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目标,落实核心目标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u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目标】
  1.复习本课“我会认”的7个生字,会写“丝、转、斜”。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三个小伙伴画风的句子,学习表达“怎样画风”。
  【活动目标】
  1.自主勾画画风的句子,小组讨论并展示汇报“三个小朋友是怎么画出风来的”。
  2.发现古诗《风》、课文《画风》、叶圣陶儿童诗《风》中“画风”的秘密,发展学生思维创造力和语言表述力。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提炼关键词语的能力,感悟词语搭配的规律。
  2.让学生明白“画风就是画会动的景物”,会抓住特点表述风中的景物。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感受风的画面
  师:来,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生: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师:这首诗的诗题是——
  生:风。
  师:唐代诗人李峤真的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他写的这首《风》里面没有一个“风”字,但仍能让我们感觉风仿佛就在眼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画风》里,三位小伙伴有没有这样的魔法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画风》。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三个小伙伴,想不想请他们出来啊?
  生:想。
  二、引出三位小伙伴,学习姓名中的生字
  师:老师已经把他们请出来了,热情地喊出他们的名字。
  生:宋涛。
  师:打打招呼。
  (师面带微笑挥手)
  生:你好,宋涛。(挥手)
  师:读一读“涛”字。(出示生字卡片)
  生:tāo涛涛涛。波涛、海涛、松涛。
  师:这个若有所思的小女孩,她叫什么名字?
  生:陈丹。
  师:一起来打个招呼。
  (师微笑,挥手)
  生:陈丹,你好!(挥手)
  师:其实我们班也有姓陈的小朋友呢!陈露瑶还有陈欣妍。
  师:“陈”,读好前鼻音(出示生字卡片)
  生:chén陈陈陈,陈旧、陈列、推陈出新。
  生:dān丹丹丹。
  师:练太极要怎么样啊?(做练太极的动作)
  生:气沉丹田。
  师:中国的国花是——
  生:牡丹。
  师:书写“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丹”字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师:来,读一读这些词。(出示生字卡片)
  生:丹青、丹霞、丹心。
  师:看看还有一个小伙伴是谁呢?
  生:赵小艺。
  师:写“艺”字的时候可得注意。(边说边用身体做出“乙”字状)
  生:肚子要挺过去。
  师:对,一起书空“横折弯钩”。
  三、细读课文,感受三位小伙伴怎样画风
  活动一:学习默读,勾画三个小伙伴画风的句子,小组内交流。
  (师出示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第4~8自然段,思考三个小伙伴是怎样画风的,勾出他们画风的句子。)
  师:默读要做到——
  生:不出声,不指读。
  (生按要求默读课文。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师出示学习提示2:乐于分享,展开小组交流。1号汇报: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 2号汇报:宋涛是怎样画风的;3号汇报:陈丹是怎样画风的;4号:组织小组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勾画出的句子。)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各小组的交流情况,适时在小组评价栏中贴“小红旗”并进行评价。)
  师:刚才大家在交流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组组织有序,交流很顺利。有的小组要慢一点,这时候,组员们该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他,而不是责怪,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
  活动二:小组汇报,先说一说“小伙伴是怎样画风的”,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8自然段。
  师:风看不见、摸不着,三个小伙伴是怎样把它画出来的呢?我们邀请两个小组来汇报,好不好?最先举手的是鲸鱼组。好,第一个机会给鲸鱼组,海星组第二。好,名额已经抢完了哦,欢迎鲸鱼组代表!
  生1:大家好,我们是鲸鱼组代表。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帜在风中飘着。
  生2:他还画了一个拿着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呼呼地”转着。
  生3: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去的太阳擦去,画了
  几朵乌云,还有几条斜斜的
  雨丝。
  生4:陈丹在旁边看了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他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鲸鱼组有感情地朗读第4~8自然段)
  师:分工明确,还会互相补充,小组朗读默契,一看就是认真合作了的。小组展示继续,有请海星组。
  生1:大家好,我是海星组的代表杨谨榕。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帜在风中飘着,他还画了……(停顿了一下)赵小艺还画了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呼呼”地转;宋涛把太阳擦去,画了几朵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陈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下面请我们组的朗读能手陈欣妍给大家朗读课文第4~8自然段。
  (生有感情朗读第4~8自然段)
  师:说得清楚完整,读得很有感情。掌声送给自信的海星组代表!
  师:孩子们,三个小伙伴真有法子,他们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都给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整篇课文,每个小组读一段。
  (生有滋有味地读课文)   活动三:提炼画风的关键词语,相机指导写字。
  师:孩子们,三个小伙伴有智慧,同学们也很聪明,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玩一个“瘦身魔法”的游戏。你们看,宋涛是怎么画风的。(课件出示相关语段)这么大一块,我们能不能为它瘦一下身,找到宋涛画风的关键词?宋涛画了什么?
  生1:雨丝。
  师:(板书“雨丝”)“丝”是本课的生字,绞丝旁没有提,下面是一长横。什么样的雨丝?
  生2:斜斜的雨丝。
  师:同意他提炼的关键
  词吗?
  (生情不自禁为他鼓掌)
  师:谢谢孩子们的掌声,学会欣赏与赞美,真好!来,请看左老师书写“斜”字,左边一个余字,右边“斗”变窄,短横微微往上扬。
  师:斜斜的雨丝,“斜”和“丝”都是本课的生字,书写两个“斜”。
  师:写字要做到——
  生:一看、二写、三对照。
  师:写好了吗?“瘦身魔法”继续玩。陈丹也会画风,她画了什么?
  生:弯弯的小树。
  师:我写上,一起说。
  生:(齐)弯弯的小树。
  师:接下来小组里合作,把赵小艺画的风变一变“瘦身魔法”。提炼出的词语要与“斜斜的雨丝、弯弯的小树”相似。
  (小组合作学习)
  师:赵小艺画了——
  生:红红的旗子。
  师:红红的旗子怎么能表现出风呢?小组同学一起想想,什么样的旗子?
  生:飘着的旗子。
  师:把“飘着”换一个词。
  生:飘扬。
  师:飘扬的旗子。还可以用什么?
  生:飘动的旗子。
  生:飘舞的旗子。
  师:赵小艺后来还画了什么?用上同样形式的词语。
  生:呼呼的风车。
  师:如果前面是个表示动作的词就更好了。
  生:转动的风车。
  师:真好,转动的风车。“转”是本课的生字,左边一个“车”,右边一个“专”,书写“转”。
  四、 课外拓展,完成关于风的“画作”或“话作”
  (出示:三个小伙伴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
  师:认真读一读这个句子。同学们,画风其实是在画什么呢?
  生:画风其实是在画周围的景物,周围的景物摇晃着,就代表着有风。
  师:今天左老师还要和大家分享一首叶圣陶爷爷写的《风》。
  (师出示,师生配乐同诵。)
  风
  叶圣陶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你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木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你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水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你来游戏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
  我知道……
  师:你想怎样画风?写下你的奇思妙想。
  (出示“读读写写”: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___________。”)
  师:哪些景物在风中会动?你准备怎样画风?说一说。
  师:“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生1:“我说:‘风会把蒲公英的种子,送到四面八方。我会画飘飘悠悠的蒲公英的种子。’”
  师:“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生2:“我说:‘风会吹起小柳树的长发。我会画飘扬的柳枝。’”
  ……
  师:小组合作完成一件《风》的作品。可以像画家一样把风画出来,也可以像李峤、叶圣陶爷爷一样把风写出来。想当小画家还是小诗人,你们自己说了算!下课!
  【评析】
  小学低年级主要是进行字词句的教学。除了识字、写字和朗读的基础目标外,最能体现语文价值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感悟词语搭配,训练用词的准确能力;感悟构词规律,提高词语的生成能力;感悟组句方式,学习典型的基本句式。左荣老师的《画风》很好地体现了低年级教学基础目标和核心目标的把握。
  一、“三类目标”契合“三个要素”,顶层设计明晰教学路径
  如何把基础目标和核心目标表述清楚,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左荣老师创造性地把教学目标细分为“内容目标、活动目标、能力目标”,回答了“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核心问题,解决了“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三个关联要素的有效匹配。在“内容目标”上,定位于本课的识字、写字和关键语句的朗读感悟,这是对基础目标的把握;在“活动目标”上,定位于“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在“能力目标”上,定位于“提炼关键词语,感悟词语搭配”“抓住景物特点,表述画风方法”。三类目标的定位,让《画风》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构成了明晰、具体的教学路径。
  二、“三个活动”体现“两个意识”,梯度设计提升语用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以教材为中介展开对话的活动过程。活动是达成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手段。左荣老师在教学中,围绕核心问题“三位小伙伴是怎样把风画出来的”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习默读,勾画三个小伙伴画风的句子;活动二,小组汇报,并有感情朗读三个小伙伴画风的句子;活动三,从三个小伙伴画风的句子中,提炼词语搭配,相机指导写字。这三个活动,层层深入,分别体现了两个意识:首先,体现了“言语实践意识”,三个活动把“勾画、朗读、提炼、书写”等言语实践活动进行了序列化的设计,并把词语搭配、生字书写等教学内容融合到了“三个小伙伴画风的句子”的理解中;其次,体现了“让学意识”,三个活动“学先于教”,让学生大胆表现,在学生表现的基础上随机点拨,让教为学服务。三个活动,在内容上体现了语用的能级,在方法上体现了学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三个材料”实现“一个整合”,课程设计提高语文素养
  为什么教,为何而教,教师要有清醒的课程意识: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弄清“是教教材,还是教课程”。我们都知道“要用教材来教”,用教材来达成字词句的基础目标,用教材来训练“思维和语言”。站在语文课程的角度,教的不仅是教材,还应该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语文与生活结合、积累与运用结合”。左荣老师的这节课,提供了三个材料:古诗《风》、课文《画风》、叶圣陶的诗《风》。这三个材料的作用不一样:古诗《风》让学生看到了风的画面,感受到了描写风的“魔法”,提高了学生对写风的兴趣;课文《画风》是最主要的素材,除了基础目标的夯实,还学习到了“画风”的表达;叶圣陶的诗《风》则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拓展了学生“画风、写风”的思路,把课文情境过渡到生活情境,沟通了课内语言的积累和课外实践的运用。三个材料实现了一个整合,形成了一个各有侧重的主题学习活动。事实证明,学生在主题学习活动中,最能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这节课“三类目标、三个活动、三个材料”,很好地夯实了基础目标,落实了核心目标,培养了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雅居乐小学/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课程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科技部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签约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与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近日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预防并控制流行性疾病方面的合作,包括支持公共健康领域的科研项目、开展疫苗的研发及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积极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研实践的经验和做法,加强科学数据及信息共享;加强新冠疫苗开发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近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和美国礼来制药集团共同对外公布,其联合开发的创新生物药“PD-1单克隆抗体达伯舒”,上市申请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受理并进入正式审评阶段。  达伯舒(通用名“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属于PD-1免疫抗癌药,由信达生物进行早期开发,2015年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达成授权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发。在中国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达伯舒实现了我国在免疫治疗领域自主研发创新药
【设计意图】  本文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标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旨在以识字教学为主体,顺学而导,针对学生的疑难处,借助多媒体手段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识记本课汉字,积累并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走近经典,走进文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2006年,我以一名特岗教师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特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所以,在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里,理科毕业的我先后被安排教英语、生物,但最终我还是扎根在了语文“园地”里。  2008年,我开始了语文教育之路。因为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对口,要想在语文教育讲台上站稳脚,我必须从头学起。于是,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我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并听他们的课,积
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将于2016年12月1日在我们中华附小举行。本次研讨的专题是“整本书的阅读”,研讨的课外书是著名作家祁智的作品。我带的班本学期“师生共读一本书”刚好是《小水的除夕》,于是我承担了执教高年级研讨课的任务。  一天下午,导师潘文彬通知我,祁智先生要和我们一起讨论教学活动事宜。我知道每次五位名师组织活动之前要“碰撞”好几次,他们的智慧在“碰撞”中升华,每一次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引领。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在真实的常态课堂中,究竟是一副怎样的面孔?它与我们所能够感知的公开课教学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呢?可以肯定,差异不是一点点。说白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公开课是一种教学状态,日常教学又是另外一种状态。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考试的成绩,教语文变成了教知识、教教材,唯我独尊,灌输注入,全然不把学生放在眼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教学的时效局限在
听多了新名师演绎的新课程,总渴望静静地观摩老教师执教的语文课;看多了新生代激扬新语文,总期待再受老前辈的耳提面命。于是,常在行将迷惘的路口,幸运地找到脚下教学的道路。每次听贾老师的课,就是这样一种特别的感受:如同在课改的滚滚潮流中,看到了前方的灯塔。我想,贾老师是在用一辈子的教育实践,给我们指明语文教学的方向。就像那天,听贾老师教孩子们续写童话《谁动了松鼠的“奶酪”》,我恍然明白,正是因为这份平和
青黛生活在吴家大院,青黛的爹吴老爷在同德古镇西大街经营着酱坊。作为大小姐的青黛喜欢倚在美人靠前,看红鲤鱼嬉水,伸手往水中撒食,看鱼儿如红云般哄抢。那时的她身着织锦的长裙,长发乌黑,眼神似水含烟。   酱坊有四道宅院,五十多间房,酿造用的缸有百余口,有一种大户人家的气派。吴家以酿造当地特产甜油、豆瓣酱为主,酱香浓郁,麻辣咸香,别有风味,成了当地的特产,所以吴家的生意一直红火。   酱坊里摆满了一
【设计初想】  简简单单教语文,作为略读课的教学,对文本大胆取舍,聚焦“笑”和“话”,放手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体现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追求“和美”语文的融通之美,在拓展阅读中感悟“夸张”与“经典”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充分感受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托德和老板“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  3.进行名著阅读
《“蚁国英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一则故事,讲的是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下,利用集体的力量聪明地扭成一团,在外层蚂蚁的舍身保护下逃出火海的故事,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  这一课我“以学定教”,旨在从尊重教材文本逻辑转向尊重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逻辑,真正把握好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使语文课堂真正让学生“生长”。  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