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穿越时光的古城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cla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镇是什么样?是凤凰、丽江的浮华喧闹,灯影辉煌?是坝美、碧山的沉寂安然,少人问津?抑或是偏安一隅,只等你解开历史的面纱,发现深藏的宝藏?无疑,建水属于后者。
  “去建水吧,你一定喜欢。”第一次听到建水的名字,是在喧闹的丽江古城和朋友告别时,他建议我与其坐在民宿深深的庭院里躲避喧闹,不如去找一处真正安静有韵味的地方。
  建水古称步头,亦名巴甸,位于彩云之南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历经元、明、清三朝的建水古城曾是滇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拖着行囊启程时,我在想,建水还能有什么不一样吗?但当我站在建水古城的青石板上时,丝丝凉意裹挟在清新的空气中席卷而来,蓝天、树木、花草、城墙、古巷、古井……这座历经千年岁月的古城,给了我答案。
  时光雕琢的古城
  安静、温和、质朴的古城像是私藏着宝藏的秘境,只有走进去翻开它的历史,循着时光留下的道道痕迹,才能品味出它的韵味。
  有着600年历史的朝阳楼是古城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道风景。我站在被誉为“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朝阳楼下,仰望这座高耸威严、气势磅礴的城楼,檐角飞翘、雕梁画栋,细部的木雕和镂刻富丽而精细,砖石镶砌的门洞里,似乎充满了过往无数的秘密。登高上楼,三楼悬挂着“飞霞流云”“雄镇东南”巨幅匾额的屋檐下,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铃声和绕楼紫燕的呢喃之声。
  我站在城楼上,俯瞰脚下建中路和东正街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恍然有一种穿越之感。百年前,是否也有名人骚客在这里俯瞰南疆、思绪万千?经历了岁月的变迁,朝阳楼正如一位阅尽千帆的老者,静静地看着日月变换,世事变迁。
  如果说朝阳楼见证了时代的变迁,那么朱家花园就是一部家族的兴衰史。这里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其园林、居所皆富丽堂皇,有“滇南大观园”之誉。踏进朱家花园的大门,大气雅致的花厅、精美玲珑的绣楼、古韵十足的镂空花墙……无不展示着清代的家居艺术之美。再往里走,一步一景,步移景换,院落纵横有道,房舍鳞次栉比;亭台阁楼、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藤萝翠竹点缀其间。在车马喧哗的都市中,朱家花园静静地展示着传统家居艺术的辉煌与雅致。
  还有文庙、天君庙……这座古城不知道留下了多少被时光雕琢的风景。景点旁边,不时走过嬉笑打闹的年轻人,悠闲漫步的老人,来来往往的车辆……仿佛穿越了时光,古城瞬时从悠久的历史中鲜活了起来。
  复古风情的米轨小火车
  米轨小火车是建水古城步入近现代的象征。在古城尽头的临安车站购票进站后,便可看到这辆黄色的小火车,木质的车厢,优雅的壁灯,飘逸的白纱窗,无不充满法式风情,就连头顶的老式电风扇,都弥散着一股浓浓的旧日情怀。
  随着汽笛声响起,深黄色的车厢载着游客在古桥、乡村和荷田水塘中前行,两侧的景色随着四季而异:春天嫩黄的油菜花生机勃勃,夏天碧绿的荷塘满眼青翠,秋天金黄的稻谷传递着丰收的喜悦,冬天波光粼粼的水田在沉静中孕育着希望。我到来时恰逢夏日,吹着火车行进带来的穿堂风,看到车窗外绿色田野中辛勤耕作的身影,看到荷花盛开的池塘边垂钓的背影,还能看见背着手慢悠悠在铁路旁散步的老人和玩耍的孩童……一派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
  优雅的米轨小火车和宜人的风光,让我好奇心大发,这是一条专门修建的观光铁路吗?了解后才知道,这条铁路的历史漫长而沉重,它记录着19世纪初当地人民抗击侵略的历史,更是云南铁路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传奇。中法战争结束后,1903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为法国进入云南市场并掠夺资源打开了大门。云南的有识之士痛感主权丧失,为了保卫铁路和锡矿的自主权,他们排除种种艰难险阻、自主筹资修建了这条旧中国主权最完整的民办铁路—个(个旧)碧(碧色寨)石(石屏)铁路线,并采用了600毫米的寸轨轨距,以避免与1米轨距的滇越铁路连接,从而遏制法国势力的入侵。可以说,这条铁路见证了那个战火纷飞、国家危亡的时代,以及当地人奋勇抗争的壮举。
  小火车继续穿行在滇南恬静悠远的田园之中,我却突然失去了欣赏的兴趣,這条铁路背后那股坚韧不屈的豪情,让我热血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豆腐摊里的烟火气
  建水古城有无数的美食让我流连忘返,豆浆、糯米粥、烧烤、燕窝酥、狮子糕、羊奶菜等,其中最难忘的就是街边的烧豆腐。我打小就爱吃豆腐,古城内随处可见的豆腐摊,是我穿街过巷的闲散时光中最好的歇脚和休闲处。
  建水人做豆腐的手艺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据说工艺颇为复杂。实在是太爱了,我特意去询问常去的那家豆腐摊老板。老板自豪满满,说建水豆腐需要经过筛选、脱壳、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型、划块、发酵十道工序。我听着并不稀奇,因为小时候我家也做过豆腐,童年的记忆里,爸爸经常端着刚出锅的豆腐,在热气腾腾的烟雾中走出豆腐坊。没想到老板却乐不可支,他说建水豆腐的关键是不用外地人使用的石膏和卤水,而是用酸浆点豆腐,而且一定要用古城西门大板井里的水,才能做出洁白细嫩、火烧都不变黑的建水豆腐。
  除了制作工艺与众不同,这小小的豆腐摊也别具一格。摊位是一张大大的四方桌,烤架与火炭融入四方桌的中心凹槽处,食客们围坐桌边,看着老板用筷子灵巧地翻转着一块块一寸见方的豆腐,大概七八分钟,豆腐便表皮金黄、微微鼓起,食客们便开始各取所需。老板一边看看各人夹豆腐的数量,一边捻起一颗颗玉米粒扔进手边的碟子计数。这个四方桌似乎有一股魔力,不紧不慢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家或是探讨烤豆腐的火候,或是随意攀谈闲聊,或是默契地沉浸在美食中。就这样,我在这一方天地中巧妙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在建水,我可以背着行囊当个过客,探寻历史的踪迹;也可以放下行囊当个归人,安安静静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这真是一段颇为奇妙的旅行体验。
  刘明然,自由撰稿人。
其他文献
印章艺术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之一,歷来为文人所重视。古人关于篆刻的实践和理论层出不穷,不仅出现了很多篆刻大家,也诞生了诸多理论著作和印谱。现代人学习治印,绕不开这些名家和典籍。  印章艺术之发展始终与汉字、书画艺术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既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也离不开文人墨客的灵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印章艺术大放异彩,尤其在艺术家的推动下,古人关于篆刻的实践经验不断累积,篆刻理论则不断丰富
期刊
一座塔,一座园。或厚重,或灵动。古塔与园林相辅相成,或因塔成景,或以塔为园,于庄严宁静中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彰显着人文意趣与和谐之美。  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走进某一处园林,多会遇见一座塔。  一座塔,可以是白色的,象征着圣洁与庄严;一座塔,可以是灵动的,承载着历史与传说;一座塔,可以是古雅的,展示着艺术与沧桑。在园林中行走,遇见一座塔,便邂逅了一园风景。  有一种塔是白色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
期刊
何园,原名寄啸山庄,扩建于清光绪年间。何园是我国十大私家园林之一,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何园坐落于古运河东南段北部的扬州市广陵区徐凝门大街,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其造园精致,是我国晚清时期园林之精品,为我国十大私家园林之一。  何园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旧址是清乾隆年间的双槐园(吴氏片石山房)。清光绪九年(1883年),卸任官人何维键(1835年生,字汝持
期刊
以刀为笔,金石为笺。方寸之间融天地万物,朱白之际寓阴阳哲学。一枚小小的印章何以传承千年,成为承载中华文明的艺术符号?几千年来以印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篆刻艺术经历了哪些变化?  篆刻学也被称为“印学”,通俗的理解可以定义为印章制作与应用的艺术学科。古文献中对印章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玺、印、章、宝、钤等不下20种。现在经常把篆刻和印章等同而论,实际上篆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早期形式也不只印章,还有符节、封
期刊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中,有一件元代雕漆名家张成制作的剔犀云纹盘,漆层多达数百层,光泽莹润,圆盘内外雕饰云纹,刻工精湛。刀口处,四道朱漆夹杂于黑色漆层间,是为明代漆工专著《髹饰录》中记载的“乌间朱线”技法,既显深沉又不失细腻,风格内蕴却难掩精致。  除剔犀外,漆器的技法风格千文万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并用其制作器物的国家。由于漆具有防潮、防腐、防虫蛀的功用,早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漆
期刊
明清易代之际,坚守气节的晚明士人对清军入侵采取了不同策略:或抱持抗战决心,舍生取义;或逃遁山野湖海,隐居避世。浙江余姚人朱舜水先是积极抗清,当复明无望后,他又流亡日本,对日本近现代的儒家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朱舜水,原名朱之瑜,晚明著名儒者,因他曾三次被明末和南明皇帝特征而未就,故人又称之为“征君”。舜水本是朱之瑜的号,他东渡日本后,日人多以此号称之,故此名在日本较为知名。  朱舜水轻
期刊
它极尽华美,却不事张扬;它色彩热烈,却从不流俗。从新石器时代的单色素漆到战国秦汉极具个性的红黑对比,从魏晋南北朝的夹苎工艺到隋唐两朝金银平脱、嵌螺钿的创新发展,從宋元的静谧简朴到明清的皇室奢华、不惜工本,中国漆器历经数千年发展,以质地轻巧、工艺繁复、色彩亮丽、气质典雅而惊艳世界。
期刊
前人已往,今日我们因人以知其印,因印以知其人,也许还能感受到前人倾注于篆刻中的精神与血脉。  图章篆刻,前人目为雕虫小技,然小道亦有可观者。如文字之演变,秦汉至今,声音之误,形体之变,不知有几。借助印文以稽考古文字,对于学术研究助益匪浅。明清以来,从事于篆刻者,或偶一为之,或赖以为生,若非痴迷,技鲜能精。印之为物虽小,当其与贤人君子发生关联后,就更加受到世人的爱重。印以人传,所关注的不仅是其技艺高
期刊
余集擅画美人,尤其是他的《柳如是小像》更是后世公认的最佳摹本。『淡而静』的余集为何能画出柳如是『侠而烈』的神韵?无它,他是柳如是相隔百余年的知音—画的是美人,表达的却是共同的人生态度和审美理念。  清代画家余集(1738—1823年,字蓉裳,号秋室,浙江仁和人)留下来的画作极少,但他的《柳如是小像》在明清两代无数的柳如是(1618—1664年,“秦淮八艳”之一,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后嫁才子钱谦益为
期刊
中央电视台曾围绕『四相簪花』做过一期介绍古代男子簪花习俗的节目。网络上,也多有人撰文绘声绘色地讲述『四相簪花』的来龙去脉,但揭示其中历史文化内涵的则不多。笔者不揣浅陋,结合沈括所记录的『四相簪花』故事,試挖掘一下该故事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曾在雍正年间画过一幅《金带围图》扇面(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后来他还画过一幅《韩魏公簪金带围图》(现存于扬州博物馆)。福建宁化人许舟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