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将迎来重大改革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3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减少人们对美的麻木与钝感,
  在成就更多美学家的过程中增强整体的人文修养和文化自信,是美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继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教育之后,美育培养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2020年10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同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要求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到2022年的目标,是要开足开齐开好体育美育课程。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我们长期以来对学校美育和体育存在着一些忽视的倾向,这里面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评价体系的影响,但是更重要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很多人对美育和体育的价值缺乏认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10月16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次文件非常清晰地界定了学校体育和美育在整个教育乃至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这本身就是一场移风易俗的思想观念的革命……以往常常被视为“无足轻重”的体育、美育将在中高考中“硬起来”,体育、美育包含的内容已经极大的丰富了。
  确实,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敏感度和感知力在不断提升。国潮的强势崛起折射着传统文化之美,“五条人”等乐队的大火展现出更加多元的小镇美学,到小众展览打卡也日渐成为年轻人熟悉的休闲方式。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迷之审美仍在发挥不小的作用。从奇葩建筑让人直呼“辣眼睛”,到千年佛像遭到毁容式修复,从美食街采取统一的黑底白字招牌被讽“殡葬一条街”,到土豪、土味装修风格被群嘲,这些毫无美感可言的操作反映了社会整体审美水平有待提高的现实。
  虽说美美与共,艺术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但现实情况则是,许多人的审美神经比较麻木,并未形成独立的美学旨趣。于是,一些流行的建筑、艺术作品不是追求技巧上的打磨和意境的展现,而是简单粗暴地强调冲击力,所谓的洗脑神曲、土豪装修风都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其实是抵抗奇葩审美的第一道防线。它能够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哪些东西是美的以及为什么美,知晓何为无序的堆砌,何为艺术的张力,从而摆脱无意识的艺术作品接收,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当社会对创造力、艺术性的鉴赏品味逐渐提升,各类奇葩风格就会随即失去市场,继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同时,懂得审美绝不仅仅是肤浅的“只看颜值”,它与人们的道德与人文修养密不可分。孔子闻韶而知礼节,季札观乐而识民风,宋瓷之美体现着朴素雅致的造物哲学,“马一角”“夏半边”的山水画诉说着南宋特殊的历史背景……理想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艺术鉴赏常识,更能深化他们对不同文化、各个历史阶段的感知,在赏物中感悟人生道理、提升人文素养。
  其实,从小学到高中,美术、音乐等一直是写在中国中小学课程表上的必修课,我们多多少少也曾接受过美术、音乐等课程的熏陶。但很多孩子学了很多年,为什么一项艺术特长都没有学会?为什么学生往往能对贝多芬、拉斐尔的艺术风格脱口而出,却并不晓得其背后的“所以然”?“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把美育课的教学要教会学生什么,或者要教会他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为教学的要求。”当学习艺术成为一种应付,也就难言真正的审美提升了。而这次,《意见》明确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手段,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常展,强调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性;并且提出了清晰的美育目标: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学校美育乃至学校美育内涵和如何实现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
  在发达国家,艺术教育是每一个人终身教育的必修课。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受过高等教育人数不足全国人口的10%,受过艺术专业高等教育的则更少,全民的艺术教育前路漫漫。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在全国14亿人口中能有多少人具有基本的艺术史常识、具有基本的艺术评价标准呢?答案是微乎其微。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前,如果中国同西方中等发达国家人民对艺术的欣赏、对艺术基本知识的具备差距非常大,那么,中国的文化产业是无法对外发展的。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生活越现代,对艺术欣赏的品位越高。而当前中国的现状并非如此。对于越来越多的高收入人群,如果他们极少受过艺术教育,艺术水准很低,那么,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就可能更大程度上刺激低俗艺术的发展,对艺术欣赏、艺术产业发展产生倒挂影响,进而导致了艺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范迪安表示,学校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美育不仅仅是一堂课、一次活动,而是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精神境界的全面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营养基”。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端鸿认为,“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会更加重视人自身的价值。经常性的艺术欣赏和创作伴随学生的成长,可以融入学生的灵魂,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和行为。”
  ●媒体评点: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所以,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注重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尽可能营造浓厚的“美”的氛围,让其从小徜徉在艺术经典之美、科学之美、生活之美的广阔海洋中,以多元化的方式,熏陶润育高尚的趣味和格调。而今,中办国办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无疑时不我待。每所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成人”的重要意义,让美育回归为基础课程,而不是奢侈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向秋,中国甘肃网;李秀荣,东方网)
  ◎话题拓展:美育的价值;加强美育教育,全方位提升文化自信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思想观念的革命;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必然绚丽多彩……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澎湃新闻、文创产业评论、公众号“微言教育”等)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80后科学家付巧妹,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她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向习总书记汇报了这些年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经常有人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我曾在很难维持实验室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去做热门研究。希望国家进一步引导不以‘有没有用’为评价和发展的基础研究……”总书记听了以后深有感触:“对冷门怎么看?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注释:①曾子,即曾参。②邑,城镇。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
伊壁鸠鲁曾说:“被迫置身于人群的时候,往往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时候。”在这个人人手持麦克风的时代,时代的喧嚣常常裹挟我们内心的想法,让我们不自觉地泯然于众人,成为乌合之众里的一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敢于做一个孤独的思想者,便显得尤为迫切。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于众人之外思索,于众人之上发声,为生命留存最真实的底色。  泰戈尔曾说过:“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时代的狂欢虚假地充实着我们内
2020年10月2日,微信宣布上线“青少年模式”。开启青少年模式后,使用微信小游戏、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搜一搜等功能会受到一定的保护限制,家长可以根据情况设置允许访问的范围;摇一摇、看一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将不可访问。  微信这款产品素以快捷简单著称——轻轻一点一个功能,立马就会获取订阅号信息,立马就能与附近的陌生人加好友。对好奇、好动而身心又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这一特点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迎来充满希望的2021。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2021年恰是农历辛丑牛年,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密码,作为一名高中生,你对哪
银针飞彩线 绣美出巧手
社会关注度★★★★★  作文适用度★★★★★  3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武汉社区一线奔波的吴浩委员,逆行出征、白衣为甲的王辰委员……去时千里雪,归来万家春。他们向总书记讲述战疫的所见所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江南北闻令而动、共克时艰。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中国交出了一份令世界
2020年11月,因一条短视频意外走红的甘孜藏族小伙丁真,又因为各地官微争相邀请他游玩而上了微博热搜,成为“新晋顶流”。 网友为丁真造了一个新词“甜野”,说他“野性与纯真并存”,称他为“甜野男孩”。之后,丁真用藏语接受央视采访,他表示:我不知道怎么红的,但是很高兴出了名,很高兴可以做很多关于家乡的宣传工作。  有多少人担心他只是“昙花一现”,但和所有素人网红不一样的是,丁真很快被国家“保护”起来,
人物介绍:杨伟,1963年5月出生,四川资中人,飞行器设计与飞行控制领域专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战斗机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先后担任歼一20等7型战斗机总设计师,在我国航空科技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杨伟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成功的实践锻炼、出色的工作业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 -TAX ,二等奖1-TA6,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巴基斯坦“卓越之星”国家勋章等荣
日本設计师山本耀司有一段话,大意是说:什么是“自己”?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当自己的人性撞上一些别的什么,被反弹回来,让我们感知到了,我们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要去找那些很强、很可怕、水准很高的东西相互碰撞,然后才能知道“自己”是什么。你看,这就是我喜欢的行动者的生活态度。  我就存在于我的行动中,我的行动不断产生结果,我再从这些结果中感知自己的存在,同时实现自我的提升。我和我的行动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