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CaCO3改性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udi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纳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前景,将纳米CaCO3掺入到混凝土中,通过制备含量是胶凝材料的1%的纳米CaCO3改性混凝土,对3 d、7 d和14 d龄期的试件分别进行了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然后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作对比,分析纳米CaCO3对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改性混凝土早期的抗压、劈裂抗拉强度都远远低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同龄期的强度,抗压强度下降比劈裂抗拉强度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从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的分类入手,分析了当前不同型式清污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发展历史,思考如何将一些新技术应用于清污机的改造更新,以提高清污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对清污机的选型和设计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在充分认识水利科技计划项目体系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水利科技档案特点,提出水利科技档案分类方法与管理对策,对完善水利科技档案体系,进一步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结合实际运行管理经验,分析了扬黄泵站液控缓闭止回阀主密封损坏的主要原因和主密封损坏带来的诸多问题,以及主密封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现有设备的相关条件,提出了利用水泵出口阀门关闭规律性故障特征及故障诊断系统接入新开发的出口阀门主密封损坏故障诊断模块,运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准确判断主密封的损坏程度,指导制定合理的检查维修计划。
以童亭原煤经全组分分离所得的疏中质组为原料,乙炔黑为添加剂,通过简单的炭化过程制备了乙炔黑/泡沫炭复合材料。研究乙炔黑添加量对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抗压强度和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乙炔黑后,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孔隙率降低,体积密度增加,抗压强度显著提升,导热率下降,200℃下导热率仅为0.057 W/(m·k),是一种良好的轻质隔热材料。
为确保坝体反滤料填筑质量,复核设计反滤料填筑压实标准的合理性,施工前进行反滤料碾压试验。通过分析反滤料碾压试验设备配置、工艺方法、试验结果,推荐反滤料铺层厚度40 cm、天然含水量(不加水)、26 t强振碾压8遍和行驶速度4 km/h的填筑参数。试验结果可为大坝反滤料填筑提供依据。
为提高河西干旱内陆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控制化肥施用量、减少土壤化肥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开展膜下滴灌玉米水肥田间试验。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膜下滴灌玉米产量与灌水量、施肥量的水肥生产函数模型,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预测能力。由模型可以确定河西内陆区玉米膜下滴灌较适宜的灌溉定额及施肥量,同时得出水、肥两因子都具有增产效应,同时也存在边际效应,水肥偶合效应表现为水肥对产量的互作负效应,随着灌水量、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导致产量下降。适宜河西内陆区玉米膜下滴灌的灌溉定额为4 200 mm
为了解决运营商共享网络资源带来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在线带宽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将多租户无源光网络(PON)系统映射到DRL模型中,DRL代理通过与环境交互,为各个待处理的带宽请求和当前剩余带宽做决策,并不断更新策略参数直至模型收敛,从而完成算法优化。搭建了仿真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带宽资源利用率。
引洮供水二期16#特长隧洞围岩条件差,部分洞段有强腐蚀性地下水。在工程运行中,须实时监测隧洞断面结构的沉降、抬升变形,以及应力应变情况;工程管理中,车辆穿过隧洞,光纤光栅敷设要考虑车辆碾压及震动对其不利的影响。隧洞安全监测采用了分布式光纤(FBG)光栅传感与埋入光纤光栅传感器相结合的监测系统。分布式光纤(FBG)光栅横向断面布置采用了立面倒“U”型结构,以避开光纤在底板上穿行,同时,在平面与纵向立面呈两侧墙交替间隔设置的空间三向“U”型布置方式。该方案的实施,为工程长期运行安全及管理提供了保障。
以钛片为基底、硝酸铁为铁源,采用阳极氧化法和常压热水自组装法制备铁掺杂改性的TiO2纳米管阵列(TNTs)。以可见光下甲基橙(MO)的降解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因素对MO降解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条件,进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工艺条件为Fe(NO3)3浓度0.30 mol/L、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8.42 h时,Fe/TNT
景电二期工程1986年投入运行,2010年景电二期列入国家大型泵站改造计划。近几年,随着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和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任务的要求,泵站供水能力与用水需求矛盾进一步加剧,需水量峰值持续增加。在泵站更新改造设计工作中,根据复核后的流量要求,总干各级泵站的装机规模和提水流量均有增大。为适应各级泵站提水流量加大和级间流量匹配的要求,在主厂房维持现有结构和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出了在灌区段(八泵站至十三泵站)利用原有中、小型调流机组位置布置大、中型水泵并采用部分机组变频调速方案有效解决流量加大和级间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