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教师或学生个体的阅读行为,更不是教师单向传递知识、讲解阅读方法的过程,而是要在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作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认识、思考、感悟、情感的交流与对话关系。然而,现实的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使“对话”难以顺利实现的问题,鉴于此,对影响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几种现实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惯有的教学观的影响
长期以来,都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教材。这种教学模式重视教师教的行为,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离不开“中心思想——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划分段落及分析段落大意——字词、语法、篇法学习”这个固定的教学程序。整个过程以教师的“讲”为主,并逐渐向着“讲深”“讲透”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对阅读教学本质的误判,非常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生成和价值观的形成,但是从学生学习阶段的特点看,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则是伴随着知识的学习过程而获得的。因此,单纯地讲授是无法让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与情感的发展,必须以文本为载体,挖掘其情境资源、挖出文本隐藏的内涵,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与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探索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发展。
二、固封思维模式的制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固封思维模式主要体现在“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两个方面。
“所谓教材中心”,就是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能脱离教材而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每次遇到问题,都要以教材为依据来解决,所以,教材给予教师和学生的是天经地义的核心标准,教师只能教教材,学生也只能学教材,教学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更别谈创新教学了。
而“教师中心”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只能学什么,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只能全部服从,即使教师的观点不够合理,学生也只能全部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师始终是支配者,学生始终是教学的客体,教师或许认为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很到位,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很精彩,一旦学生的观点与教材的要求有所偏离,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教学预设的原点。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精神和知识的创新被扼杀掉了。
三、组织对话技能的缺失
对话已经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抑或是合作学习,无不体现着对话的元素。然而,尽管教师知道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也在尽可能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理解的偏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最典型的问题就是把对话教学理解成由“满堂灌”向“满堂问”转变,课堂上,教师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学生习以为常地频频举手,或沉默不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只是简单给予肯定或否定,或干脆不做评价,学生的回答偏离预设时,教师就会补充讲解,然后继续提出问题……
“满堂问”的课堂看起来比较热闹,学生发言积极主动,但若细究起来,这种看似主动的课堂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的本质。问题的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只是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引向教师预设的结论,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被有效激活,根本谈不上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穿新鞋走老路”,明显偏离了新课程理念所提出的对话要求。
另一种现象是矫枉过正,即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则成了课堂的看客。尊重学生的感受固然重要,但教师主导作用却是开展有意义对话的重要因素,因为对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在准确把握文本本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要确保教学不偏离文本原有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的阅读对话理念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补充、调整、提升与建构,只要广大教师本着真实的教学改革精神,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中深入研究,就一定能够完成这项既具有机遇性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茆圩中心小学)
一、惯有的教学观的影响
长期以来,都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教材。这种教学模式重视教师教的行为,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离不开“中心思想——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划分段落及分析段落大意——字词、语法、篇法学习”这个固定的教学程序。整个过程以教师的“讲”为主,并逐渐向着“讲深”“讲透”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对阅读教学本质的误判,非常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生成和价值观的形成,但是从学生学习阶段的特点看,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则是伴随着知识的学习过程而获得的。因此,单纯地讲授是无法让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与情感的发展,必须以文本为载体,挖掘其情境资源、挖出文本隐藏的内涵,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与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探索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发展。
二、固封思维模式的制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固封思维模式主要体现在“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两个方面。
“所谓教材中心”,就是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能脱离教材而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每次遇到问题,都要以教材为依据来解决,所以,教材给予教师和学生的是天经地义的核心标准,教师只能教教材,学生也只能学教材,教学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更别谈创新教学了。
而“教师中心”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只能学什么,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只能全部服从,即使教师的观点不够合理,学生也只能全部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师始终是支配者,学生始终是教学的客体,教师或许认为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很到位,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很精彩,一旦学生的观点与教材的要求有所偏离,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教学预设的原点。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精神和知识的创新被扼杀掉了。
三、组织对话技能的缺失
对话已经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抑或是合作学习,无不体现着对话的元素。然而,尽管教师知道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也在尽可能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理解的偏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最典型的问题就是把对话教学理解成由“满堂灌”向“满堂问”转变,课堂上,教师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学生习以为常地频频举手,或沉默不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只是简单给予肯定或否定,或干脆不做评价,学生的回答偏离预设时,教师就会补充讲解,然后继续提出问题……
“满堂问”的课堂看起来比较热闹,学生发言积极主动,但若细究起来,这种看似主动的课堂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的本质。问题的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只是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引向教师预设的结论,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被有效激活,根本谈不上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穿新鞋走老路”,明显偏离了新课程理念所提出的对话要求。
另一种现象是矫枉过正,即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则成了课堂的看客。尊重学生的感受固然重要,但教师主导作用却是开展有意义对话的重要因素,因为对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在准确把握文本本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要确保教学不偏离文本原有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的阅读对话理念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补充、调整、提升与建构,只要广大教师本着真实的教学改革精神,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中深入研究,就一定能够完成这项既具有机遇性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茆圩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