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人口老龄化、空巢化的大背景下对滁州市的养老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目前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方向,提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议。
一、引言
滁州是安徽东部,占地1.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万,2015年人均GDP达32634元(折合5240美元),在安徽省16个地市中排名第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在全国较具代表性,目前,滁州这样的中小城市占全国3/4。
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和实践从上个世纪八十年开始至今已经经历了从开始的理论探索如今的实践、有了初步的积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提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
二、滁州市养老服务现状(人口现状、老人养老生活现状、养老服务现状)
2015年,滁州市总人口为449.1万人,60岁以上人口82.7万,占总人口的18.4%,65岁以上人口46.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52%.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便定义为老龄社会,滁州市已经超出4.52个百分点,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
2015年,全市养老机构共有77家(有法人的),收养人数7245人,以五保老人、失能老人为主。绝大多数的老人是与子女同住或者单独居住由子女在生活上给予照顾。(以上数据为滁州市统计局2015年统计数据)
目前滁州城市社区养老设施共有32个,农村养老设施(农村幸福院)144个。政府一方面加大了对养老的投入,同时,为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比如把社区居家养老和社区医院结合,为老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培训,以提高服务水平;以项目的方式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事业等。
三、目前滁州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供需的矛盾。一方面,老人需要养老服务;另一方面,目前滁州的居家养老主要依托社区、居委会,提供的也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服务,且内容单一,由于人员、场地、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养老设施不足,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社区养老设施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老人的实际需要,也无持续发展的功能。
其次,养老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但目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基本是无业人员和下岗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而且缺少基本的职业培训,这也是造成养老服务总体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政府的投入,资金来源单一,有限的投入限制了服务水平也限制了整个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第四是组织和监督机制的缺乏。目前滁州市的养老服务缺少有力的专业组织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外部组织机构,政府的主要制定养老政策的、购买养老服务、监督养老服务的实施过程,社区和居委会作为养老服务的具体实施的组织机构,其本身的行政属性使得养老服务只是其一个附属职能,加上本来人员不足,在具体组织实施养老服务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目前滁州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不外乎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监督等方面,这也是目前在中国的养老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如何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养老服务业人员不足、从业人员水平不高从而造成了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决定了整个行业的水平,因为,归根结底养老行业是服务业。如何解决目前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问题?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壮大志愿者队伍并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开展邻里互助等等都是有效的方式。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开设了“时间银行”,把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进行“储蓄”,这也是对志愿服务制度的灵活利用。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是解决人力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何完善?笔者认为,社区居家养老的理念应该得以充分的体现。充分、灵活地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解决这一问题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老不仅是政府、机构、社会的事情更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老,如何让个人在老后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这是解决养老服务人力资源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解决经济投入问题
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投入,社区养老服务主要还是靠政府扶持和推动,近两年在市区也出现了个别以上门服务为主的养老服务机构,但服务能力有限。目前陆续有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但如何平衡社会资本的盈利性和养老服务的公益性、福利性,这是社会资本在进入养老市场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政府在引入社会资本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滁州这样的小城市,经济尚不发达,未富先老的局面使得养老事业举步维艰,人们对于养老事业缺少必要的认识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组织和监督
目前滁州的社区养老服务外部组织机构是政府(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则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由于社会组织缺乏,志愿制度不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极为有限也缺少必要的监督。这也造成了社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用不能凸显,人们还没有树立“社区”的意识。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壮大志愿者队伍;在政府和居委会之外成立第三方养老服务监督机构;提高社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人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单位人”更是“社区人”。丰富的组织机构和有力监督是完善养老服务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物力也就是养老设施
养老设施匮乏的首要因素是财力不足,其次则是社区建设的短视行为即在城市建设和社区建设规划中必要的配套设施不足。养老设施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受人员、场地等条件限制,有限的设施尚不能充分利用。
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加大了投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问题仍然很突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整个养老体系缺乏长效发展机制,各种力量之间缺少联动、配合。
五、结语
银发浪潮已经来临,未富先老使得养老服务举步维艰。作者对安徽滁州市区的养老服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感触极深。在社会组织极度缺乏、志愿服务制度不完备、经济尚不发达、各方面资源相对贫乏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让辛苦一生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系统,要建立起有效的发展机制必然是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家庭乃至个人的有效联动。长效发展是养老服务的生命线,这也是政府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守勤.社区言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5.(3).
[2] 梁馨月.中国社区养老方式的新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3] 陈宁.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
[4] 高琦.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5] 权丽丽等.安徽省城市养老模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7)
[6] 陈勇.创新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思考[J].新西部.2013.(9)
一、引言
滁州是安徽东部,占地1.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万,2015年人均GDP达32634元(折合5240美元),在安徽省16个地市中排名第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在全国较具代表性,目前,滁州这样的中小城市占全国3/4。
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和实践从上个世纪八十年开始至今已经经历了从开始的理论探索如今的实践、有了初步的积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提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
二、滁州市养老服务现状(人口现状、老人养老生活现状、养老服务现状)
2015年,滁州市总人口为449.1万人,60岁以上人口82.7万,占总人口的18.4%,65岁以上人口46.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52%.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便定义为老龄社会,滁州市已经超出4.52个百分点,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
2015年,全市养老机构共有77家(有法人的),收养人数7245人,以五保老人、失能老人为主。绝大多数的老人是与子女同住或者单独居住由子女在生活上给予照顾。(以上数据为滁州市统计局2015年统计数据)
目前滁州城市社区养老设施共有32个,农村养老设施(农村幸福院)144个。政府一方面加大了对养老的投入,同时,为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比如把社区居家养老和社区医院结合,为老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培训,以提高服务水平;以项目的方式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事业等。
三、目前滁州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供需的矛盾。一方面,老人需要养老服务;另一方面,目前滁州的居家养老主要依托社区、居委会,提供的也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服务,且内容单一,由于人员、场地、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养老设施不足,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社区养老设施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老人的实际需要,也无持续发展的功能。
其次,养老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但目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基本是无业人员和下岗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而且缺少基本的职业培训,这也是造成养老服务总体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政府的投入,资金来源单一,有限的投入限制了服务水平也限制了整个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第四是组织和监督机制的缺乏。目前滁州市的养老服务缺少有力的专业组织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外部组织机构,政府的主要制定养老政策的、购买养老服务、监督养老服务的实施过程,社区和居委会作为养老服务的具体实施的组织机构,其本身的行政属性使得养老服务只是其一个附属职能,加上本来人员不足,在具体组织实施养老服务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目前滁州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不外乎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监督等方面,这也是目前在中国的养老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如何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养老服务业人员不足、从业人员水平不高从而造成了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决定了整个行业的水平,因为,归根结底养老行业是服务业。如何解决目前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问题?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壮大志愿者队伍并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开展邻里互助等等都是有效的方式。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开设了“时间银行”,把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进行“储蓄”,这也是对志愿服务制度的灵活利用。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是解决人力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何完善?笔者认为,社区居家养老的理念应该得以充分的体现。充分、灵活地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解决这一问题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老不仅是政府、机构、社会的事情更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老,如何让个人在老后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这是解决养老服务人力资源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解决经济投入问题
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投入,社区养老服务主要还是靠政府扶持和推动,近两年在市区也出现了个别以上门服务为主的养老服务机构,但服务能力有限。目前陆续有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但如何平衡社会资本的盈利性和养老服务的公益性、福利性,这是社会资本在进入养老市场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政府在引入社会资本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滁州这样的小城市,经济尚不发达,未富先老的局面使得养老事业举步维艰,人们对于养老事业缺少必要的认识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组织和监督
目前滁州的社区养老服务外部组织机构是政府(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则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由于社会组织缺乏,志愿制度不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极为有限也缺少必要的监督。这也造成了社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用不能凸显,人们还没有树立“社区”的意识。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壮大志愿者队伍;在政府和居委会之外成立第三方养老服务监督机构;提高社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人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单位人”更是“社区人”。丰富的组织机构和有力监督是完善养老服务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物力也就是养老设施
养老设施匮乏的首要因素是财力不足,其次则是社区建设的短视行为即在城市建设和社区建设规划中必要的配套设施不足。养老设施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受人员、场地等条件限制,有限的设施尚不能充分利用。
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加大了投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问题仍然很突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整个养老体系缺乏长效发展机制,各种力量之间缺少联动、配合。
五、结语
银发浪潮已经来临,未富先老使得养老服务举步维艰。作者对安徽滁州市区的养老服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感触极深。在社会组织极度缺乏、志愿服务制度不完备、经济尚不发达、各方面资源相对贫乏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让辛苦一生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系统,要建立起有效的发展机制必然是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家庭乃至个人的有效联动。长效发展是养老服务的生命线,这也是政府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守勤.社区言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5.(3).
[2] 梁馨月.中国社区养老方式的新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3] 陈宁.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
[4] 高琦.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5] 权丽丽等.安徽省城市养老模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7)
[6] 陈勇.创新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思考[J].新西部.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