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福卫3号”微小卫星及其应用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4月15日,台湾与美国联合研制的6颗微小型“福卫3号”卫星采用半人马座(Minotaur)火箭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火箭升空后一切正常并在飞行14分25秒后分离第一颗卫星,尔后每隔大约一分钟依序分离另5颗卫星,直到发射后19分20秒6颗卫星按计划进入700~800km高度的暂驻轨道。预计6颗“福卫3号”卫星经过12次变轨后将在未来13个月各自到达自己的任务轨道。这6颗卫星在台湾曾被称为“中华3号”,又称为“华卫3号”,后台湾改为“福卫3号”。在美国称为“气象、电离层及气候观测星座系统”(COSMIC),总耗资约1亿美元,其中台湾支付8000万美元,另外的2000万美元由美国科学基金会、航空航天局、空军、海军和海洋大气局资助。每颗“福卫3号”卫星重约70kg,卫星外形呈圆扁柱形,直径103cm,高约16cm,设计寿命5年,可用于天气预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电离层和重力场研究。
   参与这项美台合作计划的美方为大学大气研究联盟,台方为台湾太空中心。本计划是台湾太空中心继华卫1号、华卫2号之后的第三个卫星发展计划,旨在建立全球大气实时观测网系统。该星座包括6颗微小卫星组成的太空部分及其地面系统部分。地面系统部分包括地面站、网络系统、卫星操作及控制中心、资料接收及处理中心。台湾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美台合作获得全球大气实时观测网系统的先进技术能力;二是使台湾掌握微小卫星系统从规划、设计到总装测试与操作的能力。同时透过技术移转方式将美国的卫星组件和相关的制造技术转移至台湾的制造厂商,建立并提升台湾太空产业的制造实力。
  
  拓展GPS的新应用
  
   “福卫3号”6颗微小卫星若能按计划在13个月后进入预定任务轨道,将分布于地球表面700~800km高的6个不同轨道面上,组成覆盖全球的低轨道微小卫星星座系统。
   目前绝大多数气象预报资料的搜集,主要来自世界各地约900个地面探空站升放的高空气球来测量大气温度和湿度。但这些观测站大部分分布在陆地,而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观测站却相当少,因此无法建立真实的全球天气模型。气象卫星虽然可以提供较大范围的观测,但是从太空垂直向地面收集资格,很不容易得到发生在不同高度上变化的信息。“福卫3号”计划可改善上述缺陷。它采用微小卫星星座和先进的无线电掩星技术,拓展GPS的新应用,改善观测范围和资格的准确性。
  
  “福卫3号”的潜在军事用途
  
   据外电报道,美台合作的“福卫3号”卫星标榜是全球第一个气象观测星座系统,但却夹带军事用途。据美方专家透露,美国空军和海军参与“福卫3号”计划主要目的不在天气预报,而是研究电离层风暴可能对洲际导弹无线通讯导航系统的干扰。
   “福卫3号”6颗微小卫星安装的3台观测仪器中(包括GOX、TIP、TBB),由美国喷射推进实验室研制的GPS掩星实验仪,是“福卫3号”最重要的观测仪器,通过接收GPS电波信号经大气层的折射,推算大气温度、压力和水气垂直分布,可供世界各国气象预报参考。
   但另外两种TIP和TBB是由美国海军研究所研制的,主要功能有玄机,两者互相搭配可推算电离层电子密度和总电子含量,提供预测太空天气变化所需的重要信息,也就是预报太空电离层风暴的发生。
   参与“福卫3号”计划的美方专家透露,美国空军同意执行“福卫3号”发射任务,并与美国海军共同出资200万美元,由NRL研制TIP和TBB,最感兴趣的并不是全球天气预报,而是太空电离层风暴预测。
   这名专家表示,电离层风暴会干扰无线通信质量,洲际导弹导航系统又是靠无线电波操控,美军参与“福卫3号”的主要目的,就是透过卫星传回的观测数据,研究电离层风暴发生机制,进而准确预报电离层风暴,最终目标是找出避免电离层风暴干扰洲际导弹导航系统的方法。
   由台湾负责总装测试“福卫3号”第二颗到第六颗微小卫星期间,美方长期派员驻守台“太空中心”,严禁台方任意拆解检修卫星零组件。
  
  卫星简介
  
   美台合作研制的“福卫3号”卫星主要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研制,其中卫星有效载荷由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和海军研究所研制。台湾有5个厂家参与了卫星平台14种部件的研制。台湾太空中心派出的总装测试团队先在轨道科学公司学习第一颗“福卫3号”卫星的总装测试工作,其余5颗卫星在台湾太空中心总装与测试。
   “福卫3号”的主要特性,如附表所示。
   “福卫3号”的有效载荷及其任务:
   1、GPS掩星实验仪(GPS Occultation Experiment,简称GOX):每一颗卫星上安装4个GPS天线,接收美国24颗GPS卫星的L1及L2频段所发出的导航信号,通过电波信号在穿过电离层和大气层时所受到的折射量,进而推算出电离层和大气层的电子密度总量、温量、压量及水气含量等相关资量。GOX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与Broad Reach Engineering公司共同负责设计和制造。
   2、小型电离层光度计 (Tiny Ionosphere Photometer,简称TIP) :使用光谱频段为135.6 nm,推算沿卫星对着地球方向的电子密度总量。TIP由美国海军研究所(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简称NRL) 负责研制。
   3、三频段信标仪 (Tri-Band Beacon,简称TBB):使用150、400、1067MHz三个频段的同调无线电发射机(coherent radio transmitters)发射电波信号,经由分布各地的接收站接收后,推算出电离层高度(90~700km)的三维空间高解析度电子密度场和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简称TEC)。TBB由 NRL负责研制。
   为了扩大台湾厂商对太空工业的参与,加快太空产业的发展,“福卫3号”卫星共有5家台湾厂商参与了该卫星10大项,共14种部件的研制。其中宏科技公司负责研制星上计算机及其任务接口单元;士林电机公司/永炬光电公司负责粗捕太阳传感器、蓄电池组和电源转换器;胜利工业公司负责卫星天线研制,包括一个S频段发射接收天线、混合耦合器和射频滤波器;永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卫星电热片研制;汉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卫星结构件加工。
  
  卫星总装测试
  
   第一颗“福卫3号”卫星由台湾太空中心派出的驻厂团队与轨道科学公司的总装测试团队在美国完成总装测试工作,并于2004年7月运抵台湾。第二颗到第六颗卫星则在台湾太空中心完成总装测试。
  
  
  卫星地面系统
  
   “福卫3号”的地面系统是以台湾太空中心原有的地面系统为主体,透过美国的USN网络系统连结瑞典Kiruna及美国阿拉斯加Fairbanks的两个海外跟踪站来执行卫星星座的全部操作任务。其中包括:发射支持、卫星操控、有效载荷操控、海外遥测跟踪指令站(TT&C)指令资料传输和科学资料的接收等。地面系统多重任务中心(MMC)与美商ISI合作,将操控华卫1号的单一功能升级为同时操控华卫2、3号,目前确认地面系统的控制和操作软件已准备就绪。
   “福卫3号”飞行任务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火箭发射到卫星与火箭分离,称为发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卫星分离后到地面站完成各项健康检查,称为早期轨道操作阶段;第三阶段是轨道转换与星座部署;第四阶段是卫星在任务轨道执行科学任务,也就是GPS掩星实验仪、电离层光度计、与三频段信标仪开始搜集科学资料时,称为科学任务阶段。
   “福卫3号”星座由6个轨道面组成,每个轨道面与赤道夹角为24°。在早期轨道由于6颗卫星搭载同一火箭,6颗卫星分离是在同一个轨道面上,操作团队必须将卫星推进到不同的暂驻轨道,利用不同高度有不同进动的效应,使得6颗卫星在发射一年之后才会进入6个轨道面。发射13个月后,经12次的轨道转换,星座才能部暑完成。同时,当卫星进入暂驻轨道之后,除了在推进的时段之外,GPS掩星实验仪、小型电离层光度计和三频段信标仪都可以进行他们的实验任务,这些有效载荷在暂驻轨道所做的测量与在任务星座所做测量,最大的不同点是暂驻轨道的测量点无法达到全球均匀分布的目标。
其他文献
韩星2号(113°E,场强图见图1)上有20多套免费节目和40多套加密节目,其中有不少收视价值很高的节目,如在韩国国内大名鼎鼎的SBS(HDTV标清版本),MBC(HDTV标清版本)等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图2、3)。  其中韩星2号上的12530 H 26000一组节目比较特殊。此组目前共有MGM、IDDRAMA、C3TV、EVENT、UGA、CBS、韩国健康TV、中华TV、OKDRAMA、武侠电影
期刊
本报告是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委托Futron咨询公司而作。报告的结论是在对卫星服务、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和地面设备制造4个领域的大型公司的调查后得出的。考察的主要内容是每个领域的就业、收入及其它相关信息。Futron公司利用公开数据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补充,以充分地反映卫星产业的全貌。  发射业的调查数据包含了由私人公司为商业或政府所拥有的卫星提供的发射业务,未包括航天飞机的发射,也未包括国际空间
期刊
由亚洲卫星公司与南京通信工程学院为国家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广电总局无线局)的卫星技术人员举办的亚洲卫星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6月3日在南京开班,来自广电总局无线局下属三个卫星地球站的共1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广电总局无线局副局长黄晓兵、节目传送处处长余英、亚洲卫星公司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李文彪以及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卫星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广侠一同出席了开幕仪式。  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负责为培训提供师资
期刊
自从亚洲2号卫星出现故障之后,央视一套及部分省台转至亚洲3S和亚太6号(原亚太1A)卫星上传送。为了更好地接收亚洲3S卫星上的央视和省台等卫视节目,大家纷纷把1.5米中卫锅转动起来,对准亚洲3S卫星。于是,原来用于一锅双星接收亚洲2号和亚洲3S卫星的双星馈源纷纷“下岗待业”,成为了大家手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阿杰的双星馈源也不例外。  阿杰有一个朋友叫阿星,他想叫阿杰帮忙接收亚太6号的
期刊
122°E亚洲4号卫星Ku波段传送的香港天浪卫星视直播系统在2004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营,主要覆盖区域为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系统包括新闻、电影、纪录片等四十多个丰富多彩的电视频道。  尽管天浪开播之际即已知信号不覆盖中国北方,而且所传频道无一开锁,但受探索和实践之心驱使,笔者仍对天浪进行了一番试收。因亚洲4号卫星此前曾传送过年代电视台节目,笔者已先后多次接收过,对该星的方位和仰角都已做过记录,因此
期刊
10年前,人们在BIRTV发现了广播装备数字化的概念,不过并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亲身感受数字化已成为数字电视的现实,也没有能够像今天这样领悟到数字化生存对时代的震撼,更没有实际投入数字电视产业建设的激情。  今天的BIRTV,既承载了10年广电数字化的概念,也记录了6年数字电视经历的风雨,无论技术的成熟度,还是市场的接纳度,应该说,都已登峰造极。于是,人们抱着更新的概念,觅求对后数字化时代的向往。而
期刊
2006年德国科隆Anga cable展如期于5月30-6月1日在科隆展览中心10号馆举行,我与娄军前往参观。今年是本人第四次参观该展览会,前三次的展会报告已分别刊登在2003年第13期、2004年13期、2005年13期的本刊上。由2000年至今的Anga cable展的统计数字看,参展商、展会面积、参观人数都是直线上升的趋势,去年参展商299家,参观人数7661人。今年有308家参展商来自世界
期刊
去年11月份,位于122°E的亚洲4号卫星BBS波束覆盖区域向北调整,调整后的亚洲4号Ku波段BBS波束覆盖区域由原来的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扩展至华北、西北、甚至东北地区,使原来收不到BBS信号的长江以北地区,现在使用0.6m或更小的偏馈天线就能很容易地接收到亚洲4号的Ku波段上的香港天浪直播。    今年5月的一天,我在网上看到天浪直播开锁播出的消息后,非常兴奋。以前天浪直播从没有开锁播出过,因而一
期刊
编者按:在国内外的商业交往中,遵守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交纳专利费是国人必得学会的,否则就会在法律和法规面前产生麻烦。国外的反制措施已使我们的一些国人不仅大丢面子,而且经济上也受损失。看看下面这篇阿罗推荐的译文,会让我们更清醒些。    今日欧洲,壁垒森严的边界虽然早已成过眼烟云,关税却仍然是一个常常会让人着急上火的话题。不单是纺织品行业受困于进口配额的重压,电子消费品行业也免不了遭受池鱼之殃。比如
期刊
编者按:正版卡与D版卡的斗争,几乎成了条件接收系统大舞台上一场热闹的“大戏”。但是,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场戏却似乎有些深奥得高不可攀,即使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也仍旧令人感觉云里雾里。那么,是否有一个途径,能让广大并非编程高手的读者了解条件接收系统攻防大战中的奥秘呢?热心的HammerRed老师针对朋友们的要求,以自身的研究实践为例,无私地撰写了一系列教学文章,为渴望探求真理的读者提供了一条循序渐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