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临死前一秒会看到什么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A·穆迪博士在研究过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案例之后,试图为人们揭开死亡真相。
  尽管濒死体验发生的情境以及亲历该种体验的个人性格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但需要肯定的是,在这些人“濒死体验”的陈述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性——我把他们大体归纳为14条,他们是按照感受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的。
  1.明知死讯
  他们亲耳听到医生或是在场的其他人明确宣告自己的死亡。他会感觉到生理的衰竭到达极限。
  2.体验愉悦
  “濒死体验”的初期有一种平和安详、令人愉悦的感受。首先会感到疼痛,但是这种疼痛感一闪而过,随后会发觉自己悬浮在一个黑暗的维度中。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最舒服的感觉将他包围。
  3.奇怪声音
  在“濒死”或者“死亡”的时候,有奇怪的声音飘然而至。一位年轻女子说,她听到一种类似乐曲的调子,那是一种美妙的曲调。
  4.进入黑洞
  有人反映他们感到被突然拉入一个黑暗的空间。你会开始有所知觉,那就像一个没有空气的圆柱体,感觉上是一个过渡地带,一边是现世,一边是异域。
  5.灵魂脱体
  发现自己站在了体外的某一处观察自己的躯壳。一个落水的男人回忆说,他自己脱离了身体,独自处在一个空间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6.语言受限
  他们竭力想告诉他人自身所处的困境,但没有人听到他们的话。有一名女子说,我试着跟他们说话,但是没人能听到。
  7.时间消失
  脱体状态下,对时间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忆说,那段时间里,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体。
  8.感官灵敏
  视觉、听觉比之前更加灵敏。一个男子说,他从未看得如此清楚过,视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增强。
  9.孤独无助
  在这之后,会出现强烈的孤立感和孤独感。一位男子说,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和别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单”。
  10.他“人”陪伴
  这时,周围出现了别的“人”。这个“人”,要么是来协助他们安然过渡到亡者之国,要么是来告诉他们丧钟尚未敲响,得先回去再呆一段时间。
  11.出现亮光
  在“濒死体验”最后的时刻,会出现亮光。这道光具有某种“人性”,非常明确的“人性”。
  12.回望人生
  这个时候,当事人会对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顾。当亲历者用时间短语来描述它时,都是“一幕接着一幕,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移动的,甚至伴随着画面,当时的一些感觉和情感都得以重新体验”。
  13.边界阻隔
  在这时,人会遇到一道可以被称作是“边缘”或者“界限”之类的东西,阻隔你到某个地方去,关于它的形态有多种表述:一滩水、一团烟雾、一扇门、一道旷野中的篱笆,或者是一条线。
  14.生命归来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濒死体验”进行到某种程度后,人们必须“回来”。在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想赶快回到身体中去,但是,随着濒死体验的深入,他开始排斥回到原来的身体,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这种情绪就更为强烈。
  随后,就真的“回来”了。
  人是一种相当依赖精神的生物,当人“濒死”时,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让死亡变得不那么可怕。人死的时候,整个一生都将被重新评价,这种评价完全不依赖于你是否腰缠万贯,身份地位是否显赫,而仅仅取决于在你一生里与他人分享的爱和温暖有多少。
  摘自《家庭科学》 编辑/孟醒
其他文献
巴菲特并非一位天生的好父亲。有一次下班回家自顾自地向自己的书房走去时,他吹着口哨从摔倒在地的小儿子彼得身边走了过去。彼得与母亲逛街时,看到一本《父亲手记》。彼得认为自己的父亲正缺乏做父亲的能力,于是鼓动母亲买下了书。他不客气地将它放在了巴菲特的书桌上。  这样的情况让巴菲特感到十分忧虑。他深深地感受到子女对自己的失望。他认真地反省了自己,并开始让生活不断地释放空间,把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子女都装进了
期刊
这年冬天,一个孩子在山西广宁的河道上,捡到一个背囊,里面装着银子。这孩子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感到很害怕,就把这个背囊拿到他的舅舅家。舅舅是个本分人,想到这些银子的主人可能正在为丢失钱财着急上火,就把这个装着银子的背囊交官了。   经官方查验,背囊里的银子足足有四百两。这两个平民百姓怎么也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惊动了皇上。   皇上得到奏报,马上下旨,嘉奖两个拾金不昧的百姓,从失主的银子中,拿出一百两给
期刊
迄今为止,“诺贝尔奖”走过了将近110年的漫长岁月。  很多获奖者也给诺贝尔奖的历史留下了别开生面、趣味横生的“之最”。    最另类:拒绝领奖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多次被人拒绝,其中有三次是文学奖。  1958年,苏联作家帕斯捷尔克因小说《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拒绝领奖。  1964年,法国作家萨特因作品“思想丰富,充满……探求真理的精神”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了该奖。  1969
期刊
一个女人长期为自己不够丰腴而忧愁,直至一个救命的概念出现——“骨感”。她顿时在镜子里找到了自己的无数优点,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那天听到了一个词:概念生活——身陷概念提供的生活幻象,以至于无视这一切已经与周围的日常现实完全脱节了。我终于找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形容。  一个人千里迢迢地远赴美国,孤独地住在纽约边缘的一个潮湿的地下室里。如果想看到曼哈顿的高楼大厦,他还得乘坐半小时的汽车。然而,他十
期刊
我只有不断地退、退,退缩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才觉得安全、安宁,自由自如自在。  我的内心有块圣地,谁也休想干扰它,摧毁它,侵占它!大批判,笑话!  我是海上生风暴落水的遇难者,被汹涌的波涛冲走,快要下沉的时候,突然抓住了小岛上的一块花岗岩——这就是东西方“静的哲学”,我因此而得救,直到今天。  夜里,我总是习惯把枕头竖起来,头和背往枕头一靠,回忆、反刍我这一天从外部世界接受到的各种信息,并努力将它
期刊
编者按:“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每个春天,我们都要读它,读它,再读它。尘世里,有这么一位诗人,我们是幸福的。他留下光辉的句子,我们在舞台、教室、床上读它;他用寂寞和孤注一掷的激情给我们提供精神食粮。今年是海子在山海关卧轨逝去的20周年,各地在开诗会纪念他。5月26日,是海子的生日,我们也来纪念他吧。    夜里  我把古老的根  
期刊
当国家领袖,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就算政策英明,一句不合时宜的话,一个不雅的姿势,也会让领袖饱受诟病。“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件普通的衣服因为穿着者的身份显赫而具有了强大的杀伤力。    “穿泳裤都比对手好看”    有人说,奥巴马之所以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中以无可阻挡之势横扫各大州,除了他出色的才干和诱人的竞选口号之外,他的形象得分也不容忽视。高挑、瘦削、健美的身材,俊朗时尚的外表,让他赢得更多女性的喜爱
期刊
我有两个母亲。她们爱我。一个是金发,另一个是黑发。  金发的总是喋喋不休,碎嘴唠叨,一会儿叫嚷,一会儿抽泣,当着所有人的面奚落自己的丈夫,也就是我的父亲。她从不跟他参加朋友聚会,就连小酒馆也不肯去,只是成天坐在家里。她不爱我父亲,而是爱她记忆中的那个优雅、清瘦的年轻人。她记忆里的那个人,虽然与至今依旧优雅、清瘦的我的父亲并非毫无关联,但还是不能说他就是他。对我金发的母亲来说,犹如从往日的某个角落里
期刊
每当我们看到梳着外翻短发,穿着款式简练但面料精良的套装裙,并戴着硕大墨镜的女子,优雅地从私人飞机上款款而下时,“杰奎琳·肯尼迪”的名字就会跃入我们脑海。无论后人如何模仿,这位当年第一夫人的风姿始终是现代史上最隽永优雅的一页。  以当时的审美眼光看,杰奎琳·肯尼迪并不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美女—— 她脸型并不小巧,下颚过宽,眼距也稍嫌大,但这些并没有妨碍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第一夫人给人们留下端庄优美的
期刊
张越很少接受平面媒体的采访,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变成文字后会被改头换面成什么模样。所以,此前的多次采访预约都被她拒绝,她说她跟别的主持人不一样,没有那些婚姻家庭的事儿说给我听。  我继续争取:“那,就说说你的不健康生活吧?”  于是,2008年8月初的一个晚上,我来到了张越家中。    人生几何、对肉当吃,朋友们都说我是在用肚子思考而不是用脑子。     我天生就胖,实实在在的肥胖,刚刚十来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