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丰收的大地,充满希望。
2010年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是一次有伟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会,因为她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论断,描绘出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一个民族的富强梦想。全会前所未有地高度关注民生,鲜明地体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幅从国富到民富,民富国更强的美丽画卷。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恰好处于21世纪前两个10年的交汇点,前一个10年实现了富国、强国,继往开来的10年将要着重富民、强国。这使我们想到8年前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继而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3年前党的十七大重申此论断,再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号召全党继续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系统性、科学性。中央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申这个科学论断,充分表明了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是第一个战略发展“规划”(以前都是叫“计划”),全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使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经过5年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隆重举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抗击地震、罕见大旱、泥石流频发等严重自然灾害,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今天,一个有相当实力、有巨大发展潜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之林。
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不够协调、不太平衡、不可持续、社会分配不尽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一些发展中的社会矛盾与不和谐因素也凸显出来,到了应该着力解决,也有条件、有能力、有办法解决的时候。
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出现新的大调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在实现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合理分配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与“核动力”。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的整体效率及竞争力处于世界中游偏下水平,在创新竞争力方面落后于美国、欧盟,也差于日本、韩国。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基数很大,劳动力数量巨大,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大量的人无活干与大量的活无人干的现象同时存在,就是有技术的人员、工程师、科学家很少,在人口中比例很低,高端人才指数仅为美国的1/12。差距过大,需要在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付出特别的努力,寻求大的突破。我国是一个历经磨难、饱经沧桑的古老大国,我们曾经有过无与伦比的辉煌,对人类做出过极大贡献,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道上阔步前进,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但是,我们创新的外部环境无法与日韩等国相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是封锁、限制加打压,他们需要中国的大市场,需要中国人用血汗养活他们,但不希望中国是一个可以与他们比肩的强国,更不想看到中国的发展超过他们。100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合伙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抢劫金银财宝,100年后,他们的后代仍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新中国出现,视中国为威胁,千方百计企图扼制中国的发展。所以,中国要走创新型道路。前路充满崎岖与艰险,必须在寻求对外合作的同时,更要立足于自强不息,立足于自力更生,立足于自主创新,立足于13亿消费者。稳步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是以扩大普遍人民群众消费为重点,以富民来拉动内需,让他们的钱包逐渐鼓起来,有能力花费,增强合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扩大投资、扩大出口规模拉动,向依靠国内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也就是科学发展。
随着“十二五”宏伟蓝图的展开,“包容性增长”这一新名词,进入了人们的心灵。“包容性增长”成了“十二五”的主题词。2009年11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再次提出并阐述了“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容是: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寻求的目标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的要素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二五”期间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入手,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
在新形势下,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改变,和平、发展、合作的当今世界主题没有改变。我们国内环境中一个突出的大趋势,就是我们由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进的速度在加快。国内与国际、内政与外交紧密联系,双向互动,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剧变的发展趋势,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不断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利益与利害共同体。科技创新正在孕育新的突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发展要素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例如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就是一大难题。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使2.3亿农民成为非农业劳动力,他们中有1亿多人“就业在城市,户口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赚钱在城市,保障在农村”,不完全的城镇化增加了社会矛盾,也要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解决。
中央要求我们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过去常用、好用、管用的工作方式方法现在可能不好用、不管用,也不能用了,需要结合本省、本市、本地区、本县、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新的方式方法。
党中央指明了机遇,也指引我们走向胜利的道路与方向。有了机遇有了方向,就有了取得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关键是如何干!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如何抓住机遇,根据自己的条件创造性地发展,这就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本事了。如果只是叫好,只是层层传达,那么就很可能丧失机遇。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一个主政一方的领导者要有思想、有创见,头脑清醒,独立思考,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按照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做规划、求发展,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日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地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试验田,30年中创造了辉煌,也取得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发展,怎样创造新的辉煌,还要有新的思维、新的办法,勇于探索,开拓前进。深圳如此,其它地方,如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黄渤海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经济发展,也应如此。比如我们本期报道的烟台市。
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明朝为加强海防,在芝罘建“烽火台”,又叫“狼烟台”,烟台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改革开放以来,烟台结合当地实情,形成了汽车、手机、电脑、船舶等优势产业;葡萄酒、现代化工、核电、黄金等特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烟台的领导者们深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领域整体落后的国家就不会强大,地区也不会繁荣昌盛,所以烟台在发展中特别注意创新,特别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打造“城市名片”,储备“核动力”。他们牢记烟台是京津的“咽喉”,外国列强过去靠洋枪洋炮侵略中国,现在又靠知识产权打压中国,烟台又是中国的“风口浪尖”。与烟台隔海相望的“邻居”,曾以1894年的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人的现代化梦想,又以1937年的侵华战争,打破了中国人的现代化梦想,时至今日仍然不断制造事端,企图干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一定要清醒,不能再让他们得逞!我们要有紧迫感,要有危机感,因为在我们发展的新征途中,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有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风险和挑战。我们要以创新之火,让狼烟远去!
现代化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前进的过程,尤其是文化,她是记录文明的符号,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华文明史5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多民族的文化以及中外交流融合,从政治体制、礼仪器物、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都与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可以说“社会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文化、文化的问题在教育、教育的问题在文化”,这是一个以文化为轴的循环。我们知道,中国的建筑是很有特色的,有阳刚的四合院,也有婉约的小桥流水,都是文化符号,借口发展经济,在现代化建设中很多古建被拆了,留下永远的遗憾,我们的官员再也不要干只要一时政绩而丢失自己文化传统的蠢事了。这次中央五中全会再也没提GDP,“张书记盖、李书记拆、王书记上台再重来”的怪现象该少些了,这是国家的大幸,传统文化的大幸。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历史充分证明:抓住机遇,才能获得主动;用好机遇,才能赢得未来。
未来属于中华民族!
2010年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是一次有伟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会,因为她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论断,描绘出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一个民族的富强梦想。全会前所未有地高度关注民生,鲜明地体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幅从国富到民富,民富国更强的美丽画卷。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恰好处于21世纪前两个10年的交汇点,前一个10年实现了富国、强国,继往开来的10年将要着重富民、强国。这使我们想到8年前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继而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3年前党的十七大重申此论断,再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号召全党继续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系统性、科学性。中央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申这个科学论断,充分表明了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是第一个战略发展“规划”(以前都是叫“计划”),全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使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经过5年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隆重举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抗击地震、罕见大旱、泥石流频发等严重自然灾害,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今天,一个有相当实力、有巨大发展潜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之林。
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不够协调、不太平衡、不可持续、社会分配不尽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一些发展中的社会矛盾与不和谐因素也凸显出来,到了应该着力解决,也有条件、有能力、有办法解决的时候。
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出现新的大调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在实现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合理分配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与“核动力”。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的整体效率及竞争力处于世界中游偏下水平,在创新竞争力方面落后于美国、欧盟,也差于日本、韩国。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基数很大,劳动力数量巨大,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大量的人无活干与大量的活无人干的现象同时存在,就是有技术的人员、工程师、科学家很少,在人口中比例很低,高端人才指数仅为美国的1/12。差距过大,需要在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付出特别的努力,寻求大的突破。我国是一个历经磨难、饱经沧桑的古老大国,我们曾经有过无与伦比的辉煌,对人类做出过极大贡献,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道上阔步前进,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但是,我们创新的外部环境无法与日韩等国相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是封锁、限制加打压,他们需要中国的大市场,需要中国人用血汗养活他们,但不希望中国是一个可以与他们比肩的强国,更不想看到中国的发展超过他们。100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合伙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抢劫金银财宝,100年后,他们的后代仍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新中国出现,视中国为威胁,千方百计企图扼制中国的发展。所以,中国要走创新型道路。前路充满崎岖与艰险,必须在寻求对外合作的同时,更要立足于自强不息,立足于自力更生,立足于自主创新,立足于13亿消费者。稳步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是以扩大普遍人民群众消费为重点,以富民来拉动内需,让他们的钱包逐渐鼓起来,有能力花费,增强合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扩大投资、扩大出口规模拉动,向依靠国内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也就是科学发展。
随着“十二五”宏伟蓝图的展开,“包容性增长”这一新名词,进入了人们的心灵。“包容性增长”成了“十二五”的主题词。2009年11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再次提出并阐述了“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容是: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寻求的目标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的要素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二五”期间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入手,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
在新形势下,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改变,和平、发展、合作的当今世界主题没有改变。我们国内环境中一个突出的大趋势,就是我们由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进的速度在加快。国内与国际、内政与外交紧密联系,双向互动,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剧变的发展趋势,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不断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利益与利害共同体。科技创新正在孕育新的突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发展要素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例如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就是一大难题。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使2.3亿农民成为非农业劳动力,他们中有1亿多人“就业在城市,户口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赚钱在城市,保障在农村”,不完全的城镇化增加了社会矛盾,也要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解决。
中央要求我们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过去常用、好用、管用的工作方式方法现在可能不好用、不管用,也不能用了,需要结合本省、本市、本地区、本县、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新的方式方法。
党中央指明了机遇,也指引我们走向胜利的道路与方向。有了机遇有了方向,就有了取得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关键是如何干!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如何抓住机遇,根据自己的条件创造性地发展,这就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本事了。如果只是叫好,只是层层传达,那么就很可能丧失机遇。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一个主政一方的领导者要有思想、有创见,头脑清醒,独立思考,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按照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做规划、求发展,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日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地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试验田,30年中创造了辉煌,也取得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发展,怎样创造新的辉煌,还要有新的思维、新的办法,勇于探索,开拓前进。深圳如此,其它地方,如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黄渤海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经济发展,也应如此。比如我们本期报道的烟台市。
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明朝为加强海防,在芝罘建“烽火台”,又叫“狼烟台”,烟台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改革开放以来,烟台结合当地实情,形成了汽车、手机、电脑、船舶等优势产业;葡萄酒、现代化工、核电、黄金等特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烟台的领导者们深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领域整体落后的国家就不会强大,地区也不会繁荣昌盛,所以烟台在发展中特别注意创新,特别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打造“城市名片”,储备“核动力”。他们牢记烟台是京津的“咽喉”,外国列强过去靠洋枪洋炮侵略中国,现在又靠知识产权打压中国,烟台又是中国的“风口浪尖”。与烟台隔海相望的“邻居”,曾以1894年的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人的现代化梦想,又以1937年的侵华战争,打破了中国人的现代化梦想,时至今日仍然不断制造事端,企图干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一定要清醒,不能再让他们得逞!我们要有紧迫感,要有危机感,因为在我们发展的新征途中,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有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风险和挑战。我们要以创新之火,让狼烟远去!
现代化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前进的过程,尤其是文化,她是记录文明的符号,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华文明史5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多民族的文化以及中外交流融合,从政治体制、礼仪器物、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都与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可以说“社会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文化、文化的问题在教育、教育的问题在文化”,这是一个以文化为轴的循环。我们知道,中国的建筑是很有特色的,有阳刚的四合院,也有婉约的小桥流水,都是文化符号,借口发展经济,在现代化建设中很多古建被拆了,留下永远的遗憾,我们的官员再也不要干只要一时政绩而丢失自己文化传统的蠢事了。这次中央五中全会再也没提GDP,“张书记盖、李书记拆、王书记上台再重来”的怪现象该少些了,这是国家的大幸,传统文化的大幸。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历史充分证明:抓住机遇,才能获得主动;用好机遇,才能赢得未来。
未来属于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