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市场、信用、支付等多个方面的风险,因此需要通过风险管理加以控制。而风险管理的成效与内控制度密切相关,但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农商行的内控体系存在较多漏洞,主要体现在职责不清、风险评价机制落后等多个方面,因此当前应结合农商行发展的特点完善内控体系,明确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及方式,构建总系统和各个子系统,并对各层业务人员加强培训,促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内控管理工作中。
关键词:风险导向;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引言
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可识别性、隐蔽性等多项特点。如果未能做好识别、评估及防控工作,则会导致银行遭受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将风险的识别、测量、评价及控制等各个环节关联起来,并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内控制度,即将业务和战略目标融合起来,通过内控制度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确保银行能够有效应对风险。
一、内控体系问题
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中,农商行的内控体系也逐渐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第一,农商行是行长负责制,并开设了内控部门,但问题在于职责划分不清,没有专门的内控委员会,并且缺乏内控统筹规划方面的领导人员。第二,内控体系框架为流线式,属于扁平化结构,尽管能够实现各个业务层面的控制,但未能体现重要的内控因素,并且缺乏评价体系,无法实现风险的全覆盖。第三,目前农商行产品更加丰富,许多中间业务也更加成熟,但农商行在处理此类业务时采用的制度以借鉴为主,存在不相符合的问题,导致其中潜藏着许多风险隐患。此外,内控管理部门缺少沟通机制而且岗位职责不清,遇事时互相推诿,导致内控动态失衡,难以发挥其作用。此外,内部控制应涉及事前、事中及事后各个阶段,而目前农商行将重点放在了事中和事后,缺少前瞻性,并且在內控制度出台后执行效率较低,主要是受到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问题时多考虑如何找到制度中的漏洞,遗留了许多风险隐患。第四,风险多体现在支付环节,尤其在农商行改制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而人员素质及质量与岗位要求不符,存在许多内控的真空地带,并且信贷管理、电子票等多个系统实现了共享,需要更高质量的工作人员,因此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自然容易出现操作风险,并且内控机制在审计、监督等多个环节过于形式化,未能发挥其约束作用。第五,农商行经营过于粗放,未能对资产质量进行深层次分析,导致内部风险持续累积,并且在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中未能做好贷后检查工作,无法及时发现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导致管理层人员对风险信息获取迟缓,进而出现呆账、坏账等问题。第六,高层管理人员受约束较少,任职过于形式化,并且未能对业务人员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同时也未能有效实行岗位轮换等制度。第七,内控监督制度可调整内控体系的不足之处,但目前农商行缺少监督部门,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严重影响了内控体系的运行效率。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还存在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信息设备投入过少、内控测试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必须尽快进行处理。
二、内控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完善内控体系的关键在于识别和评估风险,而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内控措施,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具体来说,在构建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内控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第一是完整性,即将内控系统的设计、执行、评价与改进环节联系起来,及时反馈重要信息,纠正管理偏差。第二是经济性,要求企业在建设和评价内控体系时以成本和收益为基础,达到纳什均衡,并且在考虑经济性问题时应结合企业规模及内控的复杂程度,确保两者能够呈正比。第三是风险导向原则,即内控体系的内容、方法、机制都必须以风险导向为基础,这样才能实现风险管理活动的综合性评估,提高企业竞争力。第四是业绩挂钩原则,内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银行的业绩水平,因此应重点考虑风险是否处于可控及银行可承担的范围内,并将其与银行绩效考核关联起来,促使内控体系自主性更强。
(二)总体设计
当前必须优化农商行组织架构,设置风险管理、内控及战略三大委员会,赋予其独立话语权,并且应设置首席风险执行官,用于监督内控活动的实施情况,其无需对经营管理层负责。此外,需要为职能部门安排内控联系人,负责汇总风险;必须考虑不同要素之间的协同性,以内控目标为主,充分认识风险,而后在此基础上完善内控制度,出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负责制定内控制度的部门,促使其尽快进行修正。另外,需要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搜集、反馈风险,在修改后通过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并通过监督检查机制定期监督和评价内控体系,将其动态发展性充分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实现系统化管理。
(三)子系统设计
在总系统之下还包括多个子系统,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控制环境
在建设控制环境子系统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银行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独有的文化,作为支配员工行为的无意识力量,为了促使文化的正面影响更加显著,应树立内控先行理念,对员工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员工了解内控的含义,参与其中并充分了解银行发展的风险。此外,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内控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定期对员工开展经风险警示教育,提高员工内控的业务能力。第二,合理分配权责,发挥内控制度的约束作用。第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健全招聘制度及员工考核体系,通过考试进行统一选拔,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并将内控意识的提升作为培训的重点。考核后应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避免惩罚过重而奖赏过轻,这样会导致员工失去信心。此外,还可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加强内控培训,并定期进行培训测评。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最大特点在于专业和复杂,而目前农商行在此方面所建立的机制过于落后,评估风险时以经验和数据分析为主,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并且评估手段与风险的特点不符。因此当前应对信用、市场、操作、声誉等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综合考查,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规划各项决策,而后根据环境发展的特点加以调整;引进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准确估算风险。此外,还应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吸引专业人士加盟,招聘时重点关注专业是否对口,人员入职后可邀请专家人员进行培训。
3.控制活动
该系统较为关键,可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为了发挥该系统的作用,必须完善内控制度及操作规程,结合实际案例及有效意见优化内控体系,发挥其指导与约束作用。此外,在管理业务流程时应采用计算机程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设置岗位时做好权责分配工作,全面覆盖各个风险点;完善责任追究制,如有发现违纪行为,必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信息与交流
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向管理层反馈各项数据及员工行为,并且可实现反馈信息的快速处理,与内控体系的运行效率直接相关,在建设该系统时应加大信息投入力度,确保各系统之间能够互相监督和约束,有效控制支付风险。另外,应做好财务会计工作,规范会计人员行为,提高信息准确性,采用问责制度,确保相关人员能够为自己所负责的信息担负责任;建立上下级沟通平台,便于上级及时了解银行的整体经营情况。
5.监督与纠正
该系统具有独立化特点,除监督和检查其他子系统外,还应做出评价,将问题反馈给内控人员。在建设该系统时应统筹安排,根据风险信息的特点及时纠正内控体系,弥补风险漏洞。此外,应提高内控人员的自主性,避免其过多数受到基层支行领导的约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内控制度能够帮助银行实现各项经营目标,及时反馈各项信息,而内部控制属于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完善内控体系时必须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明确银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漏洞,准确识别并控制风险,减少银行损失。
参考文献:
[1]刘天凯,向志斌,张远意.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4,(08):37-39.
[2]俞芬.基于风险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式[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9):220-221.
[3]郭磊.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4]刘敬.润昌农村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宋伟,山东临沂罗庄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风险导向;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引言
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可识别性、隐蔽性等多项特点。如果未能做好识别、评估及防控工作,则会导致银行遭受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将风险的识别、测量、评价及控制等各个环节关联起来,并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内控制度,即将业务和战略目标融合起来,通过内控制度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确保银行能够有效应对风险。
一、内控体系问题
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中,农商行的内控体系也逐渐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第一,农商行是行长负责制,并开设了内控部门,但问题在于职责划分不清,没有专门的内控委员会,并且缺乏内控统筹规划方面的领导人员。第二,内控体系框架为流线式,属于扁平化结构,尽管能够实现各个业务层面的控制,但未能体现重要的内控因素,并且缺乏评价体系,无法实现风险的全覆盖。第三,目前农商行产品更加丰富,许多中间业务也更加成熟,但农商行在处理此类业务时采用的制度以借鉴为主,存在不相符合的问题,导致其中潜藏着许多风险隐患。此外,内控管理部门缺少沟通机制而且岗位职责不清,遇事时互相推诿,导致内控动态失衡,难以发挥其作用。此外,内部控制应涉及事前、事中及事后各个阶段,而目前农商行将重点放在了事中和事后,缺少前瞻性,并且在內控制度出台后执行效率较低,主要是受到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问题时多考虑如何找到制度中的漏洞,遗留了许多风险隐患。第四,风险多体现在支付环节,尤其在农商行改制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而人员素质及质量与岗位要求不符,存在许多内控的真空地带,并且信贷管理、电子票等多个系统实现了共享,需要更高质量的工作人员,因此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自然容易出现操作风险,并且内控机制在审计、监督等多个环节过于形式化,未能发挥其约束作用。第五,农商行经营过于粗放,未能对资产质量进行深层次分析,导致内部风险持续累积,并且在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中未能做好贷后检查工作,无法及时发现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导致管理层人员对风险信息获取迟缓,进而出现呆账、坏账等问题。第六,高层管理人员受约束较少,任职过于形式化,并且未能对业务人员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同时也未能有效实行岗位轮换等制度。第七,内控监督制度可调整内控体系的不足之处,但目前农商行缺少监督部门,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严重影响了内控体系的运行效率。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还存在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信息设备投入过少、内控测试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必须尽快进行处理。
二、内控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完善内控体系的关键在于识别和评估风险,而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内控措施,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具体来说,在构建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内控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第一是完整性,即将内控系统的设计、执行、评价与改进环节联系起来,及时反馈重要信息,纠正管理偏差。第二是经济性,要求企业在建设和评价内控体系时以成本和收益为基础,达到纳什均衡,并且在考虑经济性问题时应结合企业规模及内控的复杂程度,确保两者能够呈正比。第三是风险导向原则,即内控体系的内容、方法、机制都必须以风险导向为基础,这样才能实现风险管理活动的综合性评估,提高企业竞争力。第四是业绩挂钩原则,内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银行的业绩水平,因此应重点考虑风险是否处于可控及银行可承担的范围内,并将其与银行绩效考核关联起来,促使内控体系自主性更强。
(二)总体设计
当前必须优化农商行组织架构,设置风险管理、内控及战略三大委员会,赋予其独立话语权,并且应设置首席风险执行官,用于监督内控活动的实施情况,其无需对经营管理层负责。此外,需要为职能部门安排内控联系人,负责汇总风险;必须考虑不同要素之间的协同性,以内控目标为主,充分认识风险,而后在此基础上完善内控制度,出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负责制定内控制度的部门,促使其尽快进行修正。另外,需要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搜集、反馈风险,在修改后通过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并通过监督检查机制定期监督和评价内控体系,将其动态发展性充分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实现系统化管理。
(三)子系统设计
在总系统之下还包括多个子系统,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控制环境
在建设控制环境子系统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银行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独有的文化,作为支配员工行为的无意识力量,为了促使文化的正面影响更加显著,应树立内控先行理念,对员工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员工了解内控的含义,参与其中并充分了解银行发展的风险。此外,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内控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定期对员工开展经风险警示教育,提高员工内控的业务能力。第二,合理分配权责,发挥内控制度的约束作用。第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健全招聘制度及员工考核体系,通过考试进行统一选拔,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并将内控意识的提升作为培训的重点。考核后应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避免惩罚过重而奖赏过轻,这样会导致员工失去信心。此外,还可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加强内控培训,并定期进行培训测评。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最大特点在于专业和复杂,而目前农商行在此方面所建立的机制过于落后,评估风险时以经验和数据分析为主,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并且评估手段与风险的特点不符。因此当前应对信用、市场、操作、声誉等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综合考查,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规划各项决策,而后根据环境发展的特点加以调整;引进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准确估算风险。此外,还应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吸引专业人士加盟,招聘时重点关注专业是否对口,人员入职后可邀请专家人员进行培训。
3.控制活动
该系统较为关键,可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为了发挥该系统的作用,必须完善内控制度及操作规程,结合实际案例及有效意见优化内控体系,发挥其指导与约束作用。此外,在管理业务流程时应采用计算机程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设置岗位时做好权责分配工作,全面覆盖各个风险点;完善责任追究制,如有发现违纪行为,必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信息与交流
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向管理层反馈各项数据及员工行为,并且可实现反馈信息的快速处理,与内控体系的运行效率直接相关,在建设该系统时应加大信息投入力度,确保各系统之间能够互相监督和约束,有效控制支付风险。另外,应做好财务会计工作,规范会计人员行为,提高信息准确性,采用问责制度,确保相关人员能够为自己所负责的信息担负责任;建立上下级沟通平台,便于上级及时了解银行的整体经营情况。
5.监督与纠正
该系统具有独立化特点,除监督和检查其他子系统外,还应做出评价,将问题反馈给内控人员。在建设该系统时应统筹安排,根据风险信息的特点及时纠正内控体系,弥补风险漏洞。此外,应提高内控人员的自主性,避免其过多数受到基层支行领导的约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内控制度能够帮助银行实现各项经营目标,及时反馈各项信息,而内部控制属于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完善内控体系时必须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明确银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漏洞,准确识别并控制风险,减少银行损失。
参考文献:
[1]刘天凯,向志斌,张远意.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4,(08):37-39.
[2]俞芬.基于风险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式[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9):220-221.
[3]郭磊.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4]刘敬.润昌农村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宋伟,山东临沂罗庄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