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进行了一番探索,以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中职;职业指导;就业观
所谓职业指导,就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与学校学生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适应“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职业指导是沟通学校与社会、职业准备与未来就业的桥梁。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经济客观要求通过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作为人才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职校毕业生,其就业也就必然走向了市场。按照我国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关系21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问题,而中等职业学校无疑也肩负着这一重任。
在职业学校教育中融入职业指导内容,就是架设了一座连接学校教育培训和社会需求的桥梁,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爱业、敬业、勇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树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崇高职业理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另外,帮助学生进行就业选择,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并从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根据所反馈的信息,调整教育结构,克服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的弊病。
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思想上不够重视。
对职业指导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在我国,职业指导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新概念,以致对职业指导的理解过于片面。有学校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就业指导,单一地理解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理念、职业观、创业意识教育,在如何开展职业指导方面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如一些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只是单纯地开设几节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就业前培训,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面试技巧等。一些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就业意识落后,思路仍然停留在包分配阶段,认为在学校只要学好一技之长就可以了,就业是学校包了的事,自己等着拿了毕业证就行。这使一些学生只顾追求工资高、福利好、工作轻松的用人单位,没有更好地结合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2. 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不够全面,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不到位。
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全程参与共同完成。但是,现在大多数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都侧重在第三学年,且认为完全是职业指导教师负责的工作。
一年级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的一次大转折。中职生的入学是不设门槛的,大部分学生原本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相对薄弱,而学校也不存在升学率的压力。因此,大多数学生对在职校学习感到无所适从,虽已经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以致在学习中也渐渐地失去兴趣,纯粹是为了拿一张毕业证,等待学校分配一份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适应了职校的学习生活后,就开始变得散漫,到了毕业时都没有掌握到必需的技能,为自己的就业带来了困难,也为学校的推荐就业工作带来了难度,甚至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三、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在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正确的就业观。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学生在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所以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和职业能力不了解。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自己的优劣势都不清楚,就盲目地去选择专业,以致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总以没有兴趣为借口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职业指导要从新生入学时抓起,进行必要的专业理想教育。学校可以用团体指导的方式,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重点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的问题上,帮助学生的个人发展进行长远定向,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同时也为少数要调换专业的学生提供制度保障。学校还应加强为学生提供认识自我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人格和能力。另一方面把职业指导工作贯穿到各年级教育的全过程,并且全员参与职业指导,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有所侧重,把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与教学工作、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2. 加强就业政策法规指导。
社会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导致的职业更新与流动性增强,这是开展职业指导的又一个推动力。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政府陆续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布了一系列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以及工资制度改革方案。通过对学生广泛宣传就业政策,使学生抛除旧观念,引导他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结合个人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帮助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两个方面了解职业和现行的就业政策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明智的选择。要让学生掌握就业政策,懂得维护劳动权益,让他们知道现代企业对他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进行求职就业心理指导。
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当学生要从学校走向社会时就备感压力,心理问题成为择业时一个大障碍。有的学生在择业时患得患失;有的急躁焦虑;有的缺乏自信,自卑、自闭。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有一个心理适应期。在学校里,学生有依赖性,一旦走上社会,失去了依赖,学生心理上就有突如其来的压力,有些学生甚至逃避就业,因此对学生进行求职就业的心理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利用活动为载体,注重培训式指导,让学生在亲身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指导,达到提高认识、形成良好职业观念的目的。如组织讲座、到企业实地参观、举办校友沙龙、校企合作实践实习、推荐学生勤工俭学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实践,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树立信心和责任感,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了解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4. 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等就业服务。
学生在进入毕业推荐阶段时最关心的就是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因此学校可以搭建信息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可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实现毕业生信息与社会需求信息直接链接,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更直观、方便、快捷,从而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2)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确立稳固的就业基地,确保稳定的就业信息源。(3)建立校友联盟,通过往届毕业生获得更广泛的就业信息,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将一些好的用人单位邀请到学校,为双方搭建直接有效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平台。
求职是一门艺术,求职技巧对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在进行职业指导时,要包括自荐技巧、求职简历撰写、个人形象设计、面试技巧、就业信息查询、手续办理、求职礼仪、人际关系运用等内容。学校可积极开设第二课堂,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方式,多开展与就业市场及职业相关的讲座、邀请成功人士和专家演讲、到企业实习、参观调查、进行模拟招聘、情景面试体验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求职能力。
总之,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工程。学校除了在校内开发相对独立的职业指导活动领域外,还应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各职业门类和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收集、处理社会信息,提高职业信息的可靠性和针对性,使职业指导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单位:韶关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张彩霞.高职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7).
[3]赵鹏.对加强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EB/OL].铁笔管理网,2007-11-14.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关键词:中职;职业指导;就业观
所谓职业指导,就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与学校学生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适应“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职业指导是沟通学校与社会、职业准备与未来就业的桥梁。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经济客观要求通过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作为人才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职校毕业生,其就业也就必然走向了市场。按照我国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关系21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问题,而中等职业学校无疑也肩负着这一重任。
在职业学校教育中融入职业指导内容,就是架设了一座连接学校教育培训和社会需求的桥梁,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爱业、敬业、勇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树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崇高职业理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另外,帮助学生进行就业选择,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并从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根据所反馈的信息,调整教育结构,克服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的弊病。
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思想上不够重视。
对职业指导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在我国,职业指导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新概念,以致对职业指导的理解过于片面。有学校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就业指导,单一地理解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理念、职业观、创业意识教育,在如何开展职业指导方面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如一些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只是单纯地开设几节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就业前培训,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面试技巧等。一些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就业意识落后,思路仍然停留在包分配阶段,认为在学校只要学好一技之长就可以了,就业是学校包了的事,自己等着拿了毕业证就行。这使一些学生只顾追求工资高、福利好、工作轻松的用人单位,没有更好地结合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2. 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不够全面,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不到位。
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全程参与共同完成。但是,现在大多数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都侧重在第三学年,且认为完全是职业指导教师负责的工作。
一年级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的一次大转折。中职生的入学是不设门槛的,大部分学生原本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相对薄弱,而学校也不存在升学率的压力。因此,大多数学生对在职校学习感到无所适从,虽已经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以致在学习中也渐渐地失去兴趣,纯粹是为了拿一张毕业证,等待学校分配一份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适应了职校的学习生活后,就开始变得散漫,到了毕业时都没有掌握到必需的技能,为自己的就业带来了困难,也为学校的推荐就业工作带来了难度,甚至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三、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在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正确的就业观。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学生在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所以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和职业能力不了解。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自己的优劣势都不清楚,就盲目地去选择专业,以致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总以没有兴趣为借口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职业指导要从新生入学时抓起,进行必要的专业理想教育。学校可以用团体指导的方式,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重点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的问题上,帮助学生的个人发展进行长远定向,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同时也为少数要调换专业的学生提供制度保障。学校还应加强为学生提供认识自我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人格和能力。另一方面把职业指导工作贯穿到各年级教育的全过程,并且全员参与职业指导,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有所侧重,把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与教学工作、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2. 加强就业政策法规指导。
社会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导致的职业更新与流动性增强,这是开展职业指导的又一个推动力。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政府陆续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布了一系列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以及工资制度改革方案。通过对学生广泛宣传就业政策,使学生抛除旧观念,引导他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结合个人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帮助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两个方面了解职业和现行的就业政策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明智的选择。要让学生掌握就业政策,懂得维护劳动权益,让他们知道现代企业对他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进行求职就业心理指导。
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当学生要从学校走向社会时就备感压力,心理问题成为择业时一个大障碍。有的学生在择业时患得患失;有的急躁焦虑;有的缺乏自信,自卑、自闭。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有一个心理适应期。在学校里,学生有依赖性,一旦走上社会,失去了依赖,学生心理上就有突如其来的压力,有些学生甚至逃避就业,因此对学生进行求职就业的心理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利用活动为载体,注重培训式指导,让学生在亲身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指导,达到提高认识、形成良好职业观念的目的。如组织讲座、到企业实地参观、举办校友沙龙、校企合作实践实习、推荐学生勤工俭学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实践,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树立信心和责任感,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了解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4. 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等就业服务。
学生在进入毕业推荐阶段时最关心的就是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因此学校可以搭建信息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可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实现毕业生信息与社会需求信息直接链接,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更直观、方便、快捷,从而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2)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确立稳固的就业基地,确保稳定的就业信息源。(3)建立校友联盟,通过往届毕业生获得更广泛的就业信息,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将一些好的用人单位邀请到学校,为双方搭建直接有效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平台。
求职是一门艺术,求职技巧对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在进行职业指导时,要包括自荐技巧、求职简历撰写、个人形象设计、面试技巧、就业信息查询、手续办理、求职礼仪、人际关系运用等内容。学校可积极开设第二课堂,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方式,多开展与就业市场及职业相关的讲座、邀请成功人士和专家演讲、到企业实习、参观调查、进行模拟招聘、情景面试体验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求职能力。
总之,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工程。学校除了在校内开发相对独立的职业指导活动领域外,还应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各职业门类和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收集、处理社会信息,提高职业信息的可靠性和针对性,使职业指导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单位:韶关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张彩霞.高职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7).
[3]赵鹏.对加强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EB/OL].铁笔管理网,2007-11-14.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