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文化反思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88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甘愿奉献,有理想、有抱负,关心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自我意识过于强烈,重索取、轻奉献,容易计较个人得失。具体表现为:
  一是重视个人发展,忽视社会价值。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拼搏意识,力求通过刻苦的学习以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非常关注个人发展,其学习目的带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功利性。一些学生有为社会贡献的愿望,但真正面对个人追求与社会奉献的抉择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只片面地追求自我发展,无视社会责任,无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造成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是自我意识增强,社会情感淡漠。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渴望展现自我、追求个人自由,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意识也明显增强。但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一些大学生陷入了极端的个人主义,无视他人的正当利益,对周边的事物表现得漠不关心。另外,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多,其思想也变得更为复杂,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感到前途迷茫,一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致使他们对社会缺乏信任,甚至产生偏激的看法,其社会责任感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成才欲望强烈,缺乏吃苦精神。当前众多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成才欲望,梦想在毕业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赢得社会的认可。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一直过着安逸的生活,未曾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又何谈社会责任呢。从学校到学校的单纯经历,往往使他们过高地的估计自己,容易急功近利,缺乏耐心和毅力,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影响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冲突融合,造就了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这既给高校德育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带来了新的机遇,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一)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提供了机遇
  多元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个人发展及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时效、营造德育氛围有着极大的作用。
  1丰富德育内容
  在多元文化的作用下,中国与各国的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在现实社会中文化提供给人们的将不再是单纯的色彩、固定的理念,而是以丰富多彩为特征,是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和由多种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混合文化共存的局面。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相互融合、吸收并共处于同一环境。”多元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大量的德育素材,使得当代大学生所接触到的德育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过之前任何一个时代。
  2提高德育时效
  现代信息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电脑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使得学校德育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大大提高德育效率,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得德育方法更为生动、形象,德育内容可通过音像、图文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满足学生追求个性、注重时尚的心理需求。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准确、快捷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德育方法和德育内容,对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3营造德育氛围
  大众传媒文化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大众传媒参与大学生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造,主要表现在将社会价值观通过书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一幅现实生活的场景,学生可通过观察、感受和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与校园文化形成互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不断引导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形成。
  (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挑战
  多元文化在为高校德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多元文化大大冲击了学校原有的道德模式,使学校德育处于一种相对松散或多元的状态。
  1多元文化造成价值观混乱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的涌入对传统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其价值观也必然受到相应的冲击。在多元文化冲突中,大学生接触到东西方各种不同甚至互为矛盾的文化信仰,一些学生开始迷恋于西方价值观念,对原有主流信仰产生怀疑,甚至出现了严重信仰危机。多元价值观往往使得大学生产生困惑和迷茫,从而导致价值观出现混乱,呈现出世俗化、个人化的趋向与特征。
  2多元文化导致个人主义盛行
  市场经济不仅在生产和经营领域承认物质利益原则的正当性,而且在消费领域提供了消费主义文化滋生的可能性甚至某种程度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断激发人们的物质欲望,这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甚至滋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关系时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甚至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3网络文化消磨个人意志
  网络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的使用,拓宽了学生视野,但其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网络上的一些低俗文化及腐朽的名利观极大地冲击了学生的道德观念。如一夜爆红、一夜暴富的例子,使得学校德育中所推崇的理想、责任、奉献,在一些学生的心里几乎被消解殆尽。部分学生长期沉迷于不健康的网络垃圾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漠不关心,不再把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更谈不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了。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文化路径选择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通过教育培养才能实现。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主阵地,应该充分认识多元文化的影响作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条件积极促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一)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内在素养和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此,大学德育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其中。
  1合理设置人文课程体系
  当前的一些高校对人文教育重视度不够,课程设置比重偏低,这是制约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合理设置人文课程比重;在课程安排上,应根据人文教育的需要,开设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再辅之以相应的学术报告和讲座,使学生能够受到比较充分的人文教育。
  2充分挖掘人文教育素材
  在合理设置人文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积极因素融入到人文教育中去,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及人生价值,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师应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自觉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人文素材,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载体,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有效载体,大学校园应创新思路,积极营造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1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
  校园文化在学生个性养成和价值观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管理者应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参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特点,将其时尚、情感、艺术等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探索和运用新载体,如手机报、即时通讯、微博等载体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这些媒介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一幅现实生活的场景,使学生不断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大学校园应积极创新社团管理模式,将社团建设与大学生成长结合起来。在社团建设中,找准社团活动与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切合点,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促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同时,应注重创新社团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社团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性,通过社团中所倡导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服务精神等,不断地去感染学生,从而实现社团建设与文化育人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师生互动,形成文化认同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形成师生文化认同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努力创设师生相互融合的校园文化,促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1促进师生文化互动
  大学阶段是学生社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其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进师生之间的接触、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群体将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魅力等方面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使大学生群体受到不断的教育、感染和熏陶,必然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2形成校园文化认同
  校园文化认同是指一所学校的师生对学校文化的信任与追随,并将学校文化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念。只有认同才有共同愿景,才能有实际的行动。因此,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校园文化必须真正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念,得到学生内心真正的认同,才能养成社会责任感。为此,大学校园应加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促进师生文化认同,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提供文化氛围。
  因此,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德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机制,正确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积极创造校内外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文化互动融合,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促成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它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希望计算机不仅能完成基本的运算功能,更期盼它能像人一样去认识世界
随着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导致车载网络中同时存在多个标准、多个子网络。车载网关作为车载网络的核心,实现不同子网之间信息的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后,人民武警报迅速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先后派出24名记者赶往地震灾区,随抢险部队向震中开进,及时采写和刊发了大量现场报道,
一人本体育思想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物在美国倡导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其基本观点强调“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注重学生的自我需求,尊重学生的情感和自由,挖掘人的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尊重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开发学生的潜能。这一点与马克思所提倡“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
四轮独立驱动(four-wheel independent drive,4WID)和智能驾驶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受道路状况与驾驶员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4WID电动汽车在起步过程中容易出现溜坡与冲
市场对显示器的需求推动着具有大尺寸、宽视角、高对比度等优点的等离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等离子显示器的制造技术不断地革新。   论文课题基于国内外计算机视觉
创新是国家兴旺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一直探讨的研究问题,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科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在一些工作岗位上需要其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倡和强化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低密度脂蛋白( LDL)可以通过金属离子、酶、蛋白质糖基化和NO等多种途径发生氧化, 主要生成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mmLDL)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 LDL 氧化产物可以通过
一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素质中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重要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控制技术也不断的推陈出新。近几十年,手臂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实现其关节控制,使其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和实时性,已成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