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在于培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开发学生的能动性。本文构建了一套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的策略模式,即LIDT策略模式;详细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作用于提高主体能动性。经过实践,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自我效能感和成绩表现。
一、LIDT策略模式的提出与概念
我国教育专家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建立在想学、能学、会学和坚持学的基础上。学生为了满足兴趣或弥补知识不足,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即“想学”。“能学”的前提基础是学生能够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活动上。“会学”的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学习目标。学生能够“坚持学”,是因为学习活动给予他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能强化下次学习的行为。据此,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的策略模式(Learning Initiative promoted by Digital Teaching),简称LIDT策略模式。
LIDT策略模式的组成元素是技术媒体支持、求知需求、减少障碍和网络作业。技术媒体支持,指白板、平板、各种移动终端APP和网络学习资源等。求知需求指的是学生参与自测或调查后,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和不足之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注意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通过减少障碍,学生能够在学业上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有效性。网络作业区别于传统作业,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学生能够在作业中体会到语言的实用性以及学习的成就感。
求知需求、减少障碍和网络作业是提高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切入点,分别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可以让数字化教学手段走进这三个环节,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开发,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智慧教学。
二、LIDT策略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运用课前在线调查与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教授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3 Unit 2 We have not found life on any other planets yet”课前,教师开展对课文话题的投票,以了解学生们对“是否存在外星人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进入“课堂互动系统”对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进行投票,教师公布投票结果,鼓励学生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佐证。教师没有直接灌输课文观点,而是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对该话题的不同观点,进而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凭借自己的兴趣和所需,选取学校学习平台的资源,再利用微信群发起班级讨论。
(二)创设数字化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1.引用游戏模式。
教师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课堂模式里,学生枯燥机械地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教师也仅能通过口头或课件来给予学生答题反馈。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题目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学生可以参与答题,答题后自动获得正误反馈和答案解析。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4 Unit 2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布置完寻读任务后,教师用答题抽奖游戏来检测学生寻读效果。学生在平板上答题,每答对一题便可有一次抽奖机会;如果答错,点击“why”得知原因,自行弥补知识漏洞。组内四人“奖金”累计将作为后面输出活动的“出行经费”,根据“经费”多少和不同交通工具的行程时间,组内讨论选出最经济高效的交通方式。这种游戏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维持注意力,用竞争和奖励的方法,促使他们在任务中更加投入。
2.建立互动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是单向的。教师讲完,学生练习;教师发布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在这种单向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没有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构建互动性的课堂,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利用电子书提供帮助。数字化教学不仅包括师生互动,还包括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学生运用新媒体或新技术,将思考的成果或查找到的资源与同伴分享。在分享中,实现知识的检测与完善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增强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找到团体认同感和肯定自我价值。
3.平衡认知差异。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平衡小组活动不同学习风格者的优缺点。小组活动时,有组内活动和组间活动。教师运用Classroom Management(课堂管理系统)开展组内活动。每一名学生在充分查阅资料并深思熟虑后,可以利用发言版,向任何一个同学或老师发送文字信息,此时学生们互相帮助提高语法使用的正确性。在组间汇报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屏展示功能,将每一小组的讨论成果更清晰地分享给其他小组。这样,学生看到自己对团队的贡献时,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
(三)探究网络作业,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1.网络作业让学生在课本内“玩”起来。
移动终端学习软件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的记忆变成游戏,如单词大灌篮(单词跟读)、打地鼠(单词辨识)、星球大战(单词拼写)等,使学生在玩中学。一起作业、Vhomework的语音评分功能,让朗读课文变成了人机互动,通过奖励学豆的方式让学生挑战新高,学生们在竞争状态下不知不觉改善了语音语调。
2.网络作业让语言从课本“走”出来。
网络作业改变了传统作业单向的输出模式,让语言的习得在自然交流的状态下完成。教师在微信中建立班级群,每周发布话题,鼓励两组学生(每组5—6人)发送语音信息进行辩论,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论或提问,并选出胜出的辩论队。又如教师每周向学生推送2次英语谚语、幽默故事等。第一天只发送英文,让学生们自己去理解、猜测意思。第二天再把中文发给学生。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学习英语变成了有趣的事情,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英语。
三、LIDT策略模式的实践成效
教师通过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为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降低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学校搭建了百兆无缝VIFI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资料、探究讨论和分享成果,从内容和时间上增加了学习的参与度。基础差的学生通过利用数字化学习手段补足了预备知识,巩固了新授知识,重拾学好英语的信心,自我效能感大大提升。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教师必须理性看待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优势,不抵触、不盲从,认清媒体与教学的关系,合理、充分地整合各种资源,利用数字化教学环境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注:此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设初中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发师生主体能动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E109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一、LIDT策略模式的提出与概念
我国教育专家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建立在想学、能学、会学和坚持学的基础上。学生为了满足兴趣或弥补知识不足,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即“想学”。“能学”的前提基础是学生能够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活动上。“会学”的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学习目标。学生能够“坚持学”,是因为学习活动给予他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能强化下次学习的行为。据此,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的策略模式(Learning Initiative promoted by Digital Teaching),简称LIDT策略模式。
LIDT策略模式的组成元素是技术媒体支持、求知需求、减少障碍和网络作业。技术媒体支持,指白板、平板、各种移动终端APP和网络学习资源等。求知需求指的是学生参与自测或调查后,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和不足之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注意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通过减少障碍,学生能够在学业上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有效性。网络作业区别于传统作业,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学生能够在作业中体会到语言的实用性以及学习的成就感。
求知需求、减少障碍和网络作业是提高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切入点,分别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可以让数字化教学手段走进这三个环节,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开发,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智慧教学。
二、LIDT策略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运用课前在线调查与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教授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3 Unit 2 We have not found life on any other planets yet”课前,教师开展对课文话题的投票,以了解学生们对“是否存在外星人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进入“课堂互动系统”对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进行投票,教师公布投票结果,鼓励学生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佐证。教师没有直接灌输课文观点,而是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对该话题的不同观点,进而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凭借自己的兴趣和所需,选取学校学习平台的资源,再利用微信群发起班级讨论。
(二)创设数字化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1.引用游戏模式。
教师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课堂模式里,学生枯燥机械地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教师也仅能通过口头或课件来给予学生答题反馈。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题目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学生可以参与答题,答题后自动获得正误反馈和答案解析。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4 Unit 2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布置完寻读任务后,教师用答题抽奖游戏来检测学生寻读效果。学生在平板上答题,每答对一题便可有一次抽奖机会;如果答错,点击“why”得知原因,自行弥补知识漏洞。组内四人“奖金”累计将作为后面输出活动的“出行经费”,根据“经费”多少和不同交通工具的行程时间,组内讨论选出最经济高效的交通方式。这种游戏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维持注意力,用竞争和奖励的方法,促使他们在任务中更加投入。
2.建立互动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是单向的。教师讲完,学生练习;教师发布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在这种单向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没有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构建互动性的课堂,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利用电子书提供帮助。数字化教学不仅包括师生互动,还包括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学生运用新媒体或新技术,将思考的成果或查找到的资源与同伴分享。在分享中,实现知识的检测与完善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增强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找到团体认同感和肯定自我价值。
3.平衡认知差异。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平衡小组活动不同学习风格者的优缺点。小组活动时,有组内活动和组间活动。教师运用Classroom Management(课堂管理系统)开展组内活动。每一名学生在充分查阅资料并深思熟虑后,可以利用发言版,向任何一个同学或老师发送文字信息,此时学生们互相帮助提高语法使用的正确性。在组间汇报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屏展示功能,将每一小组的讨论成果更清晰地分享给其他小组。这样,学生看到自己对团队的贡献时,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
(三)探究网络作业,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1.网络作业让学生在课本内“玩”起来。
移动终端学习软件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的记忆变成游戏,如单词大灌篮(单词跟读)、打地鼠(单词辨识)、星球大战(单词拼写)等,使学生在玩中学。一起作业、Vhomework的语音评分功能,让朗读课文变成了人机互动,通过奖励学豆的方式让学生挑战新高,学生们在竞争状态下不知不觉改善了语音语调。
2.网络作业让语言从课本“走”出来。
网络作业改变了传统作业单向的输出模式,让语言的习得在自然交流的状态下完成。教师在微信中建立班级群,每周发布话题,鼓励两组学生(每组5—6人)发送语音信息进行辩论,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论或提问,并选出胜出的辩论队。又如教师每周向学生推送2次英语谚语、幽默故事等。第一天只发送英文,让学生们自己去理解、猜测意思。第二天再把中文发给学生。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学习英语变成了有趣的事情,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英语。
三、LIDT策略模式的实践成效
教师通过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为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降低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学校搭建了百兆无缝VIFI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资料、探究讨论和分享成果,从内容和时间上增加了学习的参与度。基础差的学生通过利用数字化学习手段补足了预备知识,巩固了新授知识,重拾学好英语的信心,自我效能感大大提升。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教师必须理性看待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优势,不抵触、不盲从,认清媒体与教学的关系,合理、充分地整合各种资源,利用数字化教学环境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注:此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设初中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发师生主体能动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E109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