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前的一个深夜,在渝中区中华路一座不起眼的灰砖小楼里,一张张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印刷出来,苍劲有力的红色报头十分醒目——《重庆日报》。
这一天,是1952年8月5日。中共重庆市委有了自己的机关报。
那时,《重庆日报》只有对开四版,仅发行到现渝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五个区的部分地区。
60年后的今天,《重庆日报》平均每周出版量超过80个,发行遍布重庆城乡,成为全国知名大报。
一座城市,一张报纸。一个甲子过去,完整记录重庆变化、见证重庆发展、助推重庆腾飞的,唯有《重庆日报》。
它和这座英雄的城市共成长!
小平亲自题写报头和题词
“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祝贺重庆日报创刊。”这是邓小平同志给《重庆日报》的题词
“《重庆日报》的报头,可是小平同志亲自题写的哟,当时在一张信笺纸上题了三四个叫我们选用。”回忆往事,《重庆日报》创始人之一、90岁高龄的雷勃仍记忆犹新。
“当时,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主要担负全西南的报道工作,很难兼顾重庆,于是市里有意办一张报纸。”雷老和重庆《大公报》的同志找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负责人,提出当时仍为私营的《大公报》可以公私合营,交给中共重庆市委办的建议。这一建议与市委的想法不谋而合。
请示中央后,1952年7月下旬,市委转来周恩来同志的批示,同意重庆《大公报》停办,创办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同时决定8月5日创刊,报头请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题写。
雷勃代表报社,通过西南局秘书处请小平同志为《重庆日报》题写报头和题词。仅隔了一天,秘书处就来电,说报头和题词均已写好,要报社立即去取。
“出乎意料的是,小平同志题写的报头竟然有三四个!他还亲笔批示,由《重庆日报》自己从中选用。”雷老说,拿着小平同志的手稿,报社同仁精挑细选、反复研究,还在小平同志题写的一个报头中间,将另一个报头题字的同一个字替换上来。
邓小平为报纸创刊的题词是:“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祝贺重庆日报创刊。”
伟人的嘱托激励着一代代重报人不断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记录、讴歌。
唱响主旋律
60年来,《重庆日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重庆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来重庆日报社视察。当他听到报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调查研究”的办报思路时,大为赞赏,后来,云山部长将此提炼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向全国新闻战线推广。
2006年,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召开。与会代表惊奇地发现,在他们拿到的会议资料中,居然有《重庆日报》记者采写的一组系列调查和评论。
原来,全委会召开之前,《重庆日报》派出骨干记者,深入三峡库区,就“解决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问题”进行调查采访,采写的系列报道和评论,调查翔实,观点鲜明,问题切中要害,出路和对策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重庆日报》此类报道还有很多。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旋律。《重庆日报》铭记党报定位,时刻不忘在重大事件上发出主流媒体的强音。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宣传恢复生产、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等,帮助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重庆日报》记录下那个火红年代的历史足迹。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为改革鼓与呼,成为《重庆日报》的重中之重。《一包就灵》、《黄猫、黑猫小议》……改革的报道,占用稿总量的60%左右。
1997年,重庆直辖。1998年3月,江泽民同志向重庆交办“四件大事”。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作出“314”总体部署。对这些大事,《重庆日报》逐一解读、持续跟踪、密切关注,向全市人民传递着党中央的关怀。
三峡工程、抗战胜利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小平诞辰100周年、建党90周年……《重庆日报》先后推出《不屈之城——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年小平》、《红日》等特刊,进行浓墨重彩的回顾与展望。
每当有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重庆日报》记者总是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组织报道,引导舆论,终止谣言,稳定人心。
1985年渝中区大溪沟下水道爆炸,1999年綦江彩虹桥垮塌,2001年武隆滑坡,2003年开县井喷、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那些救死扶伤的现场、抢救生命的瞬间,都有《重庆日报》记者奔波的身影,篇篇感人的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改革的“推进器”
透过《重庆日报》这扇窗,人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场景,听到了万马奔腾的改革强音
“不久前,我访问了《重庆日报》编辑部,和同志们促膝交谈,深深地为他们宣传报道改革的经验所吸引,这是一个充满改革声音的党报编辑部……”
1985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二版刊登了时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林晰采写的《改革的“推进器”——访重庆日报编辑部》一文。
党中央的机关报宣传推广一个地方党报的办报经验是罕见的。
《重庆日报》力挺“包产到户”第一人徐明虎的故事,至今还是一段佳话。
1980年,长寿县葛兰区(现长寿区葛南镇)委书记徐明虎,在生产队试行包产到户,把农民压抑多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当年12月,重庆市召开县、区主要负责人紧急会议,部署纠正包产到户,葛兰区成了“纠包”重点。在《重庆日报》记者的支持下,徐明虎冒着被开除党籍、撤职查办甚至坐牢的危险,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寄往《人民日报》;与此同时,《重庆日报》将徐明虎撰写的反映包产到户后农民喜悦的通讯《社员喜赞自主权》,刊发在1981年3月的报纸上。
这一天,是1952年8月5日。中共重庆市委有了自己的机关报。
那时,《重庆日报》只有对开四版,仅发行到现渝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五个区的部分地区。
60年后的今天,《重庆日报》平均每周出版量超过80个,发行遍布重庆城乡,成为全国知名大报。
一座城市,一张报纸。一个甲子过去,完整记录重庆变化、见证重庆发展、助推重庆腾飞的,唯有《重庆日报》。
它和这座英雄的城市共成长!
小平亲自题写报头和题词
“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祝贺重庆日报创刊。”这是邓小平同志给《重庆日报》的题词
“《重庆日报》的报头,可是小平同志亲自题写的哟,当时在一张信笺纸上题了三四个叫我们选用。”回忆往事,《重庆日报》创始人之一、90岁高龄的雷勃仍记忆犹新。
“当时,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主要担负全西南的报道工作,很难兼顾重庆,于是市里有意办一张报纸。”雷老和重庆《大公报》的同志找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负责人,提出当时仍为私营的《大公报》可以公私合营,交给中共重庆市委办的建议。这一建议与市委的想法不谋而合。
请示中央后,1952年7月下旬,市委转来周恩来同志的批示,同意重庆《大公报》停办,创办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同时决定8月5日创刊,报头请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题写。
雷勃代表报社,通过西南局秘书处请小平同志为《重庆日报》题写报头和题词。仅隔了一天,秘书处就来电,说报头和题词均已写好,要报社立即去取。
“出乎意料的是,小平同志题写的报头竟然有三四个!他还亲笔批示,由《重庆日报》自己从中选用。”雷老说,拿着小平同志的手稿,报社同仁精挑细选、反复研究,还在小平同志题写的一个报头中间,将另一个报头题字的同一个字替换上来。
邓小平为报纸创刊的题词是:“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祝贺重庆日报创刊。”
伟人的嘱托激励着一代代重报人不断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记录、讴歌。
唱响主旋律
60年来,《重庆日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重庆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来重庆日报社视察。当他听到报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调查研究”的办报思路时,大为赞赏,后来,云山部长将此提炼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向全国新闻战线推广。
2006年,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召开。与会代表惊奇地发现,在他们拿到的会议资料中,居然有《重庆日报》记者采写的一组系列调查和评论。
原来,全委会召开之前,《重庆日报》派出骨干记者,深入三峡库区,就“解决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问题”进行调查采访,采写的系列报道和评论,调查翔实,观点鲜明,问题切中要害,出路和对策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重庆日报》此类报道还有很多。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旋律。《重庆日报》铭记党报定位,时刻不忘在重大事件上发出主流媒体的强音。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宣传恢复生产、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等,帮助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重庆日报》记录下那个火红年代的历史足迹。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为改革鼓与呼,成为《重庆日报》的重中之重。《一包就灵》、《黄猫、黑猫小议》……改革的报道,占用稿总量的60%左右。
1997年,重庆直辖。1998年3月,江泽民同志向重庆交办“四件大事”。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作出“314”总体部署。对这些大事,《重庆日报》逐一解读、持续跟踪、密切关注,向全市人民传递着党中央的关怀。
三峡工程、抗战胜利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小平诞辰100周年、建党90周年……《重庆日报》先后推出《不屈之城——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年小平》、《红日》等特刊,进行浓墨重彩的回顾与展望。
每当有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重庆日报》记者总是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组织报道,引导舆论,终止谣言,稳定人心。
1985年渝中区大溪沟下水道爆炸,1999年綦江彩虹桥垮塌,2001年武隆滑坡,2003年开县井喷、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那些救死扶伤的现场、抢救生命的瞬间,都有《重庆日报》记者奔波的身影,篇篇感人的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改革的“推进器”
透过《重庆日报》这扇窗,人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场景,听到了万马奔腾的改革强音
“不久前,我访问了《重庆日报》编辑部,和同志们促膝交谈,深深地为他们宣传报道改革的经验所吸引,这是一个充满改革声音的党报编辑部……”
1985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二版刊登了时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林晰采写的《改革的“推进器”——访重庆日报编辑部》一文。
党中央的机关报宣传推广一个地方党报的办报经验是罕见的。
《重庆日报》力挺“包产到户”第一人徐明虎的故事,至今还是一段佳话。
1980年,长寿县葛兰区(现长寿区葛南镇)委书记徐明虎,在生产队试行包产到户,把农民压抑多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当年12月,重庆市召开县、区主要负责人紧急会议,部署纠正包产到户,葛兰区成了“纠包”重点。在《重庆日报》记者的支持下,徐明虎冒着被开除党籍、撤职查办甚至坐牢的危险,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寄往《人民日报》;与此同时,《重庆日报》将徐明虎撰写的反映包产到户后农民喜悦的通讯《社员喜赞自主权》,刊发在1981年3月的报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