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变,则学校变;课堂新,则学校新;学校发展的核心在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总是游离于现实与理想的缝隙之间,我们的课堂能否每天有一些思考,有一点变化,多增加几张灿烂的笑脸,面对现状,当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让学多于教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可能存在三种情形:教等于学、学多于教、教大于学。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力求能使教学呈现“学多于教”的情形,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教学的品质好坏主要取决于“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关系。要想追求卓越的教学品质,教师应当进行切实的努力,认真设计教学,科学施教,改进教法,不断发现,正确引导、及时修正。
课堂的结构以及模式应是灵活多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是根据学情循序渐进的。
培养学习能力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我们观察到有人学得很快,有人却学得既慢又辛苦,原因何在?其关键即在学习不懂得使用方法。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要让学生切实认知到学习是有其方法的。
在新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自学,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学可分为独学、对学和群学;独学就是自我解决问题,对学就是一对一相互学习,追求1+1>2的增值效应,群学就是合作学习;在三种形式中,个人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前提;但在一线课堂中,没有经过充分的、足够的独立学习便进入对学和群学流程,仍旧是有碍学习有效或高效的,导致展示肤浅、生成层次低,甚至是无生成的症结所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必须要通过个人独立学习来培养,无论是课前、课上、课后,都要把个人独立学习放在首位。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人独立学习的补充、深化和提高。
学习小组建设
分好小组是前提。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
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尤为重要。在合作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学会质疑、反驳;学会更正、补充;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导时机:面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的发现与困惑时,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意见产生分歧时设计合作;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在学生单独试验与操作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合作。
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建立课堂文化
哥拉斯说:“学校的失败不在学术成绩方面,而在培育温暖、建设性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于成功是绝对必要的。”“温暖建设性关系”在这里指的就是一种文化氛围。
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氛围,一种人的精神气象,其建设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在教师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下,学生之间的感情融洽,自然表现出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动力,给全班学生以影响,在内心产生一种归属感,塑造一种符合本身需要的课堂文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力戒“唯命是从”“听话乖巧”的意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课堂文化通过活动形成加以巩固和繁荣,而形成的课堂文化又对课堂活动起到推动的作用。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应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自己的学习。课堂活动既要与现实生活相贴近,又不与科学文化知识相背离,理想与现实相交融,这样的课堂活动形成的文化自然是一种良好的氛围。
教育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到学校,学校的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只有改革课堂,才是真正的办学校。
课改看似沉重,其实很简单。变革,就有希望。每个人的一小步,将是中国教育的一大步!
坚信:0.1永远大于0。
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总是游离于现实与理想的缝隙之间,我们的课堂能否每天有一些思考,有一点变化,多增加几张灿烂的笑脸,面对现状,当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让学多于教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可能存在三种情形:教等于学、学多于教、教大于学。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力求能使教学呈现“学多于教”的情形,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教学的品质好坏主要取决于“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关系。要想追求卓越的教学品质,教师应当进行切实的努力,认真设计教学,科学施教,改进教法,不断发现,正确引导、及时修正。
课堂的结构以及模式应是灵活多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是根据学情循序渐进的。
培养学习能力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我们观察到有人学得很快,有人却学得既慢又辛苦,原因何在?其关键即在学习不懂得使用方法。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要让学生切实认知到学习是有其方法的。
在新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自学,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学可分为独学、对学和群学;独学就是自我解决问题,对学就是一对一相互学习,追求1+1>2的增值效应,群学就是合作学习;在三种形式中,个人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前提;但在一线课堂中,没有经过充分的、足够的独立学习便进入对学和群学流程,仍旧是有碍学习有效或高效的,导致展示肤浅、生成层次低,甚至是无生成的症结所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必须要通过个人独立学习来培养,无论是课前、课上、课后,都要把个人独立学习放在首位。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人独立学习的补充、深化和提高。
学习小组建设
分好小组是前提。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
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尤为重要。在合作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学会质疑、反驳;学会更正、补充;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导时机:面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的发现与困惑时,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意见产生分歧时设计合作;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在学生单独试验与操作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合作。
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建立课堂文化
哥拉斯说:“学校的失败不在学术成绩方面,而在培育温暖、建设性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于成功是绝对必要的。”“温暖建设性关系”在这里指的就是一种文化氛围。
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氛围,一种人的精神气象,其建设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在教师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下,学生之间的感情融洽,自然表现出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动力,给全班学生以影响,在内心产生一种归属感,塑造一种符合本身需要的课堂文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力戒“唯命是从”“听话乖巧”的意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课堂文化通过活动形成加以巩固和繁荣,而形成的课堂文化又对课堂活动起到推动的作用。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应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自己的学习。课堂活动既要与现实生活相贴近,又不与科学文化知识相背离,理想与现实相交融,这样的课堂活动形成的文化自然是一种良好的氛围。
教育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到学校,学校的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只有改革课堂,才是真正的办学校。
课改看似沉重,其实很简单。变革,就有希望。每个人的一小步,将是中国教育的一大步!
坚信:0.1永远大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