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历史教学使命光荣。作者在教学《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以儒家学派为主线,用孔子思想的发展折射时代的突变;以“孔子学院”的遭遇引发思维碰撞,让“历史照进现实”。
一、行走于抽象与具象之间
何为家国情怀?抽象的解释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概念、观念、思想是抽象的,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实践路径和主旨精神化为炎黄子孙的行动自觉之后,方能称之为文化自信了。故此,历史课堂就是要转化抽象说词,强化具象认知,以具象感知抽象。
作者认为对于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同,提及本国文化油然而生的“自信心”,是最为“外露”的家国情怀的一种,也是学生最能“触及”到家国情怀的地方。
《百家争鸣》一课内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最熟知的莫过于孔子。如何将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家学说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相融合,是渗透“家国情怀”的关键一步。作者设计了如下的导入:
出示“中国名片”的概念。
提问:如果要给中国名片配图,会选择什么图片?为什么?
进而引出“中国文化名片”的概念。
提问:如果要给中国文化名片配图,会选择什么图片?为什么?
中国名片、中国文化名片均是具象的图片,把握两点:一是让学生说。学生众说纷纭,多方位展示了他们对中国的、民族的、经济的、文化的等不同视角的记忆和理解,拓宽思维的广度。二是让学生想。要求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培养的是史证意识,延展思维的深度。以此唤醒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审视图片背后的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进而带着问题进行探究。
由于孔子所在的年代距离今天较远,加之孔子思想的核心要义简约高深,学生根据教材文本无法透彻理解其思想内涵。为此,可以通过展示统计数字、设计对话场景和层级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国情怀”的根源,从而令情感价值的深化完成于无形之间。
【探究一】:家国情怀, “国”是根本,有国才有家。通过引用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周游列国”的原因,同时以《论语》为抓手,进一步理解孔子是带着政治抱负周游列国的。
*据统计,《论语》一书中,出現频率最高的词依次是: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仲弓问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提问:1.从“人——仁——君子”三个词语的频次上,反映出孔子对于“人”的最高标准是什么?要达到这一最高标准,需要有怎样的品质?
2.孔子是如何解释最高标准的(仁)?
3.孔子认为作为天下君子楷模的统治者,该有怎样的治国理念?
《论语》高频词、孔子师徒对话等都是具象的展示,三组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其一,让学生在列表中初步认识“人、仁、君子”,这是一个抽取概念并建立印象的过程。其二,“孔子是如何解释仁的?”问题的设置,是把“人——仁”建立连接,向学生揭示“仁者爱人”的理念与价值。其三,第三问则是把“仁——君子”两个概念连接起来,将孔子郁郁不得志的“周游列国”与其为君主为百姓鞠躬尽瘁的政治抱负相统一,让学生在这一对冲突中理解孔子的“流浪”是为了找寻“志同道合”的君主,构建“仁”与“礼”的世界。系列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概括出孔子的政治思想,理解孔子的政治抱负,内化为学生的文化情怀。
二、感悟于冲突和矛盾之中
没有冲突就没有思想的火花。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固定套路”:介绍孔子思想——赞美孔子思想——升华孔子地位,并依此希望学生能够“被折服”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光芒”中。诚然,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在中华文化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在全世界极具影响。但对于民族文化的高度推崇往往出现于负面评价出现的时候。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笔者并没有遵从传统形式,一味地从正面去烘托儒家思想的崇高,而是故设波澜,让学生在“一起一落”中,感受到内心对于中华文化的强烈热爱。此刻,当学生再回头去感受儒家文化时,文化自信所带来的家国情怀就水到渠成了。
【探究二】:播放“孔子学院”视频。(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以来,已经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多所“孔子学院”。)
以视频和数字等直观的方式,“引爆”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以中华文化在世界的飞速传播,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当今世界开放程度日益扩大,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断交流、碰撞,我们要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此为“正面”烘托孔子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符合学生的一般思维逻辑,为后面“波澜”的出现预留了伏笔,此处越是烘托渲染到位,下一环节的矛盾与冲突感越是强烈,课堂效果越是深刻。
【探究三】:时事探究。(2020年8月,美国现任国务卿蓬佩奥妄言宣布:“孔子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团,要在今年年底关闭全部在美孔子学院。)
提问:
1.面对美国如此言论,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你会如何回应?
2.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和华春莹的回复后,你又有怎样的思考?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言论无疑是“出格”的,也是对于孔子及其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最大的“敌意”,更是本节课的矛盾与冲突所在。在处理这对冲突和矛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第一个问题于学生而言极具冲击性,因此在抛出材料、给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应、消化和讨论,让矛盾发酵的时间久一点;其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复对于学生而言有启发性,同时也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新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回馈,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外交部的回复。第三,角色扮演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1)事实与论证的统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科学性。(2)情与理的融合,鞭辟入里,环环相扣。(3)外交身份和外交场合特殊的表达方式。此外,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用身边的时事触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培养家国情怀——这也是矛盾与冲突的意义所在。 三、关照于古代与当代之际
以古鉴今,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使命。熟记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不仅仅是学习此课的意义所在。孔子的成功,并不是那个年代的个案。在春秋战国时期,萌生了一大批思想家,他们开创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他们为何能够“脱颖而出”?是时代造就“英雄”吗?如果说他们的成就源于那么动荡、变革的时代,那么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能赋予我们什么呢?
【探究四】:(见上图)
思考: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思考,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及思想流派层出不穷?
历史绝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知道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将具体的历史事件放在其历史背景中去理解,能够将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与时间轴产生的纵横关系理清、道明。笔者将课文原本的结构顺序打乱,先让学生理解先贤们的思想,再以“时间轴”拉回思绪,整理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时间轴上每一个“独立事件”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以“时间轴”为核心,建立起了古今之间的联系。
【探究五】:
*儒家思想
仁;礼;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思想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对立转化……
*法家思想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思考:
1.在国家治理问题上,儒、法、道的主张有何不同?
2.哪一家思想學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
3.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现在国家的发展?为什么?
“让历史照进现实”,是每一堂历史课的意义,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学习并理解先哲们的思想,并能够运用、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才是本课学习的本质。以上三个问题层层递进。问题一,收窄问题集中在“国家治理”这个角度,是为了聚焦,强化主题,为关照当代做铺垫。问题二,承接本课所处时代,引发学生思辨,当时的国家治理诸学说放在当时的时代考量,让学生明白“用在当世”。问题三,古代的国家治理诸学说放在当代考量,让学生明白“古为今用,与时俱进”。贯穿古今,用今天的眼光看问题,找到先哲思想在当今时代的意义,以通达古代与现代的文化脉络,感悟全面认识历史的思维方式。
培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宝库,是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因密码”。
让历史课堂充盈家国情怀,让中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把这个使命常担于肩,常记于心,更好地承担起“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的重任。
一、行走于抽象与具象之间
何为家国情怀?抽象的解释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概念、观念、思想是抽象的,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实践路径和主旨精神化为炎黄子孙的行动自觉之后,方能称之为文化自信了。故此,历史课堂就是要转化抽象说词,强化具象认知,以具象感知抽象。
作者认为对于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同,提及本国文化油然而生的“自信心”,是最为“外露”的家国情怀的一种,也是学生最能“触及”到家国情怀的地方。
《百家争鸣》一课内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最熟知的莫过于孔子。如何将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家学说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相融合,是渗透“家国情怀”的关键一步。作者设计了如下的导入:
出示“中国名片”的概念。
提问:如果要给中国名片配图,会选择什么图片?为什么?
进而引出“中国文化名片”的概念。
提问:如果要给中国文化名片配图,会选择什么图片?为什么?
中国名片、中国文化名片均是具象的图片,把握两点:一是让学生说。学生众说纷纭,多方位展示了他们对中国的、民族的、经济的、文化的等不同视角的记忆和理解,拓宽思维的广度。二是让学生想。要求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培养的是史证意识,延展思维的深度。以此唤醒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审视图片背后的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进而带着问题进行探究。
由于孔子所在的年代距离今天较远,加之孔子思想的核心要义简约高深,学生根据教材文本无法透彻理解其思想内涵。为此,可以通过展示统计数字、设计对话场景和层级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国情怀”的根源,从而令情感价值的深化完成于无形之间。
【探究一】:家国情怀, “国”是根本,有国才有家。通过引用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周游列国”的原因,同时以《论语》为抓手,进一步理解孔子是带着政治抱负周游列国的。
*据统计,《论语》一书中,出現频率最高的词依次是: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仲弓问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提问:1.从“人——仁——君子”三个词语的频次上,反映出孔子对于“人”的最高标准是什么?要达到这一最高标准,需要有怎样的品质?
2.孔子是如何解释最高标准的(仁)?
3.孔子认为作为天下君子楷模的统治者,该有怎样的治国理念?
《论语》高频词、孔子师徒对话等都是具象的展示,三组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其一,让学生在列表中初步认识“人、仁、君子”,这是一个抽取概念并建立印象的过程。其二,“孔子是如何解释仁的?”问题的设置,是把“人——仁”建立连接,向学生揭示“仁者爱人”的理念与价值。其三,第三问则是把“仁——君子”两个概念连接起来,将孔子郁郁不得志的“周游列国”与其为君主为百姓鞠躬尽瘁的政治抱负相统一,让学生在这一对冲突中理解孔子的“流浪”是为了找寻“志同道合”的君主,构建“仁”与“礼”的世界。系列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概括出孔子的政治思想,理解孔子的政治抱负,内化为学生的文化情怀。
二、感悟于冲突和矛盾之中
没有冲突就没有思想的火花。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固定套路”:介绍孔子思想——赞美孔子思想——升华孔子地位,并依此希望学生能够“被折服”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光芒”中。诚然,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在中华文化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在全世界极具影响。但对于民族文化的高度推崇往往出现于负面评价出现的时候。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笔者并没有遵从传统形式,一味地从正面去烘托儒家思想的崇高,而是故设波澜,让学生在“一起一落”中,感受到内心对于中华文化的强烈热爱。此刻,当学生再回头去感受儒家文化时,文化自信所带来的家国情怀就水到渠成了。
【探究二】:播放“孔子学院”视频。(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以来,已经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多所“孔子学院”。)
以视频和数字等直观的方式,“引爆”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以中华文化在世界的飞速传播,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当今世界开放程度日益扩大,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断交流、碰撞,我们要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此为“正面”烘托孔子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符合学生的一般思维逻辑,为后面“波澜”的出现预留了伏笔,此处越是烘托渲染到位,下一环节的矛盾与冲突感越是强烈,课堂效果越是深刻。
【探究三】:时事探究。(2020年8月,美国现任国务卿蓬佩奥妄言宣布:“孔子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团,要在今年年底关闭全部在美孔子学院。)
提问:
1.面对美国如此言论,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你会如何回应?
2.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和华春莹的回复后,你又有怎样的思考?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言论无疑是“出格”的,也是对于孔子及其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最大的“敌意”,更是本节课的矛盾与冲突所在。在处理这对冲突和矛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第一个问题于学生而言极具冲击性,因此在抛出材料、给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应、消化和讨论,让矛盾发酵的时间久一点;其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复对于学生而言有启发性,同时也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新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回馈,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外交部的回复。第三,角色扮演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1)事实与论证的统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科学性。(2)情与理的融合,鞭辟入里,环环相扣。(3)外交身份和外交场合特殊的表达方式。此外,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用身边的时事触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培养家国情怀——这也是矛盾与冲突的意义所在。 三、关照于古代与当代之际
以古鉴今,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使命。熟记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不仅仅是学习此课的意义所在。孔子的成功,并不是那个年代的个案。在春秋战国时期,萌生了一大批思想家,他们开创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他们为何能够“脱颖而出”?是时代造就“英雄”吗?如果说他们的成就源于那么动荡、变革的时代,那么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能赋予我们什么呢?
【探究四】:(见上图)
思考: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思考,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及思想流派层出不穷?
历史绝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知道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将具体的历史事件放在其历史背景中去理解,能够将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与时间轴产生的纵横关系理清、道明。笔者将课文原本的结构顺序打乱,先让学生理解先贤们的思想,再以“时间轴”拉回思绪,整理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时间轴上每一个“独立事件”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以“时间轴”为核心,建立起了古今之间的联系。
【探究五】:
*儒家思想
仁;礼;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思想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对立转化……
*法家思想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思考:
1.在国家治理问题上,儒、法、道的主张有何不同?
2.哪一家思想學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
3.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现在国家的发展?为什么?
“让历史照进现实”,是每一堂历史课的意义,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学习并理解先哲们的思想,并能够运用、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才是本课学习的本质。以上三个问题层层递进。问题一,收窄问题集中在“国家治理”这个角度,是为了聚焦,强化主题,为关照当代做铺垫。问题二,承接本课所处时代,引发学生思辨,当时的国家治理诸学说放在当时的时代考量,让学生明白“用在当世”。问题三,古代的国家治理诸学说放在当代考量,让学生明白“古为今用,与时俱进”。贯穿古今,用今天的眼光看问题,找到先哲思想在当今时代的意义,以通达古代与现代的文化脉络,感悟全面认识历史的思维方式。
培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宝库,是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因密码”。
让历史课堂充盈家国情怀,让中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把这个使命常担于肩,常记于心,更好地承担起“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