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实行普职分流。但中职教育学生与普通教育学生相比存在着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自身基础不扎实等多种问题。如果仍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体系,则极易打消中职学生参与到专业学习与实践当中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促使人才可以掌握技能,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搭建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具体方法,以此能够适应中职建筑工程职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
一、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学习内容过多、缺少专精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体系。应当按照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把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型和技能型人才方面;要重新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完善相应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能够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重构课程体系
按照建筑行业对于人才方面的能力要求,例如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要求和未来的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重新构建教学体系,进一步改变人才的培养主线。调整岗位素质课程中的人文比例,增加职业规划、计算机以及语文等多项学科的课时;需要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的比例;在实训课程中需要加入模板工、砌筑工、架子工以及钢筋工等实操技术;还要充实测量员与施工员这两门拓展性的岗位课程内容与学时。总而言之,该课程体系的重构是以专业性和实用性作为原则,帮助学生可以形成较高水平的岗位职业能力,同时还能向外延伸其他的就业岗位,提高了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能力关联性。
(二)制定和完善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建设模块化教学体系时,应当要以完善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引,这就需要教师团队和专家共同参与到课程标准制定当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就业岗位群范畴相对较大,在完善相应的课程标准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就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需求。在课程基本理念方面:(1)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2)注重课程实操性和可操作性;(3)重视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多元性以及综合性;
课程目标方面:通过主动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未来需求,制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就业的机会多、就业岗位范围较为广泛。但是传统的课程目标过于宽泛,并不能完全符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该专业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以培养模板工、砌筑工、架子工以及钢筋工为主,并且尽可能拓展职业领域,例如锻炼学生在测量员和施工员方面的技能。也就是培养实操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人才、具备一定管理方法的管理型人才。
在制定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需要按照课程的建设思路、具体的培养目标、实训资源和教学资源的调配以及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和确定。
(三)开展模块化教学,加强课堂改革
确定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则是要聘请多个专家和优秀的教师共同参与到课程开发之中,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向和岗位需求搭建起模块化的教学体系。按照未来学生的职业方向,设置逐级递进的教学系统:理论学习→实操训练→顶岗实习,进而提高中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可接受度。
理论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学校内部学习有关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内容,同时参观和体验真实工作场景,能够对未来所要参与的工作岗位有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实操训练——在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内对工作环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在实操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工作技术和规范,并充分体验工作是最新状态;
顶岗实习——学生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前往建筑工程企业岗位进行实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还能增强自身的技术技能,促使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不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其区别在于把教学分为了三个不同的模块,同时这三个模块之间呈现出递进式的层级关系,通过这三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更加深刻,可以在未来很好的适应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此外,在应用模块化教学时,需要处理好构成载体设置、课程原则选择以及重构课程内容等。课程内容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本身的特征来展现出工学结合、模块化的特点,进而能够将课程改革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
(四)组织建设模块化教学体系建设团队
通过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教学队伍中抽调出一批有能力、有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教师来构成教学体系建设团队。该团队需要通过协调共同建设课程要素和模块化教学流程。团队需要确定课程的总负责人,运用高福利待遇来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构成团队;团队成员需要根据自身的职业素养、工作目标和任务相互评议、及时交流信息。在共同的目标理念引导下,对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设计,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手段和课程评价方式,优化课程资源的应用,进一步形成合理化、科学化以及高效化的课程标准。按照专业的需求和课程的特点该团队还需要开发教学材料、设计模块化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模式朝着模块化的方向前进。
二、结语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当中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来看,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较高水平的職业素养和岗位能力,扭转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建立起符合中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模块化教学体系。通过研究,不仅可以转变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对课堂教学加强改革,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相契合,最终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林玉章,余瑜,李卫琴.产业转型背景下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四川水泥,2020(05):274+258.
[2]谢艳华.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导向,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19(34):42-43+106.
[3]郝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03):37-39.
[4]蔡佳雯.中职建筑工程专业“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80.
作者简介:
杨树雄(1984.07-),男,汉族,湖南省长沙人,一级教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注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20年度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XJKX20A098)成果
关键词: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
一、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学习内容过多、缺少专精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体系。应当按照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把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型和技能型人才方面;要重新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完善相应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能够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重构课程体系
按照建筑行业对于人才方面的能力要求,例如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要求和未来的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重新构建教学体系,进一步改变人才的培养主线。调整岗位素质课程中的人文比例,增加职业规划、计算机以及语文等多项学科的课时;需要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的比例;在实训课程中需要加入模板工、砌筑工、架子工以及钢筋工等实操技术;还要充实测量员与施工员这两门拓展性的岗位课程内容与学时。总而言之,该课程体系的重构是以专业性和实用性作为原则,帮助学生可以形成较高水平的岗位职业能力,同时还能向外延伸其他的就业岗位,提高了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能力关联性。
(二)制定和完善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建设模块化教学体系时,应当要以完善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引,这就需要教师团队和专家共同参与到课程标准制定当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就业岗位群范畴相对较大,在完善相应的课程标准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就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需求。在课程基本理念方面:(1)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2)注重课程实操性和可操作性;(3)重视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多元性以及综合性;
课程目标方面:通过主动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未来需求,制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就业的机会多、就业岗位范围较为广泛。但是传统的课程目标过于宽泛,并不能完全符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该专业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以培养模板工、砌筑工、架子工以及钢筋工为主,并且尽可能拓展职业领域,例如锻炼学生在测量员和施工员方面的技能。也就是培养实操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人才、具备一定管理方法的管理型人才。
在制定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需要按照课程的建设思路、具体的培养目标、实训资源和教学资源的调配以及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和确定。
(三)开展模块化教学,加强课堂改革
确定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则是要聘请多个专家和优秀的教师共同参与到课程开发之中,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向和岗位需求搭建起模块化的教学体系。按照未来学生的职业方向,设置逐级递进的教学系统:理论学习→实操训练→顶岗实习,进而提高中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可接受度。
理论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学校内部学习有关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内容,同时参观和体验真实工作场景,能够对未来所要参与的工作岗位有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实操训练——在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内对工作环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在实操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工作技术和规范,并充分体验工作是最新状态;
顶岗实习——学生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前往建筑工程企业岗位进行实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还能增强自身的技术技能,促使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不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其区别在于把教学分为了三个不同的模块,同时这三个模块之间呈现出递进式的层级关系,通过这三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更加深刻,可以在未来很好的适应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此外,在应用模块化教学时,需要处理好构成载体设置、课程原则选择以及重构课程内容等。课程内容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本身的特征来展现出工学结合、模块化的特点,进而能够将课程改革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
(四)组织建设模块化教学体系建设团队
通过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教学队伍中抽调出一批有能力、有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教师来构成教学体系建设团队。该团队需要通过协调共同建设课程要素和模块化教学流程。团队需要确定课程的总负责人,运用高福利待遇来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构成团队;团队成员需要根据自身的职业素养、工作目标和任务相互评议、及时交流信息。在共同的目标理念引导下,对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设计,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手段和课程评价方式,优化课程资源的应用,进一步形成合理化、科学化以及高效化的课程标准。按照专业的需求和课程的特点该团队还需要开发教学材料、设计模块化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模式朝着模块化的方向前进。
二、结语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当中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来看,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较高水平的職业素养和岗位能力,扭转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建立起符合中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模块化教学体系。通过研究,不仅可以转变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对课堂教学加强改革,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相契合,最终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林玉章,余瑜,李卫琴.产业转型背景下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四川水泥,2020(05):274+258.
[2]谢艳华.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导向,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19(34):42-43+106.
[3]郝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03):37-39.
[4]蔡佳雯.中职建筑工程专业“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80.
作者简介:
杨树雄(1984.07-),男,汉族,湖南省长沙人,一级教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注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20年度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XJKX20A098)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