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生态旅游”,众多学者研究之后给出的定义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生态旅游”这一名词的提出,最早是在上世界的八十年代,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次提出。而后在九十年代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定义。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旅游形态,本文以某旅游公司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几种经营模式,通过对不同经营模式共性与个性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为我国生态旅游业开拓新的视角打好基础。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营模式;水上休闲项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到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赏山玩水,舒缓因工作、生活而带来的压力。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不断向前的车轮下应运而生,生态旅游的发展涉及到经营模式的选择,一个旅游企业能否健康顺利的发展下去和经营模式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行业,生态旅游的内涵是要对自然景观进行保护。某旅游公司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及周边自然景观,致力于开发一项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水上乐园项目。现如今,炎炎夏日人们苦于难觅一处消暑良地,某旅游公司将以生态旅游为前提,打造一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等于一体的大型水上乐园。并在后期逐步提升景区的参与性,以水上项目为亮点吸引周边及各地游客,在打造生态旅游景点的同时带动城市的发展建设。
二、生态旅游景区常见经营模式
政府、景区管委会、投资者是一个生态景区的三个利益主体,但是三者的利益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一个景区经营的好坏可以通过三者交叉重合部分的大小来衡量。当重合部分达到最大时,景区的利润追求动力最大,三者圆形图的圆心最接近,这就是产权圆心理论。目前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管委会管理+上市公司垄断经营。上市公司垄断经营的模式,运作的成本相对固定,资金募集链比较完整,前期景区公司的业绩增长迅速。但是,在本质上,这种经营模式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政企不分的经营模式。在实际操控当中,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控制权往往要强于所有权,产权结构和委托代理关系最后会变成不均衡的局面。
(二)管委会管理+上市公司参与经营。这种模式下景区的经营由开发管委会直接管理,参与经营的公司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在公司管理制度上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但是,在根本上景区的控制权在具有政府职能的景区管委会手中,这样使得景区的发展始终依赖于政府,对于景区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性。
(三)企业对景区进行独家开发和经营。企业对景区享有开发、保护和经营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模式在短期内可达到企业所追求的利益高度,但这种企业自身垄断的经营模式因为没有政府的监管,竞争机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某旅游公司目前采取的就是这种独自开发独自经营的方式,为了企业能够健康良好的发展下去,公司经营者在经营模式上正在积极探索,寻求突破形成新的竞争经营模式。
三、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某旅游公司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景区的经营模式上寻求了几种创新的管理方式:
(一)“政府+企业+社区”的经营模式。某旅游公司在项目当地利用资源优势,进行综合开发,为满足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坚持生态旅游的原则,联合当地社区,再经由政府扶持,打造政府、旅游公司和社区共同参与的经营模式。由于水上项目季节性强,在项目设置上具有限制性,因此根据季节的变换加上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性,在冬夏设置不同的水上项目,实现夏季玩水、冬季养生,并适时开展一些适应当地民俗的活动。将水上生态旅游定位于游客与社区居民,与社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寻求第三方的关系维护,以此来促进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同时对环境和文化生成相应的保护机制。
(二)“政府+生态旅游协会+生态旅游公司+旅行社”经营模式。某旅游公司探寻的另一种经营模式为“政府+生态旅游协会+生态旅游公司+旅行社”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充分显现出了在生态旅游业中各个环节的自身优势,各司其职,相互制约,这样既可以避免生态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使得生态旅游的链条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并且各环节在其中也可获得合理的利益,各方面均可受益。
四、结论
综上,某旅游公司探索的创新经营模式在今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不管是“水上项目”还是“农家乡村游”,亦或是以当地文化背景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归根结底是要选择一种正确的经营模式,才能保证企业及景区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钟恺琳.长隆模式:“旅游生态城+住宅人居”[J].房地产导刊,
2013(09).
[2]张文磊,周忠发.全域体验开发模式:区域旅游开发的新途径[J].生态经济,2013(02).
[3]肖建成.论长隆集团的营销创新和未来面对的挑战[J].经济师,2012
(08).
[4]美丽农庄&快乐生活——简析长鹿农庄的营销策划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2012(05).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营模式;水上休闲项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到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赏山玩水,舒缓因工作、生活而带来的压力。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不断向前的车轮下应运而生,生态旅游的发展涉及到经营模式的选择,一个旅游企业能否健康顺利的发展下去和经营模式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行业,生态旅游的内涵是要对自然景观进行保护。某旅游公司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及周边自然景观,致力于开发一项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水上乐园项目。现如今,炎炎夏日人们苦于难觅一处消暑良地,某旅游公司将以生态旅游为前提,打造一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等于一体的大型水上乐园。并在后期逐步提升景区的参与性,以水上项目为亮点吸引周边及各地游客,在打造生态旅游景点的同时带动城市的发展建设。
二、生态旅游景区常见经营模式
政府、景区管委会、投资者是一个生态景区的三个利益主体,但是三者的利益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一个景区经营的好坏可以通过三者交叉重合部分的大小来衡量。当重合部分达到最大时,景区的利润追求动力最大,三者圆形图的圆心最接近,这就是产权圆心理论。目前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管委会管理+上市公司垄断经营。上市公司垄断经营的模式,运作的成本相对固定,资金募集链比较完整,前期景区公司的业绩增长迅速。但是,在本质上,这种经营模式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政企不分的经营模式。在实际操控当中,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控制权往往要强于所有权,产权结构和委托代理关系最后会变成不均衡的局面。
(二)管委会管理+上市公司参与经营。这种模式下景区的经营由开发管委会直接管理,参与经营的公司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在公司管理制度上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但是,在根本上景区的控制权在具有政府职能的景区管委会手中,这样使得景区的发展始终依赖于政府,对于景区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性。
(三)企业对景区进行独家开发和经营。企业对景区享有开发、保护和经营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模式在短期内可达到企业所追求的利益高度,但这种企业自身垄断的经营模式因为没有政府的监管,竞争机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某旅游公司目前采取的就是这种独自开发独自经营的方式,为了企业能够健康良好的发展下去,公司经营者在经营模式上正在积极探索,寻求突破形成新的竞争经营模式。
三、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某旅游公司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景区的经营模式上寻求了几种创新的管理方式:
(一)“政府+企业+社区”的经营模式。某旅游公司在项目当地利用资源优势,进行综合开发,为满足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坚持生态旅游的原则,联合当地社区,再经由政府扶持,打造政府、旅游公司和社区共同参与的经营模式。由于水上项目季节性强,在项目设置上具有限制性,因此根据季节的变换加上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性,在冬夏设置不同的水上项目,实现夏季玩水、冬季养生,并适时开展一些适应当地民俗的活动。将水上生态旅游定位于游客与社区居民,与社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寻求第三方的关系维护,以此来促进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同时对环境和文化生成相应的保护机制。
(二)“政府+生态旅游协会+生态旅游公司+旅行社”经营模式。某旅游公司探寻的另一种经营模式为“政府+生态旅游协会+生态旅游公司+旅行社”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充分显现出了在生态旅游业中各个环节的自身优势,各司其职,相互制约,这样既可以避免生态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使得生态旅游的链条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并且各环节在其中也可获得合理的利益,各方面均可受益。
四、结论
综上,某旅游公司探索的创新经营模式在今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不管是“水上项目”还是“农家乡村游”,亦或是以当地文化背景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归根结底是要选择一种正确的经营模式,才能保证企业及景区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钟恺琳.长隆模式:“旅游生态城+住宅人居”[J].房地产导刊,
2013(09).
[2]张文磊,周忠发.全域体验开发模式:区域旅游开发的新途径[J].生态经济,2013(02).
[3]肖建成.论长隆集团的营销创新和未来面对的挑战[J].经济师,2012
(08).
[4]美丽农庄&快乐生活——简析长鹿农庄的营销策划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