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微单拍奥运,带你重温里约经典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1日,里约奥运会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26金,18银,26铜名列第三的好成绩。
  奥运会像是一个战场,各国运动员在这里比拼技艺与信念。对参加报道工作的体育摄影师来说也同样如此。和很多技巧类运动的参赛选手一样,摄影师除了自身的技艺必须过硬,也需要依赖一些外界的帮助,如性能强劲的专业相机。
  在过去,体育摄影领域几乎被单反相机垄断。毕竟体育摄影需要的快速对焦能力以及准确无延迟的光学取景方式都是单反相机的传统优势。但在本届奥运会上,我们却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些拿着“小相机”的摄影师身影。
  是的,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微单相机已开始逐渐涉足包括体育摄影在内的专业摄影领域。在这届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的特约摄影师——有常驻巴西的摄影人、也有资深媒体记者一一就使用索尼微单ATRll和A6300拍摄了这场盛会。
  体育摄影对相机要求高,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要有优秀的画质,尤其是高感光度画质表现。不同体育场地光线条件不一,为了捕捉到清晰的瞬间,即使光线不足相机也必须保证有较高的快门速度,因此相比于其他摄影门类,体育摄影会更多地使用高感光度拍摄;其次,要有快速准确的自动对焦能力,想要在“电光火石”般的快速运动间捕捉到运动员的动作和神情,优异的对焦性能必不可少。
  在过去,这两点都不是微单的长处,这也成为了用微单拍摄体育比赛的障碍。近年来,随着索尼微单系统的不断更新,这两处短板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
  在画质方面,其实自2013年索尼发布世界首款全画幅微单A7以来,微单系统的画质不断突破。而随着2015年5月索尼推出现行旗舰微单ATRII,微单系列的画质已经达到了当今135画幅数码相机顶峰。
  ATRII也是此次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的特约摄影师们选用的机型之一。这款相机采用约4240万像素背照式全画幅传感器,并且取消了低通滤镜。相比于普通传感器,这块背照式传感器带来了更高的分辨率,在高像素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高感光度画质,实现了高分辨率、高感低噪和高动态范围的结合。另外,A7RII加入了5轴防抖系统,方便摄影师在暗光环境下也能手持出片。
  如果说高画质是A7Rll的金字招牌,那高速对焦就是A6300的主打了。A6300是目前索尼APS-C格式微单的旗舰机型,是采用了4D对焦的A6000系列的第二代机型。这台相机可以说是专为高速而生。它采用了425点混合对焦系统,对焦点覆盖整个取景范围,方便对画面任何区域进行对焦。其次,这台相机拥有约0.05秒自动对焦速度,配合最新的高密度智能追焦技术和最高每秒11张的高速连拍功能,是进行抓拍和跟踪拍摄的—把好手。在画质方面,A6300同样不弱。这台相机采用约2420万有效像素APS-C画幅传感器,感光度上限达ISO51200,具有丰富的细节表现力。
  还值得一提的是,A7RII和A6300两款相机都拥有4K视频内录功能。在视频逐渐普及的今天,这个功能无疑非常实用。
  那么在多日的持续拍摄后,我们的特约摄影师们对微单拍体育得到了怎样的感受?来听听其中两位摄影师怎么说。
  王卫光:
  我使用了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这台相机在画质方面拥有过人之处,即使在ISO 8000甚至ISO 12800这样的超高感光度下,它依然能够拍出画质足够优秀的照片。另外,它的五轴防抖系统效果明显,在低于安全快门的情况下我依然拍出了不少清晰、稳定的照片。不过在对焦方面,这台相机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武巍:
  和单反相机相比,索尼微单相机的轻便性是很突出的。同时,相机操控很便捷,三枚个性化设置按钮能够随拍摄者的个人操作习惯实现个性化的设置,方便拍摄者对相机功能的调控切换。取景方式上,微单相机的翻转屏在特殊条件拍摄时能够发挥不小的作用,它扩展了观看的角度,使拍摄成功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另外索尼微单相机自带的Wi-Fi功能也十分方便,有助于影像的即时传送和分享。
  同时,画质是微单的重要优势,由于超过ISO 10000的高感光度画质的提升,微单相机能够在室内拍摄竞技项目依然确保1/100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此外,连续对焦和连拍功能的提升使微单获得了不错的抓拍能力。
  当然,在镜头群和续航能力方面,微单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索尼微单已经能与单反相机比肩。
  近几年来,索尼的努力和微单系统的快速完善和进步我们一直看在眼中。而通过此次索尼微单拍奥运,我们已然看见,微单相机正逐渐脱胎换骨,除了一直擅长的风光、人像等摄影门类,现在已经有能力,并且已经开始涉足包括体育摄影在内的专业摄影领域。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力是第一创造力,而这正是索尼的专长。我们有理由相信,索尼微单,会在专业摄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其他文献
故事要从2013年夏天讲起。法国女摄影师卡特琳娜芭莱特(Catherine Balet)去法国阿尔勒小城参观摄影节,一天清晨吃早餐时,她偶遇了已经74岁的里卡多马丁内兹·帕兹(Ricardo Martinez Paz):他穿着一件水手条纹T恤,打扮入时,面前放着几个圆面包,看上去有点神情不定。见到这个人,芭莱特马上想起了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拍摄的那张著名的毕加索肖像照片
期刊
被称为“峭壁芭蕾”的攀岩运动,因其极强的技巧性与冒险性著称,受到越来越多极限运动与户外探险爱好者的热爱。而对于摄影师来说,这无疑也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攀岩摄影对摄影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与摄影技巧往往有更高要求,他们要在几十甚至几百米高的岩壁上寻找机位、考虑构图、调整设备并进行拍摄。有时,摄影师们会在半空中一连待上数日,与攀岩者同吃同住,背着沉重的设备共同攀爬,为了取得更好的画面效果也会不断挑战各种
期刊
不知何时起,“生产力工具”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大意就是指一个产品(大多是指电子产品)能够胜任工作需求并创造价值。对于摄影师来说,相机即是生产力工具,对于绝大多数相机生产厂商来说,制造“生产力工具”也是他们一贯的追求。不过,即使是职业摄影师,摄影这件事也并不纯碎是为了功利目的,“好玩、有趣”也是吸引人拿起相机的主要动力之一。对于摄影爱好者,或者相机爱好者而言,更是如此了,所以我们也经常能听到有人说“
期刊
蛇是一种让大多数人敬而远之的动物。只要看到蛇,不论大小有毒无毒,人们通常会惊叫着跑开,难得有几个不跑的,估计也是吓到腿软动不了了。其实在野外常见的蛇,多半是游蛇和链蛇这类无毒蛇,都是些敏感而胆小的家伙,听到人的动静马上就开始逃窜,有时你只能看到草丛里滑过一条黑影,等你过去一探究竟的时候,早就没了踪影。  实际上,不管是毒蛇还是无毒蛇,在野外想要碰到都不太容易。有些种类的蛇会在白天出来晒太阳,但大多
期刊
挪威女摄影师安雅尼米(Ania Niemi)在过去近20年中,都是以一种自导自演的方式来进行摄影创作的,并以此为特色,逐渐赢得了国际摄影界的关注和认可。今年春天在纽约举办的尼米个人摄影展上,她近期的三组作品《达琳与我》(Darlene&Me,2014)、《年轻女星》(Starlets,2013)和《请勿打扰》(Do Not Disturb,2011),都颇具看点。  角色扮演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期刊
拍摄顶尖科学家是一件很酷的事,摄影师可以和最聪明的大脑一起工作,但同时也颇费思量。一方面,虽然他们的学术成就和研究内容正在或将要改变世界的某个方面,但是理解科技前沿并能够在照片中加以表现,摄影师需要比拍摄其他名人做更多的案头工作;另一方面,虽然很多顶尖科学家经常接受媒体采访,但是相比文娱名人,有特点的环境肖像并不多见,可借鉴的影像资料也不多。  2013年11月,新华社摄影部开始有计划地拍摄各领域
期刊
7月12日,索尼微单正式迎来了该系统首只全画幅规格的50mm F1.4镜头——Planar T*FE 50mm F1.4 ZA。它是FE卡口的第三只标准镜头,同时也是第一只光圈达到F1.4的FE镜头,相信它发布时不少资深微单用户都会振臂欢呼。  这只索尼蔡司镜头采用了蔡司经典的标头结构——Planar,这是胶片时代最完美的光学结构之一,它以像场平坦、画面中心到边缘都有较高分辨率、没有明显短板著称,
期刊
2005年,佳能发布EOS 5D,不到3万的价格让很多人拥有了第一台自己的全幅单反相机;三年之后,2008年,佳能继续推出划时代的EOS 5D Mark II。此时,佳能在市面上已经有尼康0700和索尼A900这样的强劲对手,但EOS 5D Mark II还是凭借着1080P全高清视频功能杀出重围,俘获大量忠实粉丝和婚礼视频团队的“芳心”。2012年佳能发布5D系列相机的第三款:EOS 5D Ma
期刊
这是一只风格颇有个性的镜头,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当你发现它很好用时,你已经离不开它了,这就是蔡司Batis 18mm F2.8。  此前我们测评蔡司LOXlA 21mm F2.8时就提及蔡司在镜头焦段设定上有一些特点。与25毫米、21毫米一样,18毫米也是蔡司长久以来惯用的焦距。从曾经的康太时Distagon T*18mm F4、蔡司Distagon T*18mmF4 ZM到刚刚发布的Milvus
期刊
去年,韩萌在美国拍摄了被美国家长收养的中国孩子,即图片故事《中国弃儿》。为了那次拍摄,韩萌阅读了大量资料,除了那些被收养到美国的孩子,她还在字里行间注意到这样一个群体——因为重男轻女、计生政策而被改变命运的江南女孩们。因为性别而被遗弃,30年来,她们一直被“我从哪里来”所拷问。  人总要追寻自己的血缘,即使再难,这些女孩都通过寻亲想要弥补生命中残缺的部分,试着与父母、过去及自己和解。  于是,跟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