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一种教育工具却被教育者忽视了。教育改革已走过二十年的探索历程,但民族地区综合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因此,要下大力抓好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民族地区 音乐 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而民族学校的音乐课,教育者忽视了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真正含 义,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因此,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也就是教老师爱好的、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乐器和舞蹈的培养。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现状亟待改变,搞好音乐教育这一突破口,将会给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带来勃勃生机,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科学的育人观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生活世界的出现而产生和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寓于生活世界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紧密结合。随着文字的出现以及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教育活动开始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世界中离析出来。尤其是到了近代,现代科学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也逐步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源于生活世界的教育活动在借助理性和科学迈向现代化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付出了与生活世界隔离的代价。教育世界中的人文意蕴和精神价值被遮蔽,生活的丰富性和创造性被抽象化,教育世界变成了数字、文字和符号的单调世界。而民族地区学校的音乐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素质低,相应的教学设备欠缺或没有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音乐教学水平发展滞后,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普及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音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我国许多先进的中小学进行的音乐教育实践表明,学习音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帮助发展情感和提高语言技巧,提高数学演算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因此,重视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就是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智能提高,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的培养向学校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
二、成功在于创造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师能够真正“走进”新课程的还不够多,就整体而言,观念更新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区音乐教师。我们要“走近”新课程,对于陈旧的教育观念努力更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师对于新课程普遍存在着敬畏的态度,大家误以为那些理念有多么高深,模式有多么复杂。走近了,了解了,我们才发现新课程理念的“亲和力”,它主要是对教育实践中一些成功经验的提炼,对一些存在问题的纠正。“走进”新课程,积极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就能把新课程理念变成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要注重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本民族地区文化特点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创造出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在音乐教学中,要给學生演唱家乡民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类热爱自己家园的美好情感,适当的、巧妙挖掘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和学生生活资源,面向学生心理特点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本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师应当看到我们的优势和身边的资源,把新课程理念通过自己的消化、实践和探索,创造出既符合先进理念又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音乐教学模式。
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民族地区音乐教师要紧跟教育技术发展的脚步,随时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理解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决定了音乐教学内容必须要形象化和直观化,所以音乐教师就要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技术已达到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设置的需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授课内容中,不好形容,难以捉摸的图画或者情境,用多媒体的手段呈现出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意境。例如游戏教学法应用于音乐课堂,就意味着,音乐和游戏必须相结合,音乐课需要有游戏从而教学效率更高效,游戏也不可脱离音乐而存在,以免丧失音乐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两者之间度的问题。但是一定要综合考虑音乐性、趣味、可操作性等多个凶素,根据教学进度、教学条件以及学生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做出合理的
安排。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性,也可以利用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在设置游戏之前,教师就要首先明白所设置的课堂游戏的重点和目的。从而在课堂当中,适时合理的加以利用。
四、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力度
我国要实现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科教兴国,一定要狠抓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但由于民族地区学校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总认为音乐是副科,经常为语文、数学让道。且民族地区学校的音乐教师理论水平低,综合操作技能差,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稳定和加强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对有音乐爱好和有兴趣而且又能基本担任音乐课的教师,定期进行乐理、唱歌、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以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一方面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这是物质基础与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长要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大工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诸多现实困难,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因此,要保存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从民族地区入手。对于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来说更是便利,对传统音乐文化触手可及,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资源。民间传统音乐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适合民族的特点,容易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共鸣。因此,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一些本地的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进行演出,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使他们了解本土音乐。这样既丰富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民族地区音乐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综合性、群众性,因此大力抓好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民族地区 音乐 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而民族学校的音乐课,教育者忽视了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真正含 义,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因此,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也就是教老师爱好的、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乐器和舞蹈的培养。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现状亟待改变,搞好音乐教育这一突破口,将会给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带来勃勃生机,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科学的育人观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生活世界的出现而产生和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寓于生活世界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紧密结合。随着文字的出现以及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教育活动开始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世界中离析出来。尤其是到了近代,现代科学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也逐步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源于生活世界的教育活动在借助理性和科学迈向现代化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付出了与生活世界隔离的代价。教育世界中的人文意蕴和精神价值被遮蔽,生活的丰富性和创造性被抽象化,教育世界变成了数字、文字和符号的单调世界。而民族地区学校的音乐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素质低,相应的教学设备欠缺或没有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音乐教学水平发展滞后,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普及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音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我国许多先进的中小学进行的音乐教育实践表明,学习音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帮助发展情感和提高语言技巧,提高数学演算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因此,重视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就是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智能提高,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的培养向学校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
二、成功在于创造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师能够真正“走进”新课程的还不够多,就整体而言,观念更新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区音乐教师。我们要“走近”新课程,对于陈旧的教育观念努力更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师对于新课程普遍存在着敬畏的态度,大家误以为那些理念有多么高深,模式有多么复杂。走近了,了解了,我们才发现新课程理念的“亲和力”,它主要是对教育实践中一些成功经验的提炼,对一些存在问题的纠正。“走进”新课程,积极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就能把新课程理念变成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要注重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本民族地区文化特点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创造出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在音乐教学中,要给學生演唱家乡民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类热爱自己家园的美好情感,适当的、巧妙挖掘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和学生生活资源,面向学生心理特点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本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师应当看到我们的优势和身边的资源,把新课程理念通过自己的消化、实践和探索,创造出既符合先进理念又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音乐教学模式。
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民族地区音乐教师要紧跟教育技术发展的脚步,随时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理解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决定了音乐教学内容必须要形象化和直观化,所以音乐教师就要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技术已达到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设置的需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授课内容中,不好形容,难以捉摸的图画或者情境,用多媒体的手段呈现出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意境。例如游戏教学法应用于音乐课堂,就意味着,音乐和游戏必须相结合,音乐课需要有游戏从而教学效率更高效,游戏也不可脱离音乐而存在,以免丧失音乐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两者之间度的问题。但是一定要综合考虑音乐性、趣味、可操作性等多个凶素,根据教学进度、教学条件以及学生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做出合理的
安排。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性,也可以利用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在设置游戏之前,教师就要首先明白所设置的课堂游戏的重点和目的。从而在课堂当中,适时合理的加以利用。
四、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力度
我国要实现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科教兴国,一定要狠抓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但由于民族地区学校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总认为音乐是副科,经常为语文、数学让道。且民族地区学校的音乐教师理论水平低,综合操作技能差,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稳定和加强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对有音乐爱好和有兴趣而且又能基本担任音乐课的教师,定期进行乐理、唱歌、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以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一方面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这是物质基础与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长要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大工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诸多现实困难,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因此,要保存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从民族地区入手。对于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来说更是便利,对传统音乐文化触手可及,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资源。民间传统音乐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适合民族的特点,容易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共鸣。因此,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一些本地的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进行演出,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使他们了解本土音乐。这样既丰富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民族地区音乐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综合性、群众性,因此大力抓好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