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You are what you wear ——西方谚语“你即你所穿”,虽然看似玄乎,但一个人在职场上的着装,不仅代表个人品位,也彰显了个性和自我定位,甚至影响着别人看待你的方式。对于向来秉持低调朴素传统的公务员来说,着装的影响同样存在。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公务活动通知,时常在备注栏中明确着装要求。
然而与西方长裙短裙、黑色白色泾渭分明的着装标准相比,我国一些地方大部分公务活动中“着正装”“着便装”看似宽泛,却也有着不少需要把握的“潜规则”。
低调朴素 不是百分百正确
一直在区政府工作的小许最近调动到街道,经常要进社区。可第一次进社区,她就发现不少居民看她的眼神不对——后来,有社区“老法师”提醒她:“你打扮得太漂亮啦!”小许这才发现,也许就是脚上一双细高跟鞋,拉开了自己和居民的距离。
后来再下社区,小许会刻意改变自己原来的着装方式:合身的齐膝裙子换成了耐磨的帆布裤子,高跟鞋换成好走路的平底鞋,长头发也在脑后利落地挽起来。
第一次见面大家不了解你的性格,只能从外表来判断,这时着装就显得很重要。小许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不适合当下环境的着装会直接影响到做事时的心情和行动:自己穿着裙子与高跟鞋,走路时比风风火火的社区工作人员明显慢半拍;精心修护的指甲,也让她在需要动手干活时略显迟疑,这些外在形象带来的困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行为,别人都会看在眼里。
作为一个职业人,无论是公务员还是白领,外在着装最重要的是跟环境相和谐。这是小许的心得体会。她喜欢的高跟鞋,在社区工作时几乎没再穿过,但如果开会交流经验或接待其他单位来访,她仍然会穿回当初那一身。
“低调朴素”似乎一直是公职人员着装的首要“关键词”。然而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一关键词或许并不那么好用。方先生供职于一家事业单位,因工作原因经常和艺术家、创意人员打交道。特别是在举办时装周、设计之都活动周这些活动时,与一群在别人眼中着装近乎“光怪陆离”的艺术家们合影时,白衬衫塞在灰裤子里,再搭黑皮鞋的他反而像个格格不入的异类。
后来为了应对这些活动场合,他也为自己准备了剪裁贴身的格子裤、灰色马甲等平时几乎不会穿着的衣服。在这种环境中,这些衣服会带来一种“安全感”,不会让你觉得被排斥。事实上别人跟你交流时也会当你“自己人”看待。在方先生看来,身为公职人员,着装时最好观察所处的环境,再选择适合环境而又不会让自己抗拒的服装。
与其他“潜移默化”的功能相比,选择适合环境的服装会为工作直接带来便利。社区民警小张平时穿制服,唯一的“花头经”只能是鞋子。结果一次生日时妻子送他一双皮鞋,原本他想穿上“显摆”,结果进社区时有老人家中水管爆裂,新皮鞋泡水,让他心疼不已。此后他便注意在办公室留一双套鞋,随时方便应对突发情况。
塑造个人风格
前提是“生活清爽”
公职人员着装能不能塑造自己的风格?
被誉为“最美基层干部”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在居民眼中就是很有自我风格的人,与其搭档的社区民警曾经半开玩笑地说:从没看过梁书记换下高跟鞋。
为什么同样是高跟鞋,小许穿上会被居民担心“吃不了苦”,但梁慧丽穿着却成了居民眼中的“风景线”?
在一些居民看来,梁慧丽虽然穿着高跟鞋,却从未耽误为老百姓办事的步伐。她所在的居民区兴建之初,因配套环境不好,房屋质量不佳,居民有怨气。梁慧丽不仅为居民生活不停奔波,组织居民把小区清理得干干净净,同时还维持着自己一贯的着装风格。在这些居民看来,梁慧丽本身就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
公务员穿衣规则与自我个性之间的“钟摆”,究竟该摇到什么程度能达到最佳结合点?
公职人员着装跟仕途关系虽然不大,但完全没影响也不可能。这种影响更多是潜移默化的。在一些领导看来,公职人员要塑造自己的风格,首先得把工作做好。
不少上司对于下属的着装评价,常常出现“两面性”——即同样的着装风格,评价很可能截然不同。
例如同样是着装干净整洁中规中矩,挑不出毛病也没有太大亮点,有些人得到的评价可能是“办事周到,作风踏实”,但有些人给领导留下的印象则是“迂腐保守,思路闭塞”;而一群人衬衫西裤中走来一个穿布鞋夹克衫的,有人评价“做事粗犷,不讲细节”,但也有人评价“创意十足,不走寻常路”。
一些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作为对一个人的直观印象,着装会作为判断下属做事风格的辅助手段,但最重要的是结合他们的工作实效来形成印象。
着装无需“崇洋” 细节表达想法
“正装”是套装还是长裙?“便装”是灰色拉链夹克还是英伦格子风衬衫?拿到最近一场公务接待活动的通知,公务员小蒋看到着装要求中“请着正装”一栏时有些不知所措。
近年来,公务活动中提出“着装要求”正渐成常态,但这在国外却是习惯。小蒋曾经陪身为白领的表姐参加过外企年会,当时她也记得通知上明确要求“着正装”。当她到现场一看时,到场的男士西装革履,女士更是各种拖地长裙争奇斗艳,好像来走红地毯的。
等自己参加工作,第一次看到“正装”要求时,小蒋特意找表姐借了一条白色无袖长裙,但到了现场却显得格格不入,最后还是同事好心借了条围巾让她当作外套披上。
在生活品质日益提升、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公职人员在不同公务场合着装也有要求。相对西方餐会、晚宴有传统明确的着装要求,中国的着装要求则显得模棱两可。
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公职人员着装与国际接轨无需照搬西方。公职人员可以参考中国领导人公开亮相时的着装方式。例如我们日常要求的正装,无需西式长礼服,看起来正式的套装即可应对绝大多数场合。
当街上的少女们十个手指甲能染出三十种颜色时,公务员是不是只能穿着黑白灰的“经典色”?在专业人士看来,公职人员也可以通过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性格。例如,公职人员在不同场合,可以选择与这些场合相关的细节,比如用衬衫颜色、小配饰等以传递自己的想法。
最不得体的着装方式
通常情况下领导不会对下属着装提出直接批评,但的确有些着装方式被他们视为不容忽视的“职业问题”。
就公务员来说,哪些着装不得体?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过于暴露
细肩带、超短裙等皆属其列,还有过于紧绷、曲线毕露的衣服同样不行。
2.身上打洞
女士有两个耳洞尚可接受,但好几个就不行了。男士戴耳钉很时髦,但身为公职人员不够庄重。眉环、鼻环、舌环……还是算了吧。
3.嘻哈摇滚
过于松垮的裤子、斜戴的棒球帽都不合适。牛仔裤虽然可以接受,但切勿太过紧身。
4.粉嫩少女
层叠薄纱公主裙、水手服,镶嵌亮片的手指甲都能吓着领导们。以此类推,亮片镶嵌而成的包、手机壳也别带了吧。
然而与西方长裙短裙、黑色白色泾渭分明的着装标准相比,我国一些地方大部分公务活动中“着正装”“着便装”看似宽泛,却也有着不少需要把握的“潜规则”。
低调朴素 不是百分百正确
一直在区政府工作的小许最近调动到街道,经常要进社区。可第一次进社区,她就发现不少居民看她的眼神不对——后来,有社区“老法师”提醒她:“你打扮得太漂亮啦!”小许这才发现,也许就是脚上一双细高跟鞋,拉开了自己和居民的距离。
后来再下社区,小许会刻意改变自己原来的着装方式:合身的齐膝裙子换成了耐磨的帆布裤子,高跟鞋换成好走路的平底鞋,长头发也在脑后利落地挽起来。
第一次见面大家不了解你的性格,只能从外表来判断,这时着装就显得很重要。小许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不适合当下环境的着装会直接影响到做事时的心情和行动:自己穿着裙子与高跟鞋,走路时比风风火火的社区工作人员明显慢半拍;精心修护的指甲,也让她在需要动手干活时略显迟疑,这些外在形象带来的困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行为,别人都会看在眼里。
作为一个职业人,无论是公务员还是白领,外在着装最重要的是跟环境相和谐。这是小许的心得体会。她喜欢的高跟鞋,在社区工作时几乎没再穿过,但如果开会交流经验或接待其他单位来访,她仍然会穿回当初那一身。
“低调朴素”似乎一直是公职人员着装的首要“关键词”。然而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一关键词或许并不那么好用。方先生供职于一家事业单位,因工作原因经常和艺术家、创意人员打交道。特别是在举办时装周、设计之都活动周这些活动时,与一群在别人眼中着装近乎“光怪陆离”的艺术家们合影时,白衬衫塞在灰裤子里,再搭黑皮鞋的他反而像个格格不入的异类。
后来为了应对这些活动场合,他也为自己准备了剪裁贴身的格子裤、灰色马甲等平时几乎不会穿着的衣服。在这种环境中,这些衣服会带来一种“安全感”,不会让你觉得被排斥。事实上别人跟你交流时也会当你“自己人”看待。在方先生看来,身为公职人员,着装时最好观察所处的环境,再选择适合环境而又不会让自己抗拒的服装。
与其他“潜移默化”的功能相比,选择适合环境的服装会为工作直接带来便利。社区民警小张平时穿制服,唯一的“花头经”只能是鞋子。结果一次生日时妻子送他一双皮鞋,原本他想穿上“显摆”,结果进社区时有老人家中水管爆裂,新皮鞋泡水,让他心疼不已。此后他便注意在办公室留一双套鞋,随时方便应对突发情况。
塑造个人风格
前提是“生活清爽”
公职人员着装能不能塑造自己的风格?
被誉为“最美基层干部”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在居民眼中就是很有自我风格的人,与其搭档的社区民警曾经半开玩笑地说:从没看过梁书记换下高跟鞋。
为什么同样是高跟鞋,小许穿上会被居民担心“吃不了苦”,但梁慧丽穿着却成了居民眼中的“风景线”?
在一些居民看来,梁慧丽虽然穿着高跟鞋,却从未耽误为老百姓办事的步伐。她所在的居民区兴建之初,因配套环境不好,房屋质量不佳,居民有怨气。梁慧丽不仅为居民生活不停奔波,组织居民把小区清理得干干净净,同时还维持着自己一贯的着装风格。在这些居民看来,梁慧丽本身就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
公务员穿衣规则与自我个性之间的“钟摆”,究竟该摇到什么程度能达到最佳结合点?
公职人员着装跟仕途关系虽然不大,但完全没影响也不可能。这种影响更多是潜移默化的。在一些领导看来,公职人员要塑造自己的风格,首先得把工作做好。
不少上司对于下属的着装评价,常常出现“两面性”——即同样的着装风格,评价很可能截然不同。
例如同样是着装干净整洁中规中矩,挑不出毛病也没有太大亮点,有些人得到的评价可能是“办事周到,作风踏实”,但有些人给领导留下的印象则是“迂腐保守,思路闭塞”;而一群人衬衫西裤中走来一个穿布鞋夹克衫的,有人评价“做事粗犷,不讲细节”,但也有人评价“创意十足,不走寻常路”。
一些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作为对一个人的直观印象,着装会作为判断下属做事风格的辅助手段,但最重要的是结合他们的工作实效来形成印象。
着装无需“崇洋” 细节表达想法
“正装”是套装还是长裙?“便装”是灰色拉链夹克还是英伦格子风衬衫?拿到最近一场公务接待活动的通知,公务员小蒋看到着装要求中“请着正装”一栏时有些不知所措。
近年来,公务活动中提出“着装要求”正渐成常态,但这在国外却是习惯。小蒋曾经陪身为白领的表姐参加过外企年会,当时她也记得通知上明确要求“着正装”。当她到现场一看时,到场的男士西装革履,女士更是各种拖地长裙争奇斗艳,好像来走红地毯的。
等自己参加工作,第一次看到“正装”要求时,小蒋特意找表姐借了一条白色无袖长裙,但到了现场却显得格格不入,最后还是同事好心借了条围巾让她当作外套披上。
在生活品质日益提升、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公职人员在不同公务场合着装也有要求。相对西方餐会、晚宴有传统明确的着装要求,中国的着装要求则显得模棱两可。
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公职人员着装与国际接轨无需照搬西方。公职人员可以参考中国领导人公开亮相时的着装方式。例如我们日常要求的正装,无需西式长礼服,看起来正式的套装即可应对绝大多数场合。
当街上的少女们十个手指甲能染出三十种颜色时,公务员是不是只能穿着黑白灰的“经典色”?在专业人士看来,公职人员也可以通过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性格。例如,公职人员在不同场合,可以选择与这些场合相关的细节,比如用衬衫颜色、小配饰等以传递自己的想法。
最不得体的着装方式
通常情况下领导不会对下属着装提出直接批评,但的确有些着装方式被他们视为不容忽视的“职业问题”。
就公务员来说,哪些着装不得体?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过于暴露
细肩带、超短裙等皆属其列,还有过于紧绷、曲线毕露的衣服同样不行。
2.身上打洞
女士有两个耳洞尚可接受,但好几个就不行了。男士戴耳钉很时髦,但身为公职人员不够庄重。眉环、鼻环、舌环……还是算了吧。
3.嘻哈摇滚
过于松垮的裤子、斜戴的棒球帽都不合适。牛仔裤虽然可以接受,但切勿太过紧身。
4.粉嫩少女
层叠薄纱公主裙、水手服,镶嵌亮片的手指甲都能吓着领导们。以此类推,亮片镶嵌而成的包、手机壳也别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