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课堂教学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提出要关怀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这正是历史教育的优势所在,且历史是进行德育的极好教材,而现在何以优势成了劣势?历史教学在文科中处于“综合”的地位,位列中等,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她”,但却学不好“她”,乃至放弃“她”,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也步履维艰。
  本人参加工作已有十几个春秋,能熟练地胜任本职工作,教学成绩优秀,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时教学工作还不够尽善尽美,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借此机会,重新审视我的课堂教学,反思如下:
  1、不能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凑成和谐的音符,即教师“统”得过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发挥,有展示舞台。但一定要掌握好其中的“度”:既不能让新课程走老路,一言堂,满堂灌,让学生充当“录像机”“复印机”,课堂质量低,实效性差;也不能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自由发言,自由发挥的场所。 教室,是神圣的地方,是学习的地方。教师要掌握好其中的度,真正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宗旨,使新课程教学科学有效。
  2、历史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价值,有启发性,不要过于简单,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科学设计问题,使问题有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问题设计过于简单, 学生不用认真思考就能找出答案;有时问题设计偏南,只有少数优秀生才能回答上来。另外,有些讨论题目的设置欠思考或范围过大,使学生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失去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和意义,教学效果欠佳,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同时问题的设置争取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重视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史料教学的程度不够。依据高考要求,文综试题三科各一百分,而在历史试题中选择题仅占48分,史料分析题则占52分。因此历史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经常运用史料,通过鲜活的史料使学生提高阅读分析、提炼信息、迁移知识、归纳综合、学以致用、语言阐释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课程下的高考。
   4、课堂语言艺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教师在课堂的作用仍不可替代,尤其是历史课堂教学,历史人物和事件不可能像物理、化学一样在实验室里再现和重演,加之中学生知识积累少,社会阅历浅,感知遥远而陌生的世界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重新加工,充分运用课堂语言艺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是很必要的。但长期以来,历史教师在课堂语言上注重科学性、规范性,使历史课讲的没有“精神”。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其乐熔融还是愁眉苦脸?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而语言艺术是其中的关键,应该争取做到语言具有感染力、幽默感、现实感,要尽力还历史以真实,结合现实又能陶冶情操,创设美的意境,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使教学更加完美。
  5、历史教学中要眼中有人做起来很难:新课程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提倡要关怀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但历史教学中做到眼中有人很难,原因很多,首先是教师缺乏意识,没有意识到历史人物教学的重要性,只是立足与赶进度,照本宣科,很难实现人物教学的教育功能。其次缺乏方法,平铺直叙,重复教材内容,学生没有参与进来,缺乏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再次,教师本身缺乏情感及语言的缺乏,基本功不够过硬等。
  以上是我对自己课堂的反思,有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及同行们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以及关系的敏锐的想象和判断。它是直觉想象和直觉判断的统一,是数学的洞察力,具有较大的创造性。成功的数学教学应该为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提供有效的途径,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猜测与质疑,建立起一个活跃的智力活动的过程的环境,给学生留下直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做出直觉的想象和判断,最终导致思维的创新这一理想境界。    一、小学生直觉思维训练是必要的     直觉思维具有自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交流互动;具体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实现学生与课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
期刊
摘 要: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作为学生应该掌握这一重要的工具。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特点,往往使其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几项途径。  关键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途径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期刊
教书十余载,我亲眼见证了素质教育的显著成效,而今新课程标准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地理教师,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走一条改革创新的教学之路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转变地理教学观念    传统的地理教学,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课堂气氛呆板,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变为一言堂,学生厌学。而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理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给学生传授地理知识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以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以及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研究性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幼儿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合作过程中,他们需要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午间活动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良好机会,教师要采取可行的正确方法进行引导,给予充分利用。  关键词:午间活动;幼儿;合作意识    合作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技能,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必备的能力,因此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是迫在眉捷的,也是幼儿将来“生存”于社会的基础。从小
期刊
故事法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最初给学生们讲故事,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没有把它作为常规的教学方法。但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我发现讲故事对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第二个学期我进行了反思,并作了归纳总结,把实践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更加有计划,更加科学地给学生讲故事。     一、开讲故事的原因     其实发现这个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有帮助,是非常偶然的。开学不久,一次上
期刊
摘 要:对语言的直觉感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语感悟性如何对语文学习的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低年级必须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本文对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感培养;基本方法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理解、联想、想象的内心感知活动,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这种能力是在长期的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要较快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感认知层次,应从以下几点加
期刊
摘 要:从增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意识的角度来研究中学英语教学,就能够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从增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体意识的角度,来研究中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主体意识;有效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在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这是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的问题,本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培养途径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此项能力呢?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