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音乐 冰雪的传奇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ntin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的音乐传奇
  
  北欧很早就有居民定居,并且发展出很丰富的文化成果。长诗《埃达》和《传奇》就是这些先民贡献给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北欧严寒的气候和贫瘠的地表资源促使当地的人们很早就依靠渔猎为生。久而久之,建立起了强大而令人胆寒的海上力量,这使得北欧海盗可以赶走古罗马的后裔,一度统治着英伦三岛,据说现在的英国人70%以上仍然拥有北欧人种的血统。
  当然,早期的文化和历史是学者们关心的事情,对于音乐和音响爱好者而言,现代北欧精湛的木加工业以及严谨简约的设计,制造出的优质音响产品才是最喜闻乐见的。事实上,19世纪末,在现代音响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北欧的音乐家已经带给全世界的听众一种独特的音乐。那是一种严肃的、散发着原木般质感和芳香,同时又别具一格的音乐。
  严肃的气息和严谨的态度,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历史上和北欧人斗得你死我活的西欧强大民族——日尔曼。当然,德国人一直把自己同北欧文明联系在一起。《尼伯龙根之歌》,这部点燃瓦格纳艺术之火的长诗就让我们感受到这两地文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19世纪末的北欧音乐家们,很少没有到德国留学的经验。出生于1843年的格里格和1856年的辛丁都曾在莱比锡留学。这种留学生涯带给他们的是严谨的作曲规范,在早年,他们甚至都为德语诗词谱写艺术歌曲。曾经获得大奖的唱片《雪中钻》(芭芭拉·邦妮演唱的北欧艺术歌曲)中就有许多这类作品,音乐严格而充满均衡的美感,宛如舒伯特和舒曼嫡系继承人的创作。毫无疑问,格里格的《抒情小品》也是对门德尔松的《无词歌》的模仿。
  不过,格里格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民族语言,那种木质的气息渗透在他后来的作品当中。这当然不是说那部出名的戏剧配乐《佩尔·金特》,而是那洋洋洒洒的钢琴曲集《挪威小曲》。《挪威小曲》一共有150多首,不过,最长的也不过两三分钟,大多数曲子只有几十秒。格里格把他采集到的民歌小调配成钢琴小曲,没有添加任何人为造作的创作技法,留下了纯粹的原汁原味的挪威歌调。虽然录音非常罕见(似乎只有NAXOS的格里格钢琴作品全集中有),但任何听过这套作品的人都会对此赞不绝口。这种无瑕的感受就如同冰雪一般纯净,表现出北欧人的朴实无华。
  西贝柳斯的《芬兰颂》同样带着北欧特有的冷冽和质朴,但却粗壮有力得多。芬兰的命运潮起潮落,她临近强大的俄罗斯,反抗与被征服成了芬兰历史中永恒的主题。肖邦在征服者面前高奏雄壮的《波兰舞曲》,西贝柳斯的爱国热诚则化作气势恢宏的《芬兰颂》。西贝柳斯还愿意用自己的音乐讲述芬兰的传奇——英雄列敏凯宁的冒险与冥府的天鹅融入不朽的乐章之中,粗放而狂暴的乐队显示了芬兰人不屈不挠的坚毅精神。
  
  当代北欧的音乐传奇
  
  北欧音乐独特的清澈、冷峻得益于他们文化的悠久以及严酷的生存环境。不过,20世纪的北欧,已经是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优良的环境保护,以及先进的科技,使北欧人开始过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恐怕比他们的祖先在史诗中幻想的王国更加美好。但北欧人性格中的刚毅和质朴却没有随着生活的改变而褪色。
  在此基础上,新北欧音乐家更以一种团结的方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指挥家埃萨-皮卡·萨洛宁就是这新传奇的书写人之一。北欧的表演艺术一直十分发达,特别是在演唱瓦格纳的歌剧方面,曾经涌现太多传奇人物。从梅尔肖、弗拉克什塔特到今天的萨尔米能。真正像萨洛宁这样获得世界声誉的指挥家倒的确为数不多。萨洛宁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北欧音乐的支持,同样,他的成功也促成北欧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萨洛宁与作曲家卡佳·撒里亚霍的合作专集就是这种新传奇的作品。唱片中收录了这位刚刚年过半百的女作曲家的三部新作品。其中为女高音和乐队而作的5首歌曲《爱之城堡》最为突出,而据作曲家自己所说,萨洛宁和女高音唐·厄普肖给了她很大的帮助。
  萨洛宁自己也写作音乐作品。虽然比不上那些专业音乐家的作品技艺娴熟,但在纯美的体验上,却毫不逊色。他的《变奏》是因5位历史上杰出女性的事迹而激发出的灵感。这5段音乐如诗如画,体现着新一代的北欧人对历史、对美的独特思考和体验。
  另外,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安?索菲?范欧塔,目前也被誉为最无可匹敌的中生代女中音歌唱家。她早年就读于伦敦市政厅音乐戏剧学院,1982年加入贝斯歌剧院的合唱团。其歌路之广,从巴洛克音乐到现代作品无所不包,尤擅长演唱莫扎特和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她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世界所有著名歌剧院。80年代以来,在各大国际音乐节上,范欧塔频频受邀出席并登台演唱。1996年,她在扎茨伯格音乐节上举办了她的首次独唱音乐会,随后巡演于欧洲和北美各地。1997年1月,一曲出色的“Handle's Ariodante”,使她成为各大媒体着墨渲染的热门话题。而她的卓越表现,也使她在1995年至2000年间荣获了诸如Cannes古典音乐大奖、德国Echo-Klassik“年度最佳歌唱家”以及英国和法国 “年度最佳艺术家”等多个世界重要奖项的首肯。1997秋,这位金发碧眼、身高182公分的帅气女人再次发起挑战,她要在自己的日本演唱会上首度出演与自己外形气质大相径庭的经典人物卡门,结果成功地捕捉到这位吉普赛女郎的神韵。而从1985年起便开始灌制唱片的她,多张唱片亦频仍获奖,其中,她与托马斯?考斯特以及柏林爱乐交响乐团新近合作的“Des Knaben Wunderhorn”获得了2000年格莱美奖的殊荣。
  冰雪中的北欧,音乐传奇仍在继续。
其他文献
佩奇·李:《女人本色》    Peggy Lee:I'm A Woman  代理:上扬音乐公司  简介:一曲“发烧”(Fever)让乐迷永远记住了美国娱乐史上的传奇人物——佩奇·李,其充满磁性的嗓音,尤其是极具俏皮、深邃和神秘的演绎风格让她成为了美国爵士及主流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女歌手之一。这张名为《女人本色》的专辑则是唱片公司将佩奇最为经典的时代翻唱曲连同她的代表曲目兼收并蓄的收藏级大碟,无论演绎哪
期刊
C.D  炎炎酷暑,郁闷烦躁,高温让人懒得出门。然而,生活总是要进行,娱乐还是要继续,哪怕只有斗室的空间。  玩了会儿暴力赛车游戏《GTA》,当了一会儿飞车劫匪,干了些人神共愤的罪恶勾当,我突然觉得自己拿个GAMEPAD傻跟着高潮,怎么都是无能者无聊透顶的意淫举动。郁闷中把PS2关了,找了一套放了许久没有看过的碟,随便捡出一张扔进了DVD的盘仓。随后,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这套碟的名字叫做《俄罗斯
期刊
百老汇的梦幻制造者    可能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和提姆·雷斯的音乐剧太值得大书特书,上期我们花了很大的篇幅,才介绍了他们的两套音乐剧的唱片。那么,音乐剧历史上,还有没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其他重量级组合呢?  记得在上期,我曾经提到过,在上世纪50年代,英伦对岸的纽约百老汇也出现过一对名垂史册的音乐剧创作人,他们就是作曲家Richard Rodgers(理查德·罗杰斯)和词作家Oscar Ham
期刊
比利·考根(Billy Corgan)又一次站在了麦克风前。“耶稣,我接受了十字架,我接受了一切,跟随你离开。”依然是那令人窒息的吐字和令人窒息的祈祷,黑上衣,袖管那么长,胸前印了一只印度神象图案。马特·斯威尼(Matt Sweeney)、大卫·帕尤(David Pajo),加上他自己,一共三把吉他,在共振及啸叫中重复一句改编自福音歌曲的唱词,一遍又一遍“耶稣,我……”——来自Zwan乐队首张大碟
期刊
关键词:非典、隔离、疑似病例、消毒、防护……  最近的日子里,恐怕没有比这些词汇更让人关注的了。  700年前,欧洲也发生过一次不得了的瘟疫,情况比我们现在要糟得多。史上有好些小说、诗歌、电影都记载和描述过当时凄惨的境况。整村的人死去、满城的人患病。比大规模的死亡更可怕的,是集体的恐慌和歇斯底里。那时候的欧洲人,信上帝的少,相信神鬼巫术的多。教会认为瘟疫是对信仰危机的惩罚。上帝看到人们相信邪门巫术
期刊
《芙蓉镇》里,尚未NB的姜文说过一句经典台词:“活下去,象畜生一样活下去!”这句台词用到了《金鸡》里,却变成了:“活下去,就算做鸡也要快快乐乐地活下去!”《金鸡》通过一个风尘女子的卖笑岁月展示了人世的冷暖,以及香港这座商业之都20多年来的变化。  窃以为这是今年看过的最优秀的港片,以个人口味而言,觉得比《无间道》要好。阿金何许人,70年代末的鱼蛋妹,80年代的舞小姐,90年代的按摩女,新世纪在家开
期刊
C.D  命运中的邂逅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  雨夜,悟净赢了牌局,心情却异常地郁闷。酒吧女夸赞他红色的头发好漂亮,勾起了他不快的回忆,红色是不祥的颜色,是孤独和被遗弃者的颜色。那是悟净心中的死结。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个躺倒在路边的年轻人,一个重伤不起的人,肠子都流了出来,然而,他的脸上竟然还带着笑。  “想不到地狱,竟象是平民的住所。”年轻人在悟净家中醒来。  “不好意思,这里太朴素了。”主人
期刊
世界的角落,总是被赋予神秘和传奇的色彩。当人们还处在天圆地方的半蒙昧状态,天涯海角就让人浮想联翩。中国人的世界观中,蓬莱仙境、西方极乐净土、南海普陀都是大地角落神秘的世界。随着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清晰认识,便开始对地球的极端充满好奇。这中间自然就包括那片孕育了传奇的严寒地带——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北欧,一个更加现代的名词并没有削弱那个地区的神秘色彩,奥丁神的后裔们也就成了新传奇的书写者。
期刊
原来我可以为自己的生活配上千千阕歌。  原来我还是喜欢用简单勾勒欢笑与哭泣。  ——阳阳    3日 晴 14:02   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布拉格广场》    我在等待一个电话。选择,竟然如此简单。  大概我们都是心灰意冷的人。  阳光灿烂的天,让我暂时忘了这个电话。风很大。我决定一个人去放风筝。  朵朵小友发短信给我说,她终于毕业了,唯一遗憾的是一个人进,一个人出。可是我反问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真不敢相信,威利·纳尔逊(Willie Nelson)已经整整70岁了!  这个不羁、执着的老牛仔,弹得一手绝妙的吉它,他蓄着花白的络腮胡子,扎着两束整齐的长辫,穿戴着最时髦的街头服饰,一副超然洒脱的模样。是的,尽管他的脸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但是他的音乐却永远是那样的恬静,那样的优美。  从1957年录制演艺生涯中第一支单曲“昨日的酒”( Yesterday Wine)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