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冬季冰凌期水工建筑物损伤试验研究

来源 :水利技术监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掌握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在冬季冰凌作用下的磨损特性,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接触压力和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冰凌磨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接触压力以及环境温度均对磨损特性有重要影响,强度等级越高、接触压力越小、环境温度越高,混凝土的磨损量越小;疲劳磨损、切削磨损和液体压力损伤是造成水工混凝土磨损的3个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面板混凝土的性能会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质量和耐久性存在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的方式探讨了PNC-803添加剂对大坝面板混凝土性能影响.结果显示,在面板混凝土中掺加PNC-803添加剂可以有效提升抗压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并建议在工程施工中掺加0.9%的PNC-803添加剂.
入汛以来,湖北省西北部地区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导致部分小水电站水工设施遭受灾害性破坏.文章对湖北省内某小型水电站滚石灾害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对电站受损结构开展了现场检测及仿真计算,提出了除险加固意见,从而为小水电站管理部门开展科学合理的结构运行维护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针对某新建水库重力坝,基于计算机、传感器和信息采集处理技术,选择合理、经济的现代化安全监测设备和方案,构建重力坝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并对其初期检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力坝河床段渗流渗压主要受库区水位升降的影响较大,而岸坡段则主要受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大;接缝变形受气温的影响较大,气温较高时,呈闭合状态,气温较低时,呈张开状态;大坝整体渗流量较小,坝基岩体较为完整.
为解决各类水文监测系统中由于数据接收软件不统一而导致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参考相关行业标准规范,采用C#.NET语言设计开发了水文监测数据统一接收软件,在云南省各地市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数据接收整合中进行了应用,统一了数据接收和存储,有力支撑了报汛和在线整编等水文业务的高效运行.
为探讨雄安地区绿色再生混凝土力学特征与渗透特性,采用室内试验设备开展了力学与渗流试验,获得硅质含量12%为混凝土力学影响变化节点,渗透系数在该含量后降幅减小;混凝土合理砂率为24%,该砂率下的渗透系数最低,防渗设计应考虑再生混凝土合理砂率.研究成果可为绿色再生混凝土材料的力学及渗透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根据智慧水利体系建设要求,在分析国内江港堤防水利工程管理现状问题与需求基础上,对基于集群管理模式的江港堤防水利工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进行研究与探索,设计平台结构与主要功能,可在统一高效、权责分明、精细化管理、数据深度挖掘、数字孪生预演复盘、移动办公、上传下达等方面有所提升,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基于水位落差方法,结合辽东山区沙尖子水文站实测水文数据,建立该站点悬移质含沙量和水位落差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该相关关系实现不同水位落差点下悬移质含沙量的推求.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可实现水文站点悬移质泥沙的快速、自动推求,推算精度满足河道水文泥沙测验规范要求.成果对于泥沙测验方式改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研究山区洪灾防治项目综合效益,文章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项目主要风险指标并将其按照目标层、指标B层和指标C层进行划分,对某山区洪灾防治项目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深入研究,发现当地山区洪灾防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为中等,能够满足防灾基本需求但需要改进.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山区洪灾防治项目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新疆地区土壤流失整治情况近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更有针对性地对各片区土壤流失进行治理,现结合土地利用情况建立风力、水力和冻融侵蚀模型,对新疆区域不同侵蚀类型下的土壤流失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现阶段仍以风力侵蚀为主,侵蚀面积与侵蚀剧烈程度成反比关系,针对评价结果对各个区位应对土壤流失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2021年7月~8月对我国西北某典型水库水体进行监测,该水库底层水体中锰连续出现超标现象,超标倍数范围为0.3~1.6倍,并与国内部分水库锰污染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依据该水库底层取水口水体中锰监测数据,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该水库水体中锰元素季节性超标的原因,并针对该类型水库提出治理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