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掺杂四氧化三钴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特性

来源 :无机材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249879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直流电化学沉积与高温氧化相结合的合成方法,在氧化铝模板的辅助下,成功制备了一种新颖的Ni掺杂的Co3O4纳米线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对所制备的纳米线阵列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掺杂Co3O4纳米线形貌和尺寸均匀、垂直于基底排列,纳米线的平均直径约为80 nm,长度约为1.4μm,整个纳米线由纳米颗粒堆积而成,其中Co:Ni的比例约为20:1。利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技术在2 mol/L的KOH电解液中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纳米线
其他文献
为了系统研究VCSEL制作中的湿法氧化过程和机理,设计了专门的材料结构并采用MOCVD技术进行外延生长。对经过光刻和干法刻蚀形成的台面结构样品进行不同时间的湿法氧化,由表面
在Na5P3O10-KOH-Na2EDTA电解液中,以石墨烯为添加剂,在恒压模式下对ZrH1.8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采用涂层划痕仪测试陶瓷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通过真空脱氢实验来评价陶瓷层的
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pht)作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碱式硫酸镁(MOS)纳米线。通过电位滴定法分析了体系中pht^2-与Mg^2+的络合作用,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
采用简单的水浴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可见光活性的Ag3PO4材料。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产物经历了三种形貌的演变,最终产物具有均一的立方体浮雕形貌,平均颗粒尺寸大小
晶粒细化是提高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机械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单相MgO·1.44Al2O3陶瓷粉体,首先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进行成型和预致密化,然后无压烧结达到烧结末
利用注浆成型结合反应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高强度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分散剂(四甲基氢氧化铵)的含量和混料时间对浆料粘度的影响;短碳纤维的体积分数、碳化硅粉
本研究以碳酸氢铵(AHC)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GG粉体。以上述粉体为原料,将素坯于1500℃空气预烧3 h,然后于1550℃,150 Mpa氩气气氛下HIP后处理3 h获得TGG陶瓷。系统
实验设计制备了一种由12层硫化锌包覆硒化镉的核壳型量子点(CdSe/12ZnS QDs)和纳米金颗粒(Au NPs)自组装形成的CdSe/12ZnS QDs/Au NPs复合结构,并将其应用于神经性毒剂模拟剂
为了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电极欧姆接触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真空蒸发法、溅射法及化学沉积法在CdZnTe晶片表面制备了Au薄膜电极,通过测试样品的SEM、I-V曲线及交流阻抗谱,研究
锌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是典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热学以及介电性能。本研究以ZnAl2O4和Al2O3为原料,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制备ZnAl2O4-Al2O3复相陶瓷初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