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教学中常见的直观教学方法,也是掌握化学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发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优化化学教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意识;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探究式学习”即: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会探究并从中获取知识及科学方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做知识的传授者,要意识到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实验操作情境,让他们亲历实验过程,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一、强化演示实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示范实验,它主要把要研究的现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成功的演示实验,经常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印象,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引入课题时运用演示实验可以唤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潜能。因此要求这类实验要新奇、生动、有趣和出乎意料。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先将一个剥去外壳的熟鸡蛋置于较蛋稍少的抽滤口上,鸡蛋停在瓶口不动,接着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抽滤瓶中,轻轻震荡,学生们惊异地看到鸡蛋慢慢被瓶子“吞入”最后落在瓶中。面对这种意想不到的现象,他们不但立即引起了浓厚的爱好,而且激发起主动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实验中,不妨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完之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初中化学课本中,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都不太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去做。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实验室制取氢气和氧气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做个别必要指导。这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比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观看效果要好的多。再比如《溶液》这一单元,概念多,条件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对进行溶液计算的教学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点我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演示实脸的教学方法:凡有关概念和计算的实验一律让学生动手去做,教师只是恰当的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规律。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所以理解掌握得比较深刻,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知识应“让学生自己找出来”。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
  二、重视分组实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往往都是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来进行的探究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它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普遍规律,即列宁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认识事物的辩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作为形成学生感性认识的生动直观,大多是演示实验,而在学生的认识从抽象的思维进入到实践时,又往往是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有更多地动手机会,从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一节时,我选择了各种器材,如:锥形瓶、广口瓶、烧瓶、试管、具支试管、单孔塞、双孔塞、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注射器、导气管。以及生活用品如:饮料瓶、吸管等。然后进行分组试验,让学生自选器材进行组装。结果每组都组装出了多套装置,并且对自己的装置进行了评价,说出了优缺点,并自选一套进行实验制取。此节课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装置的选择不是唯一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思维。再如,讲燃烧和灭火,我为学生准备了一定的器材,如木条,纸条,煤块,石子,蜡烛,烧杯等,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讲灭火原理时,我又给他们准备了燃烧的蜡烛和一些器材,进行实验,探究灭火原理。学生兴趣倍增,思维也异常开阔,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们想出了很多办法,用杯子扣、用水浸、用剪子剪、用嘴吹、用盐酸与碳酸钠制二氧化碳等。这样既增加了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家庭化学小实验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少,而家庭小实验大多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许多家庭小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初中化学教材中的“自制简易净水器”“调查家庭用水情况”“调查空气质量”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家庭小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立足实验这块化学教学的主阵地,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实验教学。使眼与心、手与脑、行与知、学与创,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化学实验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化学教学,使原来对化学不感兴趣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假如我是一条小河,我一定要唱出欢乐的歌曲,为辛勤忙碌的人们消除疲劳。我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一串洁白的珍珠项链,把我生活的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春天,柳絮在空中飞舞,岸边的花长出了美丽的小花苞,小草钻出泥土,从地里冒出了头。空气新鲜,河水清澈,一只只水鸟引吭高歌,这都是保护环境的功劳啊!燕子在柳树上搭建着自己的幸福小窝,孩子们在河边公园追逐打闹。微风吹过,河水轻轻地荡漾,引得我也跳起了舞蹈!
期刊
语文不仅是我们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基础工具.而面临高考的考生来说,语文可谓相当重要,语文是决定学生大学梦的关键性科目之一.所以,高中语文的教
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1937年北方卢沟桥发生“七七”事变后,接着上海又爆发了“八一三”战争。中日军队激战3个月后,淞沪失守,日寇分兵六路杀向南京。12月12日,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在激战后失守。12月1
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善传统的手工业性质的政治课教学方式,告别粉笔、黑
增生性牙龈炎是指牙龈组织受到局部囡素刺激而发生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牙龈明显的炎性肿胀,同时伴有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多见青少年.现将2008~2010年间作者治疗的25例患者,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成长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究.文章首先概述了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培养的必要性;其次指出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分析吡咯类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应用吡咯类抗真菌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50例吡咯类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中,口服用药不良反
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朗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一次次心灵沟通,应设身处地,读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