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彩色字幕/图形叠加器通过鉴定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x065781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12月28日,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了“多功能彩色字幕/图形叠加器”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外的高等院校、电视台站、电教中心以及电教馆等13个单位、25名代表.代表们听取了华南师大电教中心的研制报告、韶关电视台等单位的试用报告,观看了操作表演,经过充分讨论,通过了鉴定证书.多功能彩色字幕/图形叠加器是一种能对黑白的字幕/图形信号进行彩色处理,使之成为色调可以随意选择的彩色字幕/图形,并叠加在另一路放象或摄象画面上,用以说明或指示图象中的内容的录象资料后期处理的专用设备.到会的专家、代表们一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一个提取汉语语音特征系统。系统是以十六位微处理器M68000单板机为核心组成的。它能对输入语音进行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等重要语音参数的计算,并能完成语音信号的线性予测分析。在充分利用M68000的计算能力和指令系统的灵活性情况下,此系统既可获得快的信号处理速度,又满足了所需的十六位动态计算精度。所取得的结果指标远远超过了以八位微处理器组成的任何微型机能达到的水平。 对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和用
期刊
1918年2月18日南澳大地震,发生在广东与福建毗邻的南澳、东山之间。震中烈度X~*,震级7(1/2)级。这是华东南诸省(区)除台湾省外,自1606年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大地震;乃1600年9月29日南澳大地震的原地重复。极震区主要长轴走向北东东,但极震区中部明显向北北西方向突出,故亦有一走向北北西的长轴与之相交。该地震是在主压应力轴为北西西290~*左右的水平应力场的作用下,发生于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
期刊
一、福建沿海地区构造地貌发育基础与构造地貌特征福建沿海地区地处欧亚板块东南缘,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由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相互作用,燕山运动以前,本区是一个长期隆起的剥蚀区,有人称其为“闽东滨海加里东隆起带”或“闽东滨海台拱”。而中生代晚期所发生的以断裂构造为主要形式的燕山运动,则为本区地质构造发展史上一次强烈的大规模地壳运动,它对本区地壳构
期刊
由于海平面变化与地壳升降运动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各地相继开展了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工作。笔者综合研究了以往采用的各种分析方法的利弊,认为过去从水文学移植而来的各种单一改正的常规方法不可能尽善地消除包含在海平面变化中的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故转而采用切比晓夫拟合方法对广东闸坡站资料作了试处理,看到了某些效果。
期刊
地球是个巨大热库,地球中(特别在地壳上地幔中)充满了水、气、油;因此,地热的运移对水、气、油的运移有影响,在地震活动区中,地热和水、气、油共同对地震孕育起作用.近年来,围绕地震预报,讨论水、气、油与地震关系文章增多。而对于地热与水、气、油相互作用,地震孕育过程中,热和液体的共同作用讨论得不多,本文浅析之,起一个抛砖引玉作用。
期刊
目前我省地震台站使用的地震仪器,有两种系统。一种是线性放大器——积分型记录笔系统,如67型、FD1型为代表;一种是积分放大器——线性记录笔系统,这种系统以DD—1型、DSL—1型为代表。线性放大器——积分型记录笔系统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高频大幅度特性不好;另一个是有严重的过荷失真。高频大幅度特性不好是由于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度有一定限度造成的。过荷失真是放大器线路中信号幅度过大,阻容耦合电路中产生
期刊
水库蓄水为什么会诱发地震,至今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原因是多方面而且是十分复杂。但无论哪种诱发机制理论,水的作用都被列为重要因素。从岩石力学观点看,水的作用不仅使岩体(或断裂带)的性质发生“软化”,而且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使基岩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作者1981年发表的论文中对“软化”问题已作了论述,本文主要探讨孔隙压力的影响。试验采用新丰江水库主要断裂带区的花岗岩30块
期刊
一、前言红水河是我国十大水力发电基地之一,不仅水量充沛(年平均流量超过黄河),而且落差集中,地质条件好,资源储量大。位于广西桂平县西北八公里的大藤峡水电站,是红水河水利开发中的最后一个梯级。该电站经多年勘探工作,并于1980年10月提交选坝报告。在报告评审中,由于坝体。
期刊
地震,本来就是给人类造成灾难的自然现象;遗憾的是,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又造成了一种新类型的地震——人工诱发地震,给人类增加了新的烦恼。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人工诱发地震有:油田开采注水或注生产废液于地下深部岩层而发震,称注液地震;油气田开采或城市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抽液地震;采矿引起地应力调整而发震,称为矿震;地下核爆破
期刊
本文以泉州地区的地温资料通过富氏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归纳了气温等因素影响浅层地温观测的部分规律,探讨了泉州地区恒温带的深度。结果表明,泉州地区适合于地震前兆观测的地温孔宜深于20米。深部地温观测主要受地球内部热源强度与分布的控制,可以获得比较单一的物理量,能提供比较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而浅层地温观测必须排除气象等多因素干扰,才能提取相对微弱的震前地热异常,但它可作为其它地震前兆观测的辅助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