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颜色词green语义范畴理论与扩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颜色(color)是指由不同波长的光反射而产生的物体上一种可见的性质。颜色词(color terms)就是用来描写颜色的词语。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颜色词在不断丰富,基本颜色词(basic color)也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上获得了许多引申意义,从而造成了颜色词的多义性(polysemy)。文中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范畴理论对英语颜色词green的语义扩展作了阐释,并试图找到其扩展的理据,以给英语颜色词的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1 文献回顾
  几十年来,国内外都有学者对颜色词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们的成果也为一些重大理论的形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美国的人类学者B.Berlin和Kay是国外颜色术语学(color terminology)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对世界上的九十八种语言做了研究,并出版了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1969)一书,作者通过考察和分析,找出了表示颜色的词语在许多语言中的共同规律:世界上许多语言存在约十一种基本颜色词。并证明了在颜色词的范畴化过程中人们依赖焦点色(focal color)。70年代,Rosch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原型”这一概念,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即原型理论。
  几乎就在同时,1964年国内的张培基先生出版了《英语声色词与翻译》一书。在有关颜色词的部分,作者阐述了英语颜色词的词源、演变、构成、作用等;同时,也对英汉语中的一些颜色词进行了一定的比较,从中探索出一些翻译规律。该书是我国关于英语颜色词研究的奠基之作,影响深远而重大。1990年,刘云泉出版的《语言的色彩美》一书系统论述了汉语颜色词的特征、演变、修辞及其与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对人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颜色词有着重大的意义。此外,随着模糊理论的提出,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利用这一理论研究了颜色词的模糊性。(伍铁平,1986;吴玉璋,1988)近来,国内出现了许多对英语颜色词进行语义对比的研究成果,但多是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英汉颜色词在语义上的异同,缺乏令人信服的语言学理据。本文将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范畴理论对英语颜色词green的语义扩展进行有理有据的阐释,首先我们应了解一下有关语义范畴理论的基本知识。
  2 语义范畴理论
  在《认知语言学概论》中,赵艳芳(2006)讲到语义范畴的扩展就是概念的不断扩充,归根结底是由认知的发展造成的。“随着对新事物的认识,大脑总是在记忆中寻找一存在的概念,根据新认识事物的物理、功能等属性将其与已认识的事物发生某种联系,对其进行分类”(2006)。以“椅子”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人们的认知范围扩大了。椅子不仅指有腿、坐面和靠背的物体,能供人或其他物体“坐”的都可以叫做“椅子”,比如“豆袋椅”(bean-bag chair)、“吊椅”(sling chair)、“电椅”(electric chair)等。椅子的语义范畴越来越大,其定义也越来越模糊,边界也难以确定。但同时也有了中心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中心义项就是在语义范畴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典型义项,也称原型义项(prototype meaning)。一般来讲,中心义项就是一个词的最初的概念意义,赵艳芳称之为“直接意义”;边缘义项就是有概念意义延伸出来的各种意义,由此看来,中心义项应是固定的、有限的、为数不多的,边缘义项则是在无限扩充的,当然要以中心义项为依据进行扩充。
  “在认识新事物过程中,语义范畴围绕圆形不断扩大,形成放射性结构,抽象程度也不断提高”(2006)。
  Dirven &Verspoor(1998)认为主要有三种方法可以确定一个词的中心义项:(1)按照经验方法,如说到某词时,首先会想到的那个意义;(2)按照统计方法,多义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那个意义;(3)按照扩展方法,可成为扩展出其他意义的基础的那个意义。按照以上三种方法,我们都能得到英语颜色词green的中心义项应是指一种颜色。从词源来看,英语的green同grass同源,德语的grun(绿)与Grass(草)同源,它们的原始日耳曼语的词根是gro(生长)。由此看来,green和grun原表示生长着的草和颜色。根据语义范畴扩展的模式,我们不难推出这一结论:现代英语中green的其他义项都是依据它最初的这两个意义得出的,green在各种词组、搭配中的意义都应与这两个意义中的一个相匹配。下面,我们就结合实例来证实一下此结论。
  3 Green语义范畴扩展的两大方向
  既然green有两大中心义项,即生长着的草和颜色,其语义范畴扩展应围绕着两大义项进行。那部分从“生长着的草”扩展而来的义项自然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green就有了“有生命力的”、“新鲜的”、“幼稚无知的”、“没有经验的”、“未愈合的”等丰富多彩的扩展义项。如:
  fresh green peans 鲜嫩的豌豆
  fresh green memory清晰而栩栩如生的回忆
  keep somebody’s memory green对(逝去的)某人永远不忘
  to be in the green在青春期
  to be in the green of one’s years年轻力壮时
  green bananas未成熟的香蕉
  a green hand 生手
  He is still green at his job.他对这工作很生疏。
  Because of his green wound, he stayed at home. 他因伤口未愈合呆在家里。
  green test试运转
  You must be green to believe that!你真幼稚,竟然相信那个!
  以上这些义项均可看作是green的引申义,此外,还有一些搭配中green的意义更接近于它的第二个中心义项,即表示一种颜色。如:green light (绿灯)、green food (绿色食品)、a green belt (绿化带)、green house (温室)、green tea (绿茶)、green fingers (园艺能手)、the Green Party (绿党)等。在这些组合中,green的本义都与绿色有极大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有些又获得了新的引申义,比如green light在to give the green light to somebody短语中就是纵容某人的意思;绿色食品(green food)也不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而是指不受化学污染的天然食品。
  4 结论
  或许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基本词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引申义,这是由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决定的。人们在发现或发明新事物后,总会试图在头脑中找到与其有最大关联的事物,然后会赋予已有名称以新的意义;只有在实在找不到与新事物有关联的旧事物时,人们才会想去创造新的名称,这就是为什么green会在两大中心义项的基础上获得如此之多边缘义项或引申义项的原因。毫无疑问,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green将会获得更多的引申义,但是其基本意义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就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完全可以仅仅讲授green的中心义项,然后给学生积极的引导,让他们自己去学习green的边缘意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学生自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实不只green会有这样的语义扩展模式,英语中的许多词汇都遵循这一规律,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做个有心人,仔细研究英语词汇的特点,找出记忆词汇的规律,最大可能地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Berlin, B.,& Kay, P.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Dirven, R., & Verspoor, M. 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8.
  [3]刘云泉.语言的色彩美.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4]伍铁平.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2,88.
  [5]吴玉璋.从历时和共时对比的角度看颜色词的模糊性.外国语,1988.5:39-43.
  [6]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 C语言涉及的概念和规则较多,使用灵活,是一门难学也难教的课程。本文总结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应当引起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以促进C语言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C语言 程序设计 教学研究    1.C语言的特点  C语言是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中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它使用灵活、功能丰富、表达力强、生成目标程序质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语法简洁精妙,很便于描述算法,同时还可以方便
期刊
摘要: 小说要达到“叫好又叫座”的效果,不但需要高超的艺术手法,更需要一个精彩的故事支撑。讲故事简单,但是讲好一个故事就比较难了,故事貌似简单其实具有无限的嵌套性和丰富的层次感,小说需要故事而生存,要给予故事以养分必须有新鲜和动人心魄的弯弯绕绕。本文以“偶然—突变—崇高”这一通俗小说的叙述模式着重分析虹影小说《上海王》的精彩之处。  关键词: 故事 叙述 偶然 突变    小说要达到“叫好又叫座”
期刊
在中学教育战线上耕耘已经三十年了,回想起这三十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走过的风风雨雨,不禁感慨万千。“教师是一份奉献的职业”,“学生成长,教师有责”,在这些年来,我一直遵循这样的话,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耕耘着、收获着、快乐着。“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学生成长,教师有责”,因为他的教育对象是人,所以,在这个职业上我又一直在探索着、奉献着、感悟着。“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终不悔”,我既然选择了教师
期刊
所谓细节,就是指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它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也有人认为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人们读什么作品(特别是小说),往往很兴奋、很激动,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
期刊
作文的命题,对作文教学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每一次作文,包括高考作文,是否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的命题是否切中学生的实际。作文评价则是对学生作文过程及结果的评判和估价,由于作文评价历来分歧较大,但从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的影子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作文的评价方式和衡量标准也正在发生变化。从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价两方面,我们不难解读出隐藏在作文
期刊
当今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面对新形势,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物理教学现代化已成了时代的要求。与这种现代化要求相伴随的是中学物理教师必须把握课改的脉搏。中学物理教师该怎么办呢?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教师的困惑、约束和无奈——走出困境,转变观念    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传统的讲课风格是细嚼慢咽式的,教师把知识组织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对课程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都作详尽的解说,对学生可能出现
期刊
摘要: 隐性辍学的学生群是一个核心明确、外缘模糊、具有张力、变动不居的球形群体。这个群体的核心部分十分明确,是由“差等生”构成;外缘部分相对模糊,是由“中等生”构成。这个群体的存在基础是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兴趣和对学校生活缺乏热情,因而形成隐性辍学的内部张力。这种张力不仅使“差等生”的隐性辍学程度越来越深,使“中等生”逐步滑进隐性辍学的泥沼,而且使“优等生”成为这个群体的潜在构成部分。这个群体的构成时
期刊
摘要: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安全是培养人才的前提和保证。我们应该认真研究高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切实做好高校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 高校 安全管理 安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高校承载的责任日益加重,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的隐患增多,影响高校学生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多变,高校学生的安全问题也就显得日益严重和突出。云南的“马家爵事件”、四川
期刊
一、现状分析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目前我们现行的资料中,充塞着机械重复的练习、枯燥乏味的练习、烦琐的死记硬背要求等;无思维价值的练习很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对数学练习及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期刊
摘要: 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是一种校本研修活动,它既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体教学过程,又是教研组集体备课、集体观课、集体研讨的过程。有效的校本研修既需要教师个体的独立思考,也需要教师同伴的相互合作,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以“精心预设,关注细节”为主题的课例研究的实施方法,在课例研修中扎扎实实地推进群体的专业成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精心预设 关注细节 课例研究 成长    “大学之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