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数学课的几个关键步骤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c_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没有一位教师会丢开成绩只谈素质,一味的谈素质是空谈,一味的谈质量的确是扯蛋。其实,大家都明白,质量提升了,才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今天就以小学数学为话题,共同来研讨。本人认为以下几点是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注重的,只有抓好上课的各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素质。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同大家共勉!
  关键词: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一、教师做好课前准备是整个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
  没有一位教师敢说自己没做准备,能上好了一堂课。那我们就先谈谈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吧!
  1.我们要学会借鉴各种资料。
  我们现有可借鉴的数学教学参考书、各种题解、各种辅导资料及各种网络杂志应有尽有。选取一些多是由权威的专家或教师们精心研究编写的资料,多进行一些了解,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让这些资料真正为我所用,为我们下一步的上课做补充。 还有就是,我们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上课准备的材料,做好参考!
  为此,我们只要上课前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择人之善而从之,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2.认真备课
  备课必须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来备,结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一定要对教材进行整体梳理,目的是为了教学时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教师而言。备课就是把别人的教学教案“抄写”到自己的备课本上,就是为了应付学校常规检查。有的更甚者干脆拿着下载来的备课教案走上讲台;也有的认为自己教学时间长的,用不着备课,该讲什么都清楚,一点儿也不自谦。 即使是同一知识点,可能缺乏对教育对象、学生基础、时代背景及知识的更新程度的理解,这些都要求我们务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走出抄教案的误区,经验的误区。要根据现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讲解内容,要把知识讲清楚,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只有精心设计教法,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编写出切合自己本班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准备教具上一定要下工夫
  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借助教具,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目的就是让学生用直观形象的事物,去学习复杂多变的事物,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都会有很大帮助。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如:实物、模型、几何器具,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只要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独立的思考,做到心中有数,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的。
  4.认真思考上课步骤
  教案写好了以后,就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组织这一堂课。其实考虑一节课怎么上往往被我们所淡化,只要认真思考整节课,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做到未雨绸缪,即使是上课时出现了问题,一定会轻松应对的。这样会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难点更加容易突破。使课堂结构更严密,条理更清楚。 每一位教师一定要对所备课程进行周密思考,这样我们的课才有机会越上越好,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
  我们认真做了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但不是一定就能上好这堂数学课的。上课才是我们问题的关键。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案、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结果一定不一样,这是共识。为何呢?对于优秀的教师而言,一般对整个课堂的把握肯定比较得体,一般有以下共性:
  1.教育观念比较新颖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的很好。教师在课堂上又唱又跳,语音抑扬顿挫,很活泼、很孩子气,无形之间拉进了和孩子的距离;善于鼓励学生,尤其是差生,让差生学习很快乐,使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在一些死板的数学问题面前,他会创设很多丰富多彩的情景出来,让学生去体会和充分感受,从内心去接受知识、感受和掌握知识;在遇到复杂问题时。他会正确的去引导——启发——引导——启发。给足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和不断的尝试,直到明白为止;还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去主动交流、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2.都尊重和关爱学生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都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他会试图去教会不同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观察和发现。一般差生来说,肯定面对一些较难的数学问题时,肯定不能理解的。他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理解,哪怕每一堂课只有一点点,但总之在进步。也会让学生明白聚沙成塔的道理,最终乐意去尝试,达到提高差生的目的。教学就是要面向全体,尊重差异,要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更会偏爱差生。激励、鼓舞才是教学艺术的真谛。真正做到不厌弃差生、尊重差生、达到转化的目的。只要平等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就越宽阔。为此,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抑制自我的意识。遇任何事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与学生多商量。然而这类教师都把学生平等放在第一位,这就是教学的高明之处。
  3.在教学设计方面有独到之处
  解放后,我国的教育深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把“传道授业解惑”衍生出了指导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导入--讲授新课--鞏固练习--布置作业。而今,一般我们上课会按照教案所设计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教学缺乏生动性,学生的学习更缺乏主动性,以往铺垫——导入——新授——小结——巩固——作业这种模式化的教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索然无味,毫无生机的。其实这样对于教学新手说是一种掌握课堂结构的好方法。但是,我们一旦进入了角色的教师,这样做是肯定不行的,无疑于“灌鸭子”。而我们应该推陈出新,敢于尝试,而优秀教师一定会别出心裁的。
  4.教学重难点突出、讲解到位
  在一堂课上,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握,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优秀的教师会把数学问题的精髓领悟到位,在教学中进行渗透,突破知识点,对定义、概念的理解不拘形式的突出,所作的一切只为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或重点强调或加强记忆理解。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媒体设备的运用达到预期目的。   5.拓展和延伸训练落到实处
  没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不延伸教学,而延伸程度、广度上存在差异。单靠课本后面那几道课堂练习题远远不够,数学要的是广泛的延伸和拓展,大量该类题目的训练和理解。要学会对该类题型的研究与思考,参考各类变化类型题目的引入,在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形成学生优良的数学理解素质。
  6.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信息反馈
  这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再好的教学气氛,再好的教师教学状态,如果忽视了这一环节,这堂课肯定是失败的。只要我们留心,认真思考,在教学中认真发现,积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信息的反馈。对于数学这一科目来说,尤其在上课讲解时、学生理解时、课后练习时这都是很好把握的几个反馈点,只要教师不马虎,认真对待,那么我们就真的成功了
  三、课堂反思不是儿戏
  一堂课结束以后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检讨和完善。以“思”为手段,不但可以提高知识教学水平和能力,以可以促进自身学习发展。而且能更好的帮助教师调整后续教学。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课后反思的内容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是整个教学的起点。首先思考所有目标是否完成,是否有不足、不突出的地方。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方面是否完备,是否学生达到和完成目标,这有利于以后教学内容的不足。
  2.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
  完成教学内容,不一定就等于教学效果好。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实际。比如五年级数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这一堂课中,我们通常会按照教材既定模式,认识——推理(计算公式)——计算(运用公式),就推理表面積公式而言,学生通常会按照公式:长*宽*2 宽*高*2 长*高*2来计算体积,有的学生会采用其他如(长*宽 宽*高 长*高)*2这样的算法来完成。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教法了,怎么引导?比如在实际计算练习时,遇到少了一个或多个面(不要求计算),学生又将怎么样呢?其实,教师只要多加思考,多思考一下学生所想,多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实际,才会达到自己预订教学目的。认真反思自己的每一教学环节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定会对以后教学有促进作用。
  3.要反思教学结构的合理性
  合理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我们在教学中也要不断尝试,只要学生能懂,就大力倡导,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一样的班级,同样的教学内容,肯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的结果肯定不一样,有时会事半功倍,有时又会事半功倍。只有通过课后反思,结合学情,敢于改变教学结构,才能提高45分钟课堂的教学效率。
  4.要反思学生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力求从学生生活入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过程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知识成为我们教学的目标之一。
  通过我们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学习后,学生对两种几何图形的认识有了深入了解时,我们就一定要趁热打铁,切入两种几何图形的体积计算,起到渗透作用,进而积极探讨体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5.重点要反思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优劣是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标志。教学效果直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思维的创新。为此,课后也应该反思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情感得到了哪些体验,逻辑思维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发展,在板书上,是否给予了学生一条清晰的知识线路等等。
其他文献
北关小学位于珠江源头第一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创建于1961年7月,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浓郁文化积淀和丰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传统的名校。学校分为“一校三点”(校本部、新校区、分校),现有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93人,在職教职工177人。学校着力建设绿色校园,优化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学校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教育融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融生态文明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学校各学科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许市镇黄金小学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出发点,捕捉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环境熏染,传统文化巧育人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为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发展人文精神,学校以“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美德人”为办学宗旨
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一个人具有怎样的幸福观,将会直接影响其理想信念的树立。为培养具有正确幸福观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宁阳县复圣中学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构建“学生成长新途径”为核心任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根本途径,增强学生成长幸福感为最终目标的“幸福德育”理念。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幸福的人,必然是守规矩、有理想追求、负责任的人。我校的幸福德育理念就是建立在养成教育、励志
2017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基于生物学科的特点,凝练出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对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那么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在教学中达成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成为生物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一、关于“生命观念”的
世事茫茫难自料,2019年注定不平凡,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暂时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本该二月开学的我们到了三月都无法重返校园。可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孩子们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把他们暂时留在家里是对他们最大的爱,但停课不停学,于是催生了线上学习,但线上学习对于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学习效果怎样?会又怎样的副作用?这些大家都不知道。也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最开始孩子们的线上学习主要是在
智慧课堂是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形态。教师通过电脑和云平台操作,学生通过平板、电脑等终端操作。智慧课堂教学以分布式认知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形成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基本流程,在不断发展中逐渐被师生所接受。  一、小学智慧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智慧课堂的理论基础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布式认知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只是最原始
【摘 要】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社会服务职能错位导致合法性危机、普通高校规模扩张挤压了外延发展空间、资源吸附力不强而引起内生性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困境。成人高等教育需要回归“成人生活世界”,重建成人高等教育的合法性;理顺宏观管理体制,增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开放性;优化内部治理体系,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能力的现代化。通过以上途径,实现累进式的战略转型。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成人生活世界
都说孩子是“小天使”,可有时他们也是“小恶魔”。因为家人不给买玩具而在地上大哭大闹;到客人家乱翻抽屉,直接向别人要东西……孩子的坏毛病让家长头痛不已,却又无从下手。其实,孩子的“坏毛病”也许是在寻求关注,家长不防尝试以下5个法宝,帮他们改掉坏毛病。  法宝一:换位思考。用希望孩子对你的态度对待孩子,是育儿的黄金法则。如家长起晚了,急忙把孩子叫醒洗漱。孩子动作稍有迟缓,家长就不停地催孩子“快点,要迟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听、说、读、写的训练,在小学各有要求,但都以阅读教学为载体。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可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在此谈谈本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粗浅看法。  一、始终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线  新《课标》指出: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特色课程模式  “你好,寒暑假”校本德育课程分“大中小”三个层级进行架构。学校层面为“大课程”,班级层面为“中课程”,学生学习小组层面为“小课程”。各个“小课程”组成“中课程”,全体“中课程”组成“大课程”。  首先,在素养培育方面着力发展“协作素养”“信息素养”“学习素养”三项关键能力素养。课程着力拓展教育新时空,让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在寒暑假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引导学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