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X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山区玉米栽培中采用地膜覆盖,不但提早了玉米播种时间,避免了低温对出苗的影响,而且可提高玉米产量。现将山区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规范留行。规范留行是山区玉米高产高效栽植的一项重要改进措施,规避了过去农民生产中随意播种不规范的缺点,为科学密植打下了良好基础,更有利于促进玉米的协调生长。其技术要点是:一是统一拉绳放线,实行宽窄行并排交替种植,宽行按1.67米的行距开厢,窄行按1.33米的行距开厢,每行均实行双小行种植模式,双小行行距为50~60厘米;二是窝距15~25厘米,每窝实行单株定植,栽植密度达到每亩7500株。
  2.选择高产良种。选择优质良种,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首要条件。生产中应因地制宜,选择登海605、成单30、高玉79等株型较紧凑、耐密性好、中偏大穗、中熟、广适、抗性强、抗倒、增产潜力大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3.肥团育苗。采用肥团培育壮苗是玉米高产栽培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山区海拔高、气温低的特点,一般选择在3月20—30日提早播种,以避开4月初的春季低温危害。采用肥团地膜增温培育壮苗,一般培育1亩玉米小苗需用肥沃疏松菜园土1000~1200公斤、优质腐熟粪水1000公斤、三元复合肥75公斤,将以上肥土搅拌均匀后堆沤10~15天,再用肥团制作器制成直径5厘米、高5厘米的肥球,每球上平放一粒经催芽的种子,整齐放于床内,盖上细土,起拱盖膜,压实压严四周薄膜,保温保湿,促进玉米早出苗。
  4.地膜覆盖。玉米小苗移栽10~15天后,在小苗周围进行松土透气,促进小苗正常生长。在双小行中间挖沟施肥,沟宽23~26厘米、深17~20厘米。将农家肥施于沟的下层,化学肥料匀撒在农家肥上,再覆土做成低度瓦背型厢面,确保厢面土块细碎、平整。等下雨后及时抢湿盖膜,要求膜面光滑整洁,四周用细土压严压实,使采光面达70%左右,从而达到保温、保肥、保水的效果。
  5.增株密植。多年实践证明,增加移栽密度是山区玉米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在移栽时使用“定位打孔器”进行定位打孔,单株双行,定向错窝移栽,确保移栽质量。
  6.平衡施肥。玉米是耐肥作物,要有充足的养分才能获得高产。针对山区玉米生育期相对较长、密度大的特点,普遍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加肥料投入,一般比常规情况下多施40%以上的肥料,以满足玉米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为达到平衡施肥,最好對栽培地块进行取样化验,以准确了解土壤养分,再根据玉米需肥种类和需肥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同时,为了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中可采取改传统肥料施用方法“一底二追三次施用”为“长效缓控肥 复合肥料”一次性底施技术。每亩施玉米专用肥150公斤(氮∶磷∶钾=14∶7∶4)、农家肥2500公斤、锌肥1公斤。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公斤。底肥施用方法:在预留行中间挖一条施肥沟,将农家肥施于沟底,化学肥料均匀撒在有机肥上,再做厢形成低度瓦背型。追肥采用化肥深施器深施。
  7.绿色防控。山区玉米生育期内,虫害大多以螟虫为主,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等。对玉米螟可采取频振灯和绿色生物防控措施进行防治。对玉米大、小斑病和纹枯病,则可使用低毒高效的多菌灵和井冈霉素喷洒进行防治。
  8.化控防倒。当田间玉米抽雄2%~3%时,可每亩用30毫升玉米健壮素兑水15公斤均匀喷洒,以降低植株高度,防止玉米倒伏,保证果穗正常生长,增加千粒重。
其他文献
慈姑无土轻简化育苗即在可控的培养条件下育苗,育苗期25—30天,既可节省劳力、便于管理,又可突破季节限制,做到快速地提供适龄、健壮、无毒的种苗,提高土地利用率,缩短菜农从事慈姑
在家禽饲养中,为确保饮水给药的安全与高效,避免出现药物无效或药物中毒现象的发生,饮水给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因为还不起钱,选择用实物抵债。安徽省萧县刘某就是其中之一。他因向朋友杜某借款未如期偿还,于是协商以其依法所有的房产转归杜某所有,用以清偿债务。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52年前的那个夏日,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大云村何引凤躺在床上大汗淋漓,一阵接一阵的疼痛让她感觉到是腹中胎儿即将降临人世的喜悦。然而,何引凤夫
为了提高广大香蕉种植户防控枯萎病的科学意识和方法,了解枯萎病防控研究和生产实践的新进展,2013年8月10日,广西香蕉产业发展论坛暨广西香蕉枯萎病防控综合技术培训会在隆安县
罗非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需求旺盛,这使罗非鱼养殖户大量增加,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往往寒流来袭,气温骤减,没有防范措施的罗非鱼易大面积死亡,造成了养殖户的损失.下
当前是南方早蜜梨春季管理最关键的时期,生产上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提高果实品质。
<正>徽黄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在NJC83黄桃中发现的枝变早熟黄桃新品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特征特性徽黄3号单果重200~350克,果肉橘黄色,核周围无红色素,半
丝瓜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本草纲日》介绍,用丝瓜烧炭存性,研成细末,用水调涂于患处,能治疗腮腺肿大。《仁斋直指方》介绍,治痈疽久不收口,将丝瓜捣烂取汁,频频抹之有疗效。《沈氏尊
红薯收获后,窖藏管理是关键。入窖后要保持适宜温度,薯块在储藏期间的适宜温度为10~14℃,低于9℃则易受害,高于15℃则呼吸作用旺盛,会使薯块发芽、重量减轻、品质下降。根據薯块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对薯窖的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薯块入窖初期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因为刚入窖时外界气温高,薯块呼吸强度大,会放出大量的水汽、二氧化碳和热量,致使窖内温度升高、湿度增大。这就给薯块发芽、感染病害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