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共成长”实践探析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0年以来,尤其是中期起,具备了使用互联网的条件后,我们就浸润在一个超越时空的、内容丰富并不断更新、充实的信息世界中.我们从原有的知识出发,依据对反映学习研究的各种新成果、新动向的直觉,并借助于真实的与虚拟的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迅速地捕捉着学习理论研究领域的最新国际动向与不断涌现出来的原创观点.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认知体系也在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不断更新,尤其是多元文化环境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速度令人惊叹.基于此,教与学的行为当然要顺应这样的变化.
  如果一位教师经过了初二至初三的一个循环教学,就可能被称为“老教师”(但老师本人千万别这样认同自己).那么他在下一教学循环过程中,就几乎全部知道了书本上问题答案.如此,他在课堂上就会有意无意地默认这一答案,并引导学生往这一方向思考.这样的行为大部分老师都会有.但显然,这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因为这样做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更阻滞了老师的专业成长.
  倘若老师不知道答案,或者老师只知道部分答案,那样的课堂会是什么样?比如一位新教师在以前的竞赛辅导过程中,诸多问题就只知道一种解释.如此走上讲台后,他会发现自己只能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毫无生气可言,不可能纵横捭阖、旁征博引了.甚至学生会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如果老师顾及自己的知识“权威”,则贻害无穷.假若老师能与学生一起研讨,甚至老师与学生的争辩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才是合理的方法.才是课堂研讨的佳境.
  新课程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本着课程标准而编写,因此许多内容对于老师来说,并不比学生高明多少.这就需要老师俯下身来,投入到新的学习研讨氛围中去.
  笔者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如何比较所听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呢?按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转换思想,即通过人耳听不到声音时的后退距离来反映材料的隔声性能.老师一直是这样教下来的,教学参考书上也是这样写的,至多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到达这一程式上来即可.笔者在教学中并未这样引导学生,因为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想法,出乎笔者的预料之外.
  学生一:可以用噪声监测仪进行测量.(通常老师的反应是搪塞过去,比如说不方便使用.其实对于现在的学生,这种仪器或许是他们未来很稀疏寻常的设备.因此,不仅要让学生会从身边寻找所需物品,更要学会从未来寻找.因此这种方案也是可行的.)
  学生二:使用电脑中的录音功能录制下来,然后采用“波形图”面板播放,通过振动的幅度来比较响度大小.当然,与声源的距离应该保持相同.(事实上,这种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老师应该给予赞许.课堂中的“生成”是多么的美妙!)
  一位听课老师感叹,你们班的学生真好呀,居然想出了这么多他在以往的教学中从来没有想过的方法.(其实在此之前,此类问题他已不知讲过多少次)因此,老师只有一个脑袋,而一个班上有几十个学生,老师又怎能用自己的思维涵盖所有学生的思维呢?何况,老师的思维就真的比学生的思维好吗?如果老师总觉得自己比学生行,那人类又怎么能向前发展呢?
  老师的思维模式已为多年教学经验所局限,而学生则不然.从这一点来看,学生要比老师高明得多.如果老师不主动调整授课方式,转变理念,其结果当然是扼杀了学生的思维.
  物理学家丁肇中给外人的印象是个奇人.他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前不久中国气象局请他作了一场关于寻找反物质的学术报告,使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这位物理学天才.从他的大家风范反思当今中国科技界的氛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在报告结束阶段,许多人提出的问题他经常用三个字来回答:“不知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会去主观推断,他说:“最尖端的科学很难判断是怎么回事”.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就是这个“不知道”促使他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从年轻时代起到现在接近古稀之年,他充满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断发现新事实,由“不知”变为“知之”.对照丁肇中的这几大特点,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老师竟然会自诩为“老教师”,俨然一个万能科学家,什么样的问题都会给出结论性的回答.如此心浮气躁,不能静心研究,怎么能适应新课程?长此以往,创新的东西日少,匠气渐浓,厚积薄发何从谈起.
  科学探究的思想应融入进课堂之中.笔者曾听过一节课,授课老师错把孩子们的幻想当成科学假说,并且还给予了鼓励.事实上,科学类知识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这是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所以老师应该潜心钻研课程标准,更要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笔者曾对部分学校师生及家长进行过一次“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活动.调查内容有涉及科学素养的相关内容.通过调查数据发现,教师们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的.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着一些非科学行为.如教师虽然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和合作的理念耳熟能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较多采用竞赛、限时完成实验的做法.他们虽然也知道今天任何一项重要科学成就,都来自于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他人之间的坦诚合作,但没有理解科学不鼓励与人竞争,而只鼓励与客观世界竞争这一特性.
  目前,基础科学课程中的内容组织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出现了材料、技术的主题,强调跨学科的研究、强调系统的概念、强调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而苏科版教材有机地将一些前沿学科引入了师生的视野里,对于老师与学生,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但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更看重结果,如有的教师习惯于公布“标准答案”、习惯于让孩子们比赛,孩子们也习惯于向教师询问标准答案、重视自己的分数排名和教师的表扬,都与我们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紧密相关.在新课程中教师应该是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懂得教育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索者.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来看,新课程与传统基础教育课程的差别在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区别,这一区别留给教师很大的创新空间.另外,这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教学情景对教师应该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第一线的教师当然会率先体验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冲动所浸透着的喜悦”.
  在教书育人的神圣道路上,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直是教师.任何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无不是经过教师得以实践和实现.作为教育思想与教育现实的纽带,任何教育教学改革都以教师自身理念与方法的更新为前提.新课程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冲击已超越了新课程本身,涉及到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专业化水平、学校文化、教育督导与人事制度等一系列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将来的路还很漫长.
其他文献
中国职业教育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世纪交替、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要坚定地迎接挑战和适时抓住机遇,可以说根本的出路是改革.改革开放20多年来,职业教育在办
“极值问题”是高中物理习题和检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典型问题,是高考大纲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其中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也是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高考中也经常“光顾”极值问题。下面提供三种处理高中物理极值问题的思想方法,供大家参考。  1 找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是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转折点对应的状态,描述临界状态时往往对应“刚好”、“恰好”或“恰好要”等词语,临界状态往往就是极值出现
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开设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及地球的地形结构、气候特征以及地质概貌等。不过,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高中地理教师仍围绕着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并以高考出现的题型等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仍然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策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知识传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  思想品德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
科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中的灵魂, 学习物理必须学会物理学的基本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还是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就特别强调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化方法的培养指导
新课改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落实素质教育成为初中思品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已无法适应当前学生发展需求,初中思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所谓“抓住‘圆心’散射教学”是指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课改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由以往的注重结论逐渐转变为注重过程,所以具有广泛参与度和自由度的探究性学习,以其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性学习方式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于是在探究过程中举足轻重的猜想环节便被频频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  1什么是猜想  猜想是人类活动中时常经历和必不可少的思维环节,它不仅出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在人们遇到日常生活等方
中学物理的学科价值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也应该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该在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探究过程,掌握物理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1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与物理学科价值  1.1科学方法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科学方法是物理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科学方法教育当然应该是物理教学的一部分.一方面物理学科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物理学在长期发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如何发掘学生已有的教育资源?如何抓住教育时机,运用教学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