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壮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来源 :金色通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壮族民间文学悠久灿烂,其中的动物叙事、“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自然本体意识等方面体现了浓郁的生态意识和独特的自然观,这种生态意识和自然观在当下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壮族 ;民间文学 ;生态意识
  
  一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湖南等地。壮族的聚居地多自然条件优越,地理环境复杂,特殊的生存环境培育了壮乡儿女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气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壮族人民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在改造和适应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自然资源的珍贵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自然观。这样的自然观体现在文学中,便是生态意识。特别在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世界里,包含了古代壮族儿女思想世界中对大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及最本真的生态意识。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和复杂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形成壮族民间中文学生态意识的根源。秦汉以前,岭南地区的生产方式落后,主要以“刀耕火种”这种原始耕作方式进行生产,普遍以农业为主,兼畜牧和狩猎。自秦汉以来,随着中原汉族的迁入,民族之间不断融合,逐步改变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牛耕、灌溉、肥料得到推广,壮族地区开始了农耕文明。以田为生的人民,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历史时期,只能靠天吃饭,再加上险恶多变的自然环境,使得丰歉荒熟不能为人所主宰。一方面,壮族人们意识到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资料,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人类在自然的面前深感自己的弱小,从而自远古时期就开始形成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民族精神传统。另外,壮族聚居地自然环境优美,少数民族的生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着较好的融合,由于生产生活皆依赖于自然,因而大自然在他们的民族记忆里留下了最本真的面貌。同时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濡染,人们难能可贵地保留着与大自然较多的灵性往来,也朦胧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壮族儿女把对大自然最原始、最朴素的理解都融化在了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形式的民间文学中。
  
   二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以不同的形式(或称体裁)来表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民间文学作为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文学样式,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艺术性等特点,它依凭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流传,精确地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因而,人类对自然的理解能够更为深刻地反映在民间文学当中。生态意识在壮族民间文学中的体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生动独特的动物叙事。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园地里,人是毋庸置疑的主角,“文学即人学”也成了不变的定论。虽然古今中外不少文学作品没有忘记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塑造多种多样的动物形象,但令人遗憾的是,人类始终摆脱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羁绊,以人的眼光观察动物,从人的立场和价值观出发塑造动物。于是,在林林总总的文学作品里,我们发现了作为“人类工具”的动物,以及失去本来面目的动物形象。在壮族民间文学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动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表现。在这些作品中,自然的代表——动物恢复了本真的面貌,展现了自身价值,获得了重要的文学地位。之所以产生如此繁多的动物故事是“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动植物的依赖而产生的亲切感,进入文明社会,这种故事往往通过拟人化表达人们的某种爱憎之情,其中有一部分升格为寓言,有明显的教育意义。” 在这多姿多彩的动物叙事里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保洛陀”故事里,动物与人对话,鸟兽们为了保护自己栖息的环境,到保洛陀那里去诉苦,请求人们搬到远的地方去;“都灵山”故事里的公鸡和猎狗不但能开口说话,而且为主人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最终战胜了恶人。类似这样的动物叙事在壮族民间文学里俯拾皆是,动物与壮族人民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不但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忠诚伙伴,并成为他们的保护神。另外,动物在人类生产方式的进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布洛陀经诗》里有关于鸟吐谷种的传说,在“谷种和狗尾草”的故事中,九尾狗冒着生命危险到天庭去偷谷种,带到凡间供人们播种。民间文学里的这些内容反映了在壮族人们的意识里,动物是把他们带入农耕文明的先导。人类试图摆脱顽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精神内核,自觉地把人与动物一起融入平等的关系中,体现出壮族人民注意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朦胧的生态意识。除了这些与人为友的动物形象,壮族民间文学的动物叙事中还塑造出以保护自然为己任的动物形象,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远古人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自觉意识。“白龙泉”故事中的白龙是保护自然的忠诚卫士,为了改变漓江水枯沙淤、河岸崩塌的现状,它竭尽心力炼成水母珠净化漓江。在这则故事里,不但塑造了正义勇敢的白龙形象,而且宣扬了爱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这一充满了浓郁生态意识的思想。在这些独特而生动的动物叙事里,动物不再是低人一等的“物”的存在,而是有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自在之物”。
  其次,“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其核心强调“天道”和“人道”相通,“自然”和“人为”相类。“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产生于先秦时期,千百年来不断演化并渗透到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方方面面。“天人合一”的观念也同样体现在生态方面,“自然与人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 ,风调雨顺 ,阳光充足便导致农业丰收 ,人们的生活对自然有很大的依赖性。这种状况很容易使人们产生这样的意识:自然与人本来是和谐一体的,自然满足人的要求 ,赐予人们生活资料 ,人也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 ,顺天而化 ,这便是最初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一种‘自然而然’。” 壮族民间文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生态意识的深刻体现。壮族人民在其独特的民族心理即神话自然和人神相通观念的影响下,自觉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在壮族民间的很多神话传说中,人类的祖先布洛陀与自然是同祖同宗的兄弟关系。神话“布洛陀”里,布洛陀与蛟龙、老虎、雷王是兄弟。同时,人与动物相配,特别是人蛇相配的故事较为常见。民间故事“达七与蛇郎”中,达七与蛇郎相知、相恋,并喜结良缘。这些故事里,人与自然或为兄弟,或为夫妻,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另外,在壮族先民朴素的意识里把人自身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两者可以自由转换,在“刘三姐”的故事里,刘三姐由黄莺化身而来,最后化身为黄莺而去。“相思江”中的金姑与玉郎的眼泪化为一江春水,滋养了万物生灵。“都灵山”鲤鱼姑喷出的奶水“一股喂着大公鸡,剩下七股变成七股清泉,滋润着都灵山的花草树木”。“逃军粮”里的蓝萨英为救活全军的性命自剖其乳,用乳血化为满山的果树。在这些神奇莫测的民间故事中,人与自然合为一体,互相转化,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回到自然中去,人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或者是自然在人的怀抱里复苏,人与自然如此和谐地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相思江”的故事里金姑与玉郎相恋而不得见,于是他们在深夜分别站在一条小溪的两端:“两个人一个在溪头哭,一个在溪尾哭。听到他们的哭声,那明朗的月光也昏朦起来;闪烁的繁星都摇摇欲坠;林中宿鸟忒楞楞飞起;草内虫儿悉索索远避;都不忍去听。”在这里,自然中的生物与人同喜同悲,人与自然万物完全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对大自然的深度体验,对自然生命内在价值的敏锐体悟,才能如此诗意地状景。“他们和鸟兽一同住在树林里、岩洞中,喝山间的泉水,吃野生的果子;有时候,遇见死了的鸟兽,就吃鸟兽肉;遇见死人,就吃人肉。”人自觉归类到动物中,融化到自然世界里去。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人比自然高出一筹、以自然的主人而居,而是人只有在自然的怀抱里,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人依赖自然,而不是人类驾驭自然。
  第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自然本体意识。壮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意识还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尊重与理解。与现代文明的自然观所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征服与被征服、利用与被利用不同,在壮族民间文学里呈现出来的自然观是一种人与自然从根本上是生命共感,生机互契的关系。人没有任何理由和权利凌驾于自然之上,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态度是欣赏、感恩、敬畏。人们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自觉地意识到大自然的深不可测和力量无穷。于是人类怀着对自然的崇拜之情开始了对它的探险之旅。“妈勒访天边”的故事,写的是古时候的人为了知道天边的模样,决定让“妈勒”(壮语:母子之意)去访天边。故事的结局是母亲渐渐老去,由儿子在“访天”的路上继续走下去。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告诉我们访天的结果,但是给人以无限的力量和希望,反映出远古人类伟大的探索精神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并且,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这一主题在壮族民间故事里也比比皆是。在“保络陀”的故事里,“鸟兽到保洛陀那里诉苦说:“保洛陀啊,叫人们搬到别处去住吧!他们的孩子不讲道理,打破了我们的蛋,捏死了我们的雏儿;这样下去,我们会绝种的。”于是,保洛陀说“好吧,你们先回去,我们自有安排.。”于是,他就叫人们搬到山坡、平原居住,这样鸟兽居住的安然了。人类毫无优越感地把自身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平等地对待自然界里的一切生物。人可以为了鸟兽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远古人类已经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冲突,并且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中,以自然为中心,可见其中深含的生态意识是深厚和自觉的。另外,在这些民间文学作品中,也有对资源危机的预感和发现:在“相思江”的故事里,东、西两村为了争夺灌溉和生活所需的水源(一条小溪),反目成仇,田地荒芜。为了争夺自然资源人类互相残杀,终于酿成悲剧。在自然资源充裕的古代,在水脉发达的西南地区,壮族人们尚且能够意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意义和失去资源之后的恶果,这不得不让信奉“先开发,后保护”的生产方式的当代“文明”人类汗颜。这些内容向人们展示出在壮族民间文学里,先民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对自然生态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生态平衡,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对自然不应是征服和无所顾忌的利用,而应是互相依赖,相互依存。
  
   三
  
  值得注意的是,壮族民间文学中,除了这样富含生态意识的故事之外,也存在着始终摆脱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作品。例如,在“布伯的故事”里,雷王(自然的代表和化身)不再是神圣庄严的神,而是一个喜欢喝酒吃肉,任人摆布,残酷可笑的世俗化了和人化了的“神”的形象。另外,在动物叙事中,那种以“平等”的叙事视角进行“拟人化”叙述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完全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羁绊,在重估自然价值的同时扭曲了自然的本真面目。人化自然体现了人们把自然材料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根据自身需要而改变了的自然界。所以远古流传至今的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是朴素的,有着它本身的局限性在内。另外,壮族民间文学里尽管充满了对自然的崇拜与敬畏,保护与和谐,但也不乏人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英雄故事。通三界的保洛陀、与雷王作斗争的布伯、射日的侯野,无一不体现了壮族儿女在险恶的自然环境的磨砺下,孕育出来的勇敢无为、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虽然在该题材类型的作品里展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但这种征服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反生态的征服而是自然首先充当了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恶魔。不是人类主动地破坏自然,逆自然而行,而是自觉发挥人的精神力量,在自然不受无理破坏的前提下,使其为人类所用。如“侯野射日”、治水的故事等都是发现并利用自然规律,顺势而为,而不是逆自然规律而为。
  壮族人民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创造文明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浓郁的生态意识。尽管这些生态意识是朴素的、零散的,但在自然资源受到无限制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的当下,挖掘、梳理、利用壮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意识,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庭望,张公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2]轩玉荣.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解读[N].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7(4).
其他文献
以CBE教育论现代教学理论各种流派代表的思想理论为依据。根据田径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田径课堂教学实践实验,在CBE理论支撑下,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教
【正】 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畜牧局、肥城市畜牧局联合完成了省科委下达的“用添加剂地上堆贮玉米秸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结果表明,用添加剂地上
在新媒体时代大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迎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与此同时,高校电视台也开始运用新的媒体技术,在自身宣传、新闻播报、资讯发布等方面有了新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与党史研究龚育之(一)从历史经验看当前路线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党史,学习和研究我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是因为这卷书汇集了小平同志这十年的著作,本身就反映了改革开放...
本文是作者1995年7月25日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于威海举办的全国党史部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会上的讲话。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为什么要有一个《理论学习纲要》?二、关于理论的总体评价;三、关于理论的科学体系;四、关于用理论武装全党。第一部分这里从略,第三部分讲了三个问题,即:理论形成的标准、理论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理论体系的结构,这三个问题已以《论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为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故也从略。作者对《人民日报》发表稿又作了一点补充如下: 说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
在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选择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为试验区,以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为研究对象,以作物冠层高光谱和EO-1 Hyperion高光谱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冠层高光谱构建的
本文对某市三所高校咨询室近3年的咨询案例进行整理和归纳,抽取出118例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来访者的记录较完整的案例,对八大咨询记录项目进行分析,全部记录资料采用人工统计的方
为揭示西北干旱地区覆膜条件下水分亏缺对春小麦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以春小麦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充分灌溉不覆膜(W1M0)、充分灌溉覆膜(W1M1)、亏缺灌溉
机采棉的含杂识别分类检测能够提高棉花加工设备效率,减少棉花纤维损伤,并为棉花收获设备的改进提供指导。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和形状特征的机采棉杂质识别分类方法,对大杂质
对《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的几点说明胡绳同志们:为这次学术研讨会我提供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这篇文章已经在12月1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篇幅