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化学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克服观察的盲目性,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克服 盲目性 观察实验 严谨性 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学科,研究化学主要是以实验现象为基础的。在化学教材里,有近200个演示实验和40个学生实验,在这些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心理学指出,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主动为获得某些认识,有计划、有选择、能动地对自然条件下所发生的某些过程或现象所作出的系统和细致的考查,实验的观察能力主要指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装置及化学药品,教师的规范化实验操作(例如药品的取用,物质的量取、加热、分离、制取,仪器的装配、溶液的配制和测量等),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例如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的变化等),以及实验中的图表、图示等,观察能力是化学实验中的基础能力。
下面从观察的几个特点及影响因素来分析和探讨:
一、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目的性的培养是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教师指导学生弄清“看什么”而后观察,初学者往往被某些新奇的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若不加以指导,学生常会无目的、无要求、无方法、漫不经心地观察,而放过了实验所要观察的主要内容。例如镁燃烧实验中,学生只注意到耀眼的白光,而忽略了白色粉末氧化镁的生成,观察不到白色新物质就得不出化学变化的实质。这种盲目性如果不能在打基础的时期加以克服必将遗害无穷,造成学生观察能力下降的重大缺陷,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性。
二、实验观察的整体性和选择性
整体性是指观察实验要全面,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实现物质变化所需的仪器装置、反应物的色、态、味、光泽、密度和溶解性,反应中光、热、声、量的变化,反应后生成物的物性、生成物的特有属性等都要进行观察,只有全面观察才有助于获得完整的感性认识,才有助于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选择性指要分清主次,即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分清实验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首先应注意在实验中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实验观察的重点侧面不同。“气体制备实验”的观察重点是“装置、试剂”及操作,而“元素性质实验”的观察重点是“条件”和“现象”等等。当学生熟悉这些化学实验基本内容的观察指向后,就会根据不同实验类型确定重点观察范围,并在此范围内选择重点观察现象,使观察逐渐具备“选择性”。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就要求重点观察主要现象,而不忽略次要现象;既要观察明显现象,又要迅速发现易消失的现象,这样才能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三、实验观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在实验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氢气的制取实验装置,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室制氢气需要哪些化学试剂?它们可在哪些玻璃仪器中进行反应?怎样才易于收集氢气?要便于继续加酸怎样办?这样的实验设计将装置原理蕴含在操作设计之中,既具启发性和探索性,又包含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而且融问题、讨论、尝试、操作于一体,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同时又训练了思维及科学方法,增强了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改进实验,设计新的实验,要符合目的性、简明性、直观性、可靠性、时间性、计划性、示范性、安全性、启发性等方面的要求,寻求最佳实验方法做实验,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从中增强实验观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四、影响学生观察能力的因素
学生个人习惯对观察有很大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差异,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常反映在观察过程中,影响观察的客观效果。喜欢绘画的学生往往对现象中的颜色变化较敏感,对此,教师应扬长避短,向学生提出不同的观察问题,或安排小组互助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比较完善的观察技能。例如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学生常不能指出钠表面出现小气泡,以及“嘶嘶”的声音等,而只观察到钠的四处游动,教师可在观察前提出问题:把钠投入水里,钠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跟水反应时发生什么现象?听到什么声音?滴有酚酞的水的颜色是否有变化?得出什么结论?这样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可使他们逐步摆脱习惯爱好对观察的不良影响。有些实验变化很快,往往使学生区分不清,眼花缭乱,不能及时纳入自己的意识过程,导致观察记录发生困难,把握不住整个变化过程。例: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用定向重复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由于多种现象并存,观察中难以抓住本质特征,某些化学反应,如氯化氢喷泉实验,学生容易被鲜艳的颜色吸引而忽视了喷泉形成的水柱,难以得出氯化氢易溶于水的结论。在实验中要向学生指出观察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因素,说明布置实验和观察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的观察才是有意识的,能观察到现象的细微处,这样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广大化学教师的努力探索,更需要理论的探讨研究,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克服 盲目性 观察实验 严谨性 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学科,研究化学主要是以实验现象为基础的。在化学教材里,有近200个演示实验和40个学生实验,在这些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心理学指出,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主动为获得某些认识,有计划、有选择、能动地对自然条件下所发生的某些过程或现象所作出的系统和细致的考查,实验的观察能力主要指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装置及化学药品,教师的规范化实验操作(例如药品的取用,物质的量取、加热、分离、制取,仪器的装配、溶液的配制和测量等),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例如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的变化等),以及实验中的图表、图示等,观察能力是化学实验中的基础能力。
下面从观察的几个特点及影响因素来分析和探讨:
一、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目的性的培养是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教师指导学生弄清“看什么”而后观察,初学者往往被某些新奇的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若不加以指导,学生常会无目的、无要求、无方法、漫不经心地观察,而放过了实验所要观察的主要内容。例如镁燃烧实验中,学生只注意到耀眼的白光,而忽略了白色粉末氧化镁的生成,观察不到白色新物质就得不出化学变化的实质。这种盲目性如果不能在打基础的时期加以克服必将遗害无穷,造成学生观察能力下降的重大缺陷,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性。
二、实验观察的整体性和选择性
整体性是指观察实验要全面,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实现物质变化所需的仪器装置、反应物的色、态、味、光泽、密度和溶解性,反应中光、热、声、量的变化,反应后生成物的物性、生成物的特有属性等都要进行观察,只有全面观察才有助于获得完整的感性认识,才有助于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选择性指要分清主次,即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分清实验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首先应注意在实验中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实验观察的重点侧面不同。“气体制备实验”的观察重点是“装置、试剂”及操作,而“元素性质实验”的观察重点是“条件”和“现象”等等。当学生熟悉这些化学实验基本内容的观察指向后,就会根据不同实验类型确定重点观察范围,并在此范围内选择重点观察现象,使观察逐渐具备“选择性”。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就要求重点观察主要现象,而不忽略次要现象;既要观察明显现象,又要迅速发现易消失的现象,这样才能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三、实验观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在实验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氢气的制取实验装置,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室制氢气需要哪些化学试剂?它们可在哪些玻璃仪器中进行反应?怎样才易于收集氢气?要便于继续加酸怎样办?这样的实验设计将装置原理蕴含在操作设计之中,既具启发性和探索性,又包含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而且融问题、讨论、尝试、操作于一体,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同时又训练了思维及科学方法,增强了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改进实验,设计新的实验,要符合目的性、简明性、直观性、可靠性、时间性、计划性、示范性、安全性、启发性等方面的要求,寻求最佳实验方法做实验,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从中增强实验观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四、影响学生观察能力的因素
学生个人习惯对观察有很大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差异,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常反映在观察过程中,影响观察的客观效果。喜欢绘画的学生往往对现象中的颜色变化较敏感,对此,教师应扬长避短,向学生提出不同的观察问题,或安排小组互助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比较完善的观察技能。例如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学生常不能指出钠表面出现小气泡,以及“嘶嘶”的声音等,而只观察到钠的四处游动,教师可在观察前提出问题:把钠投入水里,钠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跟水反应时发生什么现象?听到什么声音?滴有酚酞的水的颜色是否有变化?得出什么结论?这样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可使他们逐步摆脱习惯爱好对观察的不良影响。有些实验变化很快,往往使学生区分不清,眼花缭乱,不能及时纳入自己的意识过程,导致观察记录发生困难,把握不住整个变化过程。例: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用定向重复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由于多种现象并存,观察中难以抓住本质特征,某些化学反应,如氯化氢喷泉实验,学生容易被鲜艳的颜色吸引而忽视了喷泉形成的水柱,难以得出氯化氢易溶于水的结论。在实验中要向学生指出观察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因素,说明布置实验和观察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的观察才是有意识的,能观察到现象的细微处,这样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广大化学教师的努力探索,更需要理论的探讨研究,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