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和LIM矿化蛋白-1联合表达重组腺病毒构建及其成骨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j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连接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LIM矿化蛋白-1(LMP-1),构建同时表达LMP-1和HIF-1α的腺病毒载体,检测其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作用。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出人HIF-1α(2 481 bp)和LMP-1(1 374 bp)及IRES(564 bp)序列,依次插入pShuttle-IRES-hrGFP-1中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S-HIF-LMP-1-GFP;将其与质粒pAdEasy-1在BJ5183细胞中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IF-LMP-1-GFP)。经Pac I酶切转染AD293细胞进行包装得到重组腺病毒Ad-HIF-LMP-1-GFP。以腺病毒为载体,将人HIF-1α和LMP-1联合基因转染大鼠BMSCs细胞,分别观察转染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钙形成以及骨钙素和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的表达变化,探讨HIF-1α与LMP-1联合表达的成骨作用。

结果

成功获取联合表达HIF-1α与LMP-1的重组腺病毒。HIF-1α和LMP-1基因能在BMSCs中高效表达,转染后BMSCs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活性分别为0.145、0.160、0.170、0.167(0.160±0.011) ng/μg蛋白和0.045、0.057、0.056、0.054(0.053±0.005) ng/μg蛋白;钙沉积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钙形成定量分别为0.636、0.544、0.591、0.515(0.570±0.050)和0.121、0.150、0.144、0.167(0.145±0.019);骨钙素表达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分别为2.688、2.997、2.777(2.820±0.159)和2.009、1.916、1.944(1.956±0.047);Runx2的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分别为0.440、0.465、0.456(0.454±0.010)和0.096、0.108、0.117(0.107±0.010)。

结论

成功利用IRES序列连接人HIF-1α和LMP-1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HIF-LMP-1-GFP转染BMSCs后,能明显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其他文献
有机硼表面活性剂不仅仅没有毒性、无腐蚀性能,而且有很强的杀菌、阻燃等性能,是一种典型的特种表面活性剂,除此之外,还具备沸点较高,不易挥发等特点,即使在较高温度下,仍有
吉林省拥有运输渡口86处,义务渡口11处,渡船159艘。这类船舶具有船舶小、船型杂等特点,是沿江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对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城乡经济、方便百姓出行起着不可或缺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大鼠心跳骤停及复苏过程中脑损伤的程度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组(CA/CPR)。采用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跳骤停模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
编译器可以实行不同程度的优化,但通常情况下对一个大型商业应用程序的所有文件实行最高水平的优化并不现实.对费时较短的功能实行高水平的优化不但不可能使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一、前言rn许多好的软件在启动时都具有闪屏效果.闪屏效果的广泛使用主要有以下一些理由:rn
解决海事执法规范化问题,应规范执法制度、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因为制度是基础,程序是保证,行为是手段,这三者统一为海事机构实现执法规范化,从而为与管理相对人之间更加密切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房地产市场的推动下,发展迅速;同时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的测绘技术也不断诞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测绘技术都提出了
在计算机教学中,了解学生上机情况并控制操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应用角度上描述在局域网上用Windows网络编程接口,设计控制机控制台程序和受控机程序之间数据互送、控制程序
应用PCR技术对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与人类健康和安全有关的豆奶粉、奶粉及果汁饮料等加工食品中的有效成分,包括大豆凝聚素(Lectin)基因、牛线粒体基因、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