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集团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的行与思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unken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深入,如何有效提升集团内部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各校关注的核心问题。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发现,建设集团学科教研共同体是提升集团办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之一。明晰概念与定位是保障共同体建设的前提,设立组织构架、建立认同文化、健全研究体系是其建设的重要关键点。
  关键词 教研文化;集团化办学;集团学科教研;学科教研;学科教研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
  中圖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8-0021-03
  作为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模式之一,集团化办学在各地的推进势头十分迅猛。随着集团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如何有效提升集团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各集团校关注的核心问题。从1999年开始,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以下简称“学军中学”)就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如今,学军中学教育集团已包括紫金港校区、海创园学校、文渊中学、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西湖高级中学5大校区。基于学军中学开展集团化办学的相关经验,笔者认为构建集团内学科教研共同体,让集团内各校共享资源,提升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之一。

一、概念明晰:确立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定义与定位


  集团内的学科教研既不同于区域教研,也不同于校本教研,是一种介于两者中间地带的教研。明晰定义、理清关系是教育集团内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的前提。从范围上看,集团内的教研应突破“校本”向“区域”发展;从内涵看,集团内的教研要以总校为核心,基于共同的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开展相关活动。因此笔者认为,集团内的教研模式本质上更接近于“校本教研的区域化”,具有区域和校本的双重属性。
  集团内校区分散、校情不一,传统的集团内学科教研形式,包括大型的统测、讲座和听课等,其主要弊端在于教研频次较少且缺乏深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点在于提升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及开展真正切实有效的教研。因此,全员卷入、全程参与的学科教研共同体教研模式就显得可行且必要,这样的学科教研共同体以专业问题研究为主要抓手,通过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持续、有效地推动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进而推动集团内各校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二、路径推进:完善从组织、文化到研究体系的全方位建设


  1. 设立完备高效的学科教研共同体组织架构
  当集团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一个有效的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进行学科教研活动的资源调配以及研修关键节点的选择和指导,以确保学科教研共同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学军中学在集团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便捷高效的学科教研共同体组织架构:集团总校的学科教研组长作为共同体的召集人,引领学科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把握研修的关键节点;在集团其他各校区确定一位学科负责人,具体联络、落实召集人的学科方案,反馈各校区的学科需求,协同一致开展学科教研(见图1)。



  以期末阶段为例,在集团层面的行政决策层支持和学科教研共同体召集人的协调和安排下,集团内各学科就可以及时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深入梳理和反思,看哪些需继续坚持、哪些待完善改良,并由此规划下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总结到规划,每位教师都深度参与,增进了集团内各成员校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研的过程从静态的文本书写,变成了有准备、有互动、有反思的动态的自觉学习。
  2. 建设基于认同欣赏的集团内部教研文化
  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自我性”,“我的课堂我做主”,一些教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表示尊重,教师在点评别人的课堂时一般也仅说一些优点。如此这般默契的“互不干涉”让集团内部的教研活动浮于表面。只有教师彼此敞开心胸,才能相互分享所感所得,才能使团队学习真正发生。集团层面要构建彼此信任、相互理解、崇尚研究与分享的文化氛围,让教师间能够“直说问题”,提升交流学习的效率;要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减少错误的循环之中,让教师能够时时自我反思,凝聚发展合力。
  3. 健全引领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研究体系
  学科教研共同体要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需要基于全体教师的成长需求,以主题化、序列化的教学和课题研究作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名校集团总校既要起到龙头带领作用,又要有效做好组织协同工作。
  (1)做好基础研究,把牢课堂教学主阵地
  常规课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最能真实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常规课的教学研究是学科教研共同体日常工作的核心。以学军中学历史学科为例,2020年9月浙江省全面使用新教材,集团内各校区均成立了新教材研讨小组,集团总校统一规划高一学年的教学计划和进度,集团内各校区共同协商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基本内容,各校区由备课组长整体把握设计单元教学,坚持每周一次线下或线上集体研讨,随时分享备课和上课感受。因活动开展得真实有效,还吸引了高二、高三年级使用老教材教师的主动参与。
  公开课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科教研共同体打造一堂公开课、会诊公开课问题、研讨教学方法的过程,其实质是聚焦关键问题并开展实践探索的过程。对承担公开课的教师而言,从主题的确立、材料的寻找和构建到课堂教学方式的运用等,这一系列过程准备下来一定是不轻松的。但这样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得共同体成员集体帮助的机会。完成一节公开课,于教师个体而言,是在不同视角和水平的研究交互中获得同伴的支持;于共同体成员而言,从课前的磨课、课中的听课到课后的议课,通过对课堂的“解剖”,得到的是从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或一种教学理念的认同,最终实现的是课堂的增效和共同进步。学军中学学科教研共同体内的每位教师都被要求设计一堂能体现自己教学理念的课,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也接受同伴的审视和指引。   (2)做好课程研究,以研学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性的研学实践活动可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名校集团学科教研共同体可系统开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开展此类活动可以有效凝聚集团内最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使集团全体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获得开展活动类课程的实践经历和经验。
  例如:学军中学历史教研组抓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推出“新中国老物件”为主题的学科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从家中收集反映新中国发展70年历程的老物件,在班级向同学讲解老物件故事,班级评出最具代表性的老物件提交学校展出,再由学校推荐至浙江省西湖博物馆展出。这样一场从课堂到博物馆的学科研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氛围,有效促成了探究性学习的实现。再如学军中学的英语学科,在现有的高一年级开展了英语书写大赛、演讲比赛,在高二年级开展了明信片(海报)设计比赛、英语戏剧大赛,在持续递进的体系化活动中,促成学生学科素养与高考要求的有效连接。
  (3)做好课题研究,让教师形成自身教育理念
  当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积累越来越多,教师会把工作重心从个别教学案例的琢磨提升为教育教学理念的思考,这样的过程是教师由职业走向专业,从专业走向专家,做更具内涵、更具学术品质的教育的过程。因此,集团的学科教研共同体,应注重引导教师把在课堂教学和研学活动中的兴奋点、思考点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让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课题,带着课题的思考与研究回馈教育教学活动。



  学军中学的学科教研共同体就依据集团学科教学的需求和教师个人兴趣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如新教材研究小组主要聚焦课堂教学,研学活动研究小组主要聚焦课外实践活动、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研究。学军中学的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均在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带领下,由集团内学科名师统领,开展各式各样主题聚焦的课题研究活动。如数学学科的“浙江省高考数学试题研究小组”,就是在集团总校正高级教师郑日锋老师的牵头下,所有数学教师共同进行高考数学主题相关研究的课题研究小组。小组内,教师们共同探究试题的解法及学科相关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剖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及其归因,最后回归教学层面,探讨与挖掘其中的教育启示。

三、价值聚焦:学科教研共同体对集团优质发展的重要意义


  建设学科教研共同体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集團总校的价值引领得以凸显,集团各校区的优质资源得以融通共享,教师和学生都获得了向上发展、相互成就、共生共长的机会。
  集团内学科教研共同体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师间的差异成为助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的资源。年轻教师可尽快掌握教育教学技能,中老年教师可完成知识更新;擅长理论研究的专家型教师可分享提炼总结教育教学的方法,善于课堂教学的实战型教师可共享教育教学的实操智慧。
  在学力上处于不同层次、地域上处在不同校区的学生,跨越校区、学段、班级和时间的限制,借助集团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力量,共享集团最优教学资源。如学军中学的学子进入“燕园杯”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决赛时,所有参赛选手统一由集团总校教学经验最丰富的教师进行集中指导。让最优质最适合的资源流向最有需求的学生,学生也实现了更好的发展。
  (编辑 杨晓梦)
  注释:① 本文系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研2020年课题“名校集团化背景下历史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G15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银行在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时会权衡风险与利益,这导致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与银行的贷款供给不成正比,最终导致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融资难成为制约小微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论文以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并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而且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使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和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但大数据技术还具有开放性等诸多特点,应使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与之相适应,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优化和完善。论文重点分析了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现状,在此基础上着力剖析了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加强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
新课改的目的在于转换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从本质上改善课堂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育作用。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思维的良好习惯,其次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应多以开放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最后教师应有效突出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实践。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具有高考备考导向性的重要文件,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中国高考改革逐步从考查“硬知识”转向考查“软知识”,从考查基础知识转向考查以试题为载体的学生的能力素养。教师要分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高考数学备考的内在联系,评析高考数学试题,并结合教学经验给出一些后续复习备考策略的设想。
摘要江苏省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针对迁址新建过程中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矛盾,在周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规划。一方面抓住关键核心,重构学校办学理念体系,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和方向指引;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推进,使学校文化建设与校园环境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等深度融合,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全方位落地。  关键词 学校文化;百年老校;办学理念体系;校友名人;校本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引领,文化是学校的根与魂。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在融汇历史传统、当下实践与未来发展的基础上,锻造热气腾腾的学校文化。这样的学校文化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如何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笔者认为,不妨从如下四个视角进行考量。  其一,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尺度”。学校文化是一种行为规范,其所坚守的“尺度”即学校的制度文化。无论是新建学校,还是办学历史悠久的传统老校,都需要有规范的组织制度体系。这个
法治素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培育的重要核心素养。通常来说,法治素养的高低主要通过个体对象自身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行为的强弱来体现。初中学生的法治素养是指中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及法律评价能力,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参照表征。理论认为,法治素养由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观念、用法能力这四个部分组成。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有学生因法治素养和能力较低而堕入深渊,这需要引起教师的思考。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是以学校文化为抓手、优化配置学校文化要素、全面驱动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包括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学校文化建设实践、学校文化建设工具三个知识模块。结合已有研究和实践成果提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和实践需抓住三个长进点,以求得细节上的厚实增长和显著进步,即追求学校文化定位表述的个性多元、推进学校文化评估工具的精准匹配、深耕助力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深化的“渔鱼计划”。
摘要自我发展能力是学生立德成人的一项轴心能力。通过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开设相关的自我认知与探索课程,开展基于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教研和教学改进。  关键词 自我发展能力;立德树人;轴心能力;自我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8-0049-03  当下在一线
【编者按】  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区域教育承担着重要任务与使命,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与机遇。为推动区域教育以顶层设计引领实践创新,进一步激活教育内生动力,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协助支持下,我刊拟推出“厅长会客厅”系列报道,以专题笔谈或对话访谈的形式梳理总结各地“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典型经验、特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