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众筹集小家智慧成大家之事

来源 :品牌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hu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众筹网站Kickstarter在美国横空出世。网站一上线就迅速受到外界追捧,尤其是催生了智能腕表Pebble等诸多有趣的硬件产品后,Kickstarter和它所创造的众筹模式风靡了全球互联网圈。2011年,国内第一家众筹网站“点名时问”正式上线,此后一大批同类网站先后登场,众筹模式开始在国内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然而,短短3年的时问,有九成左右的平台都处于亏损状态。经历一轮洗牌后,目前仍然存活的众筹网站中,有的渐渐偏离文化,转向其他方向;有的虽然还滞留在文化阵地上,但也慢慢地发生许多变化。文化众筹之路即将走向哪里?为此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黄合水接受了本刊专访。
  《品牌传播》|文化众筹自2011年落户中国以来,—直比较火热,请问您是怎么理解文化众筹的?
  黄合水|众筹,本质上就是每个人出点钱、物、力、智慧,积少成多以便做成大家感兴趣或者有利可图的事情。文化众筹,应该就是筹集大家的小智慧,凝成大智慧。
  《品牌传播》|文化众筹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它与传统的融资有着显著的区别,是一种预先买单的行为,你认为这在中国是否可行?
  黄合水|事在人为。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合适的机制、而且有社会需求,我想文化众筹是可以做起来的。
  《品牌传播》|文化众筹作为一种投资模式,它的有利之处和弊端各是什么?
  黄合水|有利的是,能够凝聚大家的智慧。正所渭“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千千万万个臭皮匠,那就不知可以等于多少诸葛亮。一个诸葛亮就已经很厉害了,很多诸葛亮,那就更不得了啦!
  弊端是智慧产权的问题。如果仅仅是纯粹的娱乐,或帮助大家度度闲,大家花点闲暇时问,奉献点智慧产品,同时也欣赏点智慧产品,如微信中的广为流传的各种段子,这没有太大问题,但它可能缺乏持续创造的动力,筹着筹着可能慢慢就消失了。反之如果筹集到的智慧转化为产品,能够盈利,那么如何分配智慧产品带来的利益,就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弄不好就要经常打官司,这是主要弊端。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不能产生良性激励机制,之后也很难再众筹。
  《品牌传播》|文化众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拿创意在卖钱,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吗?这样的—个社会现象是否也在影响企业的品牌传播?
  黄合水|其实在广告界,有些广告主.甲就狡猾地使用上“众筹—了,只不过这个“众”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众。广告主邀请广告公司竟标,最后却将各个广告公司提案中的可取之处集中起来使用在自己的营销传播中,这实际上就是企业免费或低成本获得广告公司的创意的众筹方式。这不是很好的方式,会影响竟标者的热隋,但的确存在。
  当然也有一些“众筹”式的传播,比如征集广告语、LOGO、商标等,千百万的受众,不仅奉献了智慧,而且奉献了注意力。“众筹”发起者利用低成本不仅筹到了智慧,而且筹到了传播效果。
  《品牌传播》|国内许多众筹网站成立初期都是以文化创意为重点项目,但从目前发展来看,近九成的众筹网站平台都在亏损,有的众筹网站也已偏离文化转向其他的方向,如国内最早的文化众筹网站“点名时间”已经转向科技产品的众筹。您认为目前中国的文化众筹还存在哪些问题?
  黄合水|众筹,不管形成什么样的实体,要生存,必须将众筹到的东西变成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这样实体才能维持下去。如果无法转换为经济价值,也无法让人深信其有投资价值,这样的实体肯定难以维持。
  《品牌传播》|文化众筹未来的发展走向如伺?如何更加规范,使众筹变成众赢而非众退?
  黄合水|文化众筹未来的发展,要看能否找到将众筹的智慧转化为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转化成功,则存。如未能找到适当的转化路径,搞众筹者肯定缺乏动力,难以为继。
其他文献
“一剧两星”的实行对于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来讲都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制作机构面临的是两难,一个是终端盈利的减少,一个是片酬的居高不下。新政迫使制片方压缩成本,减少大腕明星的使用量,更加慎重地选择剧本。而对于播出机构,“一剧两星”一晚两集的播出,将会减少一整个广告时段,这对于招商来说是雪上加霜。随着广告时段的减少,卫视及制片方急需寻找新的广告投放模式,毕竟赚钱才是硬道理。针对这样的情况,有业内人士指出,
期刊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愈发错综复杂,通货膨胀加剧,使得国内经济整体下行趋势明显。在中国经济正承受着较大下行压力的同时,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广告行业的发展也不容乐观:对于广告公司和媒体来说,传统广告经营过度依赖业务员,主要靠业务员去推销媒体,拉客户,不仅拒绝率高,客户反感,而且大大增加了经营成本;另一方面,经济的不景气也使得广告主一再压缩广告预算,然而对广告主来说,想要以低成本的价格寻找到合适的媒体,也不
期刊
我们的世界变化了吗?  是的。  我们变化了吗?  是的。  我们的世界到底变化了吗?  没有。  我们到底变化了吗?  没有。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相互联系却又各自独立,派生出无数个其他的信息。世界变得不再安静,到处是扑面而来的各类事件,人们随之改变,改变的不仅是受众的口味,改变的是大众的生活方式,如果广播,电视,报纸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一份一份的餐后甜点,茶余饭后的谈
期刊
4+X模式将随着2015年一剧两星新规的到来正式终结  年近岁末,很多行业正在按部就班地做年终总结,规划明年的发展计划,颇有点收拾收拾好过年的味道。但是在影视剧行业,随着“一剧两星”的来临,不管是播出机构还是制作机构,都将在忐忑中度过2014年岁尾。“一剧两星”在很多人听起来还是有些专业,简单地解释一下,很好理解:从2004年起,国内电视剧市场开始实行“4+X”的播出模式,也就是一部电视剧最多可以
期刊
从“四星”变“两星”,在2015年各卫视购剧成本不会有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控制投资成本仍是制片方应对新政的主要策略。对制作方而言,“一剧两星”减少了电视台所带来的购剧收入,视频平台带来的收入就会更加重要,这无疑会增大视频平台对电视剧内容的话语权。由于播出卫视减半,电视台的传播效应受到影响,视频网站优势凸显,从前花高价预算买剧的局面或被打破,资金有了更多的调配性。与此同时,视频平台会更加坚决地投身于
期刊
“限播令”、“限广令”、“限外令”在不经意间“惊起一滩鸥鹭”,笔者将之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中的“黑天鹅”事件。其实“黑天鹅”事件差不多可以解释任何事物,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有些是逐步演变的,有些是跳跃的而已。  “限播令”、“限广令”、“限外令”在不经意间“惊起一滩鸥鹭”,笔者将之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中的“黑天鹅”事件。其实“黑天鹅”事件差不多可以解释任何事物,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有些是逐步演变的,有
期刊
尽管2015年新政出台,让各家电视台都倍感压力。但若想仅凭这一次调整,就让整个卫视圈重新洗牌,这就未免有失偏颇。面对政策实施带来电视台购剧成本的增加,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成本的上涨,像湖南卫视、江苏卫视这种以独播立台为主要战略的一线大台,影响不会太大,“一剧四星”的模式改变,对他们也是手脚的解放,地位将会更加巩固。而二三线卫视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广告价格,如果实施新政,“蹭”剧之路将受到制约。相比以前
期刊
“一剧两星”是指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在各电视台卫视频道黄金时段同时播出,该政策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届时实行了10年的“4+X”政策将退出电视剧舞台。  自2014年4月15日,广电总局在“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中宣布这项政策以来,引起了各界的广泛讨论。关于电视剧制作成本、剧本的重要性、演员片酬、广告植入、发行渠道等问题众说纷纭,各种担忧或猜测纷至沓来。下面,在“一剧两星”新政策
期刊
报网融合 造用户高参与、高交互的综合媒体平台  当下重互联网思维,拓媒体融合改革新路,已经成为传统报媒转型的行业趋势和时代要求。天亿霖与城市晚报紧抓时代契机,强强联合,双方谋求共同探索出一条平面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对产品、渠道、资源进行全面升级的发展之路。这次报、网主流媒体间的强强联合是传统报媒与网络数字媒体的一次颠覆性的突破。  在传统媒体如何运用网络工具形成整合营销的思考上,天亿霖为城市晚报提供了
期刊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正因为有“恶”与“不善”的对比,方能凸显“美”与“善”的真实。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正因为有“恶”与“不善”的对比,方能凸显“美”与“善”的真实。  当雾霾天成为一种常态,当新鲜空气、干净水质成为奢侈品,公众方才切身地体会到环保的急迫性。然而即使经过多年环保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