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的未完成性与不确定性——以莫言小说新作为例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获奖后于2017年陆续推出了诗歌、戏曲、歌剧、短篇小说以及笔记小说、诗体小说等不同文体特色的新作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批新作虽然全面开花却有明显的试探意味,其中小说新作体现了莫言创作中一直存在的“未完成”现象。小说新作以个人侧写社会、集中放大化的白描、当代心理群像的典型化以及新颖的“点穴”式描写等艺术手法,加强了文学的现实关怀与社会问题反映,以生命直觉的方式展示了文学的、现实的甚至哲学的“不确定性”。而当我们把新作纳入到莫言的全部创作谱系中观察时,就会发现作品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也让文学在不经意间显示出一种奇特的预见功能。
其他文献
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的“无”字乃用释典。其第一义为“以文说禅”,是《西厢记》本身的禅意和金圣叹对它的挖掘与释放。其第二义为“以禅说文”,是圣叹对《西厢记》表现手法和艺术境界的高度概括;既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文学范畴有密切联系,也和李贽的“化工”说,以及唐宋以来“绮语谈禅”的文学传统一脉相承。然而,人生如梦的佛学理念,不立文字、绕路说禅的语言风格,对于《金批〈西厢〉》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黄庭坚熙宁、元丰年间频繁化用扬雄故实,形成熙丰诗中独特的“扬子”现象。山谷诗中的“扬子”在历史人物、自我想象与他者形塑之间构成多重镜像,这与其大名府时期的学官身份与学术立场密切相关,以此寄寓寂寞草玄的学人心迹。同时,山谷对于“扬子”的学人认同也体现在引书助文的辞章倾向,推动熙丰诗艺的知识化转向,成为形塑山谷诗学形态的重要助力。“扬子”想象背后学术与文术线索的交织揭示出山谷诗学的构建场域。这种知识本位的创作倾向是新学笼罩之下学术语境与诗学诉求合力的结果,不仅开拓出具有“山谷本色”的知识性写作,也作为宋调演进
明清时代,内容的日常化和艺术的平庸化已成为诗歌最突出的现象,诗歌所表现的日常感觉经验也日益陈旧老化。清代诗人从扩大题材、改变写法、提高写作难度三个方向,尝试摆脱日常经验:以旅行离开日常经验的空间,以咏史怀古超越日常经验的时间,以提炼生活场景和制造事件提升和装饰日常经验,以咏物设定和虚拟特殊经验,以物象的情境化和规模化的组诗提高写作难度,挑战写作极致。这些努力不断超越个体的日常经验去探索异己经验,扩大了诗歌的感受与表现范围,也突破了个人抒情传统的局限,使古典诗歌在其夕阳时代拓展了较前代更广阔的情感表现空间。
初盛唐以来,题为“古意”“拟古”的诗作,部分实为沿袭南朝的声律体。王绩、骆宾王、陈子昂等开始创作“咏怀”“感遇”类五古,恢复汉魏诗歌传统,建立了五言“古风”型诗歌的基本体制。张九龄、常建、祖咏、储光羲、贺兰进明等人也进一步推动五言“古风”创作,李白则作为集大成者对这一诗型做了充分完整的总结,由此形成开、天诗坛创作五言“古风”的风气。当时五言“古风”的创作是从诗的音响效果这一总的艺术性出发,对沈宋新体声律加以反思和利用。评价初盛唐五言“古风”型诗的诗史意义,应注意这一诗型对盛唐诗歌风骨内质的建构所起到的推助
以“黑船来航”为标志的海防威胁,以及德川幕府积习已久的重重内患,在幕末日本催生出一股“类宋”感怀思潮。围绕《东坡策》而展开的书籍文化活动是“类宋”史观的产物,它承载着幕末日人借苏轼进策干预时政的现实诉求。作为古文的《东坡策》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呼应社会变革,另一方面它又是“文章学”的典范,从而造成评点上重“史眼”与重“文心”的不同取向;它激励着幕末日人在海防问题上的士气与文风,在结构、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影响《海防备论》的军事思想与写作方式;它彰显出中国传统古文曾以不同的面相影响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富有启
当前诗歌现状中,有的诗人热衷于诗歌小众化乃至贵族化、神秘化,甚至主张诗歌可以如“听不懂鸟的歌唱、看不懂鱼的游泳”那样读不懂,这些都对诗歌的发展有害无益。相对于适应古代农耕文明经验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更多“直寻性”“肉体性”而言,今天的诗歌为适应现代文明经验中意义的多变和复杂,其语言乃至诗人对人生经验的把握和感悟方式更突出了“分析性”“哲思性”,这在某种意义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决不能因此而要求给予“读不懂”的特权。“分析性”“哲思性”特征与传统诗歌“直寻性”“肉体性”特征,可以结合乃至融为一体。诗歌语言和“
由于极端的历史处境与多舛的命运,昌耀诗里的藏族形象抒写包含特殊意蕴。他不同时期诗歌中的藏族形象,可归纳为四种图式:一是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力量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二是作为解救政治受难者的“众神”或“人民”;三是作为青藏高原乃至西北景观的一部分;四是与现代化“不协”的元素。梳理和论析它们的特征及彼此关联,可为理解昌耀诗歌和当代诗歌史不同阶段之间的“藕断丝连”开辟新的尝试,也能为探看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当代互动图景,提供一种来自诗歌的角度。
阅读资源是作家文学生成的重要养分和内在动因,蕴含着作家“生长”的秘密,也为我们理解和阐释作家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毕飞宇是一个会阅读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得益于经年专注的阅读和专业的写作训练。通过对毕飞宇的阅读史和写作史的互文性考察,发现他的语言观变迁,以及哲学气、逻辑性、阴郁美学、引而不发的“冰山式”叙事这些毕氏文学质地都可以从他的阅读史中找到某种精神原点或影响源;同时,中外阅读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塑造了毕飞宇小说中的人道主义诉求、伤害母题和其他叙事技艺。可以说,阅读史的角度不仅呈现了毕飞宇的阅读资源与阅读偏
路遥的作品不同于很快失效的“励志性”作品,它提供了一种独特且普遍的人物美学和叙事美学。在人物美学方面,高加林是一个基于现实的原创性典型人物,在其构成谱系里综合了多种质素;在叙事美学方面,《人生》不仅是一部进化论式的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一部“道德劝诫小说”,这种“道德劝诫”与“自我实现”形成了作品的结构张力,从而接续了中国传统叙事的审美功能。正是由于现代性和传统性之间的微妙平衡,路遥的作品才拥有了多元的美学谱系并获得了经典的道德价值和精神内涵。
李杜之争在中国文学传统内部是个突出话题,德国的中国文学交流中,这个问题虽然尚未被主题化,却依然有潜在的引导作用。李白式陶醉印证了欧洲人以中国精神为自然实体的哲学判断,也透露出和自然合一的诗性愿望。尊杜意味着走出合一,进入主客对立的世界结构。但是一旦意识到李杜作为中国文学符号的独立性,李杜可能同时被排斥,成为“另一种”世界文学。李杜在德语区的不同组合,暗示了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不同途径,对李杜的任何褒贬,也都是系统内操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