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召开全省园艺特产工作会议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0日,全省园艺特产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由省农委园艺特产处处长张大明主持。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各市(州)、县(市、区)的农业、园艺特产的领导及委直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各市(州)农委的分管领导向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递交了2012年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目标任务责任书。吉林市农委、榆树市特产办公室、集安市农业局、洮南市农业局作了典型发言。此次会议还对2011年全省园艺特产工作的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为吉林省第一批“特产之乡”颁发了牌匾。
   1.巩固成果,科学总结2011年园艺特产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农业农村经济捷报频传、全线飘红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把园艺特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紧紧围绕省政府确立的百万亩棚膜蔬菜、人参产业振兴、林蛙、食用菌等重点工程项目,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经济环境和异常波动市场形势的严峻挑战,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推进措施,克难攻坚,真抓实干,促使全省园艺特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1.1园艺特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更加突出 全省园艺特产业总产值实现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农民人均园艺特产业纯收入达到1555元,比上年增长10.6 %,占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20%以上。人参、棚膜经济、林蛙、食用菌等重点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人参价格持续增长,全省人参产业总产值实现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4%,人参产业已经成为东部山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棚膜蔬菜效益越来越突出,春夏菜保持较高价位,冬春季节蔬菜价格始终居高不下,促使我省发展棚膜蔬菜的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农民发展1亩棚膜蔬菜的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有的高达4~5万元,是相同面积常规粮食作物效益的30倍。
   1.2产品市场供应能力明显增强 2011年园艺特产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加之气候条件有利,各业全面丰收,产量明显增加。全省蔬菜面积达到520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300万吨,比上年增加90万吨,其中棚膜蔬菜产能达到380万吨。马铃薯、食用菌规模产量同步增长。全省以蔬菜为主的“菜篮子”产品品种丰富,夏秋菜供给有余,冬春季节地产蔬菜供应紧张问题得到缓解。同时,瓜类、花生、花卉、野生特产品采集产出量和经济动物饲养总量同比大幅度增长。
   1.3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较大突破 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全省新建棚室5.2万亩,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计划任务,棚膜蔬菜总规模达到95万亩,比上年增长5.6%。全省100亩以上的园区发展到344个,其中200亩以上的99个(超过500亩的11个),棚膜蔬菜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全省振兴人参产业工程大力推进。20个标准化种植基地和6个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人参单产同比提高15%,入驻人参加工园区的企业已达30户,完成投资40亿元。加强了“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确定了第二批8户企业的15种产品为“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品牌产品生产企业总量达到19户、产品达到86种。林蛙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林蛙回捕量达到3.8亿只,比上年增长26.7%。马铃薯原种扩繁补贴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争取国家补贴资金670万元,落实试点面积5.42万亩。
   1.4标准化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各地不断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和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园艺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一些规模较大的棚膜园区,建立了生产、投入品、收获、销售等管理档案,实行了品种、施药、技术、检测、标识、销售等关键环节的统一管理。5个国家级蔬菜、果树标准园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26个新建棚膜蔬菜标准园正在加紧建设,已经建成17个,下拨国家专项资金850万元。认真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组织生产,在农业部组织的抽检活动中,我省标准园建设工作受到好评。人参、蔬菜等重点产业开展了测土栽培,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园艺特产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总量达到1535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分别占全省农产品认证总量的40%以上。启动了长春、延边、四平3个地区4个园艺场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工作,整体认证产品145个。
   1.5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批国内外企业纷纷抢滩我省优势特色产品市场,促进加工业迅猛发展,去年园艺特产业加工产值实现333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增幅之大为有统计以来的首次。人参精深加工发展势头强劲,引进了韩国烟草公社、日本津村公司、台湾炳瀚集团等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早期进入的康美药业、益盛药业、修正药业等大中型企业加工规模进一步扩大,逐步呈现出以大型企业集团和精深加工为主导的新态势。棚膜园区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投资建设棚室的比重明显提高。林蛙养殖呈现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蛙王生物、永利药业等企业积极开发林蛙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辐射带动基地和农户能力不断增强。
   2.迎难而上,统筹谋划2012年园艺特产工作
   做好今年的园艺特产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建设北方特产大省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蔬菜产业提升及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强基础、扩规模,重科技、调结构,提质量、保供给,着力提高园艺特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快速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实现园艺特产千亿元创业计划目标。今年,全省园艺特产总产值要实现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人参业产值达到2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4%。新发展棚膜蔬菜5万亩,总面积达到100万亩。稳定露地菜田面积,重点建设高产稳产菜田。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任务落实:
   2.1大力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 一是全力提升人参产品质量。当前影响人参产业振兴的首要问题是质量,解决人参及其产品农残超标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相关市(州)、县(市、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省参茸办要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地要以推进20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严格按照GAP和绿色、有机标准组织生产,全面实施测土栽参,杜绝使用违禁投入品,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要积极组织推广应用专用肥、专用药,省里将对这类项目给予重点扶持。积极开展人参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为维护经营秩序和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二是加快推进精深加工园区建设。积极整合各类资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开发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尽快改变人参加工技术落后、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以6个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推进精深加工项目集群化发展。三是着力培育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加快建立“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统一生产标准,从源头上确保品牌产品质量。采取多种灵活有效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尽快实行连锁经营、设立品牌专卖店及专柜等拓展市场的新方式,逐步取代利用展会推介“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的传统做法,力争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好保护好“长白山人参”品牌,坚决防止滥用冒用品牌,遏制损害吉林人参形象的事件发生。四是加快推进“药食同源”试点工作。积极协调质监部门,抓紧进行人参食品QS认证,努力在人参食品开发及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在推广上做文章、在普及上求突破,尽快使人参成为普通大众消费得起的保健食品。五是努力提高人参效益。要进行全面的谋划和策划,综合利用科技、加工、质量安全、品牌推介、产业宣传等各种手段,提高单产和鲜参价格,保持我省人参价格的良好走势,力争超额完成今年人参产值目标。
   2.2全面推进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建设 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全省要进一步加大对棚膜蔬菜园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各地要积极学习吉林市的做法,设立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资金导向作用,激发农民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积极性,培育规模建设投资主体,推进棚室集中连片开发。要巩固发展100亩以上园区,着力发展200亩以上园区,加快发展500亩乃至千亩的园区,加快反季棚膜蔬菜供应基地建设。二是着力提高冬春蔬菜生产能力。我省蔬菜缺口主要在冬春季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升日光温室比重。今后省里和各地要把资金扶持重点放在日光温室建设上,大力发展冬季不加温能够正常生产的节能型日光温室。加快更新改造传统旧温室,切实增强温室采光、保温、节能等方面的效能,使更多的日光温室冬季能够正常生产。在此基础上,加强保温增温材料、科学棚室建设模式等物化技术设施的研究推广,加快选育喜冷凉、耐弱光的棚膜蔬菜优良品种,大力推广普及先进科学技术,全面提升棚膜蔬菜科技生产水平和产品科技内涵,依靠科技进步转方式、增产能、保供给。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抓好育苗中心及灾害预防中心建设试点,在棚膜蔬菜集中区有针对性地建设大型工厂化育苗中心,在规模较大的棚膜园区配套建设育苗点,保证种苗和蔬菜生产安全,并为工厂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聚集起来,努力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服务一体化,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推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品牌化销售,培育和打造特色产品、名牌产品,推进净菜包装上市,提升棚膜蔬菜产业层次,快速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为做好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的接续工作,从今年开始,省里计划启动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重点围绕提升设施化、标准化、科技支撑、土壤肥力、质量安全、市场营销服务、产业化经营等7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扶持政策措施。省农委已经起草了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的政策意见,待省政府批准后正式施行,请各地早谋划、早准备,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2.3认真抓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 按照农业部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活动的要求,突出抓好我省已经被农业部认定的5个蔬菜、果树标准园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抓好在长春、松原市创建的26个棚膜蔬菜标准园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里、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同时,全省上下要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级标准园创建指标。要抓好省级棚膜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试点。总体上参照国家级标准园进行建设和管理,提倡并支持应用生物防病虫、节水灌溉、测土施肥、增施有机肥、绿色无公害生产等先进技术,着力提升棚膜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今年计划创建20个,园区建设规模达到200亩以上,省里将对符合标准并通过认定的省级棚膜蔬菜标准园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并作为升级国家标准园的储备项目,优先向国家申报。
   2.4积极抓好“特产之乡”建设 今年,省里将全面开展“特产之乡”评定活动,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大体评选认定10个左右。重点抓好4件事:一是对去年下发的评选认定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各地主要对评选条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省里修订后下发新的活动方案,使评选认定活动更加科学、客观、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二是各市(州)、县(市、区)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关,搞好调查研究,做好组织申报和初步筛选工作,真正把那些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发展基础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符合标准的报上来。三是加强管理服务。“特产之乡”绝不能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不能因为“特产之乡”的产品出现品质差、违禁成份超标等问题,砸了牌子,毁了声誉,如果这样,评选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一定要对本地已经认定的“特产之乡”进行规范管理,重点是搞好科技指导服务,推广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全面提高科技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强化宣传推介。省里将对已经认定的“特产之乡”在吉林农网等媒体上进行公告和宣传推介,各地要把“特产之乡”简介、产品特点、相关图片的电子版报到省特产局。同时,利用本地的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积极开展有声有色的宣传活动。这次会议,省里对已经认定的“特产之乡”发放了牌匾,各地可根据条件在基地设立醒目的标语和宣传标牌。
   2.5着力发展园艺特产精深加工业 实现北方特产大省建设目标,关键在精深加工业,这是园艺特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近年来,我省园艺特产加工业产值增幅远远超过生产产值增幅,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种难得的好形势,毫不松懈、持之以恒地推进精深加工业发展。一要大力扶持精深加工项目。园艺特产品经过精深加工产值可以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集安益盛药业对人参根茎叶花果综合利用、深度开发,实现了多层次转化增值,仅生脉注射液单品种销售额就达2亿多元。今年,省级人参、林蛙等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要重点扶持精深加工项目,各地政策资金也要向精深加工领域倾斜,扶持引导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高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整体竞争力。二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各地要积极为园艺特产加工企业提供指导服务,帮助企业争取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等扶持政策和资金项目。要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加工层次深、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使我省更多的园艺特产加工企业进入省级乃至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三要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各级园艺特产主管部门要积极参与本地政府开展的招商引资活动,积极谋划园艺特产项目,加快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加盟园艺特产业。积极鼓励域外企业与省内企业进行联合重组,通过改组、兼并、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提升我省园艺特产加工企业集团化、国际化水平。
   2.6统筹抓好其他特色产业发展 要着力抓好林蛙产业。落实扶持政策,强化管理服务,抓好林蛙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林蛙科学养殖模式推广应用及产品加工转化等重点工作,提升林蛙产业质量效益。加快对全省已经放养林蛙的1万个自然沟系进行改造,深入搞好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改变“人养蝌蚪天养蛙”的传统落后的放养模式,提高林蛙的养殖数量和回捕率。要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着力解决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经营分散、标准不统一、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科学规划布局,加强指导服务,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质量效益,重点发展木耳、香菇、平菇、滑子菇、金针菇等优势品种,支持500万袋以上集中连片的产业园区开展标准化生产,打造北方重要的食用菌产业基地。继续抓好马铃薯原种扩繁补贴试点,积极争取国家补贴资金,进一步扩大试点面积。同时,大力推广脱毒种薯和商品用良种,稳定栽培面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园艺特产业项目繁多,必须突出重点,实现梯次推进,在抓好重点产业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中药材、果树、油料作物、花卉、蚕等产业发展,搞好行业管理服务,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效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多样化需求。
   3.精心组织,推进园艺特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园艺特产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部署,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科学指导,强化服务,为园艺特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3.1科学规划指导产业发展 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和市场形势分析,综合论证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操作性,根据本地资源优势,着眼长远,统筹谋划,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为当地党委政府当好参谋,正确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要善于用典型说话,培植一批高效、过硬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使之充分发挥应有的示范导向作用。受去年秋菜价格低影响,今年有的地方农民可能大幅度削减种植面积,这样又可能造成秋菜量缺价高。各地一定要做好宣传和指导,努力稳定秋菜面积,避免产业发展大起大落。
   3.2努力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质量安全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要坚持从源头上把好园艺特产品质量安全关,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强化投入品监管,严禁施用违禁化学投入品,切实建立起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同时,积极协调配合质量监管部门,抓好产品质量监测和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杜绝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进入市场,坚持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凭质量赢得市场,靠安全让消费者放心。今年,省里将主动邀请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在园艺特产重点产品上开展质量安全检测和打假活动,各地也要积极开展这样的活动,出现问题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3.3大力推进技术普及 积极组织省内科研力量,围绕重点产业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培育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并尽快把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省、市、县、乡要密切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全面普及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到园、入户率。省园艺特产站、参茸办要组织科技力量,加大培训力度,以培训师资为重点,分产业、分区域、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工作,并在关键时节深入各地积极开展跟踪指导服务。县、乡要直接培训到农民,积极开展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培训活动。各地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载体,与“阳光办”搞好协调对接,园艺特产机构单设的要申请培训基地,没有单设机构的要安排园艺特产技术培训人员指标,使有培训资质的园艺特产科研、技术推广单位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把园艺特产技术作为“阳光工程”培训的重要内容,实现有机整合、互促共赢。各级农技部门要把园艺特产技术推广作为重点,坚持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要全面推进蔬菜、人参、果树等产业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深入搞好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节本、提质、增产、增效。
   3.4强化资金管理 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北方特产大省建设,近几年,省政府加大了对园艺特产业的资金支持,设立了棚膜蔬菜产业发展、人参产业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农业部也安排了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马铃薯原种扩繁补贴等资金。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资金规模越来越大。为保证资金使用效果,各地要配合省里做好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度和检查,确保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挤占挪用,使项目扶持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尽快把园艺特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3.5积极搞好营销服务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产品销售越来越关键。各地要依托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产地批发市场。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建立健全园艺特产品冷链运输、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先进流通营销体系。突出抓好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目前人参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建立,今年将着手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蔬菜信息综合系统。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强化市场信息的监测和发布,及时掌握产销动态,积极帮助农户联系销售渠道。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生产、市场信息宣传推介力度,组织搞好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和产品推介活动。要抓好经济人培育,积极支持经济人队伍发展壮大,发挥他们在衔接产销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产品直销,支持引导产业基地、园区把产品直接配送到超市、社区等销售终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6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园艺特产业地位的不断上升,我们的任务日益繁重,责任也越来越大,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组织指导和服务能力。要加强园艺特产管理机构建设,市、县两级都要因地制宜设立园艺特产工作机构或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中设立独立科室,配备专门工作人员,确保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今年,如果有的地方没有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或工作人员少且身兼数职,贻误工作的,在项目和资金扶持上将予以削减,并在评先选优时不予考虑。各级干部和科技人员要加强学习,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深入了解本地生产实际情况,熟练掌握有关政策和生产适用技术,对上当好参谋助手,对下搞好科学指导服务,优质高效地完成国家和省里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应该继续坚持和发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侵蚀,坚持守住小节,防微杜渐,秉公用权、不谋私利,在落实产业扶持政策中,切实做到不折不扣,不走样,不缩水,不搞特权,树立务实清廉为民的良好形象。
  (省农委园艺处 供稿)
其他文献
2月15日,全省2011~2012年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调度会在长春召开。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出席会议。各市(州)主管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及包保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各市(州)和省直技术服务单位的负责同志汇报交流了科技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在听取了情况汇报后,吴晓光副主任指出,会议达到了调度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的目的,并对各地区、各部门的科技服务活动取得的实效表示满意。他说,省政府高度重视冬春农业
期刊
2月15日,通化市农村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一号文件精神,总结2011年全市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市领导刘宝威、田玉林、张书局、王立平、赵正军、王玉明、刘榆春、张吉贵,市农办主任孙跃庭出席了会议。  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通化市农村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要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次党代会及全市经济工作
期刊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发展任务,2月10日,吉林市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赵静波,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建林,市人大副主任杨万军,市政府副市长仇福华,市政协副主席陈东出席会议。会议强调,各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工作,以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目标。  赵静波在讲话中就做好今
期刊
敦化市农机局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为契机,努力探索山区、半山区农机化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积极争取农机化项目,扎实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强化补贴机具监管,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不断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5年来,共落实补贴资金1.59亿元,补贴农机具20571台(套),受益农户14851人。补贴资金比2006年增加了1.577亿元。  
期刊
冬春农闲季节是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培训行动的有利时机。2月19日上午,梅河口市2011~2012年度冬春科技培训市级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由此拉开了全市冬春科技培训活动的序幕。全市农业科技人员及种粮大户共300人参加了培训。梅河口市农业局聘请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吉林农大专家,针对水稻、玉米的高产栽培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讲解。 邀请专家从技术、管理、市场、信息、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讲解,为农
期刊
延吉市农业局阳光工程培训坚持“政府推动、培训基地主办、农业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围绕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需要,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服务。  一是制定2011年阳光工程活动方案。根据省州市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实际,制定《延吉市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方案》。其目标是在2011年底前,完成国家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1500人,其中:畜禽养殖技术员19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3
期刊
2月14日,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我省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总结2011年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任务。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出席会议。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靳锋云主持会议。省农委科教处、法规处、监管处、市场处以及省种子总站、农机推广总站、土肥总站、检疫站、信息中心等单
期刊
四平市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四平市农委领导班子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讨论。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全市改革发展做出的重大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农业农村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明确新目标,拿出新举措。   四平市农委紧紧围绕全市2012年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以“三区一建”为重点,突出“一核三带”,推进“三化”统筹,强化科技支撑,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
期刊
在巍峨壮丽的长白山天池南坡脚下,有一座别致、秀美的村庄恰似翡翠镶嵌在鸭绿江北岸。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鸭绿江源头第一镇——马鹿沟镇所辖的果园民俗文化旅游村,国家4A级景区。    果园村以果树多、品种全而得名。在这里春天观花,像置身于花的海洋;夏天赏绿,绿得让人陶醉;秋天采果,果香四溢;冬天赏雪,银妆素裹。全村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亩。全村86户,218口人。其中朝鲜族
期刊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核心地带,是松花江的发源地。全县幅员面积6530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一个工业集中区、一个省级开发区、一个省级特色园区和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9万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赋予了抚松县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抚松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人参、蓝莓、五味子、食用菌、山野菜、蔬菜等。抚松是著名的“中国人参之乡”和“中国蓝莓之乡”。   近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