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岩画调查记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inc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中澳合作了“东南亚晚更新世人群扩散及相关气候环境的变迁”、澳大利亚北部领地卡卡杜国家公园岩画研究保护国际项目(Mirarr Rock Art Project),应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保罗教授(Paul S.C.Ta?on)邀请,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我赴澳大利亚参加了国际联合野外岩画考古调查,旨在为当地原住居民建立岩画遗产数据库。
  卡卡杜国家公园
  调查第一站是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阿纳姆高地卡卡杜国家公园。我与调查组成员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伊瓦教授和她的博士生在新加坡汇合,一起转机前往澳大利亚港口城市达尔文。到达达尔文已是当地时间凌晨1点,次日清晨保罗准备好早餐,我们驾车一整天,在天黑前终于赶到位于卡卡杜国家公园中部的贾比鲁(Jabiru)营地,这里是我们此次调查工作的大本营。


  阿纳姆高地幅员辽阔,位于澳大利亚北海岸线半岛地区。北临阿拉弗拉海,东至卡奔塔利亚湾,西起范迪门湾东岸,南迄罗珀河。这里拥有辽阔的土地和绵长的海岸线、无人的岛屿,充溢着大量鱼群的河流、茂盛的雨林、耸立云端的峭壁以及郁郁的大草原林地。这块土地是世界上最后为数不多的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处女地之一,人口稀少,原住民文化被基本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阿纳姆高地拥有全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岩画绘制传统,直到20世纪60年代,当该地区最后一位主要的岩画艺术家去世,岩画绘制才算完全停止,所以大量的岩画不仅没有被遗忘,与这些画面有关的神话和故事也一直被传颂至今。任何来到这片神奇土地的人都会被那些岩壁上“天马行空”的岩画和深藏于地下数量庞大的考古遗址深深震撼,岩画记载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承载了他们的精神信仰,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灵魂归处。


  此行主要工作是用谷歌地图记录岩画地点并绘制3D岩画分布图,建立仅对岩画学者和保护区管理人员开放的岩画基础资料平台网站。调查队员分为5组,每组4—5人手持GPS记录仪,对岩画点进行地毯式搜寻,详细记录每一处新发现的岩画,并对以往发现的岩画进行复查以发现其变化以及保存情况。根据不同地区岩画特点制作岩画调查表,定期回访原住居民社区并与其交流,同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针对每一个岩画点或其他石质文物保护的措施,这样的工作几乎每年都会由澳大利亚本地岩画学者在阿纳姆高地进行,因此该地区新发现的岩画数量一直在增加,我们此次调查期间就又增加了几十处新的岩画点。
  目前,卡卡杜国家公园已发现7000余处岩画遗址,不仅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全球唯一一处历史最悠久的、依然活着的艺术长廊。


  “X射線”风格岩画
  调查时,我有幸和一位原住民管理员一起工作了一周,他告诉我岩画曾经几乎是每一个原住民的教科书,他们一代又一代学习着岩画的意义、重要性和刻划技法,这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然可以获得这些信息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一种特别的“X射线”风格岩画,作画者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刻划出不同鱼类的外形特征,同时用X射线透视的方法刻划鱼的骨架和内脏分布。这样的鱼类绘画方式在卡卡杜公园内非常常见。同样用这种方式绘制于岩画上的还有袋鼠、鸸鹋、鳄鱼、乌龟,甚至一些现代已经灭绝的大型动物,其中有一副岩画绘制了4万年前已经灭绝的巨型鸟类,是当时主要的狩猎对象,这使我们确定岩画的年代至少距今4万年。 也有一些男人和女人被画出了身体内部构造, 原住民认为这些画面表现了那些正在舞蹈、狩猎或战斗的人们的内在精神状态。有的学者认为,“X射线”风格岩画表现的是那些被祖先神灵所猎获并食用的动物,也有学者认为“X射线”风格岩画有它明确的含义,它与狩猎礼仪有关,希望死去的动物获得重生。


  “米米”风格岩画
  走在卡卡杜公园,翻过一座小丘或者转到巨石、崖壁的另一边,经常突然有岩画呈现在面前,调查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有突然的惊喜。那些时而出现的“米米”(原住民语)风格岩画是最古老的彩绘类型之一,其特征是图像小,男性在作品中出现得较多,但也偶见画得很好的在跳舞或奔跑的女性。人物有着纤细的体态和复杂的头饰,永远保持运动的姿态,大多数的身体向前或向后倾斜,叉开双腿,迈着大步,张开纤长的胳膊,仿佛正在投掷长矛或其他狩猎工具。几乎所有的“米米”人都戴着巨大的头饰,遮住了大部分脸孔,手脚也很少画手指和脚趾等细节。


  “汪吉纳”岩画
  “汪吉纳”岩画广泛发现于澳大利亚北部,由于其特殊的象征意义,原住民每年都会在可以防雨的悬崖或巨石下反复重绘,没人能说清这个传统到底延续了多久。“汪吉纳”被画成人形,通常以横卧的姿态绘于可遮风避雨的岩石下,只有眼睛和鼻子,用白色直线描绘其身体,手和脚用简单的线条表示。一般在“汪吉纳”周围还会画一些小“汪吉纳”,用几个小的头形来表示,据说这些是大“汪吉纳”的孩子们,相伴的还有许多可食用的动植物,如袋鼠、鱼、鸟等,表示这些动物是和“汪吉纳”一同生长着的。
  有学者认为,“汪吉纳”岩画表现的是一种神秘生物,它们与大自然雨后霓虹的大蛇(澳大利亚原住民传说中梦幻时期的生物)之间有密切联系,因而它们象征雨水、好季节以及能够孕育出更多后代的能力。原住民古老传说认为“汪吉纳”原是最早的人类,后来成为精灵,它们在大地上漫游,来去无踪,创造了包括山水河流等自然景物,最后来到洞窟内或岩阴处,在那里变成了岩画。它们的精神通过岩石得到永生,于是这些“汪吉纳”岩画也就成为人们祭祀的对象。   除了以上3种独特的彩绘风格外,团队还对用蜂蜡绘制的岩画进行了采样和年代测定。近几百年来的岩画上记录了欧洲人到达澳洲时的远洋轮船、晚清时期扎着马尾辫的中国人,甚至在一处200多幅岩画叠压画面最上层,画着一辆白色的宝马轿车,真实说明岩画内容反映了原住民看见的所有世界。除了彩绘岩画外,当地还有凿刻岩画、凹穴岩画,更有意义的是,原住民还完好地保留了制作岩画使用的研磨坑和颜料制作方法,我们在调查时经常可以在岩画点附近地面发现研磨坑,这种研磨坑既用于研磨食物也用于研磨岩画颜料,这对了解岩画的制作技法和工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红色似乎在大多数原始族群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考察期间了解到很多原著民的墓葬就在岩画点,传统葬礼是将逝者的尸体放入天然的岩洞中,即第一次埋葬,待尸身完全变成骸骨,再将骸骨取出进行二次葬,在这些二次葬的墓穴里发现的人类头盖骨被涂上一层红色颜料,代表死者的靈魂能得到重生,就像许多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情况一样。


  由于成为世界遗产的时间较早,卡卡杜公园的岩画保护、向公众开放的管理模式也较为丰富,比如有专门招募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向游客讲述岩画知识,宣传保护岩画;在向游客开放的岩画景点修建栈道等公共设施以隔开游客与岩画,避免对岩画造成损坏、污染;设置指示牌、制作宣传册向景区游客介绍岩画及其保护知识;对损坏岩画的行为处以大额罚金等。
  劳拉:昆士兰的巨型岩画艺术长廊


  结束了在卡卡杜国家公园长达一个月的野外调查工作,回到城市进行短暂休整后,我又同保罗教授团队来到昆士兰北部的劳拉岩画遗产地。位于昆士兰州北部的劳拉岩画在澳大利亚非常著名,被称为昆堪保护区(Quinkan Reserves),是世界十大岩画区之一,被国际岩画学者公认为最值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最精彩的几个岩画点已向社会公众开放。


  在远离旅游区的地区进行调查,其工作条件比卡卡杜公园艰苦许多,昆士兰州北部为热带气候,天气干热,没有可租赁的营地,除了原住民聚居区都是完全未开发的区域,我们只能借用废弃的仓库进行居住,男士们甚至只能在仓库外搭帐篷住宿。这里仿佛是一处完全没有被现代文明侵扰过的地区,每天工作之余需要自己捡柴烧火做饭,自己挖土坑作灶台,没有洗澡条件,更没有手机和Wi-Fi信号,整个调查区域里的人类几乎只有我们几个调查队员,同时还需时常担心野生动物的侵扰,就这样与世隔绝地工作了20余天。
  遗产区位于劳拉地区西北约70公里的砂岩地,目前发现岩画点102处,有3处较大的岩画走廊,占地1.5万平方公里,周围相伴的还有一些原住民的洞穴墓葬群。这里有各种不同的神人同形像,据说表现的是古代英雄,在当地称看作“守护神”,男女都有。这些形象通常比真人高大,身高超过2米甚至更高,旁边还有巨大的动物形象。


  环境的限制催生了不同种类狩猎工具的产生,岩画上狩猎采集者的狩猎工具可以帮助研究当时的环境、动植物甚至社会关系等诸多问题,例如劳拉年代较早的岩画中常常会发现“回旋镖”,狩猎者发现猎物并将其投掷出去,打中猎物后,回旋镖又回到主人手中。这种回旋镖广泛用于气候变化之前的澳大利亚大陆,当时气候较现在更为干燥炎热,人类居住的环境多为广阔的草原地区,回旋镖可以在开阔的地区发挥效用。随着气候变化,澳大利亚北部很多原本开阔的草原变成了森林,回旋镖就不能再发挥作用,它在后期创作的岩画中所占比例也急剧下降。


  劳拉地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极其庞大,每天傍晚天空中都会飞过数以万计的彩色鹦鹉,仓库周围更是野生孔雀的家,袋鼠和其他有袋类动物也是每天都会遇到的老朋友,巨蜥、鸸鹋、蛇等也时常与我们迎面相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澳大利亚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和气候环境为原住民提供了长期维持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业模式的客观条件,这也是岩画传统能一直延续的原因之一。
  考古学证据表明,澳大利亚最早的人类历史可追溯到距今四万多年,原住民祖先由东南亚来此定居,居住在大陆东南的塔斯马尼亚,称为塔斯马尼亚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分众多部落集团,据统计在欧洲移民进入时,大约就有500多个部落,人口总数31.4万,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用木、石、骨、贝等制作简单的工具,以采集狩猎为生,数万年来,原住民一直是这块封闭大陆唯一的居民。直到1432年,中国人在达尔文附近登陆,随后1605年,荷兰人W.詹兹、D.哈托格、A.J.塔斯曼等先后勘察和登上了澳大利亚的部分海岸,再后来英国人、法国人接踵而来,澳大利亚才开始逐渐被人们认识,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在有文字记录之前,我们了解澳大利亚历史最直观的渠道就是如浩瀚星辰般散落在大地上的岩画遗存。澳大利亚岩画充分展现了原住民经历的历史、精神世界、宗教信仰和生死观念,描绘了几乎所有传说中的神灵、英雄人物和象征霓虹的巨蛇等。
  澳大利亚岩画类型丰富,南部有库纳尔达洞窟中刻着蜿蜒曲折刻纹和“V”字形凹痕的凿刻岩画;中部地区艾尔斯山岩的浅洞里绘有神话中的蜥蜴和半人半猿像;另一些绘画形式也有其他功能,如提供过去事件的历史记录;西澳大利亚州中部沿海是磨刻岩画最集中的地区,大部分作于巨石表面,绘画者磨去深褐色表层,岩石上就出现了赭黄的图形。
  西澳大利亚州及金伯利高原的原住民和其他原始部落民族一样,认为从前的大地和动物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在创世纪的时候,他们的祖先具有超自然的力量,重塑了大地的面貌。后来逐渐从地球扩展到整个宇宙,从而改变了他们自身的形象,成为纯粹的精神。这所谓“创造时期”又有许多阶段,如梦境、永恒等。对传统的原住民来说,岩画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是他们信仰的表达,也是精神生命的一部分,这些绘画揭示了关于自我存在、人生经验和形而上学以及各种动物在其中的经济、宗教生活中重要性的复杂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艺术并考察它与神话、仪式和信仰之间的联系,更深入地理解原住民诸如“梦想”等的抽象概念。
  人类一直拥有极强的表达能力,并且专注于寻找和表达生活中事物的意义,因此才诞生了伟大的宗教、形而上学传统、现代科学以及艺术。这些伟大的精神成就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从第一个会表达自己抽象思维的原始居民开始直到当今社会,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思想愈发深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们需要用思想和精神象征意义等因素作为理解人类行为的前提,在没有文字记录之前,先民是怎样看待人生和世界的,只有依靠考古学、人类学来寻找线索。
  (作者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
其他文献
公元前10—前7世纪间,两河流域曾出现过一个军事强国——亚述帝国,这一时期是古代亚述人最强盛的时期。亚述帝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一度将势力扩张到西亚大部分地区乃至埃及地区。其都城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苏尔)是当时世界性的大都会。随着财富的增加,尼尼微的城市建筑出现了兴旺景象:宫殿廊院巍峨,神庙寺塔林立。在这些宏大建筑物内装饰着无数的雕刻和壁画。  从亚述艺术的总体情形来看,这一时期最精彩的作品是宫
期刊
夏鼐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开创了国际视野下从多学科角度综合研究中国考古学问题的先河。相较夏鼐在专业领域内的崇高地位,学界关于夏鼐生平事迹和学术经历的论述则显得单薄,除2010年出版的《夏鼐先生纪念文集——纪念夏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一书齐全地收录诸多纪念文章外,仅有2016年出版的胡文怡著《认识夏鼐——以为中心》。新近出版的王世民
期刊
窗棂是应用于窗子之上起到加固、隔挡、装饰等作用的木构元件,是古代窗子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还能使窗子具有美感,在建筑中起到点睛作用。对于窗棂发展演变的过程,学者往往重点放在宋代及以后,中国早期窗棂的研究近乎空白。由于早期文献及考古实物材料的不足,窗棂产生时代、形式演变脉络等问题仍然模糊。  窗子的产生及原始形式  从考古出土材料上来看,今天中国境内最早的房屋建筑约产生于八千多年前,如甘肃秦安大
期刊
1974年陕西临潼县西阳村的村民打井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沉睡千年的地下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真人大小、形态逼真的兵马俑不但为世人呈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雄才伟略,也赋予了史书典籍以鲜活的生命,让秦文化变得立体化、真实化、生活化。  2020年初,山东博物馆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全国24家文博单位,打造“六合同风——秦文化大展”,力图通过宏大的叙事展现秦国和秦朝的历史、大一统的秦王朝对中华民族2
期刊
巨野文庙  巨野文庙原建于山东菏泽巨野县城北,屡经河患,废立不一。据《巨野县志》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县丞陶友仁因旧址重建文庙,旋被淹没。后县丞吕让移置城东门内,即今址,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正统(1436—1449)、成化(1465—1487)、正德(1506—1521)年间相继修葺,“天启二年(1622)二月郓城、巨野地震。……巨野城垛口、垣墙翻覆过半
期刊
为配合寿县新城区路网工程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寿县文物局于2018年9月—2019年12月对状元南路项目涉及寿春城遗址八里村地点的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八里遗址处于寿春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中的“地下文物埋藏区”,前期考古钻探发现有灰坑、灰沟及疑似夯土基址等遗迹现象。出于探索重点遗迹分布范围和形制结构等问题的考虑,本次发掘实际揭露面积约2900平方米,发现夯土建筑基址(群)1处、灰坑2
期刊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国土面积80%左右,东北部被天山山脉环绕,西南部被帕米尔高原环绕,被山峦环绕而相对孤立,这样的天然屏障对吉尔吉斯文化得以较好传承起到了保护作用。境内天山东西横亘,将该国分割成南北两个相对独立的地域,人们集中居住在北部以楚河谷地为中心的平原地带和南部费尔干纳盆地周边地区,由此逐渐形成了吉尔吉斯斯坦政治文化传统上的南北差异。  因其在地理位置上连接了欧亚大陆,也是丝
期刊
龍崖城遗址位于重庆南川区三泉镇马嘴山,又名龙岩城、马脑城、马颈关、蟠龙寨、天城山。2019年11月,为了配合龙崖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龙崖城遗址开展了系统考古调查工作,完成口述史调查、城防结构、城址布局、重要建筑的分布、现状测绘、保存状况评估等工作。  龙崖城遗址宋代遗迹较为丰富,保存情况较好。城墙基本都构筑于基岩之上,在基岩缺口或是地势低洼处均筑有城墙,城墙根据地势呈不
期刊
成立于1930年的美国体质人类学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简称AAPA)是一个以促进和推动體质人类学研究、教育和公共宣传为目标的活跃的专业协会,它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体质人类学学科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le? Hrdli?ka 1930—1931年就职于美国体质人类学家协会,是协会第一任主席,也是创建协会的
期刊
《考古学与史前文明》  【美】布赖恩·费根 著,袁媛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6月  本书第一部分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考古学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考古理论到年代测定技术,从科学的发掘流程到全球各地的田野挖掘实践经验;第二部分详细梳理了250万年的人类史—史前人类如何从非洲扩散至全世界?为什么有些社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另一些则发展出了农业或是更高级的城市文明等等。  《苏秉琦、张光直、俞伟超论良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