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清水秀的江西省自古就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风景名胜众多,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江西已然成为国内新兴旅游热点地区之一。2011年江西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收入跨越千亿、旅游品牌独领风骚、红色旅游领跑全国、山水旅游迅猛发展、乡村旅游脱颖而出、温泉旅游异军突起。那么,江西旅游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在新起点下江西旅游业又将如何做到进位赶超?未来旅游发展又将如何规划部署?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江西省旅游局王晓峰局长。
记者:据记者了解,2011年是江西旅游业大丰收的一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达1.6亿人次,同比增长47.8%,增幅位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35.15%,增幅居全国第4位,江西正式迈入了旅游千亿元俱乐部。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您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王局长:2011年,我省旅游行业扩大开放,锐意创新,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有效拓展客源市场,
“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旅游市场繁荣有序,旅游产业发展红火,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其重要的因素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高位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苏荣书记两次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勉励我们“事在人为、业在人创”,这对全省旅游行业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鹿心社省长批示:“我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潜力大,赞成从更高层次上谋划推动,将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朱虹副省长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确定了“江西风景独好”旅游主题口号,协调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加大江西旅游宣传,并亲自带队赴国内外推介江西旅游,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势推动下,全省以大开放的视角引导,以大联合的行动促进,以大手笔的举措拉动,不断调动全省上下多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了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良好氛围。
记者:江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势头强劲,江西省还提出了“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的发展战略,那么当前江西旅游业发展格局到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王局长: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各部门各领域密切配合,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创新举措。政府大力推动、各方积极参与、全社会大办旅游的格局基本形成。旅游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
红色旅游发展强劲。我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推出一系列红色培训拓展项目,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深受游客喜爱,成为红色旅游和老区经济的有效增长点,也促进了老区整体形象的提升。2011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556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4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和34.5%;完成红色旅游一期规划项目18个,总投资超过5亿元,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环境、配套基础设施等条件得到改善。
温泉旅游脱颖而出。各地加快推进温泉旅游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16个,其中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在建温泉旅游项目35个,总投资213.2亿元。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国家旅游局批准在婺源设立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我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施乡村旅游品质提升计划,积极推进A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创建,吉安市青原区漠陂村和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获评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截至目前,江西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点)600余处,休闲农庄630多家,创评了9个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等。
生态旅游快速推进。推进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建设,编制完成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启动了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建设,创建了一批生态旅游示范设施。靖安县宝峰镇毗炉村被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
休闲旅游、自助旅游、商务旅游渐成气候。我省旅游正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等多种旅游形态转变,旅游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自助旅游成为我省各地旅游接待的重要组成部分。萍乡武功山景区被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评为“全国风景名胜区自驾游示范基地”。
记者:目前江西省旅游业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将如何面对并克服?
王局长: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得不客观地面对旅游业发展的不足,面对这些现状,我认为必须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要树立危机意识。目前全省旅游发展形势很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与全省丰富的资源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省有品牌影响力、有产业规模优势的旅游产品和精品景区较少。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我省旅游产品品质不高,景区综合配套功能较弱,策划创新不够,投入不足。全省旅游文化项目严重缺乏,符合游客需求、创意新颖、市场畅销的产品稀缺,影响了旅游产品的魅力和丰富性,导致旅游产业链不健全,总体效益体现不出来。我省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仍然不大,市场辐射半径较小,中远程市场游客少。同时,各类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要树立机遇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旅游产业有了很好的基础和规模,积蓄了发展的力量,我省旅游发展进入了历史机遇期。任何经济发展都有其周期性规律,如我们能在新周期的节点上把握机遇,脱颖而出,就可能实现新的突破。同时,随着国家关于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消费宏观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总体目标,极大地为我们拓展了发展的空间。
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原生动力。如果因循守旧,步人后尘,简单地模仿抄袭,缺乏个性,起点不高,很容易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泥潭。全省旅游资源丰富,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各地发展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一定要注重突出资源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找准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靠策划创意来凸显优势,求新出奇,才能取得佳绩,才能可持续发展。
记者:“江西风景独好”的旅游品牌已逐唱响全国,接下来江西旅游品牌的推广将如何继续占领宣传高地?
王局长:“江西风景独好”这一旅游宣传口号推出后,我省策划了一系列宣传营销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旅游品牌迅速唱响大江南北,为江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今年,我们还将采取一系列的宣传举措,以提升这一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继续加大“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广告片央视投放力度。2012年我们将集中全省力量,加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投 放,鼓励和支持积极性高、有条件的设区市、重点景区扩大在央视的宣传力度。同时,要相对集中资金、集中区域、集中时段在各类媒体上加大对“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的持续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江西旅游影响力。
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争取国家旅游局支持,集中力量举办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世界旅行商大会,广邀境内外大旅行商参加,以扩大江西旅游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积极开展国内市场营销活动。省旅游局组织整合全省旅游宣传资源,实施“点对点”客源市场营销,按照“营销主题化、市场区域化、覆盖网格化、推广集约化、形象最优化”的原则,整合媒体、旅行社和游客输送渠道,统一政策,统一品牌,统一形式,联合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做大旅游市场。
持续加大境外市场开发力度。以各种中外交流活动为平台,举办以“江西风景独好”为主题的旅游推介活动,将其培育成我省入境游新的增长点。
继续拓展新媒体营销。启动“江西智慧旅游”工程,打造江西智慧旅游网,与淘宝网合作推广销售江西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强化旅游景区、城市和旅游企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记者:您在2012年江西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那么,未来江西将如何实现旅游业新跨越,有哪些目标规划和战略部署?
王局长:我们在2012年的工作目标是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次1.9亿,增长18.82%;旅游总收入1300亿元人民币,增长17.55%;接待入境旅游人次160万,增长17.79%;旅游外汇收入4.95亿美元,增长19.28%。
“十二五”期间,我省还将坚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总体要求,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总体定位,加快资源、要素整合,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景区设施,大力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构建赣北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赣中南红色经典旅游圈和赣西绿色精粹旅游圈;加快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扩大旅游产业对外开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全面开拓旅游市场,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
记者:据记者了解,2011年是江西旅游业大丰收的一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达1.6亿人次,同比增长47.8%,增幅位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35.15%,增幅居全国第4位,江西正式迈入了旅游千亿元俱乐部。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您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王局长:2011年,我省旅游行业扩大开放,锐意创新,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有效拓展客源市场,
“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旅游市场繁荣有序,旅游产业发展红火,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其重要的因素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高位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苏荣书记两次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勉励我们“事在人为、业在人创”,这对全省旅游行业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鹿心社省长批示:“我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潜力大,赞成从更高层次上谋划推动,将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朱虹副省长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确定了“江西风景独好”旅游主题口号,协调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加大江西旅游宣传,并亲自带队赴国内外推介江西旅游,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势推动下,全省以大开放的视角引导,以大联合的行动促进,以大手笔的举措拉动,不断调动全省上下多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了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良好氛围。
记者:江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势头强劲,江西省还提出了“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的发展战略,那么当前江西旅游业发展格局到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王局长: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各部门各领域密切配合,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创新举措。政府大力推动、各方积极参与、全社会大办旅游的格局基本形成。旅游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
红色旅游发展强劲。我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推出一系列红色培训拓展项目,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深受游客喜爱,成为红色旅游和老区经济的有效增长点,也促进了老区整体形象的提升。2011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556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4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和34.5%;完成红色旅游一期规划项目18个,总投资超过5亿元,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环境、配套基础设施等条件得到改善。
温泉旅游脱颖而出。各地加快推进温泉旅游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16个,其中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在建温泉旅游项目35个,总投资213.2亿元。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国家旅游局批准在婺源设立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我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施乡村旅游品质提升计划,积极推进A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创建,吉安市青原区漠陂村和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获评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截至目前,江西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点)600余处,休闲农庄630多家,创评了9个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等。
生态旅游快速推进。推进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建设,编制完成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启动了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建设,创建了一批生态旅游示范设施。靖安县宝峰镇毗炉村被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
休闲旅游、自助旅游、商务旅游渐成气候。我省旅游正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等多种旅游形态转变,旅游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自助旅游成为我省各地旅游接待的重要组成部分。萍乡武功山景区被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评为“全国风景名胜区自驾游示范基地”。
记者:目前江西省旅游业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将如何面对并克服?
王局长: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得不客观地面对旅游业发展的不足,面对这些现状,我认为必须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要树立危机意识。目前全省旅游发展形势很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与全省丰富的资源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省有品牌影响力、有产业规模优势的旅游产品和精品景区较少。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我省旅游产品品质不高,景区综合配套功能较弱,策划创新不够,投入不足。全省旅游文化项目严重缺乏,符合游客需求、创意新颖、市场畅销的产品稀缺,影响了旅游产品的魅力和丰富性,导致旅游产业链不健全,总体效益体现不出来。我省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仍然不大,市场辐射半径较小,中远程市场游客少。同时,各类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要树立机遇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旅游产业有了很好的基础和规模,积蓄了发展的力量,我省旅游发展进入了历史机遇期。任何经济发展都有其周期性规律,如我们能在新周期的节点上把握机遇,脱颖而出,就可能实现新的突破。同时,随着国家关于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消费宏观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总体目标,极大地为我们拓展了发展的空间。
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原生动力。如果因循守旧,步人后尘,简单地模仿抄袭,缺乏个性,起点不高,很容易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泥潭。全省旅游资源丰富,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各地发展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一定要注重突出资源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找准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靠策划创意来凸显优势,求新出奇,才能取得佳绩,才能可持续发展。
记者:“江西风景独好”的旅游品牌已逐唱响全国,接下来江西旅游品牌的推广将如何继续占领宣传高地?
王局长:“江西风景独好”这一旅游宣传口号推出后,我省策划了一系列宣传营销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旅游品牌迅速唱响大江南北,为江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今年,我们还将采取一系列的宣传举措,以提升这一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继续加大“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广告片央视投放力度。2012年我们将集中全省力量,加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投 放,鼓励和支持积极性高、有条件的设区市、重点景区扩大在央视的宣传力度。同时,要相对集中资金、集中区域、集中时段在各类媒体上加大对“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的持续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江西旅游影响力。
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争取国家旅游局支持,集中力量举办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世界旅行商大会,广邀境内外大旅行商参加,以扩大江西旅游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积极开展国内市场营销活动。省旅游局组织整合全省旅游宣传资源,实施“点对点”客源市场营销,按照“营销主题化、市场区域化、覆盖网格化、推广集约化、形象最优化”的原则,整合媒体、旅行社和游客输送渠道,统一政策,统一品牌,统一形式,联合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做大旅游市场。
持续加大境外市场开发力度。以各种中外交流活动为平台,举办以“江西风景独好”为主题的旅游推介活动,将其培育成我省入境游新的增长点。
继续拓展新媒体营销。启动“江西智慧旅游”工程,打造江西智慧旅游网,与淘宝网合作推广销售江西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强化旅游景区、城市和旅游企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记者:您在2012年江西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那么,未来江西将如何实现旅游业新跨越,有哪些目标规划和战略部署?
王局长:我们在2012年的工作目标是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次1.9亿,增长18.82%;旅游总收入1300亿元人民币,增长17.55%;接待入境旅游人次160万,增长17.79%;旅游外汇收入4.95亿美元,增长19.28%。
“十二五”期间,我省还将坚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总体要求,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总体定位,加快资源、要素整合,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景区设施,大力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构建赣北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赣中南红色经典旅游圈和赣西绿色精粹旅游圈;加快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扩大旅游产业对外开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全面开拓旅游市场,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