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门尼德逻辑思想研究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C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门尼德在西方逻辑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他在西方思想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是西方第一个使用逻辑论证来证明自己哲学观点的人,也是第一个使用反证法的方法来论证自己哲学观点的人,他被称为“逻辑证明之父”和“逻辑间接证明之父”,他使西方思想史从主观臆断走向理性的推理论证,他的逻辑思想被认为是词项逻辑和逻辑本质主义的萌芽,同时他的逻辑思想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逻辑学的发展迈出革命性的步伐。但是我们界定巴门尼德的逻辑思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学,只是逻辑学的萌芽。
  关键词:巴门尼德;逻辑;证明
  一、巴门尼德的逻辑思想
  1.1 巴门尼德的逻辑证明及反证法
  巴门尼德在西方逻辑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存在“一词的人,同时他也被称为“逻辑证明之父”和“逻辑间接证明之父”,他对逻辑学最伟大的贡献是提出了间接证明的方法和应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进行哲学探讨。
  我们现在称为“巴门尼德的证明”是他的诗学的不完整部分的一部分,在这部分里巴门尼德叫做“真理之路”的部分表示他的宇宙论哲学理论并命名为“证明断言(piston logon)”。巴门尼德在他的诗篇里构想了他的“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即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和存在非存在,非存在存在。巴门尼德认为只有“存在者存在”是可靠的,因为这是通向真理的道路,而“非存在存在”是谬误,是不可靠的。巴门尼德在论证他的真理过程中使用了逻辑推理论证的方式来论证他的“真理之路”。巴门尼德在残篇2里是这样来论述他的“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
  来吧,让我来告诉你,而你要谛听并传扬我的话,
  只有哪些探寻之路是可以思考的:
  一条路——[它]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
  这是皈依之路(因为它伴随着真理);
  另外一条路——[它]非存在,[它]需定非存在。
  我向你指出,这是完全不可认知的一条路,
  因为你无法认识非存在(这是不可行的),
  也不能指出非存在
  从巴门尼德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巴门尼德所说的“它”表示的是“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即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和“存在非存在,非存在存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巴门尼德认为“真理之路”是可以思考的,它是皈依之路,因为通过它可以得到真理;而“意见之路”是不可认识的,因为我们无法认识“非存在”,也无法指出“非存在”,通过“意见之路”我们只能得到谬误。
  我们已经知道巴门尼德认为我们必须坚持“真理之路”而否定“意见之路”,那么巴门尼德是如何通过逻辑论证的方法来论证他的“真理之路”是追求真理的道理,而“意见之路”只能得到谬误呢?巴门尼德在残篇6里有这样的论述:
  那能被谈论、被思考的必定是存在者,因为它就在那里存在,
  而无物非存在,那就是我要你思考的。[1]
  大卫·盖洛普对巴门尼德的这两句诗做了如下的注释:
  ⅰ.那能够被谈论、被思考的必定是存在者;而
  ⅱ.无物非存在(在那里存在)。因此
  ⅲ.那能够被谈论、被思考的不能是无物。但是
  ⅳ.不是无物,就是某物。因此,
  ⅴ.那能够被谈论、被思考的必定是某物,亦即,必定存在。[2]
  从巴门尼德的诗篇和大卫·盖洛普的注释我们可以看出巴门尼德在论证“真理之路”的过程中不是独断的下结论:“存在者存在”。而是通过逻辑论证来证明“存在者存在”,在这个论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巴门尼德首先提出大前提和小前提,即是(ⅰ)和(ⅱ),指出哪些能够被谈论、被思考的是存在者,并且指出无物即是“非存在”;然后使用了反证法的方法来论证,即是(ⅲ)和(ⅳ),指出哪些能够被谈论、被思考的不能是无物,并且不是无物,必定是某物;最后得出结论:存在者存在,即是(ⅴ)。通过观察巴门尼德的整个论证过程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巴门尼德的这个论证过程与几何学的证明非常的相似,我们可以看出巴门尼德的逻辑证明思想来源与几何学的证明方法,巴门尼德也是把几何学的证明方法应用到哲学原理的证明的第一人。
  巴门尼德的逻辑证明更多的是间接的证明,即是反证法。巴门尼德的论证的主线一般是假设“非存在者存在”,而对于“非存在者”巴门尼德似乎是用“空的空间”,即是“无物”来认定“非存在者”,因为存在“空的空间”的概念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它是一个荒谬的命题,词项“空的”和“存在”被证明是相互排斥的。
  1.2 巴门尼德对词项的限制
  古希腊的学者们坚持词项必须有唯一的所指的限制,巴门尼德认为有唯一的所指的词项才是有意义的词项,这就是我们追寻的“存在者”,才是我们追寻的“真理之路”,这恰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词项是对本质的命名。
  巴门尼德在他的诗篇里这样论述他的词项思想:
  放弃那条不可考虑的、不可指名的途径(因为它不是真理的路径),
  而要认可另一条路,也就是,存在者存在,而且是真实的。[3]
  巴门尼德让我们放弃那不能被谈论、被思考的,也不可指名的“非存在”,而要坚持那能够被思考的、被谈论的,可以被指名的“存在”,因为只有“存在者是存在的”,因为“存在”有所指,而“非存在”没有所指,所以,“存在”是真实的,而“非存在”是不真实的。
  这就是巴门尼德对词项的限制,,巴门尼德在这里对词项所做的限制也就是为了使词项有意义,巴门尼德认为有意义的词项才是“存在”,才能被谈论、被思考,被命名,进而被人们所认识。在这里巴门尼德在“存在(is)”意义上的断定和“存在(exists)”意义上的断定似乎没有区分清楚,巴门尼德把这两个意义上的“存在“合取了,这是巴门尼德把本体论和语义学合取了。巴门尼德在这里对本体论和语义学的合取极大的影响了之后的逻辑思想家,这使得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合取了本体论、语义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1.3 关于“是/存在(is)”的意义
  在巴门尼德的残篇里,对“是/存在(is)”的意义的意义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我们在后见之明的情况下来看巴门尼德的“是/存在(is)”的意义,我们很容易陷入这样一个困惑:巴门尼德的“is”到底是什么意义,是作为谓述意义上的判定词“是(is)”?还是它等于存在主义意义上的“存在((exists)”?在我看来巴门尼德生活在我们现在的哲学之前很久了,巴门尼德本人对“is)”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is”在“是”和“存在”这两个意义上是合取的。站在巴门尼德所在的时代的视角下来看,我们更多的偏向于认为巴门尼德的“is”更多的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基本状态,即是作为判定句中表达的有所断定的态度。在巴门尼德的残篇中很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例如在这两句诗中:
  “The one-that [it] is,and that [it] cannot not be…The other-that [it] is not and that [it] needs must not be.”[4]
  这两句话翻译过来的大体意思就是“一条路——它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和 “另外一条路——它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巴门尼德的意思是对于我们的思想而言,当我们在说“是”或“存在”的时候,我们也就对事物的真理做出了判断。在这里就是指巴门尼德的“is”是作为谓述的判定词,是表示我们对事物的一种判定态度。例如聂敏里先生认为:
  巴门尼德的动词“是”在判断句中、尤其是直言判断中所表明的是一种思维态度,即一种有所断定的态度,正是这一点,使“是”在一个判断句中、从而也是在思维活动中较之主词和宾词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是“是”确定了它们,使之成为必然真或必然假的。[5]
  从聂先生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到,“是”是作为判定性的谓述,它在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体现为存在的就是真的,不存在的就是假的,即是“存在”是真理,“非存在”是谬误。
  由此,我们可以说巴门尼德的证明主要是一个最精细的逻辑思维和现实的推理知识的合取,或者是一个语义的思想和宇宙论的思想的合取。巴门尼德的证明的重要意义产生于这个充满魔力的时代:它通过坚持极端的结论揭示了它的矛盾的性质。它通过语义学和本体论的合取清楚的解释了不存在完全分离的实体的观点。
  1.4 巴门尼德逻辑思想的影响
  纵观整个西方逻辑思想史,巴门尼德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他是整个西方逻辑思想史中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是总结前辈思想家的思想的基础上,对逻辑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革命性的进步。巴门尼德是逻辑思想启迪了在他之后的很多哲学家,使逻辑学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卡恩认为巴门尼德的“存在”的观点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提出有重大的影响,他关于“what is”的悖论式的整体主张是西方词项逻辑的萌芽,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词项逻辑的创立,他对动词“to be”所做的语义学和本体论的合取是西方逻辑学本质主义的萌芽,对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和语义学的合取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这使得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的创立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本质主义色彩,这是西方逻辑学本质主义的起源。
  二、巴门尼德的逻辑思想的意义
  巴门尼德的逻辑证明是理性的逻辑思维战胜信仰的统治地位的代表,即是他是第一个使用逻辑证明的方法来论证哲学思想,而不是通过神谕的方式,或者独断的下结论的方式来提出哲学思想的第一人。从卡恩对巴门尼德思想的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出巴门尼德对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只从巴门尼德的逻辑思想上来看,巴门尼德的逻辑思想已经具备了建立逻辑学的条件,那么为什么巴门尼德没有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巴门尼德的逻辑思想做一个界定:即是巴门尼德为什么不能把它的逻辑论证思想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我认为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1)巴门尼德是第一个使用逻辑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自己思想的思想家,并且他首次使用反证法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思想。但是巴门尼德逻辑论证的对象是自然哲学和宇宙哲学,这和逻辑学以思维本身和论证知识的普遍有效性为对象有本质的区别。从严格的逻辑学的意义上来说,逻辑学是论证有效推理的学说,巴门尼德的论证过程很明显是不严格的,论证的结论也不是必然有效的,所以,巴门尼德的逻辑证明只能看作是逻辑学的萌芽,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学。但是巴门尼德开启了逻辑论证的先河,具有很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启迪之后的思想家们通过逻辑论证的方法来追寻真理和寻求确定的知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巴门尼德的逻辑思想是作为逻辑学的一个萌芽还是有重大的意义。
  (2)巴门尼德的哲学合取语义学和本体论,这和亚里士多德把他的逻辑学和实在论合取在一起,使得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合取了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和语义学是一样的,但是,巴门尼德的合取只是一个合取的迹象,他的合取和亚里士多德的合取有本质的区别,亚里士多德的合取是为了使逻辑推理具有普遍有效性,而巴门尼德的合取只是为了论证他的宇宙论哲学的观点,即是宇宙是稠密的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虽然在一定的意义上巴门尼德和亚里士多德的合取都是对词项的一个限制,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依然是明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巴门尼德的逻辑证明只是逻辑本质主义的萌芽。
  (3)巴门尼德对“词项只能有唯一一个所指”的限制,这保证了词项是真实的“存在”,使词项有意义。但是巴门尼德对词项的限制是模糊的,是不明确的,并且还具有很强的神秘主义色彩,虽然巴门尼德这一伟大的创举奠定了亚里士多德认为的“词项是对本质的定义”的基础,但是,巴门尼德没有明确的提出词项逻辑,他只是在论述中涉及词项逻辑的观点,我们只能断定巴门尼德的逻辑思想里有词项逻辑的萌芽。
  (4)巴门尼德把谓词“is”理解为存在主义意义上的“存在(exisits)”意义和作为判定的谓述意义上“是(is)”的意义。巴门尼德对谓词“is”的理解和亚里士多德对谓词的理解相差无几,并且巴门尼德的这个理解和我们现在对谓词“is”也有相似之处。但是在我看来巴门尼德可能是无意识把“存在”、“存在者”和“思想”看作是同一的,因此,把谓词“is”谓述的意义判断和存在主义的意义合取了,因为只有存在者存在,只有存在是可以被谈论的、可以被思考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也就是为什么巴门尼德不能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原因。
  注释:
  [1][2][3][4]巴门尼德著,李静滢译.《巴门尼德著作残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78、14、85、73.
  [5]聂敏里.论巴门尼德的“存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一期,p.46.
  参考文献:
  [1]C.H.卡恩,陈东晖译.动词“To be”与Being概念研究之回顾[J].世界哲学。
  [2]宋继杰.实在论、观念论与语义学:现代英美巴门尼德解释的三条近路[J].世界哲学,2011年第二期。
其他文献
【摘要】 图书馆工作在管理书的过程中,归根结底是与人打交道,书是要人去管理的,要与各种各样的读者打交道,满足不同类型的读者需要,图书馆工作必须树立与人为本,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  【关键词】读者满意 读者服务 图书馆服务 品牌服务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中心工作,追求读者满意是图书馆实现服务创意,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在整个服务过程中,读者永远是上帝,收到特别青睐,赢得了读者,就赢得了成
期刊
一、《威尼斯商人》主题及争议性  《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鲍西亚这个勇敢机智、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许多人认为她与过去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具有女性主义的色彩。但这些角色上的变化真的颠覆了长期以来的女性形象吗?  本文以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为支撑,以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探究剧本是如何冲击了女性神话,又是如何有意无意地构建了女性神话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二、“神话”理论简介  “索绪尔所说的‘能指’,就
期刊
摘要: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众多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均有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对文化活动等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一方面不能满足少数民族需求另一方面在供给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多元主体供给,群众广泛参与几个方面来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供给。  关键词: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民族地
期刊
[摘要】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本文对新形势下,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重要意义及方法加以分析。  【关键词】老干部;思想工作;方法  老干部是承传党和国家政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充分认识到,做好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及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从加强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开展了行之有效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戏曲演员表演技巧的应用展开了研究,对戏曲演唱唱腔技巧和气息技巧的应用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戏曲演唱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提示,给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戏曲演员;表演技巧;应用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表演技巧有着很高的学问。而作为一名戏曲演员,为了能充分对戏曲作出优秀表演,我们就需要对戏曲的表演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并要明确了戏曲
期刊
【摘 要】喜剧小品从戏剧院校的练习课堂走向电视和舞台,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所依托的关键平台算是春晚,可以说没有春晚就没有喜剧小品今天的发展。但近几年来,以春晚为代表的语艺类节目越来越多地被人诟病之时,演出市场又遭遇了急剧萎缩,喜剧小品在迅速褪去晚会光环的同时陡然陷入了低谷。而从2014年开始,一记漂亮的绝地反击让喜剧小品突然挣脱了舆论与市场的桎梏,华丽丽地重归人们的视线,这就是全国各地电视
期刊
【摘要】 从近代以来,儒教是否为宗教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的核心主要围绕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教化之“教”与西方宗教概念中的“教”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差别。造成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判定宗教的标准不一而引发的,本文围绕儒家·儒学·儒教的脉络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旨在对汉人社会的儒文化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分析。  【关键词】四大文化圈;儒家;儒学;儒教;宗教  从近代以来,儒教是否为宗教的问题,一
期刊
摘要:新加坡语言政策一直受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国内2009到2013年这五年内有关新加坡语言政策的论文,总结其特点并且从研究重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方面浅议国内新加坡语言政策研究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综述;新加坡语言政策;特点;未来趋势  Abstract:Language policy in Singapore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ho
期刊
摘要:书法是我国的艺术瑰宝,许多因素影响着书法创作的方向。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书法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书法展览活动和大众传媒促进了书法的传播,使其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使整个书法界产生重形式而轻内涵的心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法艺术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了书法展览对书法创作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书法创作;书法展览;传播模式  中国书法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并兼具强烈的艺术特征,是我国珍惜重
期刊
摘 要:在科技的急速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软件成为现代标识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过去的传统标识设计方式已不能满足如今大众的审美和信息传达的需求,现在已经迈向了动态化和智能化。标识系统设计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支持,电脑软件技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突显了计算机对于整个设计领域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标识系统;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和急速发展,使得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设计软件也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