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学生。
“学困生”有着很多种类型,大致上分成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称为“思想意识较差的学困生”;第二种是学习习惯不好的,称为“顽皮型学困生”;第三种是思维缓慢,跟不上上课的进度的,称为“迟钝型学困生”;第四种类型是“偏科非常严重的学困生”。
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尊重和关爱学困生,树立他们的信心
通常,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即使犯了一点小错误,教师也能及时谅解。反之,若学困生犯了错误,则对他们大发雷霆。这样,在无形之中就滋生了他们的自卑心理。要消除学困生的这种自卑心理,只有教师用真心去对待他们,尊重和关爱他们才行。
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使学生间接喜欢所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小浩是班中最顽皮的学生之一,学习成绩一直较差,且较散漫。但笔者经过多天的观察,发现他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集体的荣誉感,特别爱劳动。于是,就任命他为班上的课代表。刚开始,他还不习惯,就要多引导他,没过多久,他就干得非常出色。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的历史与社会成绩一次比一次提高。
二、指导学困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困生来说更为重要。学困生对学习通常有一种消极态度,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改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在每堂课上课开始,就要创设情景,如用音乐、图片、电视记录片、漫画等一些比较形象生动例子,然后在这种情景的渲染下进行下一步骤的教学。
如在讲七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时,就边放歌曲《大中国》,边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出来,而且还让全班学生跟着一起唱歌。这时,笔者故意走近学困生身边,示意他们把歌唱响一点,使他们感觉到,在上课过程中高歌一曲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增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2.营造情趣,激发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知识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情趣的体验过程。热烈而又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跃,呈现最佳状态;反之,冷漠沉闷的教学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思维,窒息智慧的火花。把情和趣进行有机的结合,融为一体,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情激情,以趣激趣,从而产生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3.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激发兴趣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要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对于学困生来说这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中要让学困生多观察、多读图。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地图,让他们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有用的信息。《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时,要求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并画出简单的世界地图,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困生也喜欢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自然,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不错。
三、激励评价,对学困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偶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犹如一把打开学生探求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更是哺育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乳汁。
教育不仅让好学生讲步,更要让学困生进步。教学中以激励学生为主,采取不同的方式,从课堂作业、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1.课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一般学困生缺乏自信,上课从来不举手,教师要及时鼓励。当学困生回答了某些开放性的材料分析题时,就马上表扬:“这位同学的回答很有创意,以后可以当一名记者了,我们先为小记者加油吧。”同时,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激励学困生好上加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作业评价
对于学困生,帮他认识作业训练的重要性,不时地鼓励他们写规范、写好,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给予“优”评价,送给他们一句激励的话语。例如,“继续努力!”“相信下次会更好!”
四、对症下药,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在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时,必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例如,对顽皮型后进生,应该用疏导,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和智力用到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做好事上;对迟钝型后进生,必须在开发智力,在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等方面狠下功夫,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补上拉下的功课,解除自卑感;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思想意识较差的后进生,则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着重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采取各种办法防止外界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干扰和诱惑,引导他们阅读,观看健康的书籍、影视作品及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
当然,造成“学困生”学因的原因有多种,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等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学会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表扬、家访就立竿见影。“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总之,转化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愿意学、会学、乐学,是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要有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以激励评价为主,同时对症下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学困生,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教师的使命。
“学困生”有着很多种类型,大致上分成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称为“思想意识较差的学困生”;第二种是学习习惯不好的,称为“顽皮型学困生”;第三种是思维缓慢,跟不上上课的进度的,称为“迟钝型学困生”;第四种类型是“偏科非常严重的学困生”。
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尊重和关爱学困生,树立他们的信心
通常,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即使犯了一点小错误,教师也能及时谅解。反之,若学困生犯了错误,则对他们大发雷霆。这样,在无形之中就滋生了他们的自卑心理。要消除学困生的这种自卑心理,只有教师用真心去对待他们,尊重和关爱他们才行。
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使学生间接喜欢所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小浩是班中最顽皮的学生之一,学习成绩一直较差,且较散漫。但笔者经过多天的观察,发现他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集体的荣誉感,特别爱劳动。于是,就任命他为班上的课代表。刚开始,他还不习惯,就要多引导他,没过多久,他就干得非常出色。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的历史与社会成绩一次比一次提高。
二、指导学困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困生来说更为重要。学困生对学习通常有一种消极态度,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改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在每堂课上课开始,就要创设情景,如用音乐、图片、电视记录片、漫画等一些比较形象生动例子,然后在这种情景的渲染下进行下一步骤的教学。
如在讲七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时,就边放歌曲《大中国》,边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出来,而且还让全班学生跟着一起唱歌。这时,笔者故意走近学困生身边,示意他们把歌唱响一点,使他们感觉到,在上课过程中高歌一曲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增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2.营造情趣,激发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知识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情趣的体验过程。热烈而又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跃,呈现最佳状态;反之,冷漠沉闷的教学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思维,窒息智慧的火花。把情和趣进行有机的结合,融为一体,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情激情,以趣激趣,从而产生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3.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激发兴趣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要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对于学困生来说这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中要让学困生多观察、多读图。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地图,让他们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有用的信息。《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时,要求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并画出简单的世界地图,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困生也喜欢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自然,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不错。
三、激励评价,对学困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偶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犹如一把打开学生探求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更是哺育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乳汁。
教育不仅让好学生讲步,更要让学困生进步。教学中以激励学生为主,采取不同的方式,从课堂作业、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1.课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一般学困生缺乏自信,上课从来不举手,教师要及时鼓励。当学困生回答了某些开放性的材料分析题时,就马上表扬:“这位同学的回答很有创意,以后可以当一名记者了,我们先为小记者加油吧。”同时,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激励学困生好上加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作业评价
对于学困生,帮他认识作业训练的重要性,不时地鼓励他们写规范、写好,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给予“优”评价,送给他们一句激励的话语。例如,“继续努力!”“相信下次会更好!”
四、对症下药,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在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时,必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例如,对顽皮型后进生,应该用疏导,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和智力用到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做好事上;对迟钝型后进生,必须在开发智力,在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等方面狠下功夫,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补上拉下的功课,解除自卑感;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思想意识较差的后进生,则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着重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采取各种办法防止外界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干扰和诱惑,引导他们阅读,观看健康的书籍、影视作品及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
当然,造成“学困生”学因的原因有多种,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等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学会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表扬、家访就立竿见影。“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总之,转化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愿意学、会学、乐学,是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要有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以激励评价为主,同时对症下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学困生,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教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