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应履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就2012年以后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承诺展开谈判。同时发展中国家和未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基于《公约》就长期、更广泛减排行动展开谈判。
  经过5个多小时的僵持,会议才得以继续。
  有媒体说,这表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力量”,而西方网民则认为“这是一场敲诈”,两大集团互不信任飙升。
  但16日,在丹麦首相拉斯姆森接替康妮成为大会主席后,却突然再次抛出明显偏袒发达国家且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诸多限制、并被多数国家反对的“丹麦草案”,强交高层领导讨论,再度引起国际社会不满。中方代表三次拍案而起,批评这一举动将严重影响到大会成功。巴西、印度、南非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对中方表态予以支持。
  
  会议成果不如人意
  
  17日,包括中国总理温家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领导集聚哥本哈根,为大会最后签署一个文本成果进行紧急磋商。直至18日午夜前后,一个协议文本才终于形成。据中国记者介绍,该文本篇幅很短,文件内容非常简明扼要,符合之前预期。文件中对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都没有提及,只在附件中有一份表格,涵盖一些较为重要的细节。
  文件中标明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提供的资金计划,以及升温控制目标,即确保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不超过两摄氏度。文件中并没有预测二氧化碳的峰值在哪一年出现。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离开哥本哈根之前发表声明,称该协议的达成是有意义的。但也承认,光凭这一项协议是不够的。一些国际组织也随即发表声明质疑上述文本,认为其不能有效解决气候变暖。(本刊编辑根据新华社、人民网、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及网络新闻编辑而成)
其他文献
在总结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制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评估工作中存在的模糊性,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的知识,通过定义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论证了将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不长的午休时间里,做了一个很美的梦,睁开眼睛的时候,嘴角的弧度都还没有恢复如常,白日梦就是有一种在潜意识里为你带来片刻欢愉的魔力。待惺忪之态尽褪,喝杯清水润喉醒脑,回到眼前,端坐在写字楼格子间,成堆书稿此起彼伏,想想自己够得着的目标,拾得起的梦想——每天一点,慢慢长大——没过脑,横竖撇捺,几个字就这么急匆匆、怯生生地蹦跶出来了。话是没错,只是说这话的人,已经迈入而立之年,这种横亘在年龄之上的违和,
期刊
以杯[4]芳烃为原料,溴代正丁烷为烷基化试剂合成了25-羟基-26,27,28-三丁氧基杯[4]芳烃,以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座城市,它叫阿格丽嘉。  这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在那里,几乎每天都会给你惊喜。这里的居民,习惯给这座城市进行清洗。冲刷灰尘杂物,扫尽枯枝败叶,是市民们非常重要的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除了让它变得洁净美丽,还在不断地清除着城市面貌。凡是过时的建筑,都将被拆除,迅速消逝在人们的视野里;外界流行的元素,则会迅速地移放到这里。  阿格丽嘉真的很美!在这里,你有时可以看到巴黎的浪漫
“留守儿童”是新时代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为创业、为生计奔波在外,雏鹰般的他们没有父母双翼的护卫,被寄养在亲戚朋友的家中。他们柔弱的身子是多么渴望父母温暖的怀抱,他们稚嫩的心田多么渴望享受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关注“留守儿童”,用真情温暖“留守儿童”,是新时代赋予我们小学班主任的一份新的责任。  一、用温暖慰藉“留守儿童”的心灵  2006年我带的五(3)班有一位刚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叫谢伟科,我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时候老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而学生只有“洗耳恭听”,一节课下来老师似乎讲了很多很多,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对知识的实际接受并不多,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高。在此情况下,新课程标准改革则是必然的。新课程要求“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充分说明了新课改的主要特征,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近一年的新课改教学实践中,
典型案例rn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扬州工艺美术行业是扬州的特色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学校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