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奇遇记: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065781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春天,灾难没有任何征兆地降临到3岁的小女孩——冯晓凤的身上。母亲突然疯癫,喜怒无常,嘴里发出怪怪的叫声。从此一个美满的家庭面目全非,冯晓凤的幸福也在那天戛然而止。为了给母亲治病,爸爸掏空家中的全部积蓄,并很快债台高筑,但妈妈的病并没有好转。)
  
  第1集:
  当家,替老师上课拿下全镇第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五六岁的冯晓凤就能帮奶奶做饭、洗衣、喂猪……俨然是把理家好手。虽然整天干活,但冯晓凤似乎天然对书有一种好感,哥哥淘汰下来的旧课本,她从来舍不得拿去卖钱,而是小心翼翼地整理好,忙里偷闲地看。
  奶奶曾经很为这个命苦的小孙女担忧,但她很快发现,冯晓凤并不是可怜兮兮的孩子,相反,她乐观开朗,像个快乐的小公主,身前身后总围着一群小伙伴。1995年9月,冯晓凤上了小学,后又被选为班长,有了更多的朋友。爸爸外出打工,家里就成了冯晓凤和朋友的天下。每每家中有大宗活干,诸如掰玉米之类,只要冯晓凤一声呼唤,就会“哗”地招来一二十个小伙伴,大家欢呼雀跃地冲进地里。劳动于他们更是快乐的游戏!远远地听着孙女的欢笑,冯晓凤的奶奶更加悲伤,可怜的孩子还不知道,一贫如洗的家会给她怎样的磨难。
  小学里,冯晓凤真是天底下最省心的孩子,成绩年年第一。六年级下学期,代语文课的老师生病了。冯晓凤竟然像小大人般毛遂自荐当起了老师。因为有班长的威信,更有很好的同学基础,大家竟然对她这个老师很认可,就连平日调皮的男孩此时都静下心来听她的课。而冯晓凤也没辜负同学对她的信任,回家一有时间就备课,不懂的就向哥哥讨教。谁都没想到,她这个学生娃替老师教了半个学期的课!更令人惊奇的是,她所在班级的平均成绩居然在全镇20个小学中排名第一!她本人也名列全镇第一!
  2004年7月,冯晓凤以667.5的高分被平凉师范录取。但哥哥冯晓亮在2003 年考上了黑龙江佳木斯市的一所大学,为了供哥哥上学,爸爸到处求人借钱。家中本已负债6万多元,再加上为哥哥借的外债,家中已抠不出一分钱。看着爸爸苍老憔悴的面容,听着他那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冯晓凤非常体谅爸爸的难处。她悄悄地将录取通知书压在家中的木柜里,一个人偷偷地哭了一夜。
  
  第2集
  逼婚,学习尖子卖起豆腐脑
  
  要紧的是,17岁的冯晓凤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不时有媒人上门提亲,爸爸也想把女儿早日嫁出去。按照乡俗,女儿的出嫁彩礼钱有四五万元,这对负债高达6万多元的冯成瑞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每逢有人讨债,爸爸就会给来人许诺,等女儿出嫁后有了彩礼,就还钱。这么早就嫁人,开始生儿育女的农家生活,是冯晓凤极不情愿的事情。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转移爸爸“逼婚”的视线,冯晓凤学会了做豆腐脑,到集市上去卖。第一次赚来钱,冯晓凤想到的就是要孝敬奶奶。她用一元钱买了3个油糕,用两元钱买了条围巾。吃着孙女递过来的热乎乎的油糕,围着孙女买来的围巾,老人家乐得合不拢嘴,连连说,我的娃长大了!
  奶奶的开心反而让冯晓凤更加难过,奶奶一辈子没享过福,冯晓凤背过去擦掉泪水又对奶奶露出灿烂的笑容。从此一个学习尖子开始了卖豆腐脑的生活,看到别人的惋惜之情,冯晓凤只好装作不在意,一笑了之,强吞泪水的她没有时间悲伤,她要给家里赚钱。
  
  第3集:
  逃婚,以打工名义去读书
  2004年8月的一天,冯晓凤正在豆腐脑摊点前忙碌着,正好被来玉都镇招收高中新生的平凉英才实验中学的陈守雷校长和老师们碰到。冯晓凤甜美的嗓音,标准的普通话,在这一片“乡音”中显得很特别,她善良的心地,温暖的微笑,更吸引了陈守雷和几位老师来她的摊点小坐。
  陈守雷听到冯晓凤的故事后很震动,“你学习这样好却辍学,实在太可惜了。你愿意去我们学校读书吗?一切费用全免!你考虑一下……”
  当冯晓凤把这一喜讯告诉爸爸时,冯成瑞的回应却很冷淡:“上高中,上大学要花那么多钱,还不如早早找个好人家嫁出去!”
  冯晓凤了解爸爸的脾气——和他对着干绝对不行。思前想后,她终于有了办法。演练了几次,冯晓凤才鼓足勇气向爸爸撒谎说,“我有个同学在平凉的酒店打工,工资很高,叫我也去……”爸爸一听很高兴。于是,冯晓凤轻易蒙混过关了!
  2004年8月24日,冯晓凤以“打工”的名义来到平凉市英才实验中学报到,她不安地跟陈守雷讲了来上学前后的经历。虽然有校长承诺在先,但她还是不安,并做好最坏打算,如果对方改了主意,她就听天由命打道回府。没想到陈守雷郑重地告诉她:“你就安心在这里上学吧,高中三年一万五的费用学校全免,只要你考上大学,我们全力支持你!”校长的话让冯晓凤备感温暖。
  陈守雷的妻子——同为英才中学的老师邓媚方,对冯晓凤也是关怀备至。看到比自己女儿大不了几岁的冯晓凤这么懂事,很是心疼她,给她买来新衣新裤,甚至还细心到为她买内衣及女孩的卫生用品;为了让冯晓凤感受到温暖,只要女儿回来或者有亲戚来家里,陈守雷都会叫冯晓凤和他们一起游玩。很快,冯晓凤和大家混熟了,没了异地他乡寄人篱下的陌生和不安。
  
  第4集:
  援助,“打工女”借来的工资
  
  为了不让爸爸起疑心,冯晓凤需要每月给家寄钱,这可是个大难题。陈守雷和妻子,还有学校的刘小鹏、苟瑞芳两位老师,陆续给冯晓凤送来3000多元。有了这些钱,爸爸对晓凤很放心,三年之中竟然没来看过她,这让冯晓凤安然度过偷着上学的日子。
  陈守雷的日子并不阔绰,甚至举步维艰。有一年春节,他手里只有500块钱,和妻子守在空荡荡的学校宿舍里,但就是这样,他也坚持对冯晓凤的承诺。为了改善学生伙食,而又不增加学生负担,陈守雷将学校的大片荒地开垦成了菜园,亲自带领学生种上茄子西红柿豆角,菜园里红红绿绿,这样的操场菜园真是独树一帜。陈守雷的艰难冯晓凤看在眼里,这她的良心更加不安。
  冯晓凤在学校谨小慎微,生怕哪里做得不得体让人指指点点。陈守雷明白,受人资助的孩子,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非常自卑,要么愤世嫉俗,把别人的资助当成理所应当。陈守雷几次找冯晓凤谈话,给她讲自己的经历,讲他如何接受过自己老师的帮助而改变了命运:“我不是一个轻易资助别人的人,我不是富人。我帮你,除了因为你贫困,更因为你品学兼优。我不图你回报,只希望你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你朝这个方向努力,你就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就要理直气壮地做人!”
  为了回报陈校长及老师们对自己的关心,冯晓凤学习更刻苦了,成绩一直优异,从高一到高三,年年排名全年级第一名,年年都能领上学校颁发的500元奖学金。不光自己学习好,冯晓凤还带动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她的读书笔记和错题集向来是公共的;有同学来请教,她也会不厌其烦地给同学讲解。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个贫穷但快乐、善解人意的女孩。
  
  第5集:
  高考,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随着高考临近,学费的压力越来越大,几乎让冯晓凤崩溃。她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并因此渐渐落下了头疼的毛病,开始影响到她正常的学习。2007年6月的高考,冯晓凤只考了527分,最终被甘肃政法学院录取。
  收到通知书,冯晓凤心情复杂极了,一方面她觉得没有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愧对校长、老师以及同学们对自己的关心;另一方面,要上大学的话,又从哪儿去筹措这笔学费呢?又怎么跟爸爸解释?想来想去,她甚至有了放弃读大学的打算。
  这时,陈守雷和妻子再次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帮你是想让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不能前功尽弃,至于学费,我们帮你想办法!”
  在陈守雷的发动下,2007年9月6日下午,在英才实验中学校园内,一场捐资助学的活动开始了。陈守雷夫妇带头捐出2000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在得知冯晓凤的悲苦身世后,送来了1000元捐助款。当日下午,英才中学共为冯晓凤募集到5900.04元,冯晓凤报名所需的费用基本筹齐了。冯晓凤感动又伤感,泪水汩汩地流淌。
  当天晚上,陈守雷夫妻和大家一起,将冯晓凤送上开往兰州的火车。火车开动了,冯晓凤带着众人的期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兰州。
  
  (2007年10月16日,陈守雷在村支书的指引下,和朋友一起找到了在建筑工地上干活的冯成瑞。而在这之前,冯成瑞刚打发走一拨要债的人。见是村支书带来的很友善的人,憨厚的冯成瑞竟然不好意思地认为他们是要给女儿提亲。当陈守雷将冯晓凤现在甘肃政法学院上大学的消息告诉冯成瑞后,冯成瑞蒙了。看到冯成瑞迷惑不解的样子,村支书便将冯晓凤在陈守雷夫妇帮助下,以打工的名义瞒着家人上高中,并考上大学的事告诉给了冯成瑞。)
  
  后记:冯晓凤依旧贫穷,但依旧阳光、快乐。听说有贫困新生没钱吃饭,只能吃同学的剩饭,被同学报告给学校后帮其解决了学费问题。对此,冯晓凤却认为,一个人到了吃剩饭的地步,不是贫穷的问题,而是生存能力的问题。机遇总垂青有准备的人,打开一扇窗,现实就会透进一片光亮。■
  (责编 时光)
其他文献
北京女孩邱静是超级“作女”,因为作得登峰造极,曾三次离婚。几年前,她被查出患了骨癌,绝望侵袭着这个逆天“作女”,她打算放弃治疗,于是分别给三个前夫发短信告别,却只有第一任前夫杜舟回复了……  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邱静最终能够抗癌成功吗?北京,一桩经受岁月和病魔洗礼的爱情传奇已然上演——患癌作女跟三任前夫告别,第一任前夫被“赖上”  2013年4月13日,杜舟意外收到第一任前妻邱静发来的微信:
在一条大河边,有一块石头,它除了有人的思维以外,人的其他功能它都不具备。它看不见缤纷世界的美丽,听不见树上鸟儿婉转的歌声,不能像人那样品尝美味的食物,不能闻一闻青草和花儿的味道,也感受不到轻风吹拂在脸上那种美妙的感觉,更迈不开步子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奔跑……在它看来,这些都是不可实现的幻想。它幻想着:如果自己能有人一样的功能,即使做个哑巴,做个盲人,做个聋子,只要是做个人,那都是幸福的。它幻想着下辈
一只瓢虫,爬上我的书桌。我用一本书去挡它的道,它稍稍愣了会,仿佛有点纳闷。尔后它伸出触角,小心地碰了碰那本书,那本书对于小小的它来说,无异于一座山峦。  我以为它要一往无前的,然而它放弃了。它果断地转身,向着别处爬去。我又用书去挡,它诧异地停下,重复先前的动作,用触角去碰那本书。等它确信,它不能推翻掉那本书时,它突然扇动翅膀,飞到近处的窗帘上。在那儿,它稍事休息,窗帘的柔软,让它觉得舒适。后来,它
1   6个月以来,这已是霍小美第7次收到来自丁堤的礼物了,从项坠到手机链到现在这只深棕色的小羊皮钥匙包。  每一次,霍小美都曾推托,虽然丁堤优秀到足以成为女子春梦的主宰,可,他是上司,更要命的还是已婚上司。她一贯的清高,远离说辞,不想因着这些不明就里的小礼物,将自己抛进是非的漩涡。她是见过丁太太的,一个目光透彻的女子,城府再深的人,往她面前一站,都会自感成了透明的玻璃人。  可,每一次推托,都是
二战期间,法国。  战乱里,一对父女被逼将楼房租借给德国军官。当时法国衰败,受尽了侵略者的欺凌。女孩是位音乐老师,对德国人恨之入骨,当然初见这位德国军官时也不例外。  渐渐,年轻女教师发现这位德国男子的与众不同,他彬彬有礼,对法国人很尊重,而且经常流露出厌战情绪,甚至对德兵的做法很反感……女孩敏感的心,如凌霜的花蕾,对所有的光辉都能温暖地捕捉,她感受到一双善良眼睛里的蓝光。于是,每日的相见,眼神的
一套一楼的房子,十年前根本没人要。有个同事来问我,说这房子只要3万元钱就行了。   我去看了,屋前没有路,却有一个死水沉积的大水潭散发着臭气,很失望。倒是同事在怂恿,说这地方迟早会划入城市,到时这房就是店面房了。我没有看好这房。   但十年后的事让人十分尴尬。城市规模扩大之后,那地方成了市中心,那房真的成了店面房,年租金收入是6万元。   现在每次我骑车经过那店面,我的心里就会抽搐一下。   我发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如果邻居本就是熟人,那更是亲上加亲。在河南省郑州市,也有一对亲如一家人的好邻居,女主人是无话不说的闺蜜。可有一天,两位男主人却大打出手,差点闹出了人命……  一只玉碗:一对邻居反目成仇  2020年11月24日下午,刺耳的警报声响彻金隅嘉园小区,3栋702室的业主刘劲松满身是血被抬上救护车,701室的业主马恒武被警车带走。  事发当天是周末,楼下很快聚满了邻居。有人打听到,两
黄静是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老总。她出身贫寒,当年求学时为生计所迫曾为人捐卵生子。多年之后她事业有成,却发现自己不能再生育。这时,黄静想起了自己生命中唯一的孩子。她回到兰州,用尽手段展开了一场夺女大战……一番没有硝烟的争斗过后,她内疚而痛苦地意识到,真正的亲情无人阻断,而这场漫天狼烟的夺子之战也在温馨中落幕……    难为人母,  捐卵女大学生多年之后执意寻女    2008年10月,深圳某文化传播
产生于欧美的“换妻游戏”从登陆中国起,就备受关注和争议。发展到现在,换妻已从最初的人人痛心疾首,到有专家学者站出来为它正名,有电视剧进行热点分析。更有资料表明,中国的换妻俱乐部已从大城市扩展到中小城市。支持者说,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一个人活在世上的价值和乐趣,是衡量人类文明的最高标准,性也是一种需要,在没有欺骗和伤害、夫妻都能认同的时候应该满足;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社会的倒退,是人伦道德的丧失。   
心理寓言:     寻找属于你的绿洲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有一位青年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吧,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一位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和事……”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