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81-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乐此不疲。任何人只要对从事的某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他就能积极、创造性地去完成它。相反,如果他对从事的某项工作不感兴趣,不要说创造性地工作,就是一般性地完成任务都是困难的。因此,有兴趣是人们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在培养美术特长生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淡化象与不象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本着素质教育的宗旨,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的美术第二课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
一、营造氛围,培养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活动的心理倾向。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的状态。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美术特长生一般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但因年龄、心理等原因,仍不够稳定,辅导老师的一个任务就是如何引导、营造氛围,使其对美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成为他们在美术方面不断刻苦学习、自主探究的不竭源泉与动力。
1.依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绘画方向
有了一定绘画基础后,再以想象为辅。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所想象的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好动,思维跳跃性强,善于模仿的特点。养成对听到、看到,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先定好想象主题,然后用自己的想法用艺术语言——线条、色彩等表达出来。由于决大多数同学基础不是很扎实,在上课时让其先临摩,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后培养学生记忆画,想象画等。开设一些手工游戏相结合课。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深厚的兴趣。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各项美术活动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活动动机,认识到活动的意义,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有积极意义的兴趣。而教师本身的兴趣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有熟练的绘画技术和语言艺术,从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学生美术兴趣的产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认可了老师了,那么教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中学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3.定时开展一些美术展览和绘画比赛
针对学生的一些生活实际和一些节假日,让学生的绘画才能有用武之地。也借此得以充分展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积极性。鼓励那些有新意的作品。同学之间可以展示、交流作品,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别人的意图。学习到新的艺术语言。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新的创意,逐步完美构思。在期末举办一次小画展
二、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
1.“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艺术教育虽然也有机巧的成分,但最终目的是对个性化及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挖掘。在书法学习中,教与学双方都应当注意,将学习对象的特点与学习者的性情协调统一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书法学习的深入持久和个性风格的创造发挥。书法教育如此,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指导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有自己有选择的空间。
2.注重导课的新颖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任课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新一个轻松愉快的“开场白”,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能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达到想学、爱学。导入,要以自然为切入点,利用变化图片,创设情境,关注学生需要,让学生不但理解到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饶有兴趣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3.形式的多样,有效教学
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这是美术教育乃至艺术教育的一个出发点。
三、注重方法引导,提高表现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美术静态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结果,而且更需要注重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评价在培养美术特长生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课外教学过程的培养
有人说:美术是“无错误的学科”。教育家赫德曾说:“创造型儿童显著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要通过美术教育形式的多元化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需要,也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标》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要改變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理解他们的眼高手低,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不从过多的艺术性考虑,注重过程评价,通过设计“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学生会一定在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收获许多。
2.采取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艺术赏析能力
有人说:“评价是教学的瓶颈。”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理论家尹少淳教授指出,现代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借助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我们应关注该理论所包含的发展观,认识到关注人的统一性或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方法论。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一个由多元特性所构成的美术课程,其评价方式也必然是开放的和多层面的,它往往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因此,对于学生的作业美术教师可以多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交流型评价方式进行。
3.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重视教师和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如果学生懂得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那将会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评价卡来评价自己的美术作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乐此不疲。任何人只要对从事的某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他就能积极、创造性地去完成它。相反,如果他对从事的某项工作不感兴趣,不要说创造性地工作,就是一般性地完成任务都是困难的。因此,有兴趣是人们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在培养美术特长生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淡化象与不象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本着素质教育的宗旨,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的美术第二课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
一、营造氛围,培养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活动的心理倾向。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的状态。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美术特长生一般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但因年龄、心理等原因,仍不够稳定,辅导老师的一个任务就是如何引导、营造氛围,使其对美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成为他们在美术方面不断刻苦学习、自主探究的不竭源泉与动力。
1.依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绘画方向
有了一定绘画基础后,再以想象为辅。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所想象的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好动,思维跳跃性强,善于模仿的特点。养成对听到、看到,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先定好想象主题,然后用自己的想法用艺术语言——线条、色彩等表达出来。由于决大多数同学基础不是很扎实,在上课时让其先临摩,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后培养学生记忆画,想象画等。开设一些手工游戏相结合课。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深厚的兴趣。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各项美术活动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活动动机,认识到活动的意义,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有积极意义的兴趣。而教师本身的兴趣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有熟练的绘画技术和语言艺术,从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学生美术兴趣的产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认可了老师了,那么教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中学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3.定时开展一些美术展览和绘画比赛
针对学生的一些生活实际和一些节假日,让学生的绘画才能有用武之地。也借此得以充分展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积极性。鼓励那些有新意的作品。同学之间可以展示、交流作品,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别人的意图。学习到新的艺术语言。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新的创意,逐步完美构思。在期末举办一次小画展
二、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
1.“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艺术教育虽然也有机巧的成分,但最终目的是对个性化及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挖掘。在书法学习中,教与学双方都应当注意,将学习对象的特点与学习者的性情协调统一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书法学习的深入持久和个性风格的创造发挥。书法教育如此,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指导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有自己有选择的空间。
2.注重导课的新颖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任课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新一个轻松愉快的“开场白”,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能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达到想学、爱学。导入,要以自然为切入点,利用变化图片,创设情境,关注学生需要,让学生不但理解到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饶有兴趣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3.形式的多样,有效教学
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这是美术教育乃至艺术教育的一个出发点。
三、注重方法引导,提高表现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美术静态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结果,而且更需要注重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评价在培养美术特长生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课外教学过程的培养
有人说:美术是“无错误的学科”。教育家赫德曾说:“创造型儿童显著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要通过美术教育形式的多元化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需要,也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标》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要改變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理解他们的眼高手低,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不从过多的艺术性考虑,注重过程评价,通过设计“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学生会一定在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收获许多。
2.采取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艺术赏析能力
有人说:“评价是教学的瓶颈。”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理论家尹少淳教授指出,现代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借助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我们应关注该理论所包含的发展观,认识到关注人的统一性或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方法论。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一个由多元特性所构成的美术课程,其评价方式也必然是开放的和多层面的,它往往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因此,对于学生的作业美术教师可以多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交流型评价方式进行。
3.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重视教师和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如果学生懂得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那将会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评价卡来评价自己的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