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a Weisstub:我的睫毛是一只蜈蚣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來自以色列特拉维夫的艺术家Sophia Weisstub是一个熟练的画家,摄影师和照片编辑,在拍摄了身体的各个部位之后,她依靠着一个更简单的媒介创造了她最受欢迎的作品——涂鸦。她利用嘴唇,睫毛亦或是脚趾头作为画布,加入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表现出来。例如,懒懒的猫、长长的蜈蚣、一只悲伤的刺猬、一匹安静的骏马,她在受访时表示:我们通常会自然地,不断地和无意识地受到我们的身体的启发。这些作品中的身体已由我自己,转变为一个普遍的代表,成了每个人的化身。”
  

其他文献
黑白相间的帆屹立在黑色礁石上,与蓝天碧海交相辉映。乌克兰设计师Roman Vlasov是一位不顾一切的建筑设计师。所谓不顾一切的意思就是不考虑建筑的成本、限制条件和实用性,例如功能、开窗、造价、使用、结构……完全憑美感优先创作出的一组组现代雕塑般的概念建筑。
期刊
请允许我们在此杜撰一出死亡事件,在这如火的七月,唯有死亡的冰冷能将我们从昏昏欲睡中惊醒。一位以描写强行进入他人生活,或是以虚构引诱读者的作家,最后也被他人以同样的方式裹挟着遭遇死亡,无疑为我们凭添了一丝“复仇”般的快感。也敬请原谅我们以这种明媚还略带美好的画面来呈现与这位作家身前有关的若干物证,作家的死亡,意味着某个故事的结束。那些曾经伴随她左右的物件,仿佛一夜间也失去了鲜活的气息,原来遗物真是与
期刊
为庆祝波尔图历史中心城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周年,建筑事务所FAHR 021.3所创造的球型临时装置“月蚀”于近期在城市中心中心城区广场展出。白天,光线经过装置的折射,柔和地洒落在广场之上,而当夜幕降临,一侧的灯光亮起,装置便恰如其名,成为了葡萄牙波尔图历史中心城区广场上的“月蚀”。“这个裝置以一种怪异的尺度进入城市空间,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互动性。” 建筑师Filipa Frois Alm
期刊
杨丽挂电话的手速,是我见过最快的,大概是因为她太忙了,要接的电话太多了。所以我们用了不到三十秒的时间就敲定了采访时间和地点,我们约在一个燥热的午后,地点是浓园的B区。浓园分为ABC三个区,A区比较静态,主要是创作园区,郁郁葱葱,十分静谧;B区天艺村较为综合,有美术馆、博物馆、老茶馆、天图教育馆、天艺品园、以及贝瓷创作空间论道堂等。从A区到B区,大概有三公里的距离,开车要十分钟。C区是真正将艺术还原
期刊
这些憨态可掬的懒惰气球,由澳洲悉尼艺术家Todd Robinson用石膏、聚酯、油漆制成的,这些艺术作品,莫不是道出了人類的本性,何况在初秋时节,更想像这样一动不动。
期刊
来自法国建筑师西里尔·兰斯林(Cyril Lancelin)的作品,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模拟而成的绿色球体轻盈通透,組成一个祭拜的临时小教堂,浪漫平和,融于自然的光明之中。
期刊
像粉红泡泡糖吹起来的巨大“金字塔”,分别设有两个柱形孔洞,贯穿于空间内部,好动的游客可以爬行进入,只不过略微的倾斜角度会让这段跳爬之旅不那么轻松,这是设计師故意设置的挑战。这个作品同样出自西里尔·兰斯林之手,他说:这是一次有关物质和形式的体验。身为建筑师,他习惯探索建造材料的极限,其中,“球体”是其执念所在。
期刊
自从把多变发型发布到Instagram之后,來自西非科特迪瓦的时尚设计师Laetitia KY瞬间拥有了20万粉丝。Laetitia借助各种创意发型,表达自己不同的情绪,例如将头发梳成一对手掌,无聊的时候用来猜拳、弹吉他,又或者是一棵圣诞树,上面挂满欢乐的彩球,有时又变成一个跳舞的女孩……其实一开始,Laetitia KY每次至少花3个小时编织这种费工费时的千奇百怪的造型,只是想把黑人“原生黑发之
期刊
来自建筑师珍妮·萨宾(Jenny Sabin)的装置Lumen成为第18届MoMA年轻建筑师项目的优胜作品。Lumen犹如一顶巨大的华盖,不规则的形状使用超过900千米自动化数字针织纤维组合而成,1500个蜂窝状孔洞结构中,有250个呈管状下垂。白天,当观众靠近时,Lumen会喷出透明的白雾,瞬间产生一个清凉的微气候;夜幕降临,白天吸收的太阳能织物开始发光,呈现出微妙的色彩變化。
期刊
一个女孩用一双涂了红指甲的手捂住了自己的哽咽,另一個没有手臂的女孩戴着没有表情的面罩,其他的或噘嘴、或泪湿、或胆怯、或笨拙、或害羞、或消瘦、或扭曲,来自韩国的艺术家Jin Young Yu用透明PVC和软陶结合做成的仿真少女、女青年、妇女让我们极度悲哀,甚至灰心丧气。Jin说,她们是这个世界被遮蔽的人,她们了解这个世界每个人,但是人们却没有意识到她们的存在。这些作品某种程度也是她自己真实的反映,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