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伦理学二元分割的否定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学术界,自韦伯提出价值判断不能从理性上被肯定下来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事实与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科学与伦理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普特南否定了事实的形而上学基础,也就意味着他必定要否定事实与价值的分裂,否定科学与伦理学的本质区别。
其他文献
期刊
道义,来源于希腊文“deontic”,即“义务”、“应该”等含义。道义逻辑,就是关于“应当”,“允许”等规范模态的逻辑,有人称之为规范逻辑,或义务逻辑。它是广义模态逻辑的一个分支,属于哲学逻辑的范畴。
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和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于2000年8月在河北召开,50余位学者与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有两个,一是语言逻辑及其应用研究:二是两会成立20年的回顾与展望。
由于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巨变,人的“主体性问题”成了当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弘扬人的主体性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声,这就要求担负着“培育人”的重任的教育界把高扬主体性作为当今教育倡导的基础和核心。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长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种理性道德,是一种缺少人文向度的“被动道德”。在传统道德的理性框架统摄下,中国人的情感生活几乎是处于抑制状态,自然,道德情感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中国思想史上,对这种道德的理性化倾向曾有过批判。分析这
科学预设是科学理论建构的主导因素,也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性原则和标准建构的前提或指南。所谓预设,指的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与活动目的、手段相关的各种行为指南或奉为楷模的观念、设想、原则、准则、模式、范例等。相应地,科学预设,指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于科学和迷信这两个看来非常明确的概念,却弄得极为混乱。譬如,有人把科学仅视为自然科学;有人则认为只有西方近代科学才是科
研究面临信息化的民族文化是时代带给我们的新课题。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庞大的体系和牢固的根基,有着工业文明所难以冲击的土壤。有幸的是,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际,也迎来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信息化时代,民族文化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信息化所带来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迄今已经过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概括 ,除了著名的社会发展“五形态”理论与“三形态”理论 ,社会发展的两种“状态”即“封闭状态”与“开放状态”的理论 ,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的重要思想。经典作家们将封建社会以前的人类社会视为封闭状态的社会 ,而将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人类社会视为开放状态的社会 ,并对各自的基础、特征及由前者向后者转变的动力等都作过精辟的论述 ,对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具有
期刊
《回到马克思一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简称《回到马克思》)一书付梓之后,近两年我已经又回到了自80年代中后期自觉中断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就像我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的,投入到“马克思如何走向当代这样一个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