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辩式”课堂教学浅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辩式”课堂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学中,要注重预习,让学生先学后辩;要让学生研读课文,在疑中生辩;教师要恰当点拨,让学生在辩中深究。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辩式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23
  “学辩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课堂内容,形成问题,并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展开辩论,获得真知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把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辩题的引领下积极展开思考探究,大胆质疑,不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一、注重预习,先学后辩
  “学辩式”课堂相对于其他教学,它的优势在于学生要想辩得充分,辩得有理有据,就离不开先学。只有先学后辩,学生才能在辩论的过程中迸发出各种新的观点、想法。因此,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
  如,在教学苏教版《虎门销烟》一课时,我布置了以下预习任务:1.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对文本初步的理解感悟。2.搜集林则徐和鸦片的相关资料。3.通过预习,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是自己不知道迫切想知道的?4.读了课文以后,你最想与伙伴们交流探讨的是什么?在一系列预习任务的引领下,学生很自然地就提炼出相关论题:“林则徐销烟这个行动给中国带来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大烟该不该被销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可见,对“学辩式”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只有让学生预习好课文,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表达得有理有据。
  二、研读课文,疑中生辩
  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疑惑。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辩题,引导学生辩明道理,受到教育,使学生对文本的内涵理解得更加透彻。
  如,苏教版教材中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有不少这样的描写:“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总之,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教学时,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祖父”这样放任“我”到底对还是不对?“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包括把园里的青菜都毁坏了,“祖父”也不生气,这是为什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妨让学生分别代表“祖父”和“我”两方进行辩论,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道理。这样,经过辩论,祖父对“我”的宠爱,“我”在园子里生活的惬意、自由等内涵就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中,使他们对文本内容的体验感受更加深刻。从这个课例可以看出,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下放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学生责任感自然被激发出来。在辩论中,学生对“祖父”和“我”的认识和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这样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本,全方位了解文本中的人物,使学生对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认识更加深入。
  三、恰当点拨,辩中深究
  在“学辩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提高。无论是辩题的确立、辩论的过程以及结论的产生,教师的主导作用都不可忽视。在辩论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当学生各抒己见、争持不下的时候,教师要通过恰当的点拨引导把辩论引向深处。
  如,在教学苏教版《游园不值》一课时,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围绕“游园值还是不值”展开了辩论。有的学生认为“‘游园不值’,就是‘不值’的意思,作者想到园子看看,什么也没看到,白跑一趟,当然是不值了。”马上有学生反驳道:“怎么会是不值呢?如果没有作者的游园行动,怎么能够欣赏到‘一枝红杏出墙来’这种独特的美呢?游园当然是很值了。”在学生双方各执一词、争持不下的时候,我适时点拨:“假如你是作者,当你叩门门却许久未开时,你抬头一看,正好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看到一枝红杏,再想想园子里的情景,你有什么想法?你后悔来这一趟吗?你觉得游园到底是值还是不值呢?”经过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作者这样命题的良苦用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辩论并不应只注重过程而不关注结果,应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结果为好。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教师通过适时的点拨,拨开学生心中的迷雾,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灵活运用“学辩式”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张扬学生个性,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下面动物画像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请宝宝用彩笔将隐藏在这些动物身上的数字描出来,看看这些数字组成的是什么动物吧!
期刊
[摘 要]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若能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孩子了解其造字原理,构字规律,便能有效解决汉字初学枯燥、繁难问题,利于减少错别字,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內涵。  [关键词]汉字特点;识字教学;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1-0093-01  语文教学,语言是根
[摘 要]目前的对话教学,由于教师对对话教学的内涵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加精准的把握,使得对话教学更多的是形似而神不似。要提高对话教学的内在品质,就要注重课堂思辨,抓住课堂的有机生成,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表达,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成为传承文化、滋养人性的生命对话。  [关键词]阅读对话 个性 思辨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
找着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核心素养:乐学善学。  给把力  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陀思妥耶夫斯基圆  1.明天是农历正月初八,民间传说是谷子的生日。妈妈和宝宝看完下面这篇关于五谷杂粮的小故事后,妈妈再跟宝宝讲讲五谷杂粮到底包括哪些粮食吧,还可以带宝宝去厨房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中,记事类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教师可运用课题扩展法、段意汇总法、信息重组法、要素提炼法、人物对比法、问题概括法等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关键词]记事类课文 概括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39  记事类课文,顾名思义,就是讲述一件事情。其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故事大意,
前天是妈妈的节日,她是不是穿上了最漂亮的裙子呢?但是,宝贝应该没有见过爸爸穿裙子吧。其实,在有些国家,不仅女人可以穿裙子,男人也有穿裙子的传统哦!这么有趣的事情,快和爸爸一起来分享吧。  蘇格兰裙子:代表家族和社会地位  缅甸裙子:为了凉快  不丹裙子:方便实用  4.斐济裙子:是斐济的国服
杭州市祥符中心幼儿园的谢承翰小朋友,在听了故事《三只小猪》之后,对故事进行了改编,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听过什么故事?能把故事改编成一个新的故事吗?
准备:吸管,杯子,乒乓球.A.将乒乓球放入杯中.B.宝宝和爸爸轮流用吸管向杯内吹气,使乒乓球保持“悬浮”状态.妈妈做裁判,负责计时,保持时间长者为胜.
动物森林要修建一个方形的墙,以防御凶猛的动物。现在,墙已经快完工了,还差几块不同形状的砖头,宝宝,帮动物工程师选一选,下面哪个选项中的砖可以把墙壁补上?
哇!这是糖还是画?可以吃吗?传统的糖人、糖画就是这样令人惊奇。你还可以扫描二维码,欣赏令人拍案叫绝的吹糖人、画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