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黄金时代』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607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情提要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秦朝的程邈(miǎo)创造了隶书,那时候的隶书还留有一些篆书的样子。到了汉朝,文化的繁荣加快了隶书演变发展的步伐。特别是东汉末期,因为一个人的重视,隶书艺术被推向了巅峰……
  写隶书的那些人
  让隶书得到极大发展的人是汉灵帝刘宏。刘宏11岁就当上了皇帝,治理国家他不拿手,音乐、文学、书法倒是样样精通。
  没多久,一所名为“鸿都门学”的学校热热闹闹地开学了,各路人才齐聚洛陽。
  在学校里,一大批书法高手脱颖而出,其中以师宜官、梁鹄(hú)等人最为知名。
  师
  师宜官
  鸿都门书法大赛第一名获得者;擅写隶书,既能写几米长的大字,也能在巴掌大的范围内,写上千个小字。
  徒
  梁 鹄
  擅长写隶书,尤其是大字。
  师宜官性格古怪,爱酒如命,常常不带钱就到酒店喝酒……
  师宜官对自己写的字,不管满不满意,写完就要销(xiāo)毁。他的学生梁鹄为了向他学习书法,也是费尽心思,投“师”所好……
  梁鹄最拿手的是隶书大字。曹操就很喜欢梁鹄的书法,认为他的大字在气势上要胜过他的老师师宜官。
  东汉时期,还有位大才子蔡邕(yōng),也是写隶书的好手。他曾向汉灵帝提议,修订儒家经典教材,并刻在石头上,给读书人提供一个统一范本。在蔡邕的努力下,用隶书书写的《熹(xī)平石经》制成了。
  小链接
  上一期的《漫画书人》栏目里,介绍了蔡邕所创的一种特殊笔法“飞白书”,你还记得吗?
  说完了东汉时期的书法高手们,接下来要讲讲有名的汉碑了。
  东汉时期,非常流行刻碑。家中有长辈去世,捐款建了座寺庙,当官“升职”了,等等,都可以立碑。碑文往往是由当时的书法高手所写,再由专门的刻石人刻制。
  下面几块汉碑,学过隶书的同学肯定不会陌生。
  《曹全碑》像一位相貌清秀的“小家碧玉”。瞧,扁扁的字形,圆润舒展的笔画,好像舞女甩袖一般优雅。你发现了吗?一字之中,主笔横画“蚕头燕尾”,真是很有特色呢!
  《张迁碑》像一个憨(hān)厚稳重的壮汉。它的结构端端正正,笔画又多方笔。但时不时也来个俏皮的样子,比如头大身子小的“幕”(mù)字,是不是萌萌的?
  《礼器碑》像一位瘦劲挺拔的青年。它结构中正,瘦长的笔画显得干净利落。字里有时会突然来一个强健有力的收笔,平淡中有变化。
  这个“近”字的捺画收笔突然加重了,和其他纤(xiān)细的笔画对比强烈。
  欣赏一下各大名碑里的“家”字吧,是不是风格各异,但又都典雅美观呢?
  下期预告
  果然是隶书的“黄金时代”,汉朝出了那么多隶书高手和名碑。下一期,隶书走到了明清时期,也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哟!他们是谁?下期揭晓。
其他文献
任姓起源  相传,任姓出自黄帝之子,是黄帝赐姓。黄帝有25子,得姓者有14人,共12个姓氏,其中就包括任姓。  周日,妈妈给家里每个人都安排了大扫除任务,小新的任务是整理自己的房间。小新撇着嘴,一脸不情愿地回到房间。他的“懒虫病”又犯了,不一会儿,他就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梦里,小新来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地方,到处都是新鲜的玩意儿,最让他开心的是,这里好吃的东西堆成了山。有个小伙伴告诉他,好吃的
期刊
红不红  黑不黑  荔枝是一个天生不洗澡的脏娃娃  姐姐说  她有一颗洁白的心  哥哥说  他有一肚子甜甜的话  小詩人,一定是个馋(chán)嘴娃;小诗人,一定是个注意观察、善于想象的娃。  荔(lì)枝,天生不喜欢“洗澡”。他的皮肤厚厚的,疙(gē)疙瘩(dā)瘩,看上去总是脏兮兮的。  小诗人想到了什么?荔枝虽然外表不好看,但里面的“心”是洁白的,味道是甜甜的!
期刊
秋天,是凉爽的季节,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秋天,是迷人的季节,落叶纷飞,一片金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稻谷成熟,瓜果丰收。  “秋”的古文字 ,就像一只小蟋蟀,后来,字形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秋”的左边是“禾”,表示收成,成熟的庄稼。而现在,“秋”常用来表示秋季。  “秋”字很美,“秋”字也常常令人感怀,自古流传着许多与“秋”有关的佳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落霞与
期刊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竖钩的写法,今天我们来学習欧体的横钩是怎么书写的吧。
期刊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商场的广播里响起了欢快的旋律——  我有一个好爸爸,  做起饭来锵(qiāng)铛铛,  洗起衣服嚓(cā)嚓嚓,  高兴起来哈哈哈 ……  小朋友,你是不是也有一个这样有趣的爸爸呢?  “爸爸”也叫“父亲”。不过,“父”最早不是指爸爸。那是指什么呢?我们先来读一个小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住在美丽却危机四伏的大森林里,靠打猎(liè)為生。不过,只靠两
期刊
邱欣童和李文章兩位同学按照老师的提示,又认真地写了一遍。请你做小老师,给他们打打五角星吧!
期刊
上个月,一位美国国家无线电台(NPR)的年轻实习生写了一段blog,讲述她与音乐的关系:“我是一名铁杆乐迷、演唱会爱好者,以及大学广播DJ。音乐就是我世界的中心。我一生中就买过15张CD,但是迄今为止,我的iTunes曲库有超过11000首歌曲。”  这位年轻的姑娘名叫Emily White,在blog上继续解释她“没有从P2P软件或者音乐网盘这种地方非法下载音乐”,而是把自己有的音乐做成了CD合
期刊
润物细无声  我的爸爸是一位“泉迷”,他收集的古钱币可真多呀!每当他研究古钱币的时候,我都会凑上去一探究竟,爸爸就滔滔不绝地跟我说起相关知识。渐渐地,我知道了我们国家最早的货币是海边的贝壳,但也不是所有的贝壳都可以当货币,能够作为货币的大致有两种:一种背呈紫色,叫“紫贝”;一种背上有黄圈,叫“环贝”。太有意思啦!我也慢慢发现钱币上不仅有各式各样的花纹,还出现过许多不同的字体。有一次爸爸心情好,送了
期刊
七彩字帖
期刊
深秋,北风瑟(sè)瑟;靶(bǎ)场,热火朝天。  这一队入伍已经半年多的新兵正在练习射击。他们的教官,是一位四十岁开外,双目有神,不怒自威的军人。  或许是太过紧张,士兵们打得并不好。素来严厉的教官忍不住皱起眉,摇了摇头。显然,他很不满意。想起自己当年苦练射击的情景,教官决定给年轻的士兵们做个示范。  一听说教官要亲自操枪示范,战士们炸开了锅:“太好了!早听说教官年轻时就是个神枪手,百发百中,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